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巴利文词汇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巴利文词汇集
  巴利词汇集:阿毗达摩,阿毗昙,胜法,对法:上座部三藏当中的第三种藏;比经藏更高深层次的佛法;主要讨论究竟的真实法。四道与四果-证悟有四个阶段: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每一阶段有两种心:道心与果心。这八种出世间心皆以无为的涅槃为对象,但它们的作用不同:道心能彻底灭除烦恼;果心能体验灭除烦恼后的解脱程度。七清净:一、戒清净 二、心清净 三、见清净 四、度疑清净 五、道非道智见清净 六、行道智见清净 七、智见清净 十六观智:一、名色分别智 二、缘摄受智 三、思惟智 四、生灭随观智 五、坏灭随观智 六、怖畏现起智 七、过患随观智 八、厌离随观智 九、欲解脱智 十、审察随观智 十一、行舍智 十二、随顺智 十三、种姓智 十四、道智 十五、果智 十六、省察智 十二因缘-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中,因果作用的方式。又称十二缘起支。即:过去世的无明(愚痴)、行(行为;业)为因,造成现在世的识(投生心)、名色(投生后的身心)、六处(六种感觉器官)、触(心识与感官接触对象)、受(感受)为果;现在世的爱(贪欲)、取(执着)、业有(业力)为因,造成未来世的生(再度投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投生后所遭遇的苦)为果。 十二处-1.眼处、2.耳处、3.鼻处、4.舌处、5.身处、6.意处、7.色处、8.声处、9.香处、10.味处、11.触处、12.法处(心的对象)。1-5是五种物质的感官;7-11是五种物质感官的对象;意处包含八十九种心;法处是心的对象,包含五十二个心所、十六种微细色与涅槃。
  贪:一种心法,会使心去执取或黏着一个情境或经验。瞋:一种心法,使心讨厌或攻击所缘的情境。痴:心的染污,使之不能清楚地见到无常、苦、空。无明:不能见到世间实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们执取和贪爱的根源无常:所有现象的本质,即有生必有灭。无我、空:没有自我或灵魂;没有一个独立的个体或自我在经历一切的变化,我们只是一种变迁的过程。苦:一切生灭变异现象基本的不坚固,难以满足的特性。毘婆舍那:清楚地洞察;专注于身心现象的本质以了解其实相 极微:物质原子中最小的粒子,一直在运动中。业:因果法则,说明身心世界里种种现象之间的关系 色:由四大所造的物质世界 行蕴:在五蕴中,指与识尘有关联所产生的造作以及其它心的作用力。心:意识以及染覆于意识的各种心法。念:心的一种特质,它能不迎、不拒、不惑地注意当下正在发生的现象 涅槃:不再受制于身心活动的一种彻底的清凉状态,也指从贪、瞋、痴中解脱的心境。涅槃:最后的证悟。寂灭界。究竟真实法的一种,在辨识与超越真实名色之后所证悟到的。当观智成熟之后就能透视到;它是无我而独一恒常与寂静的。它不是一个地方,言语无法描述涅槃,因为涅槃超越言语所依靠的观念领域之上。 想:心的特质,接收认知情境 轮回:所有身心现象都是由因缘所决定的世界且不断在变化当中 相:由心专注所生之影象。戒:原指遵守特定的道德戒律更深义为在世间的行为无贪、无瞋、无痴。三摩地:心专注于一境。奢摩他、止:禅定的修学。借着专注于某一固定的情境以培养深刻的禅定。六神通:他心通、宿命通、天耳通、神足通、天眼通、漏尽通 识:心的认知功用。能了别六根门上六尘的生灭。漏、染:心的贪、瞋、痴元素:通常指地、水、火、风四大。受:触境所起的愉快不愉快中性的感受。
  十结:身见、疑、戒禁取见、欲欲(对欲乐的欲求)、瞋恨、色界欲(对色界生命之欲)、无色界欲(对无色界生命之欲)、我慢、掉举、无明。须陀洹道断除首三结;斯陀含道减弱欲欲及瞋恨;阿那含道进而断除它们;阿罗汉道则断除其余五结。
  十种波罗蜜:布施、持戒、出离、般若、精进、忍辱、实语、决意、慈心、舍心。经常为他人利益而修习的德行。波罗蜜-圆满;完善。在此指从前所做过的善业,尤其指修行佛法的善业。
  十恶业:一是杀生,也就是杀害其它生命。二是偷窃,拿了人家没有给予的东西。三是邪淫。四是妄语。五是诽谤、中伤他人。六是恶口,使用严厉的言语与词句对人,七是绮语,讲轻佻的言语,无意义和无价值的话语。八是贪念,贪图他人的财物,变质的贪婪。这不是指你对自有财物的贪爱而是贪求他人的财产,这是非常不好的贪念。九是瞋,也就是你想侵害他人或指使人,造成他人的伤害。十是不正见,不正见就是持有一个万物都是恒常不变、维持现况的我和执着于灵魂。
  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都是含有不如意而烦恼的意思
  开示-讲解佛法。因为佛法能使人开发智慧,透视真理之故。
  般涅槃:佛陀、辟支佛或所有其它阿罗汉的死亡。般涅槃之后不再有生死轮回,不再有名色。
  依成熟的时间业有四种一、现生受业二、次生受业三、无尽业四、无效业--这一词没有指定是那一种业。它可以是没有获得具足的缘以成熟的现生受业及次生受业。对于诸阿罗汉,只能在未来世成熟的业都变成无效业,因为他们在当世即会证入般涅槃。除了阿羅漢以外,基本上都會有業報,無記業,也不產生果報。我們談論業報,是從有情來説的,而不是從因果來説的。從因果方面,颳風可以吹到樹,難道是樹在造業?業報不是因果
  無記:三性之一。事物之性體中容,不可記為善,亦不可記為惡者。又感善果不可記,感惡果亦不可記者。
  佛陀名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阿罗汉意译应供。
  佛陀:没有老师指导而自己达到完全觉悟的人;他发现并教导四圣谛。
  辟支佛:没有老师指导而自己觉悟的人。他发现四圣谛,但不能教导别人。
  阿罗汉:上座部佛教修行的最终阶段。阿罗汉已经灭除一切烦恼,在死亡(般涅槃)之后即不会再生死轮回。
  菩萨:发愿成佛的人;大乘佛教的理想。在他证悟之前已经于无数生中修习菩萨行;证悟之后则成为佛陀。
  梵天:在佛教的宇宙观当中讲到,梵天神居住在三十一界当中的上二十界;人的肉眼无法看见他们,但可以用禅定之光来看见。梵天界比欲界六天更高超许多。
  帝释-欲界第二层天(忉利天)的天王。 天神:居住在紧接于人界之上的天界。人的肉眼无法看见,但借着禅定之光可以看见他们。
  梵天神-因为稳固的禅定而投生梵天界的众生。梵天界有二十层天:十六层是色界天(色梵天);四层是无色界天(无色梵天)。那里的众生称为梵天神或梵天。
  净居天-色界中最高的五层天;乃是三果阿那含与四果阿罗汉居住的地方。他们不会再投生于更低的界,只会在净居天达到最后的解脱。第四禅不能去除无明,只能暂时降伏无明而已。
  饿鬼:居住于比人界低,但比畜生界高的生存界。人的肉眼无法看见;在禅定之光中可以看见。
  大上座,大长老:出家受比丘戒后戒腊二十年或二十年以上的资深比丘。
  尊者:在家人对比丘,或下座比丘对上座比丘的一种尊称。结跏趺坐-屈膝盘腿而坐。
  比丘 / 比丘尼 :佛教的男性出家人,比丘必须遵守二百二十七条波提木叉戒及许多微细戒。在上座部佛教中比丘尼的传承已断。
  僧伽,僧团:众;群集。过去、现在、未来全世界的所有比丘当作一个僧团;或个别的一群比丘,住在同一所寺院内的所有比丘。四事供养:供养饮食、衣服(如:袈裟)、卧具(包括住处)与医药这四种生活必需品。
  声闻-弟子;听闻佛陀或佛陀弟子说法而修行的人。
  优婆塞、优婆夷-信仰佛法的在家男居士、女居士。皈依三宝-皈依:依靠。
  非人-人以外的其它众生;通常指:天神、阿修罗、饿鬼、夜叉等。
  三宝:佛、法、僧。皈依三宝:以佛、法、僧作为依靠;这是正式成为佛教徒的表示。若在家居士违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戒,他或她必须重新求受五戒,然后谨慎地遵守。若再违犯,则必须再重新求受。
  三藏-佛陀的教法收录为三大类, 一、经藏-修多罗藏。佛陀用一般的词语解释离苦得乐的道理;包括止观的实修指导。二、律藏-毘尼耶藏。佛陀制定弟子应当遵守的戒条及规范,以便净化身、口、意,提升道德与人格。三、论藏-阿毗达摩藏。高深的教法;佛陀用抽象的词语叙述世间与涅槃的究竟真理。
  般涅槃-完全的涅槃(无余涅槃);五蕴的完全息灭;不再有生死轮回。
  巴利文:佛陀所用的印度古代语言。上座部所有的教典都是以巴利文记载;除此之外的巴利文已不存在。
  法:佛陀的教导;圣谛。法:现象;心的对象。法这个字用在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含义,必须依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决定到底法指的是哪一种含义。
  戒,尸罗:八圣道分当中道德行为的部份:正语、正业、正命。是所有不同身份佛教徒都必须遵守与培育的。
  经,契经:修多罗:巴利三藏第二种藏当中的单一部圣典(单一部经)。佛陀就现实层次的教导;涉及世俗谛与胜义谛。
  梵志-佛教以外其它宗教的出家修行人。
  中阴身-北传佛教所提到,在今世(前有)死亡之后与来世(后有)投生之前的中间生存状态(中有)。
  死亡心-在一生之中的最后一个心,其功能是执行死亡。
  由旬-古代印度测量距离的单位。一由旬相当于七英哩(十一公里多)。
  苦行-折磨自己身体的修行法。(古代印度相信如此能成就圣道,解脱痛苦。)佛陀呵斥这种修行法。
  圣者-证悟四道、四果这八种圣位的人皆称为圣者。
  授记-肯定的预言。预言某人未来必然会得到的成就。
  无效业:这一词没有指定是那一种业。它可以是没有获得具足的缘以成熟的现生受业及次生受业。对于诸阿罗汉,只能在未来世成熟的业都变成无效业,因为他们在当世即会证入般涅槃。
  阿僧祇劫-无数劫。阿僧祇:无数。劫:世界从生到灭所经历的时间;极长的时间。
  阿兰若行-隐居于远离聚落的寂静处或森林。
  一切知智-无所不知的智慧。佛陀的智慧。
  小须陀洹-修行观禅达到缘摄受智的禅修者称为小须陀洹。初果须陀洹圣者已经完全灭除邪见与怀疑;他们永远不会再投生于四恶道,并且再投生人道不超过七次就会入涅槃。若禅修者达到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他们能暂时去除邪见与怀疑,与须陀洹类似,但还不是真正的须陀洹,称小须陀洹。他们来世不会投生于四恶道。
  盗法-学习佛法得到成就之后,不表明是从佛法中学来的,而宣称是自己的本事。
  托钵-比丘以钵接受的食物。比丘依靠他人布施食物而维持生活的方式。
  善法-与善根(无贪、无瞋、无痴)相伴生起的心。这种心是健全的、道德上无过失的、能产生快乐结果的。
  不善法-与不善根(贪、瞋、痴)相伴生起的心。这种心是不健全的、道德上有过失的、能产生痛苦结果的。
  有学-尚未达到圆满,还需要学习的人;指须陀洹道到阿罗汉道这些圣者。证得阿罗汉果的人称为无学,因为他们已经完成该做的事,不需要再学习。
  概念-世间一般的观念,认为有持续稳定存在的人、动物等。这只是概念性的,不是真实的面貌。
  五个禅支,即:寻、伺、喜、乐与一境性。三时,即:生时、住时与灭时
  结生心-投生时的心。它连结今生与前生,所以称为结生心。一生之中,结生心只在投生时出现一次。
  出世间-超过世间的境界。有九种法,即:无为的涅槃与直接体悟涅槃的四道、四果。
  三十一界-众生所处的三十一个生存空间。从最低到最高的次第为: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四恶道)、人、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欲界七善道;人道之上的六层天称为欲界六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初禅的三层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第二禅的三层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第三禅的三层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第四禅的七层天;其中后面的五层天称为净居天,只有三果阿那含与四果阿罗汉居住。色界共有十六层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无色界四层天)。须弥山-世界最高之山的名称。
  欲界-有饮食、男女等欲望的生存界。包括:四恶道、人道与接近人道的六层天界。色界-有十六层天。没有饮食、男女等欲望,但还有微妙的色身,故称为色界。修成色界禅的人若至死亡时禅定仍然稳固,则能投生于色界天。无色界-有四层天。没有色身,只有精神存在,故称为无色界。修成无色界禅的人若至死亡时禅定仍然稳固,则能投生于无色界天。四大天王天则包括了林神、夜叉、乾达婆…等。无色界里的诸天和色界里的无想天,这里面的天界有情是不跟外界沟通联系的,因此,在这一期的天寿之中,他们也不会听闻佛法。世间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之中,只有诸天和人类的禀赋(例如智慧、情感、性向、寿命、潜能、环境因素…等)较高,足以充分理解、修习并验证世尊的教导。其它的有情众生,受到恶业的牵引,生命的型态陷於痛苦、嗔恨和愚痴的生存斗争与磨难之中,几乎没有什么潜能和时空因缘得以听闻世尊的教诲,更不要说是实践世尊的教导了。相应部中有那伽(龙或蛇)相应和金翅鸟相应;律藏中也曾记载有大龙(蛇)因为渴仰佛法,变化成人形来求受比丘戒,後来因为熟睡而现出原形,惊吓到其他的比丘。佛陀告诉它,动物之身不适合出家成为比丘,命它还俗受持斋日八戒即可。在尊者阿迦曼传中也曾提到那伽来听闻佛法的故事。这些都是属於希有的特例,但也止於布施作福和受持斋日八戒。清净道论中也曾提到「蛙天子」的故事,但只是传说。至於有些大师常常喜欢传说鸡、鸭、鹅、鹦鹉、猫、狗、狐狸…等一般动物,也会随著人们念佛、拜佛、绕佛、参禅乃至往生烧得舍利等等事迹,这实在多属穿凿附会之说。
  四恶道-痛苦多过快乐的四种生存界。造恶之人因为恶业而投生之处。(一)、地狱道:最低而且最苦的生存界。其中的众生从生到死一直受苦,没有一剎那间断。(二)、畜生道:不像地狱那么苦,但痛苦仍然远超过快乐,因为它们很难有行善的机会。(三)、饿鬼道:遭受极度饥渴之苦与其它痛苦而无法解除的众生。
  阿修罗道:形体巨大丑陋,遭受折磨类似饿鬼的众生。
  缘起:一切名法或色法依靠其他名法或色法生起的自然法则。不能独自生起是佛法的中心教义。
  禅那:八个层次的极深定力,培育以作为修行观禅、证悟涅槃的工具。
  悚惧感-警惕心。观察到世间的不幸而引起的宗教情绪。有八种对象能引起悚惧感:生、老、病、死、堕落恶道之苦以及过去、现在、未来轮回所造成的痛苦。
  止禅-字义为平静。乃是心处于专一、不动、无烦恼、安宁的状态。禅定的修行法门。
  观禅-直观觉照一切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本质。智慧的修行法门。
  五取蕴-五蕴乃是五种聚集,即:色蕴(物质)、受蕴(感受)、想蕴(形成内心印象)、行蕴(附属的精神因素;除了受、想之外的五十个心所)、识蕴(心;心识;主要的精神因素)。五取蕴(凡夫的五蕴)乃是会成为执取之对象的五蕴,包括所有色蕴及世间的四种名蕴(受、想、行、识)。而出世间(超出世间凡夫的境界)的四种名蕴不是取蕴,因为它们完全超越执取的领域,不会成为贪爱或邪见的对象。
  四念处-培育正念与觉观的一套完整修行体系;以正念觉察四种对象:身、受、心、法。
  七觉支-觉悟的七项因素:念(明记不失)、择法(观照的智慧)、精进(努力)、喜(愉悦)、轻安(心与心所的平静)、定(专一)、舍(心的平等中性;并非指舍受)。
  法-用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今举出其中常见的三种:(一)、佛法;佛陀所教导的真理;乃是宇宙间固有、不变、自然的法则。(二)、现象;事物。(三)、被心认知的对象(法尘)。
  心所-伴随着心生起的附属精神因素;它能协助心执行特定的任务。心所不能离开心而单独生起;心也不能离开心所而单独生起。虽然两者互相依靠,但是心为主要的精神因素,因为心所必须依靠心才能认知对象。
  五蕴是什么?五蕴与名色之间有何差别?根据佛陀所教导的《阿毗达摩》,有四种究竟法,即:心、心所、色、涅槃。要证悟第四种究竟法(涅槃),我们必须透视心、心所与色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心有八十九种;心所有五十二种;色有二十八种。八十九种心称为识蕴。五十二种心所当中,感受是受蕴;形成内心印象是想蕴;其余五十种心所是行蕴。有时,心与心所合起来称为名。若将它们分成四组,则是: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这四组是名蕴;二十八种色即是色蕴。所以心、心所与色合起来称为名色,有时也称为五蕴。它们的形成因缘也只是名色而已。因此,修行色业处、名业处就是在观照五蕴;修行缘起就是在观照过去、现在、未来五蕴的因果关系;修行观禅就是在观照五蕴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佛陀对三种人教导修行观禅的五蕴法门:智慧利的人、对名法之观智不分明的人、想要以简略法修行观禅的人
  五盖(五种障碍):第一种盖是贪欲,它是对人或财物的贪爱,是想获得感官对象的欲望。举例而言,你也许会贪爱自己所住的房间。在静坐时你会想:「哦!如果我的房间漂亮美观,那该多好!」或者你会想:「哦!如果整个房间归我一人使用,那该多好!」如果被贪欲所征服,你将无法妥善地专注于修行的对象。你必须秉持强而有力的正念与精进,阻止贪欲生起。第二种盖是瞋恨,它是对人或物的愤恨或不满。例如:坐在你身旁的禅修者坐下之时衣袍弄出噪音,你可能会生气,并想:「哼!为什么他弄出这么多噪音!」如果你的心被愤恨或不满所征服,你也将无法妥善地专注于修行的对象。第三种盖是昏沉睡眠。如果心力薄弱或对修行的对象提不起兴趣,则昏沉睡眠会发生。然而,有时昏沉睡眠也可能因为疲劳或睡眠不足所引起。第四种盖是掉举与后悔。如果你的心情扰动不安(掉举),就好像一堆灰烬受到石头投击时,灰烬将会扬起而到处散落;同样地,心情掉举时,心也是到处流散。修行时你不应松懈而让心离开修行的对象。如果你那么做,掉举不安将会产生。后悔是悔恨以前曾做坏事或未做好事。对此,同样地,你必须秉持强而有力的正念与精进,阻止掉举与后悔产生。 第五种盖是怀疑,即怀疑下列对象:一、佛;二、法;三、僧;四、三学:戒、定、慧;五、过去的五蕴 六、未来的五蕴;七、过去与未来的五蕴;八、缘起 如果对定学有怀疑,你将无法修成禅定。例如,你也许会怀疑:「修行安般念有可能达到禅那吗?专注安般念的禅相真的能成就禅那吗?」如此的怀疑将使你无法专心培育定力。五盖与禅那是互相对立的。
  四界-界:物质的基本元素。因为它们能保持自己固有的本质,所以称为界。地、水、火、风这四界又称为四大种,它们是不可再分割的物质成份,并且以各种方式组成所有物质,从微粒到高山都不例外。自性相就是特相。事实上,黏结是水界的现起之状,而推动则是风界的作用:这两者都不是特相。只是为了在教禅时方便表达,所以才称它们为特相。
  十八界-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色界、7.声界、8.香界、9.味界、10.触界、11.眼识界、12.耳识界、13.鼻识界、14.舌识界、15.身识界、16.意界、17.法界(心的对象)18.意识界。它们称为「界」,因为它们能保持自己固有的本质。将十二处中的意处分成七个界(11-16及18),即成为十八界;其余的处与界都相同。
  阳历七月的月圆日是比丘入雨季安居的前一天。「自恣」是每位比丘在雨季安居结束时,请比丘僧团说出他们见到,或听到,或怀疑他在安居期间所犯的罪。
  「漏」有四种,即:欲漏、有漏、(邪)见漏及无明漏。
  「欲欲」欲乐及欲求二字组合而成,其义是「对欲乐的欲求」。时常思惟欲乐的过患也能帮助镇伏欲欲。
  外道的意思就是佛陀所教解脱道以外的其他道,这并不是贬义。世间有很多善法,但不究竟,非佛所说,也是外道。内观是如实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实相,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
  五种盖当中包含了七种心所,其中有两对心所各算为一盖。《阿毗达摩论》的注疏解释说:昏沉与睡眠合为一盖,掉举与追悔合为一盖,因为它们有类似的作用、缘与对治之法。昏沉与睡眠两者都有使名法软弱无力的作用;它们都是缘于懒惰与昏昏欲睡而生起的;对治它们之法都是激起精进。掉举与追悔都有导致不宁静的作用;它们都是缘于困扰的念头而生起;对治它们之法都是培育定力。
  八大地狱。在阿鼻地狱的四个门当中,每一个都(通向)始于『火炭狱』的四个主要地狱《中部》,所以一共有十六个主要地狱。《大疏钞》
  布萨戒即是在布萨日时所持的八戒。根据南传的阴历,每个月分为「白分」及「黑分」两个「半月」。一个「半月」是十四天或十五天。每个半月中有两个布萨日,即:第八天及最后一天。因此每个月有四个布萨日。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是月圆日。所以其算法跟农历不同。
  「六种法」即是《念处经》的注释所提到,有助于去除欲欲盖的六种法。对于下文所提到的「六种法」,亦应知它们是指《念处经》的注释中所提到的。
  根据世尊所制的戒律,比丘不允许吃以下十种肉:人肉、象肉、马肉、狗肉、蛇肉、狮子肉、老虎肉、花豹肉、黑豹肉及熊肉。除此之外,比丘也不允许吃自己看到或听到被杀,或怀疑为他而杀的三不净肉,以及未煮熟的肉。除这些之外,不如法获得的肉也不可以吃。
  此八事即:佛、法、僧、三学、过去世、未来世、过去与未来世、缘起。
  上座部:盛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高棉)的佛教传统。依上座部佛教,佛陀诞生、成道、涅槃的日子都同样在毘舍佉月的月圆日。有人将此日翻译为卫塞节。毘舍佉月相当于阳历的四月或五月。
  大乘佛教:盛行于中国、台湾、韩国、日本、蒙古、尼泊尔、不丹与西藏的佛教传统。不少大乘的佛教徒认为上座部是小乘。事实上,上座部与小乘是不同的两回事,理由如下:(一)、根据历史的证据,在佛教分裂成大乘与小乘之前数百年,上座部就已经从印度传到斯里兰卡;所以在上座部的典籍当中并无大乘与小乘的名称在印度后来分裂出来的小乘早已不存在。(二)、在上座部圣典中,佛陀也教导修行菩萨道的一套完整方法。(三)、尽管大多数上座部佛教徒追求解脱道,但从古至今仍不乏发心真实修行菩萨道的人。
  善哉-赞同、顺从的话。当有人(通常是亲友)为去世的人行善积德,并将此功德转移(回向)给他时,若那人投生在饿鬼道,知道有人为他行善而能生起随喜功德的善心,并且说出「善哉」,则因为此善业(口业与意业)的力量,他将能减轻痛苦或脱离饿鬼道,投生于善道。果报的强弱取决于他所生起善心(主要是善思)的强弱。若在世者为他所做的功德不纯净、力量弱,那么他虽然内心随顺欢喜,但无法说出「善哉」;则因为善业的力量弱(只有意业),故不能产生够强的善报。
  究竟名色-以正确的方法分析名色,直到不可再分的究竟实质部份;乃是身心现象的真实成份。
  密集-当名与色相互资助而生起时,因为误解它们为整体,故有密集的概念产生。若能以智能将它们分析到基本成份,它们将如被手所捏的泡沫一般地粉碎;它们是因缘条件组成的。
  色聚-色法不能单独生起,必须成群生起,这种色法的集团称为色聚。色聚中的色法一起生起,也一起消灭。行(一)、由因缘条件和合所产生的事物。(二)、心所(如:行蕴)。(三)业;行为。在此指第一种含义
  无贪、无瞋、无痴称为三善根:善心生起的主要根本。贪、瞋、痴称为三不善根:不善心生起的主要根本。
  观智-透视究竟法(胜义法;根本真实法)无常、苦、无我本质的智慧。
  奢摩他,止禅:宁静。禅定的修行法门。将心专注于一个对象,并培育愈来愈高的专注程度;心藉此而变得宁静。 阿奢梨-教授师;指导老师。
  毗婆舍那;观禅:辨识真实名色与因果的自性相,以及它们无常、苦、无我的共相之修法。
  安那般那:入息与出息。正念专注于呼吸;止禅与观禅的一种修行法门。
  有分:同一种心相续不断地生起,只在有心路过程产生时才间断。有分的对象也就是前世临死时最后的对象。有分与其对象都非常微细,唯有以禅定之光才能看见。
  禅那:对于特定对象高度与微妙的专注状态;心保持觉知并且愈来愈清净。
  色聚:微细粒子;世俗谛所见到的色法最小单位。人的肉眼无法看见;用禅定之光则能看见。
  业:行为。做善行的动机之力量能产生善报;做恶行的动机之力量能产生恶报。
  遍,遍处,一切的,全部的:止禅的修行对象;每一种各代表世俗谛所认为的一种实质。如:地、色、空、光等。 相,禅相:征象。禅修者专注的影像。依靠想与专注的程度而由心产生。遍作相:修行的准备相。
  取相:与修行对象完全相同的内心影像(内心复制的相)。
  似相:取相经过净化与清晰化的变体;当想与专注稳定时出现。
  守护诸根门-当六根(六门)接触六境(六尘)时,运用正念守护自心,不使心因为可爱的对象而生起贪着,或因可厌的对象而生起憎恶。证悟初果须陀洹的人就永远不会再故意违犯五戒。
  唯作-这种心只执行它们的作用,不形成业力,故不会产生果报。它们既非业因,也非业之果。
  心能辨识对象,但心本身也能成为被辨识的对象。然而心不能作为它自己的对象,因为辨识者不能辨识自己。但是在同样的心流里,后面的心能辨识前面的心。因此若禅修者能同时辨识意门及对象,他即能辨识已过去的禅那法。
  五种生起智-由前面四种(因为无明、爱、业力、食物的生起而生起)再加上色的生起阶段,总共是五种。
  五种息灭智-由前面四种(因为无明、爱、业力、食物的息灭而息灭)再加上色的息灭阶段,总共是五种。
  未来分智乃是天眼通当中的第二种神通力,能见到未来世的情形。
  行舍智-第十一种观智。观一切行法的无常、苦、无我,并以种种行相观空之后,禅修者舍断怖畏与欢喜,对
  诸行无动于衷而中立,不执着它们为我或我所有。
  生灭随观智-第四种观智;透视行法(有为法)生灭的智慧。
  思惟智-第三种观智;以分组的方式透视行法三相(无常、苦、无我)的智慧。
  名业处-辨识究竟名法(精神成份;心与心所)的观禅法门。色业处-辨识究竟色法(物质成份)的观禅法门四无碍解智:一、义无碍解智:透视果(即:苦圣谛)的观智;二、法无碍解智:透视因(即:集圣谛)的观智;三、辞无碍解智:精通语文的智慧,尤其是精通巴利文法;四、辩无碍解智:了知上述三种无碍解智的观智。要成就这四种无碍解智有五项原因:一、证悟:今生证悟任何道果。二、精通教理: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学习佛法教典。三、听闻: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专心恭敬地听闻佛法。四、发问: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讨论经典与注释中疑难的段落和解释。五、先前的修行: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
  对于不曾得到过去佛授记的人,如果他们在这一期佛法中修行而没有证悟涅槃,可能因为他们的波罗蜜还不成熟,或曾经发愿要在未来弥勒佛或其它佛的教化期中解脱生死轮回。例如:有两千位普通阿罗汉比丘尼与耶输陀罗在同一天入般涅槃。在燃灯佛时代,她们曾发愿要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解脱生死轮回。虽然要成为普通阿罗汉并不需要累积波罗蜜长达四阿僧祇与十万大劫的时间,但由于该愿,从燃灯佛到释迦牟尼佛这段期间,她们都还一直在生死轮回当中流转。她们并没有得到授记,只是发愿而已。若没有透过随觉智与通达智来了知缘起,则无法从生死轮回与四恶道中解脱。随觉智指的是: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通达智指的是:所有的观智(毗婆舍那智)。所以,如果没有以随觉智与通达智来了知缘起,禅修者就无法证悟涅槃。引述了这段经文之后,注释上说:若不了解缘起,则没有人能解脱生死轮回,即使在梦中也不例外。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只是观禅的基础。真正的观智是从思惟智开始算起。禅修者应实在地透视到自己身体内的各个部份,而非透过想象。若所见的身分呈显在面前,犹如观看相片一般,则只是出自想象而已,不是真正透视到三十二身分。透视不到三十二身分的原因通常是定力不够深。禅修者应当有耐心地再培育够深的定力,不可贪快,囫囵吞枣,错失大利。
  死随念-思惟死亡必然会来临、死亡之期完全不确定、死亡时一切都必须舍弃的修行法门。
  四十二身分 二十个地界显著的部份:1.头发2.体毛3.指甲4.牙齿5.皮肤6.肉7.腱8.骨9.骨髓10.肾11.心脏12. 肝13.膜14.脾15.肺16.肠17.肠间膜18.胃中物19.粪20. 脑 十二个水界显著的部份:1.胆汁2.痰3.脓4. 血5. 汗6.脂肪7.泪8.脂膏9. 唾10.涕11.关节滑液12.尿 四个火界显著的部份:1.间隔性发烧之火 2.导致成熟和老化之火3.普通发烧之火4. 消化之火 六个风界显著的部份:1.上升风2. 下降风3.腹内肠外风4. 肠内风5. 于肢体内循环之风6.入息与出息
  五净色-存在于五种粗的感官里的敏感色法,它们能作为前五识生起的依靠处。这些微细的敏感色法依靠各自的粗感官而存在。真正作为前五识生起时所依靠的处与门是五净色,而不是粗的感官。
  破除三种密集:一、相续密集:每一色聚至少含有八种色: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营养素)。在特定情况下,色聚中的火界与食素都能制造好几代新色聚。若能清晰见到这些过程,并能辨识过程中的每一色聚,才是破除相续密集。二、组合密集:能以智慧辨识每一粒色聚里每一个究竟色(八、九或十个)的相状,才是破除了组合密集。三、功用密集:能以智慧辨识色聚里每一个究竟色的功用,才是破除了功用密集。
  心色十法聚是由八不离色、命根(能维持业生色的生命)、心色(心处色)十种色法组成的色聚。性根十法聚是由八不离色、命根及性根色这十种色法组成的色聚。命根九法聚是由八不离色及命根这九种色法组成的色聚。眼十法聚是由八不离色、命根、眼净色这十种色法组成的色聚。身十法聚是由八不离色、命根、身净色这十种色法组成的色聚。耳十法聚是由八不离色、命根、耳净色这十种色法组成的色聚。鼻十法聚是由八不离色、命根、鼻净色这十种色法组成的色聚。舌十法聚是由八不离色、命根、舌净色这十种色法组成的色聚。
  修行安般念时有三种禅相、三种定以及三种修。三种禅相是:遍作相、取相与似相;三种定是:遍作定(预备定)或称为剎那定、近行定与安止定;三种修是:遍作修(预备修)、近行修与安止修。遍作定的对象可以是遍作相、取相或似相。遍作修即是遍作定。
  真正的近行定(即近行修)乃是紧邻于禅那或安止定之前出现的,这是为何它称为近行定的理由。但是有时在安止定之前(虽然距离安止定还有一段程度),以似相为对象的深且强的定也隐喻式地被称为近行定。当遍作定(或剎那定)被完全培育时,它产生近行定;当近行定被完全培育时,它产生安止定。
  (一)遍作相:自然的呼吸就是一种遍作相。注释中提到鼻孔相与上唇相也都是初学者的遍作相。当定力稍微增强时,通常在鼻孔出口处附近会出现灰色或烟雾色,它称为遍作相;此时的定力称为遍作定;此时的修行称为遍作修。在这个阶段,禅相不一定只是烟样的灰色,也可能出现为其它颜色。
  (二)取相:当前面这种定力增强有力之后,烟样的灰色通常转变成如棉花似的白色。不过,依照心中「想」的改变,禅相也可能变成其它颜色与形状。如果禅相的颜色与形状经常改变,定力将会逐渐下跌,这是因为禅修者的想经常改变的缘故。因此,禅修者不应注意禅相的颜色与形状,而应只是一心专注于它。这是第二种禅相。这种专注于取相的定力也是遍作定,这种修行也是遍作修。
  (三)似相:当定力变得更强而有力时,取相会变成似相。通常似相是清澈、明亮与发光的,犹如晨星一般。在此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想改变,禅相也会改变:若禅修者想要禅相变长,禅相就会变长;想要它变短,它就会变短;想要它变成红宝石色,它就会变成红宝石色。《清净道论》提到禅修者不应如此做。若如此做,即使很深的定力也会逐渐变弱。由于他生起不同的想,从而也就分散注意力到不同的对象。所以禅修者不应玩弄禅相,否则将无法达到禅那。
  专注于似相最初阶段的定也是遍作定,其修行也是遍作修。然而,接近禅那的定则称为近行定,该修行称为近行修。当安止定生起时,所专注的禅相依然是似相,但是该定是安止定,该修行是安止修。
  临死时的对象有三种可能:一、业:过去所做的善业或恶业,能造成来世投生者;二、业相:造作善恶业时的对象或影像或所用的工具;三、趣相:即将投生之处的征象。此三种之一是临死速行心(一生中最后一个速行心)的对象,不是死亡心(一生中最后一个心)的对象。死亡心与同一期生命中的有分心及结生心缘取相同的对象,即前世临死速行心的对象。而今世临死速行心的对象将成为来世结生心、有分心、死亡心的对象。
  作意-注意。作意是心遭遇对象时的第一前线,它将相应的名法导向对象,因此它是五门转向心与意门转向心的重要成份。这两种转向心能打断有分心流,形成心路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
  遍处色-内心见到的遍相。它是定心所生的影像,不是真正的色法。但是由于它依靠外在的色法而生起,犹如色法之子,所以也称它为色。这只是一种隐喻而已。
  心识剎那-心生起到消灭的时间。心识剎那极端迅速;在一闪电或一眨眼的时间里有十亿个心识剎那生灭过去一个心识剎那中有三时,即心的生时、住时、灭时。每个人都有心,善心能产生善果,不善心能产生恶果。专注的心能产生禅相,真正专注于禅相的心能产生禅那。如果该禅那一直到死亡时还保持完全稳定,则它能使禅修者投生于梵天界。以禅那为基础而与观智相应的专注心能产生道智与果智;该道智与果智能透视涅槃。如果那道智与果智是阿罗汉道智与阿罗汉果智,那么死后你将进入般涅槃。但是与五盖相应的心(如:贪欲、瞋恨等)会使人投生于四恶道。所以心能使人达到更高的境界,乃至证悟涅槃,也能使人堕落于四恶道中受苦。你喜欢那一种呢?因此你应时时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使心脱离五盖的污染,努力修行以趋向涅槃。
  不净观-观察身体不净可厌的修行法门;能够止息贪爱。
  佛随念-忆念佛陀功德的修行法门。
  慈心观-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的修行法门;能够止息瞋恨。
  道智-与圣人之道相应的智慧。它能同时完成四项功能(体证四圣谛):一、领悟苦谛(苦的真理);二、去除贪爱(苦的原因);三、证悟涅槃(苦的息灭);四、完全开展八圣道分(圣道八项构成因素 灭苦的方法)
  色念处-正念觉察物质。名念处-正念觉察精神(心与心所)
  四梵住-这四种禅那是梵天神内心的安住处,所以称为四梵住。它们又称为四无量心,因为这四种心都必须以无边宇宙的所有众生作为对象。此中包含三种关爱他人的修行法,即:慈(愿他人安乐)、悲(愿他人离苦)、喜(对他人所得到的成就感到欢喜),及一种中性平等的修行法:舍(不忧不喜,中立而不执着)
  四色界禅-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乃是禅定的四个层次。它们能使人投生色界天(远比人界高超,没有粗的色法,只有微妙的色身。),故称色界禅。
  四无色界禅-比四色界禅更深的禅定,能使人投生于完全超越物质,唯有心与心所存在的无色界天。
  近行定-接近完全专一(禅定)的定。
  四界分别观-辨识身体由地、水、火、风这四种基本元素(四界;四大)所组成的修行法门。
  业处-字义为「工作处所」,在此用来指修行法门,即禅修者修行以培育特殊成就的工作处所。有时也用来指修行时所专注的对象。接触点应选在鼻孔的出口处周围或人中,勿选在鼻孔的内部,因为会造成压力,妨碍专注。至于无法找到固定接触点的人,只要能在气息出现的任何地方持续地觉知气息即可;亦可同时觉知进出于两鼻孔出口处的气息。若能总是在固定不变的接触点觉知气息,则对定力的培育大有帮助。若所选的接触点位于左或右鼻孔出口处,则因每隔一段时间身体会自动更换鼻孔呼吸,于是必须更换到对侧鼻孔出口处。然而,选定一个接触点之后,至少应专注经过那点的气息二十至三十分钟,必要时才更换接触点;若更换接触点的间隔时间太短、次数太频繁,则不易培育稳固的定力。
  禅相-修行禅定时心专注的对象;可以是影像或概念。
  入出息的本身-此处的入出息还只是概念法(世人以为有真正实质的事物),不是究竟法(分析至不能再分的究竟成份)。
  所缘-被心(能缘)攀缘的对象。所缘与对象是同义词;然而基于一般人少用之故,本书皆以「对象」一词取代「所缘」。
  禅那-心完全专一的状态。《清净道论?第三品》解释为:「使心与心所平等、平正、不散乱、不杂乱地安住于单一对象中。」《长部》描述禅那中的心是:「宁静、清净、透明、已培育、没有邪恶、柔顺、堪能、坚定、沉着不动的。」显示禅那中的心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禅那通常指四色界禅,有时也包括四无色界禅。
  禅支-禅那的构成因素。禅支是执行禅定过程的心所;可依禅支的不同而分辨不同的禅那。
  有分心-生命相续流。字义为:生存(有)的成份(分)。有分心是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有了有分心,个体才能一剎那也不间断地相续存在。每当认知对象的心理过程(心路过程)不生起时,每一剎那都是有分心在相续生灭。
  相应-心与心所同时生起、同时消灭、依靠相同的依处而生起、缘取相同的对象,此关系称为相应。同一种心中其它互为条件关系的心理现象也称为相应。名法包括心与心所。
  世间禅-系属于世间、不能超出世间生死轮回的禅定。
  出世间禅-作为观禅的基础以证悟道果的禅定。在此所谓的「定慧平衡」是指:分别平衡了定根与精进根、慧根与信根之后,再使这两组之间达到平衡。
  心色(心所依处)-存在心脏里的色法,能作为意界与意识界生起时的依靠处。
  意门-门是比喻,用来指心与对象发生作用时的媒介。眼、耳、鼻、舌、身、意这六门是心与心所出外会遇对象,及对象进入心与心所领域的门。前五门是物质的,即敏感的微细色法,存在个别的粗感官里。意门是精神的,亦即有分心。当对象出现在意门时,意门心路过程中的心只透过意门来缘取对象,不直接依靠物质的门。
  心路过程-认知对象的心理过程。当对象出现在六门之一时,为了认知对象而生起一连串参与认知作用的心。心路过程中的心依照心的法则而以适当顺序相续生起。
  意门转向心-这种心在前五门心路过程中称为确定心,其功能是确定或定义被前五识认知过的对象。在意门心路过程中称为意门转向心,其功能是将心转向对象。
  速行心-速行心是一连串同类的心(通常是七个),它们「快速通过」对象,并且完全认知对象。速行心阶段是造成善业或恶业的阶段
  舍-舍常指平等中性、不被偏见或偏爱动摇的高超心境。在此指中性感受(舍受),不偏于喜、忧、苦、乐,也称不苦不乐受
  十遍-十种修行禅定时所专注的对象,即:青、黄、红、白、地、水、火、风、空、光。亦译为十遍处或十一切处,因为它们的似相都必须扩展到遍满宇宙,没有边际。
  关于止禅业处,《清净道论》例举了四十个,而《迷惑冰消》则例举了三十八个。这是因为后者把光明遍和白遍归纳为一个业处,以及把虚空遍和空无边处归纳为一个业处。
  无执取色是非有情的色法(例如:食物),执取色则是有情的色法,于此是指自己的色法。
  五种「心之束缚」是渴爱欲乐、渴爱身(自己的身体)、渴爱色(别人的身体)、贪睡及为了能在来世投生到某个天界而修梵行。
  神通当中有一种称为宿命通。如果禅修者具备这种神通,并且曾在过去生中见过佛陀,他只能照着过去的经验那样见到佛陀,而不是新的经验。如果他曾在过去生中讨论佛法,那么也只有旧的问答,不可能有新的问答。这就是宿命通。
  入灭尽定者受到定力的保护,任何灾害都不能伤害他们的身体,因此不必为保护身体而发愿,只须为保护日用品而发愿。
  根据上座部佛法,有两类修行法门(业处),即:应用业处与一切处业处。应用业处指的是:个别禅修者修行以作为观禅的禅定基础之业处;他必须经常修行此业处。一切处业处指的是:所有禅修者都必须修行的业处,又称为四护卫禅,即:慈心观、佛随念、死随念与不净观,它们能保护禅修者,免离内外的危难。所以禅修者可以用安般念作为他的应用业处,但他也必须修行四护卫禅。这是正统的方式。要修行慈心观达到禅那的境界,最好禅修者事先已能修行白遍达到第四禅。举《慈爱经》为例:经中讲到五百位比丘,都是精通十遍与八定,并且修行观禅已达到生灭随观智的境界。当他们停宿处的树神受到打扰,而变形出来惊吓他们时,比丘们回来见佛陀。于是佛陀教导他们《慈爱经》,以作为修行的法门,同时也是守护的诵文。《慈爱经》中列出十一种修行慈心观的方法,乃是针对已经成就慈心禅,并且已破除不同类人之间差异界限的禅修者而说的。修行这些方法时,心中忆念:「「愿一切众生快乐安稳……」,而且必须修行达到第三禅。这对那五百位比丘来说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已经精通十遍。在《增支部》中佛陀开示说,在四种色遍当中,白遍是最好的;它使禅修者的心清澈明亮。平静的心是高超而有力的,如果禅修者以一颗清明、无烦恼的心来修行慈心观,通常在一次静坐当中就能成就慈心禅。因此,如果禅修者先进入白遍第四禅,出定之后才修行慈心观,他很容易就能成就慈心禅。若要证得白遍第四禅,禅修者必须先修行内外的白骨观,因为这使到白遍容易修成。所以,在完成安般念第四禅之后,我们通常教导禅修者三十二身分、白骨观与白遍。在我们的经验里,大多数禅修者说白遍第四禅比安般念第四禅更超胜,因为它能引生更清澈、更明亮、更平静的心,如此对修行其它业处很有帮助。因此,在教慈心观之前,我们通常先教白遍。在此,我要指出初学者常发生的一个问题。你可能曾经修行慈心观,你是否成功地达到慈心禅呢?在实际修行时,如果禅修者想散播慈爱给相同性别的某个人,他必须先以那个人微笑的面容作为对象,然后散播慈爱给他:「愿此善人免除精神的痛苦…」。当初学者如此散播慈爱之时,那张微笑的面容很快就会消失。他无法继续他的慈心观,因为没有对象,而他将无法达到慈心禅。若先有白遍第四禅的基础,情况就不同了。出定之后,当他散播慈爱时,那人的笑容不会消失,这是因为有先前定力帮助的缘故。他能深度地专注于那笑容,能在一次静坐中就提升到慈心观第三禅。如果能有系统地修行到破除不同类人之间的差异界限,他就能修行巴利圣典《无碍解道》中所提到的五百二十八种散播慈爱的方法,以及《慈爱经》中所提到的十一种方法。因为这个缘故,在教导慈心观之前我们通常先教白遍。你也许修行过佛随念。你是否成功地达到近行定呢?当那些已经成就慈心禅的人修行佛随念时,他们能在一次静坐当中就达到近行定。这是因为先前定力帮助的缘故。然后转修不净观也是很容易的。如果禅修者修行不净观达到初禅,然后修行死随念,他能在一次静坐中就成功。这就是我们在四护卫禅之前先教白遍的理由。然而,如果禅修者不想修行四护卫禅,也可以直接转修观禅,毫无问题。
  四种明觉一、有益明觉;二、适宜明觉;三、行处明觉;四、无痴明觉。在此,我应当举出《迷惑冰消》「禅那分别」一章里对有关行走及看时的明觉的解释,对于在其它动作里的明觉则应以相同的方式理解。一、有益明觉于此,行走的「有益明觉」是在想要向前走的念头一生起时,就能实时选择有益处的,也即是说能够如此于有益及无益两者之间作出选择:「我这么走会怎么样?是否有益?」,而不会在那(想走的)念头一生起就即刻走。而向前看及旁视的「有益明觉」是在「我应当看」的念头一生起时,就能实时选择有益处的,而不会在那(想看的)念头一生起就即刻看。当取难陀尊者的真实例子来理解这一点,因为世尊说:「诸比丘,如果难陀需要向东看,难陀将会如此全心投入地向东看:「在我向东看时,愿贪婪与忧愁不善恶法不会入侵我」,他于其中如此保持明觉。诸比丘,如果难陀需要向西看……向北看……向南看……向上望……向下望……向中间方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看,难陀将会如此全心投入地向中间方向看:「在我向中间方向看时,愿贪婪与忧愁不善恶法不会入侵我」,他于其中如此保持明觉。」于此,益处是从正法的角度来看,在见到佛塔、菩提树、僧团、众长老、不净等时(心)的增长,因为在见到佛塔或菩提树时取佛陀为目标……在见到僧团时取僧团为目标,而激起了喜悦,然后再观照该喜悦坏灭(的本质),他达到了阿罗汉果。在见到诸长老时,他遵照他们的指导,而在见到不净时,他取该不净为目标,培育了初禅,然后再观照该禅那坏灭(的本质),他达到了阿罗汉果。这是为何见到这些是有益的。但有些人说:「物质的增长也是有益的,因为它有助于延长梵行。」二、适宜明觉「适宜明觉」是在走路时能够于适合与不适合两者之间作出选择;例如:首先,在见到佛塔时是有益的。但如果有一大群来自十至十二由旬方圆之内的人,为了进行大礼拜而前来聚合,四处游走着极尽能力把自己打扮得像是画像的男女众,他就可能对可喜所缘生起贪,或对不可喜所缘生起瞋,或由于缺少省察而生起痴,那么,他就会犯了身体的接触,或会产生对梵行的障碍,如是,那地方是不适合的。在没有上述的任何障碍之下,它则是适合的。对于见到菩提树的情况也是如此。见到僧团是有益的。但如果大众前来参加通宵聆听弘法,而在村里建了一座大殿堂,在该处又有一大群人及上述的障碍,那么,该处是不适合的。在没有障碍之下,它则是适合的。对于见到被群众围绕着的诸长老的情况也是如此。见到不净是有益的。而(以下)这个故事会说明其含义。据说有一位年轻的比丘和一位沙弥去取牙签。当那位沙弥离开道路而继续前走时,他看到一具不净(的尸体);他培育起初禅,然后再以它作为(观禅的)基础,观照诸行而证得了(首)三圣果。当时,他继续站着专心修其业处,以便证悟最高的圣道。由于那位年轻的比丘见不到他,所以即呼叫:「沙弥!」那沙弥心想:「自从出家那天起,我不曾在和比丘一起时被叫过两次,所以我应当改天才培育更高的成就。」于是,他即回应道:「什么事,尊者?」「过来。」他即刻照办,然后说:「尊者,先向我刚才走的方向走过去,然后站在我刚才站的地方,面向北方看一看。」该位比丘照着办,而且也达到那位沙弥所达到之境。如是,一具不净(的尸体)为两个人带来了益处。虽然这是有益的,但女性不净(女性尸体)是不适合男人的,而男性不净(男性尸体)是不适合女人。只有在同(性)时才适合。如是,选择适合的称为「适宜明觉」。三、行处明觉「行处明觉」则是不舍弃业处。所以,那些以诸蕴、诸界或诸处为业处的人,应当在行走、向前看及旁视等动作时,专心修其业处,而那些以遍处等为业处的人,则应当保持他们的业处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来进行这些动作。例如,比丘在选择有益及适合的之后,又从三十八种业处[1](即:禅修方法)当中,选择自己的心所喜爱的业处作为行处,而在行走托钵时把它带着。为了令这一点更清楚,应当明白以下四项:于此,(1)有位比丘(在托钵时把他的业处)带去,但并没有把它带回来;(2)另一人没有把它带去,但把它带回来;(3)另一人没有把它带去,也没有把它带回来;(4)另一人则把它带去带回。于此,(1)有比丘在白天于行走及坐着时,清净自心,令之不受能产生障碍的种种事物干扰(见《中部》i273起);在初夜时也是如此在中夜时他睡觉。在把后夜的时间用于(修习)行禅与坐禅之后,他实行清理佛塔平台及菩提树的平台,给菩提树浇水,以及准备好饮用及清洗的水。然后他尽早完成记载于(律藏)犍度里、应对戒师与教授师等执行的一切任务。在照顾自己的身体所需之后,他进入自己的休息处,用两次或三次坐禅的时间「热身」,把自己紧系于自己的业处。到了托钵的时候,他把自己的业处置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地起身。拿了自己的钵及袈裟,他从自己的休息处出来,走去佛塔平台,保持自己的业处于心中。如果他的业处是佛随念,他即没有把它置之一边地直接走进佛塔平台。如果他的业处是其它,他应该停在阶梯下,将它视为拿在手中的东西般,把它置于该处。在取佛陀为目标而获得喜悦之后,再走上佛塔平台。如果该佛塔很大,他应该右向佛塔地绕它三圈,及在四个地方顶礼。如果它是小的,他应该同样地右向佛塔绕三圈,及在八个地方顶礼。在礼拜佛塔之后,当去到菩提树之处时,他应该犹如当着佛世尊面前,谦恭地顶礼菩提树。在如此顶礼佛塔及菩提树之后,他去到放下(自己的业处)之处,犹如提起留在那里的东西一般,拿起置于该处的业处。而在接近村子时,他把自己的业处置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地穿好袈裟,然后再进村托钵。人们见到他时说:「我们的尊者来了。」而向前去迎接他,接过他的钵,让他坐在食堂里或屋子里,然后供养他粥。在帮他洗好双足之后,他们用油涂之,然后坐在他的面前等他用完粥,再发问题或听他说法。诸论师说:「即使他们没有要他开示,他都应该为了帮助众人而开示佛法。」因为没有任何佛法开示是与禅修业处无关的。所以,在把自己的业处置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地开示佛法之后,他用餐及为他们祝福。在离开时,虽然他叫他们不用跟,但他们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在到达村口时,他叫他们回去,然后继续走。当时,先他离去而在村外用餐的众沙弥及年轻比丘见到了他,即走向前去迎接他,以及接过他的钵和袈裟。据说古时众比丘在执行任务时并不会看(长老的)脸,不看他是他们的戒师或教授师,而只照着到来的次序实行。他们问他:「尊者,这些人是您的什么人?他们是您的母系亲戚或父系亲戚吗?」「你们是见到了什么而如此问?」「他们对您的亲切感及恭敬。」「朋友们,对于父母亲难以做到的事,这些人都向我们做了。甚至我们的钵和袈裟都是来自他们。由于他们,我们在恐惧时期不觉得恐惧,在饥饿时刻也不觉得饥饿。没有人能像这些人如此有帮助。」而在走着时,他一直说他们的美德。这种人称为「把它带去,但并没有把它带回来」。(2)另一人在尽早执行上述的种种任务时,(在他的体内)生起了业生火(界),而它放开「无执取色」,但紧抓「执取色」,(令到)他全身冒汗,业处也不能进入轨道。所以他尽早拿了钵及袈裟,在赶快顶礼了佛塔之后,即于牛群出来的时候入村获取供养粥,然后去食堂喝它。当他只喝了两三口,业生火界即放开执取色,转而抓取无执取色。在平息了火界的炽热之后,他就有如用了一百壶的水沐浴之人一般,(舒适地)服用(剩下的)粥,且保持自己的业处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然后他洗钵、漱口。在两餐之间的时间,他到其余的地方托钵,且保持心专注于业处。然后他把自己的业处置于心中最优先的地位地用餐。回来时他也保持毫不间断地专注于该业处。这种人称为「没有把它带去,但把它带回来」。(3)但有人生活放逸,把责任置之一旁不顾,破坏了(应当遵守的)任务,心受五种「心之束缚」[6](见《中部》i101起)紧绑地过活。他毫不理会业处地入村托钵,走着时与不良的俗家群众混在一起,而在用完餐之后,他有如一位无(德)之人般离去。这种人称为「没有把它带去,也没有把它带回来」。(4)对于称为「把它带去又带回」的人,当依「前往及回返的任务」理解。因为为了追求(真正的)幸福而于此教法里出家的良家子弟,在十人、二十人或五十人同住之下,达到了如此的协议:「众位朋友,你们并不是因为欠债,或恐惧,或缺少生活费才出家,而是为了解脱苦才出家。所以,在走着时,你们应当制止在走着时生起的烦恼;在站着时……在坐着时……在躺着时,你们应当制止在躺着时生起的烦恼(参见《中部》i21)。」在做了如此的协议之后,他们前往托钵。于托钵的途上,他们保持专注于业处,而他们也知道,每隔半乌沙巴,或一乌沙巴[7],或半加浮达,或一加浮达就有些石块。在走着时,如果有烦恼于任何人(心中)生起,他会于该处即制止它。如果不能制止它的话,他就停下来,而跟在他后面的人也都停了下来。(在前面的)他就会如此责备自己:「这位比丘知晓在你(心中)生起的念头,这对你来说是不当的。」而通过增强其观智达到了圣界。同样地,如果他不能做到这点的话,他就坐下来,而跟在他后面的人也都坐了下来等等。再者,如果他不能达到圣界,他就镇伏该烦恼,然后保持心专注于业处地继续行走。他绝不令心脱离业处地提脚。如果他如此提了脚的话,他就会转身走回原处。这就有如住在平台的大布沙长老。据说他实行了「前往及回返的任务」十九年。在路边播种,或打谷,或做自己的工作的众人在见到该长老如此来回走时,即互相问道:「这位长老不停地走去又转回来,那是为什么?他是迷路了吗?还是他忘了什么东西?」那长老不理会那些,只是令心紧系于业处,实行沙门的责任,而在第二十年达到了阿罗汉果。在他证得阿罗汉果的同一天,一位住在他的行禅小道尽头的天神站在那边,从指尖发出光来。四大天王、帝释天王和娑婆世界主梵天神也都到来服侍他。森林居者大帝须长老见到那光,所以隔天他就问道:「昨晚在尊者近处有光。那是什么光?」那长老为了避免正面回答,而说:「称为光的是灯光及宝石之光」等等。但在如此追问之下:「你是否隐瞒什么东西?」,他即承认,说道:「是的。」,然后讲述(所发生的事)。这也有如住在黑藤堂的大龙长老。据说当他在实行「走及停的任务」时,首先,他如此决意只修行禅与立禅七年:「我当做此为对世尊苦修的供养。」当他实行了「走及停的任务」十六年之后,他证得了阿罗汉果。由于他(决定)只有在心专注于业处之下才提脚,而如果在心脱离了业处之下提脚时,他即会转身走回原处。当走到接近村子时,他会在(从村子里看过去)还不能分辨他是一只牛或是一位出家人的地方停下,穿上外衣,以水瓶里的水洗钵,然后在嘴里含一口水。为什么呢?为了避免受到干扰而与业处脱离,即使只是向前来供养与顶礼人说句:「愿你长寿。」但如果被问及那天是什么日子,(例如):「尊者,今天是什么日子?」,或有关比丘众的人数时,他就会吞下那一口水而回答。如果没有人向他问及日子等,那么,当到了离开的时刻,他就会把它吐在村口大门而去。有如五十位在卡兰巴帝达寺入雨安居的比丘。据说他们在阿沙喜月的月圆日时作了如此的协议:「且让我们不互相交谈,除非证得了阿罗汉果。」而在入村时,他们都口含一口水。当被问及有关日子等时,他们作出有如上述的反应。当人们见到该处口水(的痕迹)时,他们就知道:「今天来了一位;今天两位……」所以他们想:「为何他们不向我们说话,也不互相交谈?」(他们)又想:「如果他们不互相交谈,肯定是因为吵架了。来吧!让我们劝他们互相原谅。」去到寺院里时,他们之中没有任何人见到有两位比丘是在同一处的。当时,他们之中有位观察入微的人说:「人们吵架的地方不是这样的。(这里的)佛塔平台和菩提树平台都扫得很干净。扫把放得很整齐,饮用及清洗用的水也都准备妥当。」所以他们就在该处转身离去。而那些比丘在三个月之内都证得了阿罗汉果之后,完全清净地举行自恣。如是,有如住在黑藤堂的大龙长老和在卡兰巴帝达寺入雨安居的众比丘一般,只有在心专注于业处之下才提起脚;在还没有到达村子之前,他先装一口水在嘴巴里,而在观察街道之后,他进入没有酒鬼、流氓等捣乱者,也没有凶象等的街道。行走托钵时,他不会像匆忙的人般快快地走,因为根本没有钵食快餐的头陀行。而他有如一辆走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的水车般,稳重地行走。来到每一间屋前托钵时,他都等了一段够长的时间,足以使他分辨得出(屋主)是否有意要布施。然后,在村里,或村外,或回到寺院里时,他坐在一处令人愉悦且适当的地方。把心投入于业处当中,他建立起厌食想,以及依照「为车轴注油,(只为了使它运转)」(参见《义释》368-9, 484;《弥陵陀问经》367)、「为伤口涂药,(只为了治好它)」(《相应部》iv177)及「孩子的肉」(《相应部》ii98)的譬喻省思,(然后)拥有「不是为了玩乐、不是为了麻醉、不是为了魅力、不是为了装饰身体」等[11](见《中部》i10;《义释》369)八个素质地用餐。在用完餐及喝了水之后,他休息一会以去除用餐所导致的疲累跟在用餐前一样,在用餐后、初夜及后夜里,他也只是令心专注于业处。这称为「把它带去又带回」。对于实行称为「把它带去又带回」的「走及停的任务」的人,如果他有潜能亲依止),他能在初段生命里证得阿罗汉果。如果他没有在初段(生命)里达到它,他会在中段(生命)里达到它。如果他没有在中段(生命)里达到它,他会在后段(生命)里达到它。如果他没有在后段(生命)里达到它,他会在临终时达到它。如果他没有在临终时达到它,他会在生为天人时达到它。如果他没有在生为天人时达到它,那么,当他于无佛出世的时期投生为人时,他会证得辟支佛果。如果他没有证得辟支佛果,那么,在遇到佛陀时,若他不是一位像穿树皮衣的巴喜雅长老般拥有迅速智慧的人,就会像舍利弗尊者一般拥有大智慧,或是像目犍连尊者一般拥有大神通,或像大迦叶尊者一般是位奉行头陀行的人,或像阿那律尊者一般拥有天眼通,或像优波离尊者一般精通戒律,或像曼达尼子富楼那尊者一般是位教法者,或像烈瓦达尊者一般是位森林居者,或像阿难尊者一般博学,或像佛陀的儿子罗候罗尊者一般乐于接受教导。而关于这四项,「把它带去又带回」的人把自己的「行处明觉」带至顶点。
  四、无痴明觉「无痴明觉」则是在向前走等方面没有愚痴。应当如此理解它:于此,在向前走或往后退时,有比丘不像盲目的普通人般想:「一个我在向前移动;向前移动由一个我产生」或「我向前移动;向前移动由我产生」,而令自己在对往前走等方面愚痴,所以他是没有如此受到愚痴蒙蔽的人。当「我(将)向前移动」的识生起时,心生风界跟那识同时生起,而产生了(身)表。如是,这称为身体的骨架通过心的活动,产生散播至全身的风界而向前移动。当人如此向前移动时,在(一)每一次提起他的脚时,地水二界是从且弱,其它两界(即:火界与风界)则是主且强。同样地,在(二)推前及(三)向旁移时也是如此。在(四)下降时,火风二界是从且弱,其它两界(即:地界与水界)则是主且强。同样地,在(五)放下及(六)踏下时也是如此于此,在提起时发生的色法与名法并不能维持到向前移(的阶段)。同样地,在向前移时发生的那些(色法与名法)并不能维持到向旁移(的阶段);在向旁移时发生的那些(色法与名法)并不能维持到下降(的阶段);在下降时发生的那些(色法与名法)并不能维持到放下(的阶段);在放下时发生的那些(色法与名法)并不能维持到踏下(的阶段)。它们是一段段、一节节、一点点地个别产生,而且都在(它们生起的)那一处即坏灭,就有如在热锅里爆裂的芝麻一般。于此,是哪一个人在向前移?或该向前移是属于哪一个人?在究竟界里只有诸界在走着、诸界在站着、诸界在坐着及诸界在躺着。因为在每一段里,包括色法在内,(只是):此一心生起,另一心坏灭;如河之流水,相续生不断。《长部注》i193;《中部注》i261;《相应部注》iii190如是,「无痴明觉」是在向前走等各方面没有愚痴。以上是摘自《迷惑冰消》对四种明觉的简要解释。因此,当你持续不断地、时时刻刻保持正念地修行安般念时,就是在修行第三种明觉:行处明觉。你必须在一切的姿势,即:行、住、坐、卧当中专注于出入息。如果能够尽你最大的努力,在一切姿势当中专注于出入息,你的定力就会进步。而你也因此更接近涅槃。在修行四界分别观,或不净观、或遍处,或慈心观等止禅业处时,你也应当如此实行。同样地,如果能在一切姿势当中修行观禅,你的无痴明觉也会持续增强。如此,你对诸行法的厌离就会越来越强,而你的五根也会越来越成熟,直至成熟到足以令你证得阿罗汉道果,断尽了从无始轮回以来你未曾断尽的诸烦恼,证得了最终的解脱。这是每一位佛教徒应当尽全力以达到的唯一目标。
  在《相应部.因缘品.子肉经》里,佛陀举出吃爱子之肉的譬喻,来说明摄取食物不是为了欲乐。其譬喻如下:有夫妇两人带了爱子及少量的粮食走在荒野之中。但在还没有走出荒野时,那些食物已吃完了。夫妇两人心想:「我们宁可把爱子杀了作成肉片。通过吃孩子的肉,我们将得以越渡荒野;别让我们三人都遭遇死亡。」如此,他们吃爱子的肉只是为了越渡荒野,绝不会是为了嬉戏、欲乐、美食及长胖。「此一心生起,另一心坏灭」是指跟色法同时生起的心是一个,跟那些色法同时坏灭的心则是另一个。一个心的寿命是一个心识剎那,而多数的色法的寿命是十七个心识剎那。因此,在一个心识剎那里跟色法同时生起的心坏灭后,那些色法还存在。如此,在十六个心相续地生灭之后,那些色法与第十七个心同时坏灭。
  忍辱主义者就是菩萨,在被斩断手脚之后不久,他就因失血过多而死了。他这忍辱的行为是最高等的忍辱波罗蜜,即不惜牺牲生命而修行的忍辱。迦尸王即是后来的提婆达多。在杀死菩萨不久之后,他就被裂开的大地吞进地狱里。大威势王也是后来的提婆达多。有一次,当护法王子的母后,即后来的大爱道,在床上逗着七个月大的他玩时,大威势王走了进来,叫唤着皇后。但皇后却由于正玩得入神而没有响应他。大威势王因此感到很生气,心想:「我这儿子现在才七个月大,皇后就不理我了,等他长大了那还得了?」所以就决定立刻把儿子杀了。皇后看到亲生儿子被杀死时,很伤心地死了。由于大威势王造了很重的恶业,在杀死儿子之后,他就被裂开的大地吞进无间地狱里。命人杀六色牙象王的皇后在佛陀时代时是个年轻的比丘尼。有一次,当她听佛陀说法时,见佛陀长相庄严美好,全身散发着光,所以就想自己在过去世是否曾经是他的妻子。如此想时,她先是发声笑了出来,而后又放声痛哭。她笑是因为想到当菩萨是六色牙象王时,自己是牠的象后之一,跟他曾有过亲近的关系。她哭是因为继而想到自己是象后时,因一些小事而对象王怀恨,而在供养辟支佛鲜果之后,发愿能在下一世成为皇后,以杀死该象王。不久之后,牠就绝食而死,而且果真在下一世成了皇后。随后她就怂恿国王派人杀死象王。当杀象王的猎人(后来的提婆达多)报告象王的死讯时,她才想起象王对她身为象后时的种种好处,而伤心地死了。当佛陀看到该比丘尼又笑又哭的情况时,就基于这个因缘开示《六色牙象王本生经》。后来,那位比丘尼精进地修禅,而证得了阿罗汉果。有一次菩萨出生为一只白象,长大后成了象王。为了能够妥善地照顾目盲的母亲,即后来的摩诃摩耶夫人,牠舍离了象群,把母亲带到另一座森林,独自照顾母亲。有一次牠把一个在森林里迷路了七天的人载出森林,但那人却忘恩负义,把象王的行踪报告给一位国王,即后来的阿难尊者。国王派了象师等多人去捕捉牠,而牠虽然能够轻而易举地杀死象师们,却毫不反抗地让他们捉去。被捕之后,即使国王给他最美味的食物,牠也不吃。因为牠觉得若不能再事养母亲,那宁可饿死也不吃。国王受到牠的孝心感动,而终于放牠回森林。菩萨的一次前世是只猴子,它救起一位迷路的商人,商人获救后却要杀它充饥。猴子忍辱不生嗔心,还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地让自己的血滴在地上,让那迷路的人能够顺着血迹走出森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