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远公慧远祖师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远公慧远祖师
  释慧远,本姓贾氏,雁门娄烦人。少年时就爱读书,具有高贵美好的人品,13岁时随舅舅令狐氏游学许、洛一带,故少年时是位儒生,博通《诗》、《书》、《礼》、《易》、《春秋》和《乐经》,尤其擅长《庄子》和《老子》。慧远性度弘博,风览朗拔,虽老成博学之士、素有声望的学者,莫不服其深致。2l岁时,欲渡东江,到名儒范宣子处就学。当时正值后赵石虎已死,中原寇乱,南路阻塞,未能成行。
  当时,高僧道安在太行恒山建立寺院,弘赞佛法,名声很大,于是慧远前往归附道安。见面敬礼之后,慧远就认为,道安才是他真正的师父。后来又听道安讲(波若经),豁然而悟,感叹道:“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流的学问,不过是糠批。”于是慧远和弟弟慧持一起,弃世俗人佛门,跟从道安学习佛经。
  既入佛门之后,慧远就表现的卓然不群,常欲总摄纲维。以大乘佛教深妙之法为己任。慧远精心诵经,夜以继日。生活上很清贫,常缺衣食,但兄弟两人恭敬相处,始终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沙门昙翼常给他们兄弟一些资助,道安听说后很高兴地说道:“和尚诚知人啊!”
  由于慧远有当儒生时读书的
  慧远24岁时,就开始讲述演说法义,曾有些听他讲经的人,在听讲时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反复断了多次,还是没有弄懂。慧远就特功底,修行之心深远,故能神明英越,对佛学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道安常常感叹道:“使佛法流布中国,只有慧远可以胜任。”
  许慧远可以读世俗之书。
  道安有两位弟子法遇、昙微,都是才华横溢,学有所长之人。后随道安南下襄阳。前秦苻坚建元九年(公元373年),前秦将领苻丕攻占襄阳,道安因朱序的原故,未能离开襄阳。道安分派徒众往各地去,临分手时,慧远对师父跪下说道:“分手后,弟子独自一人,没有师父的训导、勉励,恐不能行事。”道安说:“象您这样有功力的人不用担心。”于是慧远带领弟子数十人,南下荆州,住在上明寺。后欲往罗浮山,走到浔阳时,见庐山风景秀丽,足以息心,便住在龙泉寺。龙泉寺附近没有水源,吃水困难,慧远用锡杖敲打地面,说:“如果我可以在这里住下来,当使地下涌出清泉。”言毕清流 涌出,成为一条小溪。
  当时有个沙门慧永,住在西林,他与慧远是同门旧好,邀请慧远到他那里去住。慧永对当地的太守桓伊说:“慧远弘扬佛法,弟子很多,来问学的人也会很多。而贫僧住的地方根狭小,不够慧远师徒们住的,这怎么办?”桓伊就在庐山的东部为慧远修建了许多僧房和殿堂,就是东林寺。慧远的东林寺,收尽山色之美,背靠香炉峰,傍依瀑布,以山石垒基,松树成林,清泉绕阶,白云辽绕。又在寺内另置一院,森树烟凝,环境幽静。凡是前来瞻仰的人,都是神清而气肃。
  慧远听说天竺(即古印度)有佛影,是过去佛的前身为毒龙时所化之影,在北天望月氏国那竭呵城南古仙人的石室中,经过流沙大流漠再向西有15850里。慧远常为此欣感于怀,有志前往瞻仰。恰巧有个西域的和尚能够叙述佛影光明赫烁的图像。于是慧远在一处傍山川防水的地方,营筑龛室,妙手画工,淡彩图写,色疑积空,望似烟雾,晖相炳琼,若隐若现。慧远为佛影作铭文:
  宏伟啊佛像,理玄无名。出神入化,落影离形。光辉照耀 更加明朗。闲步优游超然物外,朝宗神灵。回应之声向着不同方向,消失在冥冥之中。(其一)
  茫茫的洪荒宇宙,荒芜一片,用淡泊白描手法刻画佛像,佛像在一片空茫中竖起。相具传神,英姿磊落。白色毫相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昏夜中朗。对佛理感悟到一定的深度,心中就会有感应产生,扣击诚心发出的理性话语。回绕在山峦,迷津感悟,神灵赞赏。抚之领悟,功力不是过去可以比拟的。(其二)
  转身就忘记神敬,就不会有深刻的思虑和识见。日月星光掩辉,万像一色。庭宇一片幽蔼,归途莫测。心中感悟以平定,把之以力。智慧之风虽远,只有尘埃攸息。不是圣人深刻地观察,谁能认识深奥的玄理。(其三)
  希音远去,留连东顾。欣风爱慕道义,仰规高深的法度。托起色彩淡描凝结,映辉晨雾。规迹像真,玄理深且其趣。奇特的兴致开怀,吉祥之风引路。清爽之气回绕轩廊,昏夜来临曙光末亮。仿佛神容,依稀钦敬而遇。(其四)
  把图佛画下来,把铭文写下来,这是为了什么?神灵啊,请您听着,我将以您作为镜子进行修炼。世俗的感情在圣灵的诏泽中洗涤,进入至柔的境界,以高妙的玄理,代替尘世的 一切。深怀圣其的嘱托,宵想神游。用尽一生的精力来敬奉佛像,可以除去人生的一切忧愁。(其五)
  当初,陶侃任广州太守时,有个打鱼的人在海上见到佛的光明,每天晚上都发出鲜艳的光芒,过了10天之后,光明更盛。渔人感到很奇怪,上报陶侃,陶侃亲自前往察看,乃是阿育王像在发光, 立即将神像接回,送到武昌寒溪寺。一次,寒溪寺寺主僧珍,因故前往夏口,夜里梦见寺院着火,只有阿育王像所居之屋有龙神围绕。僧珍醒来,立即回到寒溪寺,寺院已经被烧尽了,只有存放阿育王像的房子完好无损。
  陶侃后来又调任他处,因阿育王像有威灵,遣派使者去迎接,数十人抬着佛像,来到江边,抬到船上,船却沉没了,使者很害怕,又跑回去了,竞不能将佛像移走。陶侃幼年雄武,但他平时为人却薄于信情,因此,在荆楚一带,流传着一首民谣:
  陶惟剑雄,像以神标。云翔泥宿,邈何遥遥。可以诚致,难以力招。
  待慧远创建东林寺后,祈心奉请,阿育王像飘然自轻,自己来到东林寺。人们这才知道慧远的神威,这也证明了那首民谣中所说的话。于是慧远率众行道,昏晓不绝,佛祖释迦牟尼之余化,在这里得到复兴。随即,谨严地遵守戒律,能够排除已欲之士和绝弃尘世的佛教信徒们不约而同地望风遥集,来到东林寺。
  彭城刘遗民、豫章雷次宗、雁门毕颖之、南阳宗炳、张莱民、张秀硕等人,都舍弃了世俗的荣华,来依附慧远。慧远在寺院的无量寿佛像前,建斋立誓,共期西方极乐之国。并让刘遗民写了一篇文章,说:
  惟岁在晋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七月戊辰期,二十八日乙未。法师释慧远,贞感幽远非常识所及之处,宿怀特发。延请同举的舍弃已欲的贞信之士,共123人,集会于庐山之阴,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以香花敬献佛而立誓言。缘化之理既已明确,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三世之传已显扬;迁感的礼数既然符合,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势所必然。推究交臂之友的潜论,感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之中;看到现报、生报、后报相催逼,了解险趣的境界难以攀登。这些众多的同道贤人,所以戒慎恐惧,不敢怠慢,是因为仰思攸济。人与神灵可以灵感交往.而不能象人间那样追 求形体的来往。若以精神感悟万物,则幽路近在咫尺;假如求之无主,则眇茫失迷。现在我们不谋而合,佥心西方极乐之国,讲经说法,高风亮节由于天生,佛的神灵就会从梦中到来。这实在是上天开启忠诚之心,其其之中命运的规律的聚集,这样的机遇,怎不使人克服几心,以钻研佛理呢?”然而尘世纷红复杂,各人的功德不一样,虽然在早上祈祷读经时说的都一样,但到晚上各做各的事,就大不相同了。我们感到非常可悲,感慨万端。今天立誓的同人们,同游佛理绝高的境界,有超俗绝伦的言谈,首登神灵的世界。没有一个人单独为善的可能,无论先后,都应相互勉励。然而再考虑妙觐大仪,启发心灵的贞照,感悟新的境界,因教化而改变形体。借关蓉于河中的流水,在琼柯神树下咏言。飘云衣于四面八方,香风吹起 直到永远。忘记自身的安逸就能够庄重肃穆,舍去世间的享乐就能泰然自怡。面临着火途、血途、刀途而缅谢,笑傲天宫而长辞。绍介众神灵以继轨,以太息为期会,这岂不是很伟大的吗?
  慧远神采气度端庄,举止落落大方,凡是想来瞻仰他的风采的人,莫不心形战栗。曾有一位僧人,拿着一柄竹如意,想奉献给慧远,来到山上住了一天,竞不敢当面陈说此事,将竹如意悄悄留在席上,默不作声地走了。
  有位慧义法师,为人强正,准备上山拜访,他对慧远的弟子慧宝说:“你们这些人都是庸才,仅凭道听途说就信以为真,今天看我如何!”到山上后,正值慧远讲《法华经》,慧义法师多次想要进行驳难,却心悸汗流,竟不敢发一言。出来后对慧宝说:“此人真是令人佩服!”慧远就是如此令众人敬服。
  殷仲堪到荆州去,路过庐山,上山向慧远表示敬意,两人共临北涧谈论《周易》,一直谈到天很晚了也不觉得疲倦。事后殷仲堪感叹道:“远公识信深明,确实不同一般。”
  司徒王温、护军王默等人,都非常钦慕慧远的英俊杰出,遥致礼敬。王温给慧远写信说:“刚刚40岁,却衰老的如同70岁的老人。”慧远回答说:“古时的贤人不爱财宝,却很珍惜光阴,看您的意思,似乎并不在于长寿不长寿。施主顺应自然而优游性情,乘佛门之理而御心,由此而推论,为什么要羡慕高寿呢?想想这个道理,是久已有之的,以此回复来信。”
  卢循占据江州城,上庐山拜访慧远。慧远少年时与卢循的父亲卢暇同为儒生,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地叙旧,天天在一起谈话。〔有个僧人劝诛慧远说:“卢循是个大贼寇,与他交朋友,别人会怀疑你的。”慧远说:“我佛法中情无取舍,岂不为有见识的人所明察。这没有什么可怕的。”后来宋武帝刘裕带兵追讨卢循,驻扎在桑尾,刘裕手下的人说:“慧远在庐山多年,与户循是好朋友。”刘裕说:“远公是世人的表率,并不象你们所说的那样。”并派人致信问候,还送了很多钱财和粮食。由此人们都很佩服慧远的明见。
  当初,慧远初到江东,很多东西都不齐备,佛心宗之禅无闻,律藏残缺。慧远常因此而遗憾,就派弟子法净、法领等人,到远处搜寻经书。他们跨越沙漠、雪山,历尽千难万苦,过了好几年才回来,寻得一些梵文经书,使这些经书得以翻译流传。
  过去,道安法师在关中时,曾请县摩难提翻译《阿毗县心经》。但昙摩难提并不擅长汉文,译本很不理想。宾沙门僧伽提婆,精通众多经典。僧伽提婆于东晋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来到得阳。慧远请他重新翻译《阿毗昙心经》及《王法度论》,使这两部书得以流传,慧远还作序言、标目录,送给学经的人。
  慧远孜孜为道,务在弘扬佛法,每逢有西域来的高僧,慧远都恳恻咨访。听说西域高僧罗什来到关中,慧远立即写出信问候说:
  释慧远顿首。去年收到姚左军的来信,承蒙您的问候。 过去您在外国,音信不通,只是风闻一些您的事迹,感到非常欣悦,但是路途遥远,不能相见,常以此为憾。刚刚知道您带着深刻的佛理来游中国,每到一个地方都答疑解惑,走了很多地方。每当要宣扬传播大乘深妙之法,我都感到力不从心。
  这是因为我还没有进入众妙之门,不能感悟佛祖留下的灵迹,常因此而感慨于怀。外国的檀香木移植到中国,能使异物熏香;珠宝放射光芒,能使众多珍宝自积。这就叫做教合之道,犹如在虚空中满载而归。况且,信念是无形之物,不能象尘世之情那样具体。所以,肩负大乘深妙之法重任的人,不能要求报答。若使法轮常转不停,佛宝、法宝、僧宝不轻音于将尽之时,则满愿子法师就不会专美于绝代,龙树大师的学说也会后继有人。今往比量衣裁,登高座而宣扬佛法。并天波之器,此 既法物,聊以表达我的心怀。
  罗什回信说:
  鸿摩罗誉婆和南。我们从未面晤,又文辞不通,阻隔了心灵之路的沟通。从传驿来的情况,大略却道您的风范品德。究竟怎样勾通、表达我们的思想,必然会有一种办法。经文上说:在东方会有护法菩萨的出现,勉励仁者,弘扬善事。财富有五种:福、戒律、博闻强记、口才和深谋远虑。兼有此五种者道隆昌盛,不具备者就会停止不前。您是高尚的仁者,所以寄信问候,但经过翻译的文字,怎能准确表达心意,只能大略地酬谢您的来信。仔细考虑了您在来信中所说的“比量衣裁”, “愿登法座宣扬佛教”的话:本应当满足您,但我也因不能深刻 理解、明确宣讲佛经而感到惭愧。往常所用俞石双口,可充法 物数。并留偈言一章:
  既已合染乐,心得善摄不。
  毕竟空相中,其心无所乐。
  若悦禅智慧,是法性无照。
  虚谈等无实,亦非停心处。
  仁者所得法,幸愿示其要。
  慧远又给罗什写了一封信说:
  每天都有清凉之气吹来,近来怎样。上个月法识道人来说,您将要回国去了,我听后心情非常惆怅。先前听说您要翻译出很多经书,所以有许多疑难问题要向您求教,如果您真的要回国了,那可是太遗憾了。现今有几十个问题,希望您能抽暇解答一二,这些问题虽然都不是经书中的大难题,但也要靠您来决断。并回偈言一章。
  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
  一微涉动境,成此颓山势。
  感想更相乘,触理自生滞。
  因缘虽无主,开途非一世。
  时无悟宗匠,谁将握玄契。
  来问尚悠悠,相与期暮岁。
  后来有一位名叫弗若多罗的僧人来到关中,他能背诵梵文本的《十诵经》,罗什据此译为汉文,全书进行到三分之二进,弗若多罗去世,慧远为此感到非常遗憾。高僧昙摩流支来到中国,他也能背诵《十诵经》,慧远让弟子昙邕致信祈请,请他在关中译出《十诵经》并相传至今。外国的梵文经典,能够流传中国,有很多慧远的功劳。有许多外国睥僧人,都说中国有个大乘佛教的大师,每到烧香礼拜时,都要向着东方稽首,遥拜庐山慧远法师。慧远神理之迹,深不可测。
  先前,在中国还没有“脱离一切烦恼,进入自由无碍的境界”这一说法,只说寿命长远而已。慧远感叹道:“佛是至极”,至极则无变,无变之理,难道会有穷尽吗?因此著《法性论》,他说:“至极以不变为性,而性则以体极为宗。”罗什看了《法性论》后感叹道:“在没有出经书的国度里的人,说出的话与佛理暗合。这是很高妙的啊 !”
  后秦姚兴很钦慕慧远的品德、风范和才华,致信殷勤问候,书信和布施接连不断还赠送了龟兹国的细缕杂变像,以示款款之心。《大智论》译出后,姚兴立即
  送给慧远,并写信说:
  《大智论》刚刚翻译完毕,这是古印度佛教哲学家龙树所著,又是一切大乘佛教的重要著作,汉文译本应该有一篇序言,以表明作者的意图。然而这里的僧人们,都相互推谢,没有人敢于承担。特请法师作一篇序言,以留给后来的学道之人。
  慧远回信说:
  您请我为《大智论》作序言,以表明作者的意图。贫僧听说:高大的身材不能穿小衣服,在深井里打水不能用短绳子,披阅《大智论》后,感到有愧于您的希望。而且近来体弱多病,很多应该办的事情都没有办。收到您的来信后,很长时间没有回信,是因所嘱托的重任,我不能承担。由于《大智论》的高深的境界,应当由更高明的人为它作序。
  由此可见慧远当时在社会上名气之大。慧远常常感到《大智论》的内容深刻、广泛,初学者很难掌握。于是他将其中的主要内容摘抄下来,编为20卷,便于学者们学习。后来桓玄带兵征讨殷仲堪,路过庐山,邀请慧远出山,慧远声称有病,不能下山,桓玄亲自进山。桓玄手下的人对他说:“过去殷种堪上敬礼慧远,希望您不要这样。”桓玄回答说:“岂有此理。殷仲堪算什么人!”待见到慧远,桓玄不知不觉就向慧远敬礼。桓玄问:“不敢毁伤发肤,怎样信奉佛教?”慧远回答说:“立身行道。”
  桓玄认为慧远回答非常正确。原来想好的一些驳难,一句也不敢说出来,就说起征讨殷仲堪的事,慧远不答一言。桓玄又问:“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慧远说:“望檀越安稳,使被亦无他。”桓玄下山后对手下的人说:“生平从未见过象慧远法师这样的人。”
  后来,桓玄又以他的威势多次邀请慧远,请他出仕做官。但慧远言辞坚正,态度坚决,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随后,桓玄要淘汰一批僧人,对他的僚属们说:“僧人应该是能够讲经说法,畅说义理,或者是格守戒行,足以·进行教化的人,否则,都在罢遣之列。唯有庐山上的有道德的僧人,他们不在罢遣之列。”
  慧远给桓玄写信说:
  佛教衰败,掺杂进很多秽物,已经很久了,每一想到此事,我都愤慨满怀。常常担心那些不好的东西牵连到我身上。我私下里看那些高洁的僧人,言行都是出自本心,泾水和谓水因水质不同,一请一浊;如果把邪恶变成正直,不仁就会离你远去。如果这个方法能够行得通,必定能治理好佛门,就可以断绝那些饰伪的人的假通之路,使真正的僧人就不会因为不能适应世俗社会而受人讥讽。这样可使佛门和世俗都能够兴盛,可使佛宝、法宝、僧宝恢复兴隆。
  因此慧远制定了很多条例,桓玄听从了慧远的意见。过去,因晋成帝年幼,由庚冰辅政,他认为沙门应该礼敬帝王。尚书令何充、仆射褚昱、诸葛恢等人上奏说,僧侣是世外之人,不应礼顺帝王,众官朝议也是这种观点,而侍中又承庚冰的指示驳回,两种看法相持不下,竞不能确定下来。当时桓玄在姑苏城,他认僧人应当礼敬帝王,于是就给慧远写信说:
  僧人不礼敬帝王,就是情所未了,理所未喻,这件大事,不能令其体不允。现将这些意见呈上法师,法师可以申述不敬 帝王的意见。请认真考虑一下,必能释其所疑。
  慧远给桓玄回信说:
  称作沙门的人是什么人呢?是能够启发世俗蠓曝昧之人于幽昏,使他们走上佛门之路的人,沙门是教化普天下众人的人。若能够这样,虽然大业还未成就;但观其前进的足迹,就可以感悟到佛法的弘扬了。而且,沙门穿的袈裟菜不是朝宗之服,沙门用的钵盂也不是廊庙之器,沙门是尘世之外的人,所以他们不应该致敬帝王。
  桓玄虽然还没有放弃他先前的观点,但他看了慧远的来信后,一直犹豫不决。
  过了没多久,桓玄纂夺帝位,立即下了一道诏书说:
  佛法宏大,深不可测,推以奉主之情,故兴其敬。今事既在己,宜尽谦光,众僧人可以不再礼敬帝王。
  于是慧远著《沙门不敬王者论》一文,凡五篇:
  一曰在家:这说的是在家敬奉佛法,则是顺化之民,情未变俗,了迹也在世俗之内,所以有天属之爱,奉主之礼,礼敬有本,遂因此以成其世俗的教化。
  二曰出家:出家的人能逃遁避世以追求他的志向,脱离尘俗而人道。脱离尘俗则服章不与世人同礼,逃遁避世则宜高尚其行迹。
  沂以僧人能够于沉流中拯救沉溺于世俗的人,以玄理来拯救世人于大难之中。远通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乘之津,近开人天之洛。若有一个全德的沙门,就可以洽化六亲,恩泽遍及天下。虽然没有处在王侯的高位,却已对上协契皇极,对下劝化百姓。所以,在内虽有背于天属之爱,但并不逆其孝道;在外虽没有礼敬帝王,但并不是说对帝王不尊敬。
  三曰求宗不顺化:这是说反本求宗的人,不因世俗的生活而疲俗之情而牵累生活,就能抛弃七情六欲;不因世俗的生活而疲累其精神,其精神就可以达到非常幽深的境界。神灵的绝妙的境界, 是佛教所说的涅磐。所以沙门虽与万乘之君不同礼,但他有自己 高尚的事业,也沐浴着仁者的惠泽。
  四曰体极不兼应:这是说如来佛与周公、孔子的理论虽不相同,有很大差异,但终归走向一致,这就是说他们殊途同归。
  五曰形尽神不灭:这是说身体可以消亡,而神灵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这是《沙门不敬王者论》一文的大意。从此,沙门能够不行世俗之礼,超脱世外。
  待后来桓玄向西逃窜,晋安帝从江陵回到京城,辅国何无忌劝:说慧远晋见安帝,慧远称病不去。安帝派人去问候慧远,慧远给安写信说:
  释慧远顿首。春天气候温暖,望陛下身体健康。前些时贫僧得了一场重病,且年迈体衰,多次蒙陛下下达慈诏,又遣使慰问,我感到诚惶诚恐。庆幸陛下又回到京城,我不能前往晋见,此情此慨,无法用言语表达。
  晋安帝下诏书说:
  阳春感怀,知您大病末愈,心中非常挂念。上个月从江陵出发,一路上多有险恶情景,不能按计划赶路。本来还打算路过庐山,我们能够相见。法师既然修身养性于山林,加以重病未愈,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很邈茫了,为此我感到很遗憾。
  陈郡阳夏人谢灵运,持才傲物,很少有人能受到他的’推祟。待谢灵运见了慧远法师后,肃然起敬,从内心佩服。
  慧远即精通佛门义理,又兼善各家学说。慧远在宣讲《丧服经》时,雷次远、宗炳等人,一起去听讲。后来雷次远为《丧服经》作义疏,在卷首写上自己的名字,宗炳给雷次远写了一封信,嘲笑他说:“当初我们一起到慧远法师那里,听他讲经,现在您怎么好意思在卷首写上自己的名字?”慧远教化僧侣和士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慧远在庐山上住了三十余年,从未出山踏入过世俗社会。逢有贵客来访后送客人时,或是散步时,都是以虎溪为界,不再前走了。在东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八月初身体不适,到初大日感觉困顿,因慧远德高望重,弟子们都叩头请求他喝一些用鼓浸成的药酒,慧远不喝;又请求他喝米汁,还是不喝;又请求他喝蜜水。慧远令解说戒律的僧人,翻阅律文,看看是否能喝,律文未翻完就去世了,终年83岁。弟子们悲伤痛哭,就象死了自已父母亲一样。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因凡夫之情难割,吊唁续七天。临终遗言,将尸身放于松林,同于草木。随后弟子们将他安葬。浔阳太守阮保在西岭为慧远修建坟墓,谢灵运作碑文,歌颂他的功德。宗炳又在寺院门口立了一座碑。
  。
  慧远生前写得一手好文章,辞气清雅,言谈话语简明扼要,加上他像貌端庄,风度潇洒,所以寺院画了一幅他的图像,以供们瞻仰。生前的各种著作,集为l0卷,共五十余篇,至今受到世人的重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