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二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思乡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二一)
  1.1.5.2.2.2 身心相互作用
  身心依存论中,身心之间既然存在相互对立,又存在相互依存,就必然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这里简单探讨这个问题。
  身心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本文已经多次提到,这里不再重复那些话题。这里主要谈谈大脑的作用——物质身体作用的一部分,与精神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其余的器官、组织、物质的作用可参考理解。
  大脑由140亿个细胞组成,重量大约1400克。大脑皮层厚度约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大脑皮质有许多区,主要有运动区、感觉区以及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而大部分(占4/5左右)的区域没有明确的分工和显而易见的功能。
  脑干中有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这些中枢可以对人体呼吸、心血管活动进行调节。呼吸深度、频率在一般情况下,是由呼吸中枢控制以及机体内环境调节进行的。健康状态,在人的精神参与下,呼吸深度和频率可以随着人的主观意志进行一定范围的改变。在剧烈运动,患有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且急性发作时,呼吸深度、频率很难随着主观意志进行调节,就是进行调节其幅度也是很小的。这里,机体自主呼吸的被动活动与主观意志的主动呼吸就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心血管活动主要由心血管中枢、心肌自律细胞等控制,且在机体内环境参与下完成。一般情况下,心脏跳动的节律和频率、心肌收缩和舒张、心脏射血分数、搏出量、收缩和舒张血压,是不受主观意志调控的。只有特殊条件下才可以在意志控制下发生改变,比如修行气功、瑜珈有素,以及身体虚弱通过锻炼才可能出现部分调控。在机体进行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紧张、恐惧、焦虑、愤怒,处于防御状态时心血管活动加强;在休眠,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时,心血管活动功能减弱。这里,身心之间就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大脑皮质具有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这些中枢可以对语言和各种运动进行调控。一般情况下,大脑对语言和躯体运动的调控与精神对语言和躯体运动的自主处于高度统一之中,比较难以区分。往往只在某些特殊情形下,才可见到它们两者分离。这是因为语言和躯体运动的存在,是人的精神活动最主要的体现形式之一,如果语言和躯体运动也如同呼吸、心血管活动那样——物质作用和精神作用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是会很容易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正由于存在大脑对语言和躯体运动的调控与精神对语言和躯体运动的自主出现分离,才能确认大脑对语言和躯体运动的调控与精神对语言和躯体运动的自主存在差异,不是完全等同关系。比如,患有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语症,患者具有言语的欲求;患有各种原因引起的瘫痪/肌无力,患者有自由行动的欲求;日常生活中,无意识的说了某些语言,做了某些动作,等到回过神来时,话已说出口,动作已做完,往往因此造成相互之间的隔膜、乖离,甚至反目成仇;在喝醉酒、做梦、昏迷、精神病发作、老年痴呆时,在吸毒成瘾、抽烟成瘾、饮酒成瘾、赌博成瘾、嫖*成瘾、玩乐成瘾、脏话成瘾、口语成瘾……成瘾时,此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动作,往往会与内心意愿出现矛盾,甚至完全相反,但却又不能自控。此时就可确认,大脑对语言和躯体运动的调控与精神对语言和躯体运动的自主并非完全一样。当然,在遇到矛盾时,可以通过主观意志进行改变,否则一切习性都不可能改变。因此,大脑对语言和躯体运动的调控与精神对语言和躯体运动的自主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大脑具有对睡眠、食欲进行调节的作用,但是社会中,君不见失眠患者欲睡不能,疾病因素导致欲食不能的情况时有发生吗?可见,精神世界内对睡眠、食欲的调控与大脑对睡眠、食欲的调控并不完全一致。它们两者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事例也是很多的。通过主观努力,睡眠质量可以得到改善,食欲可以正常。这就是精神对大脑的反馈作用。大脑功能可以让人进行学习,可是许多人想学习,却学不进去,此即精神活动与大脑功能不一致。不一致则大脑作用与精神活动之间就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主观努力,学习可以逐渐学进去。大脑垂体等腺体分泌激素对身高有很大影响,此功能与人对身高的欲求一致乎?不一致则大脑作用与精神活动之间就存在相互作用。大脑具有体温控制中枢,在发高烧时,患者主观意愿与大脑对体温的调节一致乎?不一致则大脑作用与精神活动之间就存在相互作用。大脑与记忆有关,记忆的好坏与主观意志一致乎?不一致则大脑作用与精神活动之间就存在相互作用。大脑有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在患有失明症、弱视、近视、远视、散视、色盲、夜盲症、失聪症之后,患者具有恢复视力、听力的欲望;患有失嗅症、失味症之后,有恢复嗅觉、味觉的企求。大脑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有关,但与主观意志一致乎?不一致则大脑作用与精神活动之间就存在相互作用。
  大脑其他作用与人的精神之间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就不一一列举了。
  身心同一论中的身心依存关系,是无法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就如水与水的作用,火与火的作用,它们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吗?在身心同一论中,自然否定身心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身残志不残就成为空话,天生愚笨就不可能向聪慧转变,天生神童就不可能向普通人转变,意志薄弱就不可能向意志坚定转变,品格低下就不可能向道德高尚转变,记忆力差就不可能向好的记忆力转变,发明创造更加谈不上,知识量多少完全取决于脑细胞数量的多少……除非物质基础发生某种质的飞跃,才可能出现精神这种作用的改变。这样的局面就是说人连猪狗都不如,甚至比不上机器、机器人,因为猪、狗、机器、机器人仍然存在向对立面转化的可能与必然。因此,身心同一论是无法存在身心之间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这是与社会现实相矛盾的。
  前面提到,身心存在微观身心和宏观身心区别,那么,微观身心和宏观身心之间是否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必然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这种联系和作用非常多,用罄竹难书来形容都不过分。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针灸术,正是对微观身心和宏观身心存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肯定与运用。有些人在呼吸停止,心脏微弱跳动数天数夜、十天半月以上,甚至达几年、几十年之久,仍然能复活——这些离奇事件古今中外都有发生。此事若按照现在医学理论推算,是不可能的。因为微弱的心跳不能达到有效循环的要求,当大脑缺氧5分钟以上,大脑就会死亡——此事之所以出现,就是微观身心对宏观身心进行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至于其他关于微观身心与宏观身心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佐证很多,就不举说了。可以参考神动现象理解。
  1.1.5.2.2.3 身心斗争和转化
  身心既然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自然会存在身心依存,以及身心之间斗争和转化过程。这里就简单说说这个问题。
  事物之间进行相互斗争,必须要有相互之间共有的基础。如果对立双方没有共同拥有的基础,能够进行相互斗争是不可能的。在前面我已经提到,身心之间唯一共有的物质基础是"力",舍此之外再难有共同拥有的物质基础。对于身心之间的斗争和转化就必然涉及到“力”的纽带作用。精神活动具有能动性,而物质身体仅具有被动运作功能,精神如何通过能动性控制被动运作的物质身体,以及精神世界内的被动运动是如何出现的,这些问题就涉及到“力”的媒介作用。
  一、身心斗争
  1、精神对物质身体的斗争过程
  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得有癌症等恶性疾病者,这些疾病是恐怖而痛苦的,许多癌症患者并没有气馁,依*顽强的斗志,放松心情,经过一番拼搏之后,癌症竟然不治而痊愈;有些癌症患者巨痛难忍,但是仅仅依据医生善意的欺骗性言语——给予进口而昂贵的镇痛剂进行止痛,实际上给的却就是注射用水,而患者仅仅因为相信了医生的言语照样止住了疼痛;在医学中,为了排除心理因素对药品疗效的影响,常常会做些对比实验,把某些具有相同作用的不同药品(往往在2种以上)和由淀粉制成的药片(安慰剂),都作成一模一样的片剂给病人服下,在临床中经常发现,由淀粉制成的药剂有时也会取得满意的疗效,虽然这些成功事例相对比例比较低,但也说明了心理因素具有巨大作用;官场、商场、情网、工作中的明争暗斗,往往会导致身体形成疾病;癔病患者中,因为精神因素,导致失明、失语、失聪、瘫痪、气促、僵立等,此时身体无恙,却不能视物、言语、听音、活动、正常呼吸、正常活动;某些人先天性或后天性残疾,却身残志不残,干出许多正常人都做不到的英雄事迹;某些人老时,精神矍铄、壮志满怀,人老心不老……这些就是极为典型的精神活动对物质身体的斗争事例。
  2、物质身体对精神的斗争过程
  某些人在患有某些疾病时,比如,癌症、爱滋病、性病、皮肤病等,会萎靡不振、内心痛苦、焦躁不安;失眠症患者,整夜失眠,虽然患者有睡觉的欲望,但是由于大脑、内分泌等失调,不能自控;心脏衰竭病人,走路、上楼梯、平躺气喘吁吁,病人具有主观愿望,仍然不能实现症状平息;甲亢病患者,情绪往往易激动,脾气大、爱发火;肝硬化、肝昏迷前时,患者往往人格大变,变为另一个人似的;中风患者,在性命无忧时,会由于不能如同正常人一样生活,忧郁余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时,许多人产生莫名恐惧,肝炎、鼠疫、霍乱、疯牛病、禽流感等疾病流行,人人自危;某些人先天性或后天性残疾,心理也开始残疾起来;人老时,气力逐渐衰竭,行动迟缓,眼花耳聋,反应迟钝,消极保守,人老心也老……这些就是极为典型的物质身体对精神活动的斗争事例。
  精神世界内各个差异性之间存在相互斗争,物质身体内各个差异性之间也同样有相互斗争,但是由于这些斗争不在本题内,就不多说了。
  身心同一论自然是不存在身心斗争的问题。因为存在与其作用可以进行相互斗争吗?我们说斗争,必然是说作用与作用之间的斗争,而不会说存在与其作用是斗争的。就是欲说也是不达道理的。
  二、身心转化
  身心间转化,不同于客观物质世界里的转化过程,因为物质与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始终没能离开物质的流动和直接参与,而精神世界内各个差异性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始终没有离开精神世界范畴,因此,精神与物质之间的转化并不简单。身心之间转化必然要通过力的作用而发挥出来、体现出来。这个转化过程还是一个空白,几乎没有人进行研究,更加谈不上研究成果。由于没有可以借鉴的资料,只好简单说说,留待深入研究之后再做修改和补充。只是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任何一种事物,如果要向对立面进行转化,都是需要条件的。如果没有条件,对立性质的相互转化就是不可能的。对于身心之间/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转化,也是如此,需要条件促成。由于在客观世界中,找不到为人所知的促成条件,因此,身心之间的转化就是不可能的,或是存在极为特殊的转化。不论物质与物质如何优化组合,都不可能脱离物质的本质属性——被动运动、没有感觉感受、没有思维思想、没有意识生灭、没有主观行为活动,包括机器人在内。即便机器人通过精密技术制作,设定程序或/和程序紊乱、扰动,出现一时的行为变异,但它的任何运动仍然是被动运动,或者说本质上是被动运动,而表面上可以具有某些能动性。除了微观物质生命形态与之结合或附体才会形成本质上的主动运动。虽然目前基因技术的运用使得某些人狂妄的宣称可以复制任何人的思想和身体,那也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双胞胎、双头一身等就是典型的复制,难道其精神世界完全一样吗?因此,从物质与物质的任何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都不可能形成精神世界内的各个要素。即不存在物质向精神的转化过程。因为就没有这样的转化条件,即便是物质与物质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导致精神世界出现某些疾病或兴奋、抑制,但是几乎不可能使得构成精神世界存在的基本要素(感觉感受、思维思想、意识生灭和行为活动。行为活动包括内心活动、语言和身体行为)出现泯灭或形成。同样精神世界向物质世界转化也是不可能出现。或者只存在特殊的相互转化过程。
  这里虽然提出身心转化,但并非是说精神可以转变为物质,或者物质可以转变为精神,如果这样进行理解就大错特错了!从精神向物质进行转化,就意味着走向主观唯心主义或/和客观唯心主义;从物质向精神转化,又必然难以接受,因为物质运动的被动性如何向精神的主观能动性转化,如何出现意识生灭、感觉感受、思维思想、行为活动等精神活动,这是不能理解的。更何况此种观点尚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反映,而本人从来不承认有物质性的精神实体存在。
  最主要的是,本人这里所说的精神向物质身体的转化过程,或物质身体向精神的转化过程,均是建立在力的作用之上,而并不是说单纯的意志、意识、物质概念及其相互转化——也即身心转化时意识仍然是意识,物质仍然是物质。如果说单纯的意识向单纯的物质转化,或单纯的物质向单纯的意识转化,而忽视、否定其中的力的桥梁作用、媒介作用,就必然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和/或客观唯心主义思想观点。如果意识绝对的转化为物质,或物质绝对的转化为意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关系就不存在了,而身心之统一就更加不存在了,你说是吗?
  另外,我这里虽然说身心转化时,意识仍然是意识,物质仍然是物质,却并不认可身心平行论,更加反对机械的看待这种认识。对于身心平行论的批判,放在了后面,可以参照理解。而机械的看待这种转化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机械的看待“意识仍然是意识,物质仍然是物质”必然只看到了身心的对立,而忽视乃至否定统一的同时存在。这也是不对的。
  身心之间为何不能进行直接的相互转化?这是由其各自的体性决定的,也与联系两者之间的纽带有关。第一,由于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存在巨大差异,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非物质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它们之间不能进行直接的相互转化。第二,联系身心二者且使得身心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渗透、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斗争关系的纽带/条件是力,而不是物质性实体,这也决定相互依存的双方不能够进行直接的相互转化。我虽然说身心二者不能进行直接的相互转化,但是并不否认身心之间存在间接的相互转化——这将涉及许多问题,且与本题没有多少关系,不适合在本文探讨,就省去了。有兴趣者可以参考本人写的有关文章。
  1、精神向物质身体转化
  精神向物质身体转化,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精神活动对物质身体的作用力,但为了迎合唯物辩证法思想,就这样说了。
  精神世界中存在记忆,如果没有记忆,工作、学习、创造、日常生活都将不存在。记忆主要有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类型。感觉记忆指感官与事物相接触之后,在接触的刹那形成的记忆。此记忆持续时间非常短暂,约几百毫秒。佛教对此种记忆称做了别、分别,并进行更加详细的区分。短时记忆(也叫一级记忆)指对信息进行几秒钟、几分钟的记忆。这类记忆一般只能记到7位数字左右,而且有了新的,原来的就忘了。短时记忆的特点是瞬时有效性。长时记忆指信息在经过一段时间(分、时、日、月、年)之后仍然能够回忆起来的记忆。长时记忆分为两种,从几分钟到几年的,称为二级记忆;属于毕生难忘的记忆,称为三级记忆。感觉记忆只要人活着,就必然存在。短时记忆容易受一些因素,比如低温、电休克、麻醉和缺氧等影响而消失。长时记忆一般不受低温、电休克、麻醉和缺氧等因素影响而消失。感觉记忆是一切动物所共同拥有的,而高等动物普遍存在短时记忆,至于长时记忆往往只在人和某些高等动物中存在。
  科学家对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进行长期研究后发现,短时记忆与脑的海马结构、脑电活动有关,而与脑内蛋白质合成无关。长时记忆与RNA、蛋白质有关。这些事情说明,精神通过某种途径,比如精神世界内的力,对物质身体的内在结构、各种微观物质、细小物质进行优化组合,使得杂乱无章的物质排序向有序方向发展,并最终形成物质组合排序上的质的飞跃。物质组合排序,离不开某种力的推动。微小物质的此样组合排序,彼样组合排序,若无某种推动力推动其向既定方向进展,是不会成功的。这里就是记忆力对物质身体内在微小物质组合排序的影响。
  其实,不单是记忆力会对身体内物质的组合排序产生影响,就是所有的精神活动都会产生某种作用力,而不同的作用力就会对物质身体形成不同的组织排序。比如不同情绪、不同性格、不同习性、不同思想、不同感受、不同行为都会对身体内的物质进行组合排序。而且,精神活动形成的作用力对物质的影响依然存在质量互变规律,这必须经历一定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当然,这些精神活动过程,对身体内物质的组合排序之影响,尚没有研究成果。这里仅仅依据力的作用特点,以及力对物质运动、各物质组合排序的影响,从常识上进行推断,并非最终的科学结论。这是我必须说清楚的。
  身体基因的转变,包括诞生时身体的基因变异原因,即生物学中个体基因在遗传中发生变异(除外外界因素,比如伦琴射线、原子弹爆炸等影响),以及某些时候身体疾病的基因转变,比如癌症自愈,植物人康复,均是个体精神通过一种力的作用,重新对物质结构进行优化组合、排序,使得身体从小至大发生巨大转变。而这些转变,相信每个人从社会活动中不难想象的到。这里所说的精神作用力对基因发生的影响,不是指每次的精神活动都会对基因的变异产生影响,如果那样,就不是我要表达的意思了。基因既有遗传,也有变异,精神活动既有相对的稳定(可理解为遗传),也有质的飞跃(可理解为变异),它们相互之间的遗传对遗传,变异对变异之影响过程,才能真正体现出身心之间的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斗争。当然,这种相互影响,在这里主要体现为精神对基因的影响,而不是基因对精神的影响。因为精神活动是能动运作的,而基因运动是被动发生的,如果基因对精神活动产生决定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不存在了。你说呢?
  这里附带的提一下,若身心同一论是正确的,物质身体的遗传和变异,与精神活动中遗传和变异,就无从解释。而主观能动性更加不可能出现,因为基因的运动是被动进行,它自然决定其作用也是被动运动之作用。你是否赞同我的分析呢?
  这里主要是以人为例说明的,对于佛教所说的鬼神世界,那些微观生命形态也会具有相通的道理,只是他们的基因存在形态并非是宏观物质中基因,因此进行验证就很困难。对于人的精神活动于基因之影响,相信通过科学家努力而可以得到确认。正是存在这种相互作用,动物才能够通过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动物进化或退化,这才是动物进化的根本原因。而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却是外界环境的决定作用结果,这显然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事物向前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内部矛盾性,而不是外因的决定作用。
  另外,佛陀、鬼神神通以及修炼有素的气功师、瑜珈师出现的神通异能,尤其是凭空出现某种事物、幻境等等,相信也与精神之作用力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影响——这种通理有密切关系,只是他们表现的迅速快捷罢了!
  这样的叙述,你应该对精神向物质身体转化有了基本认识。精神向物质身体转化,不是指精神实体或类实体真的转变为物质,而是指通过精神活动所产生的某种作用力对物质进行重新的编排组合——就如同宏观物质世界中,人们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对宏观物质进行分化与组合一样——从而体现出精神向物质身体转化过程。这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大大不一样,也并没有陷入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泥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