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试论法界止观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超然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试论法界止观
  天台山佛学院 超然
  天台宗的止观,可以统摄整个法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曾经说过:“止观亦尔,若开若合,开亦不多,合亦不少,一一皆是法界,摄一切法,悉名秘密藏。”1所谓开,指的是从分立的角度来探讨问题;所谓合,指的是从统一的立场来把握全体。所谓秘密藏,指的是诸佛不可思议的境界。在这里,智者大师告诉我们,无论从全体,还是从局部来看,止观都能代表整个法界,甚至能够代表佛的甚深不可思议境界。本文将尝试著从合、开两个方面论述并发挥这种思想。因义立名,权且称为法界止观。
  所谓法界,是总括一切的意思。整个世界,全体宇宙,一切物,一切生命,一切时间及空间,一切道理,一切可知的,一切不可知的,等等,统称为法界。法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法是指一切的共性,界是指局部之间的差别性。一切的共性也叫做法性。在佛法中,法性是纵贯三世,横遍十方,了无变异的,因此可以叫做止。而且法性不可以用分别心来了知,只能在妄念止息之际契合,从这一点来讲,也可以叫做止。而局部之间的差别性,则需用分别心来观察,因此可以叫做观。所以法界也可以叫做止观。湛然大师就曾经说过:“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2
  以上是从合的方面,简略地论述。以下将著重从开的角度,论述法界止观。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把整个法界分为四个较小一点的法界。一是时间和空间法界;二是无情法界;三是有情法界;四是佛法界。
  虽然分为四个法界,它们的法性是无二无别的。不尽如此,法性、心性和佛性三者之间也是无二无别的。这是为什么呢?《圆觉经》上说:“众生国土,同一法性。”3众生指的是有情法界,它们的法性也可以叫做心性。国土指的是时间和空间法界及无情法界,它们的法性仍然叫做法性。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则法性就是心性。其次,《涅槃经》上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4由此可知,一切众生所共有的心性就是佛性。因此我们可以说:法性即心性,心性即佛性,是三无差别。
  那么,当一个众生,通过修行,转凡心成佛境之后,它就亲证了心性即佛性。同时,它也应该亲证法性即佛性。这样一来,若一个众生成佛,则时间与空间,乃至山河大地,有情无情,将同成佛道。所以,如来的法身是无不周遍的,因此叫做毗卢遮那,译成华文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摩诃止观》上也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5这里的实相,指的就是法性,也可以称作如来的清净法身。在《圆觉经》上,还有更为清晰的表述:“有性无性,齐成佛道。”6有性指的是有情和无情法界,无性指的是时间和空间法界,因为时间和空间没有固定的形质,甚至其特性也无法准确描述,所以叫做无性。
  如上所说之境界,古德多有亲证,近世亦不乏人。禅门宗匠虚云老和尚五十六岁时,在扬州高旻寺打禅七开悟,说了一首偈子:“烫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7湛山倓虚大师六尘缘影偈也说:“六尘缘影本一心,谁将玄元作主宾?大地拈来无不是,沧桑转变一色新。”8
  也许有人会问:“有情无情,既然同成佛道,释迦如来成佛久矣,我等为何依旧流落生死呢?”我们可以这样回答:“释迦如来眼中,娑婆即是净土,众生不异佛陀。吾等识心妄计,不能发诸真见而已。故曰,佛眼观众生,无非是佛;众生眼观佛,无非众生。心性无二,心眼不同。”
  法性、心性和佛性这三者不仅没有差别,而且都不离开止观。这是为什么呢?在佛性的含义当中,佛是常觉不昧的意思,性是如如不动的意思。常觉不昧就是观,如如不动就是止。智者大师曾经说过:“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9意思是一样的。因此佛性即止观。
  综上所述,法界本具之性即是法性,即是心性,即是佛性,即是止观之性。所以称作法界止观,也叫做性具止观。
  既然法界本具止观之性,在四法界中就必然有所表现。下面,我们就来略述一二。
  一、时间和空间法界的止观
  时间和空间的共同特性就是空,所以能够容纳一切事物。这种空用止观来表现就是:止观俱隐。为什么呢?因为止可以表现事物的体和相,观可以表现事物的用和心。止观俱隐则无体无用,无相无心,当然就是空了。虽然说止观俱隐,一定不会破坏本具的止观之性。这样的话,就一定有个去处。止观俱隐,隐于止的,就是空间,因此空间好像是凝然不动的样子。止观俱隐,隐于观的,就是时间,因此时间给人一种流逝的感觉。这就是止观在时间和空间法界的表现。
  二、无情法界的止观
  无情法界用止观来表现就是:止痴观隐。为什么呢?因为止痴的缘故则体凝相显;因为观隐的缘故则无用无心。有体无用,有相无心,所以叫做无情。比如金属、石块、瓦砾等,就属于这一类。但是草木等植物就有所不同,它们用止观来表现叫做止痴观微。为什么呢?因为止痴的缘故,札根于一处,不能移动;因为观微的缘故,能够向空中生长,而且能够向著阳光生长。所以植物可以叫做有体少用,有相少心。只有一点轻微的感觉,依惯例,只能算做无情。如上所述即是止观在无情法界的表现。
  三、有情法界的止观
  止观在有情法界的表现是:止观俱显。因此有体有用,有相有心,所以叫做有情。此法界错综复杂,依佛法中的惯例,分为九个较小的法界,略述如下:
  (一)地狱法界
  地狱法界用止观来表现就是:止恶观毒。为什么呢?止恶的缘故,则心常住于凶恶之境,所以由因果而感生刀山火海,体相俱劣。观毒的缘故,则常起贪嗔痴心,由此而感得受用极苦,心无片刻安宁。所以叫做地狱法界。
  (二)饿鬼法界
  止观在饿鬼法界的表现是:止吝观贪。为什么呢?止吝的缘故,则心常住于狭隘之境,由此而感得肚大如鼓,咽细如针。观贪的缘故,则心不知厌足,故感得受用乏少,千年不得一食。所以叫做饿鬼法界。
  (三)畜生法界
  止观在畜生法界的表现是:止愚观痴。为什么呢?止愚的缘故,则其心常住朦昧之境,故感得身处荒野、冥空水域,居无定所。观痴的缘故,则其心常茫然无措,只知饮食肉欲,由此而感得弱肉强食,惶恐不安。所以叫做畜生法界。
  (四)修罗法界
  止观在阿修罗法界的表现是:止善观嗔。为什么呢?止善的缘故,其心能住修善之道,由此而感得身居天宫,出入仙境。观嗔的缘故,则嫉贤妒能,心狂好胜,由此而感得眷属不宁,恒相争斗。所以叫做阿修罗法界。也叫非天法界,虽居天界而不享天福的缘故。
  (五)人法界
  止观在人法界的表现是:止诚观仁。为什么呢?止诚的缘故,其心常住于信义和气,由此则感得体貌优雅,群居有序。观仁的缘故,则心念善良,常怀隐恻,由此而感得风雨随时,五谷应季,常得饱暖,眷属情亲。所以叫做人法界。
  (六)天法界
  止观在天法界的表现是:止观俱善。为什么呢?止善的缘故,感得依正二报美妙庄严;观善的缘故,感得受用庄严。所以叫做天。天界繁杂,通常分为三界:
  1、欲界天
  止观在欲界天的表现是:止于十善境,观于十善法,但止的时候不能够完全专一,观的时候不能够持久。由于止于十善境,观于十善法的缘故,感得殿宇雄伟,身形相好,凡有所求,随想而至。由于止时不专,观时不久的缘故,不能得甚深禅定,对于五欲境界不能舍离。所以叫做欲界天。
  2、色界天
  止观在色界天的表现是:止于离欲善境,观于离欲善法,止时能够专一,观时能够长久,由此而入四禅定,所以叫做色界。由于止观俱离情欲的缘故,感得依正二报形色清净,微妙无比。由于止专观久的缘故,入四禅定,所以感得禅悦法喜,受用无穷。但是,色界天的止观二法还不能平等双运,所以不能得三昧正定,不能见诸法真性,于诸生死烦恼尚未得解脱。所以叫做色界天。其中有一层天叫做无想天,它们虽止于离欲境,而不观诸善法,堕于邪见外道。虽然叫做无想,实际上只断第六识的粗显分别,不断第七识的细微我执,福报一尽,必然堕落,终究尚未能出离三界生死。
  3、无色界天
  止观在无色界天的表现是:止于离色善境,观于离色善法,止深观久,兼习四无量心,由此而入四空定,所以叫做无色界。由于止观俱离色执的缘故,感生定中非色妙身。由于止深观久,兼习四无量心的缘故,得入四空定,由此而感得旷劫寿命,暂离烦恼。但是无色界的止观二法,也未能平等双运,所以不得三昧正定,不能见诸法真性,于诸生死烦恼也未得解脱,所以叫做无色界天。
  (七)声闻法界
  止观在声闻法界的表现是:止于析法空性,观于四谛善法,止力超胜,观力次之,得入无漏诸禅,超凡入圣,所以叫做声闻。由于厌离有法,止于空性的缘故,不于三界内受生,永离烦恼。由于虽观善法,止强观弱的缘故,定深慧浅,不见佛性,贪住无为,入于偏真涅槃。而且宿世习气未断,犹有变易生死,只入化城,不得究竟佛果。这就是声闻法界的止观。
  (八)缘觉法界
  止观在缘觉法界的表现是:止于缘生空性,观于因缘善法,止力超胜,观力略次,速入无漏诸禅,复超声闻,所以叫做缘觉。止观之表现类同于声闻的缘故,与诸声闻同断见思惑,同得一切智,同出三界,同证偏真涅槃。虽然未见佛性,由于观力胜过声闻的缘故,稍断余习,尚有变易生死,亦入化城,未得究竟佛果。这就是缘觉法界的止观。
  (九)菩萨法界
  止观在菩萨法界的表现是:方便随缘而止,空假平等而观,观力超胜,止力次之,不住有余无余涅槃,乘愿度生,所以叫做菩萨。由于宿世曾发菩提大愿的缘故,虽通达空性,而不取证二乘小果。而且能够从空出假,随缘入世,示修一切佛法,度化一切众生。由于平等观照空、假二谛的缘故,如实通达一切法相义理,成就法眼,得道种智。但由于观强止弱的缘故,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这就是菩萨法界的止观。
  有情法界虽分为九,因界界互具的缘故,千差万别,不能详述。以上就是有情法界的止观。
  四、佛法界的止观
  止观在佛法界的表现是:止于诸法实相,观于实相诸法,止观平等,和融不二,所以叫做佛。为什么呢?由于止于诸法实相,观于实相诸法的缘故,止外无观,观外无止,止即是观,观即是止。这就叫做止观平等,定慧等持,寂照不二,明静一如。于一实谛中,泯绝一切对待,佛性了了现前,具足佛眼一切种智。由于止于诸法实相的缘故,不住于生死转回,一切善行,已究竟圆满。观于实相诸法的缘故,不住于涅槃境界,未动本际,能应现十方国土,随缘化度有情。这就是佛法界的止观。但是,虽说止观,却不可执著其名相;虽说佛法界,却不可妄生分别。因为“以决定性不可得故,”10随宜叫做佛法界的止观。
  如上所说四法界的止观,其隐显作用虽然各有差别,而本具止观之性则了无有异。无异之中,幻生四界,依诸因缘,互摄互化,是没有绝对固定之界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本性稍昧,止观俱隐,即落顽空,则时间和空间法界就随之幻化成就。所以《楞严经》上说:“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11由于空性稍凝,止痴形显,则无情法界随之幻化成就。所以经上说:“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12若于一实谛中,妄立知见,此知见揽止为相,揽观为心,则有情法界随之幻化成就。所以经上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13
  其它三个法界,都是依佛法界而幻化成就的。为什么呢?因为《圆觉经》上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14其中一切众生种种幻化,包含三法界;如来圆觉妙心则指的是佛法界。
  从道理上讲,有情法界与无情法界,也应该是可以互相容摄,互相转化的。例如有情众生,因极度失望悲绝的缘故,一念痴绝,止痴观隐,则可能化作无情。因此古来多有望夫石、望儿山之类的传说。或者无情万物,依仗特殊因缘,如圣者之神通等,一念离痴,观照现前,则可能化作有情。因此,传说中老树、顽石、枯骨等年久也可以化成精魅。
  综上所述,法界是大而无其外,小而无其内,纯一实相,不坏不杂的。虽然能生起种种差别相,皆属幻化。所以《楞严经》上说:“无同异中,炽然成异。”15其中,无同异指的是法界本具之性,即法性,即佛性,即止观之性。炽然成异指的是由本具之性,所幻化成就的种种法界之间的差别性,这种差别性,可以用止观二法来描述。不仅如此,整个法界,都可以用止观来描述,由此可见天台宗止观法门的博大内涵。如果有人能够深入学习并实践止观法门,则必定能够通达法界,乃至通达一切佛法。这也正是本文探讨法界止观的目的所在。
  注释
  1《摩诃止观》卷三,释名。
  2《摩诃止观辅行传弘诀》卷第一之二
  3《圆觉经》卷上末。
  4《大般涅槃经》卷下。
  5《摩诃止观》卷一,缘起。
  6《圆觉经》卷上末。
  7《虚云法师年谱》
  8《影尘回忆录》
  9《摩诃止观》卷一,缘起。
  10《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下,证果第十。
  11《楞严经》卷六。
  12《楞严经》卷六。
  13《楞严经》卷五。
  14《圆觉经》卷上。
  15《楞严经》卷四。 卍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