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禅法及其修证
达摩禅法及其修证
妙华法师
( 1995 年 7 月 26日 )
昨天晚上,大和尚带领大家举行了传灯法会,禅宗的核心内容就是传灯,但是不知大家的心
灯是否点亮 ?
序 说 我们今天所说的达摩是位历史人物。有一些史学家或对佛教有偏见或出于学术上的狭隘观念,
认为没有达摩其人,所以从这点考虑,我们首先要正本清源。 相当多的历史资料记载了达摩其人。首先见之于杨之所写的《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记载寺庙构造及寺庙文化延脉的相当重要的一本书,现在中学大学教
科书里有一些课文就节选自《洛阳伽蓝记》。再一个就是昙琳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序》,它
详细记载了达摩修习禅观的次第方法。还有道宣律师的《续高僧传》,其中也记载了达摩祖师的
事迹行略。再就是神会的《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书,它里面的资料
是非常丰富的,希望有心的人读一读。另外《神会和尚遗集》,这本书也提及了达摩的一些事迹
与行略。 达摩,全称叫菩提达摩,或达摩多罗。 “ 菩提 ” 是智慧, “ 达摩 ” 是法,翻译成汉
文就是 “ 智慧法 ” ,由于在古印度叫达摩的人非常多,因此我们在前头冠以 “ 菩提 ” ,
通常称之为达摩。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达摩是波斯五胡十六国时的胡国人,就是西域人。还有一种说法认
为他是古印度人,是大婆罗门国王的第三个儿子,大婆罗门是一个比较豪富的家族,他 “ 游化
为务,不测所终, ” 过着一种云水苦行的生活,什么时候圆寂的,没有人知道。有一种说法,
说他活了150岁。 他之所以在中国成为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原因就在于他终生游化为务,又不测所终,很难在
一个地方着足落脚很长时间,那么文字资料的记载便是片断的,没有系统的记载,因此被一些学
者认为是传说中的人物。实际上,中国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开始,如果没有达摩这个人的话,可
以说中国的禅宗就没有了根本。我们学禅法就要追溯到菩提达摩。他是在420年到478年,
就是刘宋时代,从现在的海南岛登陆,先到了梁朝。他和梁武帝有一段对答,其思想内容非常丰
富,武帝说:我一生建寺度僧无数,功德大不大?达摩回 答:功德一点也没有。梁武帝听了
以后,不能接受。那么为什么有这样一段对话,从大乘佛教来说,从菩萨的行愿来说,菩萨在做
四摄六度的时候不但要舍去非法,而且连法也要舍去。也就是说不但要出离世间,而且心外求法
也要舍去。如果一个人做了功德,又建寺又度僧,就问自己功德大不大,这说明他还有一个求功
德的心,说明他在心性上还有染污。染污了什么呢?他没有染污非法,没有染污恶法,却染污了
一个善法。 他认为还有一个功德性可求。有所求就说明他的功德有限。功德在心,真正的功德是明心见
性后的功德,心量等同虚空,那样的功德才非常大,人间一切有为的功德都如梦幻泡影。如果认
为自己在做善事,那么这个善是非常有局限的,我们本来清净的心性就有了染污性了,实际理地
在法界上是一法不立的,因此说没有功德。 作为一代帝王的梁武帝,听了心里当然很不高兴,达摩禅师一看,和他的机缘不投,就是说
不能接受他的法,拿现在的话来说,不能达到思想上的交流,不能够印心,因此他决定继续北上,
这里就出现了 “ 一苇渡江 ” 的典故。当时梁武帝派了很多追兵,一方面想挽留他,另一方面
因为怕有他这样一个人在,破坏了梁武帝整个的教化系统,因此就派了追兵。这时达摩到了江边
上,拔了一根芦苇,一苇渡过了江。之后他用了大量时间游化在嵩洛一带,洛即河南洛河,嵩就
是嵩山少林寺周围。嵩山方圆有百里。为什么他选择了嵩洛一带来教化呢?我觉得作为一代禅师
来说,他用心良苦,因为洛河一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摇篮,有很多文
化的本源都可以上溯到黄河、洛河一带,它是一个文化重心所在。当时有魏文帝496年为佛陀
禅师造的少林寺一座,已初具规模了。他在少林寺住了很短的时间,便在离少林寺七、八里的地
方一个山洞中修定。他面壁九年,一方面他是在等待东土来接他法的人,另一个方面他认为机缘
不到,不可以随便去弘扬禅法。他等到了两个人,二祖慧可和道育。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毕竟是
两种文化系统,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对印度文化有排斥,非常多的人经常讥毁他的思想和
他所说的禅法,唯有慧可和道育亲近了他六年。这六年时间就是奉茶倒水,达摩大师只是告诉慧
可和道育,叫他们读诵和研讨《楞伽经》。 一天,慧可感到亲近师父六年之久还没有得到师父的印可,他就希望向师父求授心法。在一
个雪夜,他就站在现在少林寺的立雪亭,一直到天亮,雪已经没了膝盖那么深了,达摩大师依然
面壁,并没有传法给他。后来慧可就剁下了一个臂膀,捧在怀中,求大师给他印心,传法给他。
他说:我断臂求法,心疼难忍,希望你能够为我安心。达摩大师说:拿你的心来,吾与汝安。慧
可是一个利根性的人,他 “ 上下左右内外觅心了不可得 ” 。这句话非常重要。 “上下左右内外觅心了不可得 ” ,佛法讲的心不是指我们的肉团心。那么有人讲是不是我
们脑子的思维呢 ? 思维心是前念接后念、念念相续的妄念。拿现在的心理学来讲,就叫意识流,
它是一条意识的河流,由各种假象构成的,不过是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
尝到的,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它所触到的这些幻境,如果大家对心理学有所研究的
话,就会知道眼睛作为心的一个窗口,它只是一个官能作用,对于外部世界,眼睛在晴天的情况
下也只能看到十里开外的地方,形象过大的事物我们看不到,形象过小的东西,我们也看不到。
因此,一般的人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按佛法来说往往是在欺骗自己。再讲我们的耳朵,多少分
贝以上的声音我们听不到,多少分贝以下过小的声音我们也听不到,我们能够听到的仅仅是我们
能接受的有限的范围。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说眼耳鼻舌身所得到的信息都是虚幻的话,我们的
思维心,我们每天起心动念的这个心能是真心吗 ? 那不是真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慧可他觅
心了不可得,他找不到自己的心,那么,他在找什么心呢 ? 这段话作为禅的一则公案、一个话头
留给了后人。 讲到这里,我想起另外一则公案,它和这件事有内在的联系。有一个小徒弟他成天跟在师父
的后面问:师父,什么是佛法,什么是西来意啊 ? 他师父呢,今天和他讲什么是佛法,他听了
明天又问那又是什么呢 ? 这就是说人的思维如果从理路上去攀缘的话,它无穷无尽。有一天,师
徒俩到溪边去泡麻,过去丛林都是农禅生活,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自己照料,小徒弟又问:
“ 什么是西来意啊 ?” 他师父回头就说: “ 麻三斤。 ” 徒弟一下子就愣住了。为什么是
麻三斤呢 ? 那么,我觉得这个妙用和净慧大和尚那天在禅堂里讲开示最后大喝一声,把大家吓得
差点从禅床上掉下来的效果是一样的。我们的思维心老是攀缘事物的话,就难以达到一种境界,
真心就难以显现,唯有在大喝的时候你那个清净的心上面覆盖着的云层才能透出一点点光亮。禅
师在禅堂里头,通过讲一些公案,把你那个妄想给打回去。他问什么是佛法,如果说佛法就是三
皈五戒、四摄六度;他又要问四摄六度是什么,你告诉他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他又
要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什么啊 ? 他问上一千年也问不完。因此,大师就喝一声:“麻
三斤 !” 一说麻三斤,他狂心当时就歇了,妄想心就没有地方攀缘了。我们的心就像猴子一样,
要攀藤条才能上到顶峰去,那么聪明的人会把那个藤条割断了,猴子就掉下来了,它没有地方攀
缘了。我们攀缘心断了,前后际断了,所显露的那个 “ 当下 ” 就是佛法,那是真正的佛的大
法,也是心法。当然,这仅仅是我依文解字的一家之言。 禅宗公案的妙用之一就是让你因指见月。这些公案看得多了以后,会发现祖师们各立门庭、
扬眉瞬目无非是一种方便,在实际理地上,法界真如上,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去讲,都是殊途同归
的。如果你好在文字名相上去求,在理义上去钻的话,就是拿到博士文凭,也没有半点受用。贵
在当下承当。达摩大师说 “ 吾与汝安心竟 ” ,那安的是什么心呢 ? 我们在这里安一个假名
叫 “ 无心 ” ,也就是说妄心是虚幻的,去掉妄心以后那个东西,安一个假名,把那个叫做
“ 真心 ” 。有的人听说 “ 真心 ” 二字,总以为妄心后面还有一个 “ 真心 ” ,总想得
到一个 “ 真心 ” ,这又错了。这里所说的 “ 真心 ” 只是安了个假名,希望大家听明白。 一个学生跟我讲:我每天读《金刚经》,经文上说要破四相,本来我学佛是想有所得的,比
如说得到罗汉,得到菩萨,得到佛,结果说这也空,那也空,空到最后我都想不通了。从境界上
来讲,佛法无非是愈病的良药。因为我们在心性上、在精神上有障碍,有贪 痴慢疑见覆盖了
我们的心,所以佛才讲三皈五戒四摄六度,讲这些是要把你心里的毛病去掉,你一贪佛就告诉你
不要贪,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好像佛是一个大医王,在他的毗卢性海中装着许多灵丹妙药。《金
刚经》上说 “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 ,那么达摩大师给慧可传心的
时候,言外之意就是说三心不可得。你有所得的心是妄念,那怎么能叫有所得呢 ? 真心,那个
真正的心只有当下承当。怎么叫当下承当呢 ? 犹如清潭映月,深山老林中的水非常清,清潭映
月是当下承当的。它没有经过什么阶梯,在那个地方是不立一法的,它是一个 “ 清潭映月 ”
的境界。 “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 ,前后心际断,那个真心才显现
了,那显现的真心安了个假名,安了个假名也是染污性,连那个真心的假名都不能安。禅宗的祖
师苦口婆心,竖拂子也好,行棒喝也好,目的都是为了让你当下承当。因此在那个公案里,我已
多次为大家讲过了,穿衣我可以替你,吃饭我可以替你,唯有这样一件事情我不能帮你。 我曾亲近本智老和尚,他也是虚云和尚的得法弟子,这个老人 39 岁以居士身出家,现在已
圆寂了,他对于禅法的领悟是非常深刻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平常心。我是在一年以后才体会到这
个老人的冷峻。 1989 年云居山传戒的时候,有另外的老和尚介绍我说,本智老人参禅多年,境
界非常好,你应当向他去求法。求法对于出家人来说是一个亲近和依止的过程。当时去了以后,
我们几个人给他顶礼,说明来意,说想求法,他说:从古佛到今佛,唯以心传心,你要接的是什
么法 ? 说老实话,当时在座的研究生也有,海外留学的也有,没有一位能回答。 三心不可得和达摩传慧可的境界是相同的。达摩传慧可的过程实质是一个无言的印心,他认
可了他,乃至于这样一个印心对于后来禅宗从初祖到六祖的一脉相承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
祖是达摩,接着是慧可,慧可传给了僧璨,僧璨传给了道信,道信传给了弘忍,弘忍传给了慧能,
从初祖到六祖这个禅宗的发展史是非常明白、非常清楚的,没有任何疑义。六祖以后,就出现了
“ 一花开五叶 ” 。我之所以把这段过程讲得这么详细,就是为了正本清源,这样我们再讲下
面的达摩禅法及其修证才有了一个思想线索。 达摩禅法 达摩禅法的第一个特点叫 “ 藉教悟宗 ” 。 “ 藉 ” 就是凭借。 “ 教 ” 这里专指
《楞伽经》。悟就是悟入。宗就是我们的心,这个宗不是宗教的宗,就是心,在心为宗,在言为
教。你得到一种佛法的禅悦,乃至一种开悟的境界,明心见性的境界,在心中隐藏着,这就叫心
宗;在言为教,我们通过语言文字,通过思辨,通过逻辑,我现在讲给大家,这就已经叫“教”
了。藉教悟宗就是说藉《楞伽经》的教义,悟自心宗。 所谓禅法就是禅的方法,是非常具体的,可以把握的。而单独的一个 “ 禅 ” 字,它是心
灵所达到的一种境界,是非逻辑的,是言语道断的,因此用了一个单独的 “禅”字。“禅”还
要与 “ 禅宗 ” 分别开来,禅宗是并列于八大宗派的一个专门研究禅法的宗派。还有一个词叫
“ 禅定 ” ,禅定用现在的话说白了就叫 “ 心的永恒 ” ,就是我们通过修定的方法,比如
数息、念佛等等,使自己的心不起妄念达到一种定境。禅和禅定有着内的联系,但又有着区别,
往往有人以为禅定就是禅,禅是活泼泼的,穿衣吃饭,举手投足,扬眉瞬目,都可以表现出禅的
灵活和禅的智慧,而禅定就是盘腿闭目跏趺坐那样一种状态,用心得到一种永恒。假如说有人每
天早晨七点钟到九点钟打坐,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偶然某一天早上你没有在这个时间打坐,那么
就是在这个时间,你的心因为以往惯性的推动,依然是一种清净的恒定的状态,但是这一种定境
并不等于明心见性。而禅专指明心见性,禅定是一种过程,是心的一种永恒。往往有人把“禅”、
“ 禅宗 ” 、 “ 禅定 ” 以及 “ 禅法 ” 混为一谈。我们为了明心见性,为了开悟,必然
要有一种方法,那么这种方法就叫 “ 禅法 ” 。禅法就是具体的方法,它是可以把握的,拿现
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具有可操作性。 为了让大家把以往一些模糊的概念搞清楚,我讲一下禅门里的 “ 四料简 ” ,即 “ 不立
文字,不舍文字,不住文字,不离文字 ” 。 所谓 “ 不立文字 ” ,是说在实际理地和法界如如的那个真如性上,在我们开悟的那个心
境上面,善法、恶法一法不立,乃至于文字的假相也是不能立的。 “ 不舍文字 ” 是老生常谈了。在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中,教典最多的可以说就是禅宗,那么
你怎么又说是 “ 不立文字 ” 呢 ? 古代的祖师和禅宗的行人为了让大家达到明心见性,由迷到
悟,他前说后说,立了很多文字,写了很多书,尤其是公案就有 1700 多条。比如《指月录》、
《碧岩录》、《古尊宿语录》、《祖堂集》、《五灯会元》等等。我们常常依止的经典是《楞伽
经》、《楞严经》、《达摩多罗禅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甚至有人把《维摩诘所说
经》也划入禅宗的范围。虽然说它不立文字,但是大家通过这些可以看到,它“不舍文字”。
“ 不舍文字 ” 就是一种方便、一种方法,为了让你走向觉悟,该说的就得说,你不说也是错,
在境界上不该说的,你说了也是错。你不明白就得说,你明白了就不说了,而且你就是自己明白
了开悟以后,为了上求诸佛之道,下化一切众生,你还是要说,你要把你明白的道理讲给别人。
“ 不舍文字 ” 就是不舍掉文字。 什么叫 “ 不住文字 ” 呢 ? 以前有位老师父常在青灯黄卷之下深入经藏,他的徒弟到外面
游方参学已经开悟了,回来后那个徒弟就想引导他的师父,但是正面教育与世相违。一天,他师
父看经时有个蜜蜂想从窗户纸里钻出去,但就是出不去,徒弟就说:那个门敞开得那么大,你不
从门里出去,在这里钻故纸堆,什么时候你才能透出去啊 ? 这是一个双关语,实际上他是在给
他师父当头棒喝呢,敲他师父,说你不在自己心里去悟佛法,老是在文字上去求,你什么时候才
能透过故纸堆达到一个新天地呢 ? 他的师父听了他这句话,开悟了。佛法不是依文字上去求的,
到文字上去求,与三世诸佛无缘。 西方哲学流派很多,但是后来西方哲学就陷入一种困境,大家发现老是按我们的思维研究哲
学问题的话,研究到最后最终不能解决我们人本身的问题,而且像蜘蛛织网一样,自己把自己困
在网当中。也就是说从理念到理念,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绕来绕去绕不清楚。就像我
和同学们接触一样,讲了一座以后,就提出一大堆问题,上课也提问题,下去了也提问题,绕来
绕去都是在概念当中、理论当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论乃至于唯心主义之间的辩论、唯物
主义之间的辩论,可以说不管是一元的、二元的,辩了二、三千年谁都没有把谁打倒,你也没把
我推下历史舞台,我也没把你推下历史舞台,原因是什么呢 ? 从理论到理论,每个人站的角度不
同,每个人运用的方法不同,每人个都可以讲出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因此,西方的哲学因为思辩
走入了困境,他们不得不到我们东方来,来求取一种顿悟的学说,求取一种直观的领悟人生和宇
宙的方法。 再就是 “ 不离文字 ” ,禅宗虽然不立文字、不住文字,但同时也是不舍文字、不离文字
的,达摩禅法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藉教悟宗,就是要通过精研经教之义而悟入理地。 达摩禅法的又一个特点就是 “ 二入四行 ” 。理入、行入为二入,行入里有具体四行:报
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什么叫理入呢 ? 通过文字般若,即看经,把文字后面的境界读出来,把文字忘掉,豁然开
悟,这就叫理入。通过研讨佛经,思维佛经,同样能开悟,这也是一种方法,对知识分子非常契
机。比如我们思维《金刚经》,破四相,三心不可得,乃至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
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 这些是
《金刚经》的经眼。你不断地去思考,同样能够见道,同样能够开悟。开悟了仅仅是你明白到路
如何走,但你还是要一步一步向前走,这就是要 “ 行入 ” ,要在生活中实践。 唐代,福建有一个卓越的禅师叫雪峰义存。离雪峰禅师住的雪峰山不远处有一座大日山,那
里有一位比丘尼叫玄机,她也很有见地,所以想去得到雪峰禅师印可。一进门,禅师问: “ 从
何处来 ?”“ 大日山来。 ” 比丘尼答道。 “ 日出也没 ?” 雪峰禅师继续问,因为既然从大
日山来,那么日头出来没出来呢 ? 这句话暗藏的意思就是问开悟了没有。这个比丘尼机锋凛冽,
她这么答道: “ 出则融化雪峰。 ” 如果日头出来了,你雪峰也不在话下,把你也要融化照破。
从理上说,她确实很有见地。雪峰这时就又另起一个话头,问: “ 你叫什么名字啊 ?” 她说:
“ 玄机。 ” 这两个字听起来像织布的意思,所以禅师就问: “ 一天能织多少布啊 ?” 比丘
尼回 答: “ 寸丝不挂。 ” 这句话惊天动地,石破山裂,尼师很自得,拜了三拜,回身向
外走,到了法堂门口的时候,听得禅师说: “ 你的袈裟拖地了。 ” 尼师便回过头来看,这时
候禅师说道: “ 好一个寸丝不挂啊 !” 在前面两段理路上看,她对于佛法确实有见地,但是
在实践的部分,她就跟不上了。既然你寸丝不挂,我讲你袈裟拖地了你只管走就是了,为什么还
回过头来看呢 ? 这说明你心中还是有挂碍的。因此大家就会发现,理入仅仅是见道,见了道以后
还要去修道。那么修道的具体实践就是 “ 四行 ” 。 四行中第一个就是报冤行。首先,从法界上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法法都是平等的,不
应该起分别心,去判断人我是非。从因果上讲,菩萨畏因,菩萨在修行当中,他非常害怕因,怕
什么因呢 ? 生怕在身、口、意三业上种下恶因,到了后来受报。众生畏果,因为迷啊,他贪、
嗔、痴、慢、疑、见,争名夺利,尔虞我诈,人我是非,起心动念的时候他不管,但是他害怕果,
不愿意承受恶果。所以菩萨在起心动念的时候,把念头看得很紧。那么如果已经种了恶因,要了
结这个恶果的话,你就必须当下承当。而世间的人常常是,种下了很多的恶因,等到了受报的时
候就不愿意了,不能当下承当因果,恩恩怨怨,是非总无了期。从因果上讲,没有什么恩恩怨怨,
你得了恶果,你要当下承当,得了善果,你也要当下承当。很多人以为佛法很抽象,是一种玄谈,
其实佛法与我们每个人的修养有关,与我们的生活实践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开悟以后,学人为了
革除自己所有的习气毛病和精神上的障碍,用报冤行的方法,不以报还报,冤亲平等,提高自己
的修养,增长智慧,从而使自己成为人天师表,智慧、解脱的自他两利。 什么叫随缘行 ? 有句话叫 “ 不变随缘 ” 。什么是不变呢 ? 菩萨所达到的境界是不变的。
所谓随缘,就是恒顺众生。众生有苦难,我就去救度,众生需要讲经说法,就去讲经说法,众生
要吃什么药,就给什么药,众生需要布施,我就要去行布施,而且心中还没有挂碍,这就是随缘
行。世上的人因为执著于人我之见,认为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我的名是我的,我的利是我的,
我的家庭是我的,我的地位是我的 …… ,捍卫一个执著的我,因而生起许多烦恼。但是如果当
你受委屈的时候,或者当你得到荣誉的时候,你和别人换个位置,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一下,你
就会同情他、理解他,这才是真正的理解万岁呢。随缘行,一方面是要坚持佛法的原则;另一方
面,为了恒顺众生,也要做种种饶益众生的事情,包括今天的讲经说法、流通经书、建设寺庙、
做社会慈善事业,这都是一种恒顺众生随缘行的方法,这都是圆满功德的方法。 讲到这里,我再给大家讲一个老生常谈的公案。世间的人有了荣誉的时候往往就得意忘形,
失意的时候又非常沮丧,别人讥毁你的时候就感觉到浑身紧张,称扬你的时候又飘飘然,所以我
们把世间的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叫做八风,世俗的人就在这八风中摇荡。大文豪、
大居士苏东坡曾写了一首偈子,表明自己修行的境界: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他很自豪,便叫侍童送过江去,交给佛印禅师。佛印禅师看过以后写了两个字:“ 放屁 !”
又让侍童带回去了。苏东坡一看大发雷霆,连夜划着船来找佛印禅师。他说:我写得这么好的诗,
你怎么说我是放屁呢 ? 佛印禅师说诗好是好,后面应该改一下。他说:请禅师指教。禅师就把最
后一句改成 “ 一屁打过江 ” ,就成了 “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
江。 ” 这就说明修行不在口说唯在心行,开悟是一瞬间的事情,修证却需要千百年,才能够圆
满功德,才能够把自己的习气毛病去掉。 下面接着讲四行中的无所求行,为什么要无所求呢 ? 因为有求皆苦,有所求但如果得不到的
话,当下就是苦。在佛教的八苦当中就有一个求不得苦。因此,行菩萨道的人应该无求。有一个
营员问我:学佛的人怎么是无求的呢 ? 因为他认为我们念佛、学佛求的是成佛,菩萨不是也要
“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 吗 ? 实质上,凡是有求的现象,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大家
都知道,有求和求不得是相对的,希望和失望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你对人生抱着多么大的幻想,
抱着多么大的希望,你往往就有多么大的失望,而且有得必有失。凡夫的心之所以苦啊,八苦交
集的原因就是他老是在患得患失,老是在事情的处理上、在人生的旅途上患得患失。一患得患失,
这个心就摇摆不定。 但是,在佛法当中,像大家受的三皈五戒十善,这在佛法五乘当中叫人天乘,人天乘是有求
的,叫求福求慧。通过深入经藏,可以智慧如海,这是求慧,通过广结善缘,多做一些慈善事业,
可以培植福田,因此这叫求福。 在菩萨乘当中,应该是无求的。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以恒河沙多的珠宝做布施,你说这个
人的功德大不大呢 ? 须菩提说:功德非常大。佛说:如果这个功德有实,如来就不说功德多。如
果有一个人行菩萨道,做了一件好事,就希望别人给自己回报,赞叹自己,夸奖自己,这个人还
是菩萨吗 ? 他就不是菩萨了。因此,菩萨说法,菩萨用智慧度人、菩萨行布施等等,都是无求
的。正因为无求,也就无所得。《心经》上讲:以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是一个假名安立,你不要在文字上求索,以为菩萨真正得到了什么。菩萨度众生,实
无一众生得度。因为各个众生都有本来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迷则是众生,悟则是佛,
所谓自性众生自性度。另一方面,菩萨如果在度众生时候说 “ 我是在度你 ” ,他起了这个心,
动了这个念了,那他就不是菩萨了。因为菩萨的心量等同虚空,它不住有为,也不住无为,也不
舍有为。因此,菩萨应该是无所求行。 《金刚经》上讲: “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 就是说,
我们学佛的人、学菩萨的人,不要执著于法上面,法是一种救度的良药,为了度众生,佛设立了
种种方便,苦口婆心,说一千道一万,众生如果没有病了,佛还有法可说吗 ? 没有法可说了。犹
如我们乘船,从烦恼的此岸,为了到解脱的彼岸去,我们乘的是大乘般若大船,到了彼岸以后,
就应该把这个大法船放下,潇洒自在地走。如果你上了岸以后,还背着一个法,就叫法执。法执
不除去,也是难于得到究竟涅槃的。有人要问了,开悟以后行菩萨道才是无所求行,我们还没有
开悟,是不是还得有所求呢 ? 不这样,虽然说你没有开悟,为什么叫行入呢 ? 你先做起来,在
生活实践当中以无求的心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你先实验一下,看看是不是心中就没有挂碍,有
所求心中就有挂碍。 什么叫称法行呢 ? 称就是相应,与佛法相应地去实践佛法,怎么样与佛法相应呢 ? 尤其是
对现在的学佛人来说,先不讲开悟以后的事,开悟以前首先要发出离心。所谓出离心,就是说对
人生和宇宙要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了解,那么就会认为人世间是实有的,就
会贪着于五欲,就不能够生起求道的心。悟入佛之知见以后,在具体实践佛法的时候,就要去正
确地实践佛法,无所求行,随缘行,报冤行,这种实践就叫称法行。更深层的意思,可能大家不
好理解,就是佛的大法,所谓心法,既没有来去,也没有长短,又没有善恶,没有增减,要求你
当下悟入,当下承当,这样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心不染着,才叫做称法行。 下面讲讲理入和行入的关系,就是如何来处理理入和行入的关系。 “ 悟在一瞬间,修行千
百年。 ” 一个人觉悟到佛法的真理,由于长期积累,瓜熟蒂落是一瞬间的事情。虚云老和尚在
禅堂的时候,开水倒在了手上,烫了手,杯子一落地,当下豁然透亮,虚空粉碎。开悟就是一瞬
间。但是证悟的过程,修行的过程,需要上千百年。如果一个人没有开悟,需要努力地通过深入
经藏,藉教悟宗,去开悟。开悟以后,要通过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使自己的习气毛病革除
掉,要功德圆满。很多年轻人只觉得开悟这个果子是很美好的,他不知道,即使开悟以后,路才
走到一半。禅宗的路叫难行道,也叫险道,一不小心就走了岔道上去了。因此,自己必须要有抉
择智慧,开悟以后,修行还要有漫长的道路,是非常难的。 昨天净慧大和尚在传灯法会上告诉大家的一段话,可以说是苦口婆心,就是理和事的关系。
既不能够以事废理,也不能够以理废事,应该理事合一,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做起来是非常难
的。有人往往不能处理好这个关系,经常犯两边倒的错误,执著于两边。这就好像鸟之双翼、车
之两轮,必须学修并用、解行相应,不可偏废任何一方,所以理入和行入千万要齐头并进,要交
融在一起。 具体修证方法 谈到具体修证方法,就是四句话,希望大家下点功夫把它记住: “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
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 我先从文字上解释一下。外息诸缘,尘世间的一切是是非非,在你用
功修道的时候,要狂心顿歇,万缘放下。这个 “ 息 ” 字,是你自己要息自己的心,这是个会
意字,上面是自,下面是心,自己的心息下来。现在的人满是尘劳,心息不下来,那就没有办法
入道,没有办法入定,更没有办法开悟了。内心无喘,我们的呼吸有百分之九十是用来供大脑思
维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外息诸缘,狂心能够歇下来的话,大脑对于氧的需求是非常非常少的。大
家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当你处于紧张,脑子急骤变化的时候,是不是呼吸就喘了 ? 当你心平气
和的时候,呼吸就比较绵绵密密。 打坐的人呼吸就要求绵绵密密,那么就要通过数息观来调息。数息,观呼出吸入,可以念四
句偈,也可以数数。比如说,《戒经》的前四句话, “ 稽首礼诸佛 ” ,绵绵密密地慢慢地呼
出去;“及法比丘僧”,慢慢地吸进来,“今演毗尼法”,再呼出去,“令正法久往”,然后再
吸进来。你看出,入,出,入,要绵绵密密。达摩当时修的是数息观,因此才说内心无喘。如果
说你呼哧呼哧地喘,非常紧张,仿佛有人追你似的,那就叫喘相。在修定当中,不能够有风相,
像拉风箱那样呼哧呼哧的,也不能有喘相,呼吸应该是绵绵密密的,到最后,连绵绵密密的这个
密和绵也没有了,是谁在修定,以及能修定的方法和修定的人乃至修定的外缘,都没有了,就进
入一种忘我的境地。 有人说,我原来没有念佛的时候还没妄念,这一念佛妄念更多了。这恰恰说明你在静。因为
平时你的心,犹如意识河流,泥沙俱下,你难以把握自己。当你静下来的时候,你才确实体会到
这个心是不静的,这说明你在进步。禅宗有一个《牧牛图》,开始修道的时候就好像牛老要去吃
庄稼,就是说要打妄想,然后就设法像绳子穿到牛鼻子上,经常去拽它,拽得久了以后,妄念就
不生了,就像把那头牛放了,放了牛,它也不去吃庄稼。牧牛十图就是用牧牛的过程来表达修禅
定的十个境界。 心如墙壁,我们知道墙壁是很严实的,就是我们打坐的时候,要死心塌地的,犹如枯木和岩
石一般,心一点都不动摇,这样才能够入定。如果心里头还有动摇的话,就好像墙壁有缝隙了。
因此,心如墙壁,就 “ 可以入道 ” 。 大家听起来,可能会觉得这个修证方法没有次第,比较难把握。实际上,《大乘摩诃止观》
讲有五个要素,我简单介绍一下。第一,选择一个清净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受到凉风等
等。第二,就是调身。可以自然坐,或者单坐,或者跏趺坐,肩膀放松以后要注意不要受风,而
且手印要正确。第三,调息。调我们出入息,要绵绵密密,乃至于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第四,
就叫调心。调心必须如理如法地去做,要称法行,与法相应。 怎么样调心呢 ? 要万缘放下,一念不生,心如墙壁,那才能够入道。心里不能有任何求怪异
的心,不能有任何患得患失的心,在打坐时要彻底放下。当然这与你平时对教理的理解有相当大
的关系,一个平时把人生看得十二万分重要的人,非常贪着于人世间五欲生活的人,修定的时候
就是想万缘放下也难以放下,想观心也观不住的。调心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叫伏魔。当修行
达到一定状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定境。这些定境有一些是属于幻境,有一些是属于禅定当
中出现的较为相应的境界。有的人就很贪恋,说什么看见自己的影子了,什么地方发亮了,什么
地方有气感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障道的因缘。因为你的目标是到高山顶上去,如果你贪恋于路
边的小花小草的话,你能走到山顶上去吗 ? 那你就枉费工夫了。因此,不要贪恋这些境界。 练气功的人有很多走火入魔,原因是什么呢 ? 因地不正,果招纡曲。我昨天没有讲这个话的
原因是怕大家思想上接受不了。一个人做事情如果因地不正的话,那么就不会有好的果报。因为
你开始学气功的时候,你就是想得神通,那么稍微静下来的时候,魔就乘虚而入,你不走火入魔
往哪里去呢 ? 如果你按大乘佛法去修的话,心中无所求,不动摇,魔来也不动摇,他就不能够干
扰你,当然就不会走火入魔了。 第五,就是治病。因为我们精神上有贪 痴慢疑见,身体上有四大不调,所以当修定达到
一定的程度,原来受过伤的地方,有病的地方,就会疼痛。乃至于业障现前,无明火升起来了。
你不修道的话,无明火有喷口,你就在烦恼中生活,反而不觉得是烦恼。一修到要清净下来的时
候,内心的贪 痴慢疑见种种精神障碍就会显现出来了。而它的根呢,却扎得很深很深。好像
芦苇一样,不过是一、两米高,你知道它的根扎多深吗 ? 挖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挖到几十米以
下还有芦苇的根。所以贪 痴慢疑见的根,就扎得像芦苇根那么深。如果你不用观心的功夫,
不去修定,你都不会发现你的病根扎得有多么深 ! 有的人说:我是无求的。你真的无求吗 ? 你
讲这个话就是有所求,希望我说你无求,你怎么能说是无求呢 ? 所以我们往往把这种说法叫做头
上安头、骑驴找驴。心理的病、身体的病有的就扎得很深,平时都感觉不到。因为修道,这些病
就会显现出来,业障现前,那么我们应该如法思维,战胜病魔,不要被它吓退了。总之,禅法不
在言说,重在心行,希望各位一日六时披甲精进,早日成就。 课堂问答 问:在我国大陆有没有短期出家的可能性 ? 答:在南传佛教的斯里兰卡、泰国和缅甸这些国家,短期出家是人人向往的一种学习和完善
道德的机会。短期出家最短 7 天,最长三、五年。但是我国与南传佛教国家的时节因缘不同,尽
管你希望通过短期出家学一点正宗的佛法,亲近善知识,陶冶一下自己的性情,愿望很好,但在
中国目前很难实行。 问:众生都受私欲的影响,那么如何理解普贤菩萨第九大愿 —— 恒顺众生 ? 答:这个问题问得有深度,非常好 !“ 众生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 ” 这是《金刚
经》上的话。所谓众生,一念迷即众生;所谓悟,一念悟,其心即同于佛。我这是最简单明了地
给大家回答了。我们之所以成为众生是因为本有的佛性被染污了。这个染污的东西,我们把它叫
做烦恼、无明,把它叫做私欲。如果把这些东西去掉了,当下就是清净的佛心,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如何是 “ 恒顺众生 ”? 恒顺众生的人首先是随缘不变,众生为缘。当你迷的时候,众生就
是众生,佛就是佛,当你悟了以后,心佛众生没有差别。一个要度人的人首先要自度,一个要利
人的人首先要自利。如果自己没有觉悟佛法的真义,那么你讲给别人的就不是了义的,叫做相似
法,如果以相似法去恒顺众生的话,众生就被你带到阴沟里头去了。众生本来是贪慎痴慢疑见,
你又宣扬了贪慎痴慢疑见,那你不是把众生带到阴沟里头去了吗 ? 因此,所谓“ 恒顺众生”,
并不是说放弃自己本有的佛性,而是说自己在见性以后,用种种方便去引导众生。为了把这种抽
象的理论给大家作具体、形象、生动的讲解,我讲一个事例。在《维摩诘所说经》中有一个维摩
诘居士,他出入于淫舍,淫舍对于一个学佛的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学佛的人是清净的、无为的,
怎么能够到妓女猖獗的地方去呢 ? 但是维摩诘居士恰恰就要到那里去, “ 先以欲勾牵,令其归
正道 ” 。因为菩萨是不舍众生的,菩萨叫 “ 觉有情 ” ,如果他舍离了众生,就不能叫菩萨
了。因为他的愿力、责任和义务的驱使,所以他要恒顺众生。 问:我们在这里学的是生活禅,而净土宗讲的是念佛法门,我们能不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在
坐禅的时候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呢 ? 答: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了。对于禅净的关系问题讲得最好的应该是《宗镜录》和《万善同归
集》。永明延寿大师被誉为 “ 小释迦 ” ,当时八大宗派之间因为学术问题各竖一帜,都不能够
得到了义,永明延寿大师写了一部书名字叫《宗镜录》。除了这部代表作,还有一个附加的小册
子,叫《万善同归集》,非常圆满地、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禅与净的关系。除此以外,当代的黄念祖
居士在他的《无量寿经解》前面有一个序言,虽然短短的几千字,但它是这位大居士修证佛法所有
体会的结晶。因此,你如果想了解禅与净的关系的话,也应该看看黄念祖老居士写的这一本书。这
些书流通处都有,我仅仅提供给你这些参考书目,是为了让你自己独立思考,好不好 ? 问:我看到后面正在修禅堂,而大殿前面又在募捐支援希望工程,既然希望工程很缺钱,为什
么不能把修殿的钱用来建希望工程呢 ? 答:这个问题基本上是属于社会问题。柏林禅寺的复兴可以说是柏林寺常住和净慧大和尚的一
片良苦用心。虽然整个河北佛教起步才有四年,据我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因为我在中国佛教协会,
是搞教务工作的,对情况比较了解,也就是说河北是落实政策起步最晚的一个省份,据说当时只有
三千块钱的起动金。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白手起家,恢复柏林寺,创造了今天的环境,那是非常不
容易的。尽管现在仍在完善殿堂,创造一个更好的修学环境,资金非常缺乏,但是,柏林寺在自利
的同时也在利他,因此在前面又设了希望工程募捐箱,而且今年秋天河北佛协赞助的两所希望小学
就要开学了。 从更深的意义上讲,寺庙、殿堂的佛像、藏经楼上的经书,以及常住的圆领方袍、光头染衣的
法师,叫做常住三宝。自性三宝是我们的皈依处,常住三宝也是我们的皈依处。建造寺庙这样一个
宏大的工程,无非是表法,一方面为大家创造一个修道的环境,另一方面,有道场在,不管是信不
信佛法的人,都为他种下了一个远因,种下了一个善根,乃至于若人以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声南
无佛,皆共成佛道。这样一个道场,一方面要发展自身,另一方面还要福利于社会。正因为如此,
柏林寺所以一面建禅堂,一面捐建希望小学。 问:请问如何提高佛教徒的素质 ? 答:这个问题问得正中下怀。我本身就在搞教务工作,因此他问的这个问题是我长期以来思考
的问题。首先,我要讲一点,现在很多法师、居士们讲话当中都提到佛教徒素质下降,尤其是住持
佛法的僧人素质下降的问题,我认为这种忧患和思考的心是好的,但是不能有失落感。大家应该看
到,讨论佛教徒的素质也不能够脱离我们的社会环境,文革对佛教造成的彻头彻尾的摧残,导致了
今天佛教界的人才建设走入了最低谷、青黄不接的局面,这是我们应该看到的忧患的一面。但是,
希望就在当下,为什么这么说呢 ? 今天有这么多人到这里来探讨禅学的问题、佛法的问题,这就是
一个希望。除此以外,据我所知,我国目前佛教文化方面的工作已有所起色,还有很多法师在各地
弘法,国际交流空前频繁。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30 岁以上、 40 岁以下的法师已经在管
理方面、在知识结构方面、在个人素质方面,已经起来了一批。所以大家要有忧患意识,但是不要
有失落感。另一方面,今天的佛教徒,如果从道德和信仰上来讲,我认为在全民当中他的素质并不
低,至少他还有一个向善的心。再讲僧人,比起佛教的要求来说还不够,我们需要加强自身建设,
但比起八亿农民,僧人至少知道佛法僧三宝,知道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还有一个道德的约
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佛教徒的素质并不低。 中国佛教在前十年比较重视寺庙的建设,各地为恢复寺庙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从 1991 年
开始,我们转入到自身建设方面,现在我们抓紧的是五项建设: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
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中国佛教协会在这些方面正在逐步落实。希望大家共同关心佛教的前途和命
运,但是在关心身外事物的同时不要忘记关心自己,这是我们学禅人的根本。 问:佛教能不能借鉴基督教的一些传教方面的经验 ? 答: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在历史上中国的佛教曾被日本的学者和中国的学者称为死亡
的宗教,佛教被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色彩。一般情况是,人死了要超度到庙里头来了,有了烦恼、
有了痛苦到庙里头来了。确确实实,佛法没有通过一种适当的途径和权巧的方法传播出去。原因非
常复杂,有历史的、社会的、也有文化的,既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还有一方面,佛教所
谓 “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 ,因此就造成一种社会现象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
钩,你如果请问佛法,我就给你讲两句,你不来请问了,你叫我到火车站去散发经书,我做不出像
基督教徒、天主教徒那样的做法来。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应该把佛法张扬出去,应该采取一
些方式、方法和手段,但是我们不要廉价,不要贱卖佛法,应该珍重佛法。如果一个人他善根发现
了,他要学佛,他要出家,九头牛也拉不住。如果他没有生起这个善根,也可能今天你塞到他手里
一本经书,明天他就给你扔到一边去了。因此,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从原则上讲,我们应该积
极地采取各种方法把佛法弘扬出去,但是也不要贱卖佛法,不能够把佛像、佛言祖语印到商品袋上
去做广告宣传,那大可不必。这里有个度的问题,从哲学上来讲,在这个度的范围内,可以是真
理,过了这个度就成了谬误了。我们做人也是这样,弘扬佛法也是这样,也有一个度的问题。“适
论时信仰,是为最吉祥 ” 。尤其是在今天中国的环境下,希望大家能够全面的观照,而不要偏废
于任何一边。 问:释迦牟尼佛出现以前,地球上有没有佛法存在 ? 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在逻辑的范围内把这个概念讲清楚。从广义上讲,口说心行的三藏十
二部叫佛法。但从本质上讲,佛法是什么呢 ?“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只是一个觉
悟真理者,我们今天学佛也是按照佛所觉悟的途径去发现和觉悟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法你认
识也好,你不认识也好,它依然存在,本来如是。佛法并不因为某种东西的坏灭而坏灭,它不生不
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没有颜色,没有长短,没有方圆,我们要悟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境界。有
形象的佛法,比如文字、经书,我们应该恭敬礼拜,但它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但是离开有为以后是不是有一个无为可以把握的到呢 ? 有为法和无
为法也是相对的,当你能够通达了有为和无为后面的那个东西的时候,我认为你就明白我说这段话
的含义了。 问:财布施是把 “ 有 ” 布施给众生,布施作为六度之一是菩萨修行的一个方面,那么请问
菩萨行布施的背后有没有自私的成分 ? 答:这是个常识性的问题。我在讲正题之前,先谈了几个题外的别谈,目的就是让大家如理如
量地去思维佛法。布施从三归五戒的范围内来讲,求的是人天的福报,这个福报是有形有相的,这
是一个阶梯。受了菩萨戒或者学菩萨法的时候,布施就要求做到三轮体空,不住相布施。三轮体空
就是指能施的人、布施的物和布施的对象都空掉。这样布施功德是无边无涯的,把它叫做布施就已
经是假名安立了。为了让菩萨的心性当中一法不染,那么布施的相也不可得,不住相布施,因此要
讲三轮体空。既然是空,为什么还行布施呢? 众生在没有达到佛菩萨的境界以前,把身边的资生事
业看得十二万分重要。现在南方受水灾了,如果佛教界去跟他们讲道理就没有意义,如果你去给他
们送棉被、送衣服的话,他们对佛教就会有很好的印象,也就是说得到了佛法的温暖。这是佛面对
娑婆世界的众生设下的一个机教,可谓用心良苦。如果说不能够体证彻头彻尾的佛法,那么依文解
义就可能与三世诸佛无缘呀 ! 问:法师刚才讲“无念”,但我们诵经、念佛、发愿、忏悔本身就是有念的,这如何解释 ? 答:这是一个有为和无为的问题。我可以大胆地告诉你,今天的念经也好,发愿也好,忏悔也
好,都是为了让你通过有为达到无为,都是为了让你通过有念而达到无念。你现在无念的境界还达
不到,因此才用了种种的方便,让你慢慢地趋向于无念。无念是从境界上讲的,不要以为你现在就
可以不分善恶了,不分长短了,不分男女了,如果这样做的话,事与理就相违背了。你还没有达到
不分别的境界。现在大家在学佛的初级阶段,这是个次第,依然要用抉择智慧去分别善恶,分别邪
正,分别哪些是善法,哪些是恶法,哪些是法,哪些是非法,要通过分别达到无分别,通过有为达
到无为,这个次序不要搞颠倒了。 问:佛教提倡众生平等,那么猪也有佛性,应该和人是平等的。所以稽康让他家的猪和家人一
起喝酒,我认为体现的也是一种平等。 答:你千万不要把这个平等运用到你的生活当中,如果真要运用到你的生活当中,我想就要闹
出笑话来了。平等是从性上讲的,佛性是平等的。但是后半句话是 迷就是众生,悟就是佛” 。
关键是你没有悟,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因此千万不要把事和理搞混淆了。 问:请顺便介绍一下 “ 清海无上师 ” 。 答:我可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 “ 清海无上师 ” 是邪师,而非正师,她不是一个真正弘扬佛
法的人。佛法到了末法时期,要用抉择智慧去分别善恶是非常难的。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个外道对
佛陀说:“如果我穿你的衣,吃你的饭,但是我又出你身上的血,你又如何呢 ?”佛陀纷然泪下。
这就是所谓 “ 狮子身中虫,还食狮子肉。 ” 往往很多事情不是别人要消灭你,要消灭你的就在
自身。 “ 清海无上师 ” 是越南人,在佛门里受了三皈五戒,乃至受了具足戒,披上袈裟,后来
她又不披袈裟了,烫着卷发,抹着口红。她通过眼睛看眼睛就能够给你印心,号称“观世音菩萨法门”,
并且自命为 “ 清海无上师 ” 。我们知道只有佛是圆满、觉悟的,是无上的,所以 “ 清海无上
师 ” 就是要迷惑人心,是魔而不是佛。如果有人自称开悟了,觉悟了,自己是罗汉,是佛,我可
以告诉大家,他保证是魔。因为佛不会说自己是佛,罗汉不会说自己是罗汉,罗汉说自己是罗汉的
话,他的心念上就有染污性了,就好比如果有人说自己有学问,那恰恰说明你没有学问,有学问的
人不会说自己有学问,这是很简单的道理。《金刚经》上讲: “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
讲到这里,我想起一位我亲近的名师本智老人。虽然他已经圆寂了,但是他的精神时时刻刻都
在感召着我。 1989 年云居山传戒,我因为公务前去那里,很多人就介绍我去亲近本智老人,去接
他的法。我给老人礼拜以后,他很平常地告诉我说: “ 从古佛到今佛,唯以心传心,请问你要接
的是什么法 ?”我当时是瞠目结舌,回答不上来。没有法可传,没有心可以传给你。当然,有人听
了以后会非常害怕,怕什么呢 ? 既然我学佛我应该是有所得的,你为什么叫我无所得呢?《心经》
上讲 “以无所得故 ” ,菩提萨830 才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没有什么心法可以传
给你。但是现在 “ 清海无上师 ” 通过看看你就给你印心,传法给你,你应该用佛法的智慧摧破
这些邪魔外道。今天学佛有种种的逆缘,有种种的理论和学说在惶惑大家,我认为这恰恰是大家良
好的时节因缘,善知识是善知识,恶知识也是善知识,就是看你以什么心去对待了。
问:俗话说: “ 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 ” 。请法师谈谈这句话如何理解 ?
答: “ 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 ” 。我想这句话的后面,如果不依文解义的话,这句话恰
恰反映出人们对良好事物的向往,正因为大家渴望好人多,才发出这种感慨。关于寿命问题,人们
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似乎好人就该长寿,恶人就该短命,这里我们要看到佛教讲的是三世因
果。打个比方,我们的善和恶好像两个罐子,一个装红豆,一个装黑豆。做一件恶事,红豆罐子里
就少一颗,黑豆罐子里则增加一颗;做一件善事,红豆罐子里就多一颗,而黑豆罐子里就少一颗。
这样到最后看哪个罐子先装满。如果黑的罐子先满了,那就叫恶贯满盈了。所以在三世流转当中,
的当你红豆罐子装得还不满的时候,也可能你是善人,可是你不长寿,这并不奇怪。
问:我想知道佛教和气功是什么关系 ?
答:这个问题问得非常现实,也很有价值。气功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古老而
新兴的学科。这是从肯定的方面来说。为什么说它古老呢? 早在葛洪写的《抱朴子》这本书中就有
对气功的解释。说它新兴呢,是因为自文革以来十多年来,气功几乎成了一种群体运动。通过练气
功,使一些人从尘劳中的争争吵吵、纷纷攘攘里静下来,我认为有其进步之处。但是,就佛法来
说,它是不了义的,是有局限性的。更何况现在的气功界,有的是在道教里抓把盐,从佛教里倒点
胡椒面,然后再到儒家里要点什么调料,捏乎捏乎就说是创了个什么功法,这叫什么功法 ?! 确实
是沽名钓誉,名闻利养,害人害己,要走上邪路的! 在座的今天既然已经认识了佛法,那么劝大家
就不要大路不走走小路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