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世间成就散言·丽日花蜜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世间成就散言·丽日花蜜


  无瑕童子散舒纯贞之髻发,
  空音微妙智剑挥指作舞姿。
  持莲满愿普悦四方四臂尊,
  微笑颔首内心赐降成就花。
  辛勤小蜂遍尝花露求芳甜,
  暴雨狂风常令百花徒凋零。
  谁忍目睹种种过失与衰败?
  指引丽日彩虹自然现心间。
  嗡字·世间品第一
  观察世间法仅仅是满足心之手段而已
  人具备分别之判断,所以有苦乐分别;故此以离苦得乐为愿望。世间法可以满足某些愿望,但是,也摧毁某些愿望,而此感受者为自心而已。所以不应该纯粹视世间法为绝对快乐或不快乐,仅仅自心产生愿望,然后有身语二业,最终又令此心感受,所以,世间法仅仅是满足心之手段而已。
  观察乐的次第
  若人为利益自、他而从事世间法,应知:若认为事情能成就则快乐,这极其不应道理;因为成就事情以前,你无法完全预料其结果,而且,成就以后也不一定如你期待一般美好。所以,若要快乐,则应该知道是心快乐,世间法本身无此绝对意义存在。所以,何必期待成就以后而快乐,应于此事情成就以前就快乐,因为你若谋求快乐,则不必等待事情的前中后,因为最终也是此心感受快乐。
  观察苦乐之根本
  惊奇啊,这苦乐没有绝对之存在,或有人以苦为苦,或有人以乐为乐,或有人以苦为乐,或有人以乐为苦。如果此心不具备真实之观察,那么,他毕竟如同蛇追逐自己尾巴一样,在内心制造之圈中自相缠绕。
  对于世间法的窍诀
  了义的方法:决定以上总观以后,应该住于宽坦安详之中,了解一切都是此心性的舞姿,而不会被世间法所左右。
  转换的方法:当痛苦生起时候,应当了解,若不根本对治此心,毕竟凭借外物是不可能的,原来是此心幻化,所以应当转苦为乐。苦乐本来是自己的认定,何不从苦中转换为乐呢?而且如此痛苦磨练,令人成熟,令心坚强,实际是好事。
  回向:将此安然了解之心,布施十方,祝愿一切人都满足正确的愿望而欢乐。
  发挥效益
  效益:内心远离八风所侵扰,而常常住于安乐之中,不丧心气馁,也无骄傲疯狂,以此无动摇之心,能成就诸事业。
  阿字·无生大乐品第二
  观察苦之原因
  若没有自我,何来痛苦者呢?若没有自我,何来守护者呢?若没有自我,谁与谁计较呢?原来,自我是感受苦乐之根源。
  观察自我
  若在熟睡无记忆时,此自我感觉则无,纯粹是四大五蕴而已;若大醉后,此自我感觉则无,纯粹是四大五蕴而已;若婴儿无知,此自我感觉则无,纯粹是四大五蕴而已;若住于禅定观查,则惟有四大五蕴,而不能找到一个自我;若死亡心间明点和合而展现无云晴空之根本光明时候,此自我又在何处。此自我是临时之感觉,变易不止,没有固定之存在,惟是概念。
  观察无我之乐
  若人了知无我,则不从他人之扰害生烦恼。而且,能分享自己之利益。不害怕自我之损失,所以能布施等。若是求自得者,常常为“失去”所恐怖。若令他人欢喜者,他没有种种恐怖,而甚为快乐。此快乐不为得失所坏,是空性无生之大乐。
  无生大乐的窍诀
  了义:安然无求,了知一切皆无实义,皆分别心之游戏,不必破坏,也无须安立。
  观慧:推寻身体上下四方,无法找到实质的我;推寻思维,而思维也经常停断,没有不变延续之我,所以我为概念,种种利益或伤害,皆以他为中心,而他却没有实质之存在。
  发挥效益
  净治内心错误之后,则了解无论与谁相处,都看到他人之利益。能作均衡之判断而无偏私。
  拉字·大悲钩索品第三
  观察人之重要
  事业所成,多因人之成就,佛对阿南陀训示,一切成就皆因好朋友。而与人相处有诸多因素,今天好而明天坏之事情无法预料,所以如何与人正确相处,是最重要。
  观察自己与人之位置
  若心错乱,常常滋长自我之骄慢,则是后悔失败之原因,而且招致朋友远离,则无能为力作所有事情。所以,无论与何人相处,应当了知自己比他人低微,以他人为尊贵而利益之。若人常常相欺,则友成为敌;若人常常相让,则敌成为友,一切事业由此成就,而自我小利益又何必夸大而不舍呢?
  观察三种根本敌人
  若人危害别人,他内心也同样有痛苦,而且他还很愚蠢,会导致其它恶果,对于这样的人可怜还来不及呢,何必去怨恨报复他?
  若人存心害我,没有道理就设计我,他如前所说——用不正确的手段谋求胜利,我很怜悯他,因为他根本无法得到真正的成就,而且还作种种胜利之梦,我宁愿将目前的胜利给他,损失有我来负担。
  若人忘恩负义,愧对恩人的厚望,他虽然自动脱离朋友关系,但是应当了解,朋友结识有两种:一是成就利益,二是成就心。不应因为我个人利益损失而抛弃他,应当了解他之心,虽然他如此叛离,但是仍然尝试从内心与他作朋友。
  与人相处的窍诀
  自他观想:与他人相伴时,应观想为父母兄弟,而且安住于自己头顶。
  断邪烦恼:无论产生任何烦恼危害他人之时,默默念“呸”,而宽坦微笑。
  容纳过失:若看到任何人的过失,不应该去鄙视或批评,应该了解自己没有帮助他们改正,自己也有责任。
  自他交换:无论与谁相处,观无我而消除一些傲慢或畏惧,而将对方一切痛苦和不幸吸引到我呼吸的身体内,将功德利益之风呼出给他。
  发挥效益
  安然微笑,远离自我错误之执着,以慈悲折服一切,自他都接受到利益。

巴字·律仪品第四


观察恭敬
若人与人恭敬,则成为好朋友,若人与事情恭敬,则成为好成就。若人有大威势,而无恭敬,则人们都了解此人与事与物都将失败;若人无大威势,而有恭敬,则人们都了解此人将渐渐积聚大威势。所以不应底视自身,若有恭敬,就如大地,渐渐有一切。

观察熏习
若人日日如是,时时如此,则渐渐不觉成为熏习,若将好熏习转为坏熏习,此人极其愚痴。若能增长好熏习,则此人渐渐不费力而成就诸事情。

观察精进
若人放逸,最便宜之事也成为难以成就之事,若人精进,则不知不觉一切成就降临,能察觉放逸而坚持精进,则难事成为易事。

观察语言
种种语言常常透露过失,所谓是非、诽谤、闲散无用之语,能不说处,则应无需要多言。

观察规矩
若众人谋事有规矩,则多人成为一人,事情就堪成就。若无规矩,多人散为无人,则无成就。对于规矩之誓言不应该违越。

律仪窍诀
应观每日内心之遗憾,而以嗡班杂萨多哄制止之,并发愿不令其再出现。

发挥效益
虽无所说,而一举一动都可令他人自顾端正。

杂字·定品第五

观察专注之利益
龙树菩萨对大王说:“制心在一处,没有什么办不到”。因为专注,就有智慧可以生起,而散乱之心不能生起明确的观察,往往导致错误的决定,应该了解。

观察决定
若人无谨慎的观察,而随便决定,则往往失败;而无专注之定,则谨慎的观察不能出现。凡是决定做事之前,仅仅在心之时,则不成妨碍,若继续出现语、身二业,则事情将无挽回。应于决定之前,先修专注之定。

观察散乱之失败
若心散乱时,则于人之指责不能辨别清楚,而维护自我反驳之,则事情更加恶化;以及心散乱时,于他人之建议不能了解清楚诸般等等,都是种种之过失。

定之窍诀
若作语、身业之决定行为之前,应上下二风略作瓶气而摄其心,心定后以智慧判断而作决定,不应匆匆言行。

发挥效益
无论任何事情,都能作出公正之判断,所作一切众人服悦。

那字·慧品第六

观察事相
一切事之本质,都有各种显现伴随之,若无事先对事相之观察,则于事之本质不明了,若能层层细微观察分析之,虽无智慧,答案也自显现。

观察人
眼珠种种之游动,言辞种种之变化,表情种种之增添,应当综合知其心。

观察目的
若具备最好之功德,而不能利益他人之目的,如此之事不成就;若利益他人之目的,更具备种种妙好德,则诸般一切种种皆成就。

观察语言
种种尖锐之语言,无非求得你让步,若能让步令欢喜,他所说者尽成空言无伤害;对于锋利之言语,不必尖锐去挫伤,能以巧妙转化之,或是令他生欢喜。
种种善巧之言语,内藏秘密之含义,若不能猜解其中秘义,不应当速速下决定。

观察功德
功德由诸人祝愿,或是帮助才成就,所以不应该自己占用,所有人都应该分享。

观察计划
能预先安立一切准备,了解成功和失败,以及如何成就而避免失败,人和事都应该详细考虑。

观察批评
人常见到自功德,为显自我批评他人,自己若无功德让他人成功,何必背后又推一把。不应见人与结果,应当看见其本质,以及如何解决之,此外无有批评和赞扬。

观察喜好
众人种种之喜好,应该细心顾及到,但是妨碍到事情,则应该将喜好放到后面。

智慧窍诀
凡事不应该被人、事、利益或自心迷惑,应看其本质,此是根本之依靠。

发挥效益
了知一切人之状态,了知自心之状态,了知事物之状态。

帝字·总持品第七

观察智慧
内心分别执着划分甚可笑,安立种种苦乐作游戏,也无超越本来无垢净,空明任运一切都安住于自然。

观察大悲
既然一切错乱都自动融解,则无自他之界定,如实了知一切心之状态,从而能令一切生命快乐和利益。

观察双运
若无智慧,则无大悲之出现;大悲出现智慧一定得圆满,二者是一体没有区分,无论世间出世间,此成就为最上。

总持窍诀
不了义:缘身、种子、标帜等修供、收摄等本尊瑜伽,从文殊、观音心间念种子真言,收摄光明而修专注等。
了义:远离内心错误之空性智慧与自他无别之大悲。

发挥效益
远离一切恐怖,自心一切满足成事业,具备自性功德的缘故,一切事业的功德都自然显现。

丽日光明智慧文殊心,
花蜜甘露慈悲观音笑,
略以咒字穿捻散言珠,
诚愿如母有情皆成就!

心中执持嗡啊拉巴杂那帝者钦哲多杰,为善友能成就世间诸般事业而作,普愿一切皆贤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