慧远与殷仲堪
慧远与殷仲堪
在佛教净土宗发祥地庐山东林寺玉佛殿后,有一泓清泉分外撩人,泉水清澈见底,一午四季不涸.水质洁净,为低矿化低钠含锶、锌型天然矿泉水,寺僧称为“东林圣水。”泉旁竖立着一块诗碑,特别引人注目,诗名为《聪明泉》,系唐大宗亲笔手迹,诗的内容则是后来晚唐著名散文家、诗人皮日休(字袭美)所作:
一勺如琼液,将愚拟圣贤。
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
诗前两句是说,聪明泉水象美酒,饮一勺,愚蒙的人期望变得象圣贤那样聪明。后两句引用了典故“贪泉”,此泉在今离广州20里之外的石门,因饮者有无厌之欲,故名。晋朝廉吏吴隐之,晋安帝隆安时到广州任刺史,上任时经过贪泉,他认为泉水并不能决定人的贪廉,有意下马酌泉自饮,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以表廉洁为民之心。后隐之在广州为官,确实清廉勤政,名声大振。此诗引贪泉相比,是说人的聪明与否有其内在因素,水并不能改变人的智力,犹如喝了广州石门贪泉,不能使人变得贪心一样。游人喜其吉利,兴致盎然地观泉戏水,一捧沁肺腑,寄托着对“聪明”的美好追求。1992年夏,九江举办“庐山杯”国际龙舟邀请赛期间,东林寺接待了日本国净土宗访中团,20多名团员争相畅饮聪明泉,团长成田有桓先生率先把泉水浇到头顶,戏曰:“聪明透顶!”中央电视台《庐山》电视风光片摄组组正好在寺内拍摄宗教文化专辑,把此动人场面抢拍入镜。传播媒体对东林聪明泉大作文章,许多报刊开设了《聪明泉》专栏,有的杂志干脆以《聪明泉》命名,加之山水风光故事片《庐山恋》的艺术渲染,聪明泉饮誉海内外。
聪明泉的得名,极富传奇色彩,是东晋名将殷仲堪东林行所致。
殷仲堪,陈郡(今河南淮阳)人,能清言,善属文,因父久病,执药挥泪,遂少一目,举孝廉,初任著作郎,谢玄镇京口,请为参军,受厚遇。后领晋陵太守,召为太子中庶子。孝武帝爱其才学,以诗示曰:“勿以己才,而笑不才。咽会稽王司马道子擅权,欲培植方镇势力相牵制,乃授其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节镇江陵。仲堪虽然做了将军,不忘百姓,饭粒落席间,辄拾而啖之,常语子弟曰:“贫者士之常,焉得登仕版而损其本。”
晋隆安元年(397年),平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王恭以诛尚书左仆射王国宝为名起兵,他积极响应,勒兵趋发。次年,王恭二次起兵,他率众沿江东下,军次芜湖,旋闻北府军大将刘牢之倒戈,王恭被杀,乃退兵至浔阳与江州刺史杨佺期、广州刺史桓玄结盟,推桓玄为盟主,共同打击王国宝。桓玄借机扩大势力,拥兵自重。隆安三年(399年),殷仲堪与桓玄不睦,恐其来攻,意欲先发制人,又怕势孤力单,于是娶江州刺史杨佺期之女为媳,以示结盟,共同对付桓玄。
殷将军与杨佺期喜结奏晋之欢,以为胜券在握,于是乘兴拜访名僧慧远。将军扬鞭催马,驰至虎溪。慧远早闻“独眼将军”英名,率僧众到山门恭迎,陪同游览,行至寺后山脚,但见苍松翠柏,修竹茂林,泉水潺潺,他们听泉石上。将军精通占卦,于是围绕一部《易经》,大展辩才,将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慧远研究精深,谈得非常投机,言语入港,竟忘时间,直至太阳落山。
同治《德化县志》曾记载了他们辩论的一个片断:
将军问公:《易》以何为体?远公答曰:”《易》以感为体”。将军又问二“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慧远说“《易》以感为体。”殷仲堪理解为“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即慧远所说之“感”。南朝学者刘峻(字孝标)注引《东方朔传》,东方朔答汉武帝有关未央殿前钟无故自鸣,认为:“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驰者,故钟先鸣。”认为钟无故自鸣,为山崩之兆。这在汉代乃是神秘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以自然怪异现象,预言社会政治变动。而佛家所谓“感”亦有类似,故殷仲堪所举例为慧远默认,笑而不答。慧远所谓“感”,当
是指由感应而彻悟佛理,所谓妙感妙应,是释家解《易》之义。
殷仲堪认为慧远学识渊博,见理深刻,学问风度浩如大洋,常人心胸难以度量,感慨万端地说道:“师智深明,实难庶几!”慧远对殷仲堪才辩纵横,语出珠巩也十分钦佩,因而指着流泉说:“将军之辩,如此泉涌,君候聪明,若斯泉矣!”后寺僧为纪念殷、远泉边之辩,于是将这口泉水命名为“聪明泉”,并树碑纪念。五代前蜀诗僧贯休《题东林寺》曰:“卢楞枷画苔漫尽,殷仲堪碑雨滴穿。”
令人扼腕的是,殷将军回江陵不久,桓玄闻讯,提早动手,领精兵5万,突袭浔阳,先杀杨佺期,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星夜杀奔荆州,打得殷仲堪措手不及,被追兵所获,逼令自杀,可惜一代英才,死于王朝内部火拼。然而将军智慧凝成的聪明泉,却流芳千古。(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