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法:跳出轮回的必然选择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法:跳出轮回的必然选择
  按语:前不久,应一些同修的建议,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草成了《佛法:究竟的改命之道》这篇材料,并在网络上发布。意想不到的是,此文不但得到了众多不相识的朋友的赞誉,而且还诚恳地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更多的朋友联系笔者,或是想知道自己的命运轨迹,或是想与笔者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八字算命的技艺等。因自己精力有限,同时考虑到一些问题带有普遍性,于是整理成此稿,也算作为《佛法:究竟的改命之道》的续篇,并请各位朋友指点批评。
  命运是人人想知而又不能尽知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否有命运的存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以佛法来看,命是有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佛法:究竟的改命之道--辩证分析八字命理引发的思考》这篇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一道理早在《了凡四训》中阐明,并不新鲜。在一定意义上说,笔者只是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说明袁了凡先生早已说清楚的道理,结合自己的认识复述一下,其目的无非是想给那些整天想算命的朋友一个提醒,仅此而已。换句话说,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整天热衷于算命,要把人生的重点放在改命上。知而不改,失去了算命的意义;知而能改,才是我们的目的。但笔者看到,众多的改命者大都把重点放在增加现世的福报上,这样做并非不可,但终非究竟。真正的佛法,不仅能增加我们的福报,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我们跳出轮回的必然选择,是驶达彼岸的不二法船。也就是说,改命仅是开始,跳出轮回、普度众生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下面将最近与各地朋友交流中集中谈到的一些问题分别加以整理,请大家指正。
  一、命可有定数?
  有!这是一个人的前世造成的,佛教称为业,基督教称为原罪。
  何谓业?业即是吾人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好的思想,好的行为皆称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皆称恶业;不善不恶既不能记其善,也不能记其恶,所以又叫无记业,譬如走路、睡觉、坐下等。善恶业有意识心的参与,无记业是指行为的动机与外显行动没有善恶可言,是无意识做造的业。业不是罪,而是一股力量,牵着你跑,也就是说,无论何种业,有业就会召感果报(因此说称之为业比原罪更为恰当)。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命的定数即是指他先天带来的业的总和,因此命有时也被称为先天命。
  二、命可改否?
  当然可改。就现世来说,业是外力,心是内力,持续地增加心力,就可逐渐反作用于业,使命运偏离原来的既定轨道,当心力远远大于业的力量时,你就可完全把握自己的命运。“我命在我不在天”,这句古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男女姻缘可改否?
  可改。但有难度。因为这是两人的共业决定的。要转此业,需要两个人共同来努力。如仅凭一人之力,而对方不配合,仅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要想从根本上转变是较难的。
  四、如命可改,世间富贵可求否?
  完全可求,但是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尤其是此人的心地与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学佛,不仅要理入,更要行入。信解行证,最终要落实在行动上。以《了凡四训》为例,上面明确提出了改命的条件,道理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并不简单。在当今这个时代,如一个人坚持依此要求自己,恐怕会在一定程度上招来一些人的白眼,真正一步步落实起来并非易事,没有大丈夫的气概和决心是不行的。因此,一个人不接收这些条件却想改变命运,无异于异想天开。
  生活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些人只想靠烧香、磕头换来佛菩萨的保佑而不去积极地将佛法落实在实践中,这样的人能否真正达到目的值得怀疑。否则,岂不是说诸佛菩萨心中有私,有求才应,不求不应?如此“普”度众生如何解释?
  五、如何求世间富贵?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这求要如理如法。笔者的浅见是:
  1、好好看一看《了凡四训》和《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两篇文章,仔细体会其中的道理。
  2、选择一个当机的法门。如准提法、药师法等,都是很好的法门,问题是你能不能做到,如真能做到经中的要求,定会“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有兴趣的可参看一些法师和大德的开示和文章。南怀瑾先生著有《药师经的济世观》并公开传授准提法,吴信如先生有《药师经法研究》等大作问世,有兴趣的朋友可找来研究。
  3、要一门深入。上面只是举例说了两个法门,其实只要一门深入,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好法门,关键看你是否能实践。像净土法门,简单易行,但人多不信。其实,一切佛法最后皆归净土,净土法是无上的显密大法。难信能信,易行能行,必定改命不在话下,成佛自然有余。
  4、落实在行动上。平时注意参加布施、放生、救助等。当然,能主动组织更好。现时,作为都市人来说,因忙于俗事,脱不开身,也可委托别人办理。对年轻网民来说,每日坚持网上慈善点击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不管怎样,关键在自己发心如何。要知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你的事业也就会有多大。
  其他法门也是如此,限于笔者的能力和认识,不一一列举。
  六、人是否能超出轮回?想往生极乐世界是否能算出来?
  这个问题是网上的一个朋友提出来的,想让笔者为其指点一下。现分别回答如下:
  1、人是能跳出六道轮回的。包括释迦牟尼佛在内的十方诸佛就是成功的例证,这是毋庸置疑的。
  2、能否跳出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关键在自己,依靠算命是行不通的。
  依八字算命术的理论,如先天注定此世要成佛,那就表明你已经是佛了,既然是佛,还要轮回,如不是你想来度众生,就是你成佛是假的。你成佛了都不知道,还像凡夫一样想算命,不是十分可笑吗?
  再者,从释迦牟尼佛的成佛经历来看,他老人家不是生下来就成佛了,而是经过修行,历经磨难才最终证得菩提。如果有算命师说他老人家这一世要成佛,而他自己也认为如此,干脆就不修了,等吧,我想什么时候能成佛还很难说呢。
  七、如何跳出轮回?
  只是改命而不能最终把握命运,仍是不究竟的。笔者发现,在众多的想改命者中,以增加现世福报为目的的占绝大多数。通过修学佛法,得到更多的荣华富贵,不是不好,但我们要知道,想成佛跳出轮回,需要福慧俱足,达到两足尊。你一心只求福了,缺少了智慧,就像一只大鹏鸟,只有一只翅膀,无论它威力有多大也是无法飞上天空的。因为,要真正跳出轮回,需要福慧双修。
  那么,如何福慧双修跳出轮回呢?
  笔者自己是个凡夫,还没有成佛,没有经验,在此以《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一书的内容代为作答。此书是现代大德印光法师和茗山法师的讲述,语句通俗易懂,是进入佛门必须经过的步骤,也是学佛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该书把实践学佛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一)三皈,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佛法僧称为三宝,是佛弟子学习和景仰、依止的对象。不受三皈依的人,不能称为佛教信众。
  (二)五戒十善,是自修阶段,三皈后就应依佛法的教导,受持五戒以修身,防止过失和不犯错误,使自己身心有了规范,向善的方向发展。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再扩大深入,是推已及人的过程,由消极的自利,走向积极的利他方面。
  (三)四摄六度,专以利人度生为目的,一切都为利益他人考虑,不计较个人财产得失,生命安危,此是佛教的精神实质所在,修学的人,虽是凡夫,亦称菩萨,叫初发心菩萨。实际上,利他也包含自利,学佛的人在修学过程通过四摄六度,可以改变自私习气,扩大心量,磨炼志气,以救度众生苦难为己任,历久功深,必然成佛。
  金庸先生说:“英雄到老皆归佛”。我的理解,这个“老”不但指年纪大,而且还有最后的意思。归入佛门,是因为历经人生的洗礼后你会发现,佛法是真正究竟的大法,是我们必然的归宿。
  愿我们在学佛的道路上相互促进,共谱华丽篇章。
  后记:笔者的声明
  1、受当今一著名易学大家的教育和影响,笔者确曾花费10多年的功夫研究命理,但那已经是10年前的事,放弃对算命术的研究已非一日。如想与笔者切磋算命术,恕不奉陪,请您勿怪。
  2、为什么10年前放弃对算命术的研究?一是发现此术不究竟,想寻找更究竟的法门。二是开始明白“好易者不占”的圣人遗训,这正是当年老师反复强调的。因为既然已明其理,何必再占呢?三是自己悟性太差,水平低,此法门可能不适宜笔者。
  3、欢迎各地的朋友尤其是佛友对笔者不断给予批评指导。交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人各有长,取长补短,一个人才能不断进步。无论您批评得多么过分,笔者都会对您表示感谢。但过分的表扬就不必了。
  4、撰写此文与《佛法:究竟的改命之道》这两篇文稿,一是想劝人改命而不热衷算命,二是想引人学佛。目的能否达到,尽人事听天命而已。至于有朋友问,此文是否有版权,我的回答是:当然没有!如确实想注明一下,就注明作者是“天行健”吧。天行健何许人也?无姓无名一凡夫也!
  这是我的想法,现公布于此,请各位谅解。
  (说明:这是末学以前撰写的短文,可能存在一些不足,现收录于此权作资料)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