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石窟艺术赏析
中国雕塑最重要的部分是石窟艺术,许多巧夺天工的雕塑品,大多在石窟中完成。此外,石柱、石经、经幢等,也都是雕塑巨作。佛教的石窟艺术扩大了雕塑的领域,而雕塑也展现佛教的内涵,两者相得益彰,为人类宗教、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留下璀璨的一页。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起源之一,当人类开始迈向文明,便有了各种艺术的活动。艺术也是人类感情与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佛教因为具有深奥的经教义理,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仅丰富了传统艺术的内涵,甚至可以说佛教本身就是一块光彩夺目的瑰丽珍宝。
佛教的雕塑作品,展现诸佛菩萨的庄严圣洁,留下当代佛教信仰的虔诚恭敬,加上具有宗教淑世教化的功能,因此保留了人类智慧、文化及艺术上的成就,尤其是佛教雕塑家的艺术创作,涵盖对佛法的体证与宗教情操的投入。于外,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于内,是人格的超越与庄严,使雕塑艺术成为弘传佛法的另一种方便法门。
佛教起源于印度,随著传法僧人的弘布,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以前,佛法陆续传入我国,并在洛阳建立中国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而佛教艺术文化经由僧人与艺术家的参与,并且经过中国文明与智慧的消融与转化,发展出高度的佛教艺术成就。如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及四川大足等地石窟。不仅辉煌了中国艺术史,也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在世界的艺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佛像雕刻伊始
佛教的雕刻艺术始于佛像的雕刻。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及《大唐西域记》卷五的记载,原始佛教时代,跋耆国优填王以□檀木雕塑一尊五尺高的佛陀形像。这是佛教雕塑佛像的开始。
佛陀入灭后,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出现大批佛教雕塑艺术品。阿育王受佛法的感召,以佛法治国,在全国各地建立大量的宝塔、寺院、石窟、石柱、法敕等。这些文物在近几年陆续出土后,除了本身的艺术价值外,对佛教历史、经典的考据,都有相当大的贡献。
印度贵霜王朝时期,迦腻色迦王笃信佛法,效法阿育王,在犍陀罗地区大量兴建寺塔,雕凿佛像。该地区长期与希腊文化相互影响,雕刻作品呈现浓厚的希腊风格,被视为印度与希腊美学协调的结合,此称为「犍陀罗艺术」。同一时期还有「秣菟罗艺术」,主要集中在印度南部的秣菟罗地区,虽受犍陀罗艺术的影响,但仍保留更多印度的本土风格。若将此两种艺术风格相比较,简而言之,犍陀罗艺术的佛像沉静内敛,秣菟罗艺术的佛像稳健有力。
中国早期佛像特色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已具有高度的雕塑艺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开拓了更深广的内涵,丰富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宝库,使得寺院雕梁画栋、塑像、石窟的佛像雕塑及各种佛教雕塑艺术品,如木刻、石雕或塑佛像等技艺、成为中国艺术的重要资源之一。
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接受从西域传过来的印度和犍陀罗等地造像风格的影响,使中国早期的佛像艺术,与我国文化艺术的特质相互揉合,佛像造形比较古朴雄伟而粗犷,衣纹厚重有力,神情崇高而庄严。例如图一的北魏云冈二十窟的大佛像,此窟为北魏时期昙曜禅师建议文成帝(西元四六○年)在云冈石窟开凿的五个石窟之一,这尊佛像高肉髻,磨光发纹,面相丰圆饱满,宽广平额中有白毫相,细长双眉,睁眼平视,直挺高鼻,双唇较薄,嘴角上扬,露出微笑。佛像蓄八字髭,大耳垂肩,粗颈肩宽,身躯颇为壮实。身著僧□支(里衣),外穿偏袒右肩式袈裟,双手在腹前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窟中央,庄严雄健之姿,令人肃然起敬,是我国早期最精彩、予人印象最深刻的佛像。
北魏「秀骨清像」佛像
南北朝之后,随著佛教的传播,中国雕塑的风格又受其影响,以传统手法融入外来作风,使中国的雕塑无论从题材到艺术风格都发生变化。因此佛教的雕像、石雕、石刻,便成为这个时期主要雕塑的内容。
北魏孝文帝时推行汉化政策,尤其是太和十八年(西元四九四年)迁都洛阳后,佛教造像的形态转而朝向南朝文化审美风格的方向发展,盛行「秀骨清像」的造形。此时佛的容貌略长而清秀,眉目慈祥,嘴角上扬微笑;身材修长,肩膀略削,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姿态略显清瘦飘逸,有如洞察人生哲理,智慧慈悲的文人雅士。例如图二为麦积山石窟西魏时期 (五三五~五五六年 )的塑像,脸型长圆清秀,头部隆起成肉髻,额广平正,慈眉善目,嘴角微扬,和蔼微笑,神情俊秀而慈祥。佛身穿垂领褒衣式袈裟系带,衣褶自然旋转流畅。右手作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姿态优雅沈静端坐在须弥座上。此尊佛像雕塑技法纯熟优雅,神韵生动、温文儒雅,具有南朝文化、艺术、审美的思想,当我们净心观赏时,心中自然会感受到一份清静的智慧与慈祥的喜悦。
北齐「单体圆雕」佛像
佛像艺术的发展,至北齐(五五○~五七七年)时期,开始出现特殊的变化,这时的佛像以单体圆雕佛像为主,可能受到印度笈多时期佛像与南朝「曹衣出水」画风的多重影响,造像形态由「秀骨清像」转为面容丰圆适中,身躯圆润,比例匀称及薄衣贴体的新风格。整体雕工简洁流畅,神情静谧端祥。例如图三为山东青州附近的北齐佛像,头顶低肉髻以螺发为布,面容方中带圆,弯眉细长,眼神垂视,似乎蕴藏著无限睿智与慈祥。挺直的鼻子,厚长的双耳,嘴角上扬,流露一丝会心的微笑。佛像身穿圆领下垂式袈裟,轻薄透体,肩臂圆润舒畅,身材厚实,比例匀称修长。简约洗炼的阴刻衣纹,随著身体起伏变化,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虽然造像的手、脚已残缺,但未减其相好庄严的美感。
隋唐「写实优美」佛像
隋代佛教兴盛,佛像先继承北朝的风格后,转而以写实的优美造形发展,以丰腴敦实,典雅端庄为主要特质。为唐代辉煌佛教艺术奠定承先启后的根基。以图四为例,这尊佛头像是隋大业七年(西元六一一年)的作品,其风格承续山东北齐时期的佛像特徵,面容丰润端祥,肉髻微凸,螺发小而整齐,宽广平正的额上有贴金的白毫相,双眉细长弯曲,双眼微睁垂视,挺直的鼻子,大耳垂肩,嘴角微扬,流露出愉悦的微笑。原来的佛身著垂领式袈裟,衣质柔软贴体,褶纹疏落有致,自然流畅,双手相叠作禅定印,身形丰腴结跏趺端坐。佛的面容流露禅悦的神情,身姿舒坦安祥,彷佛是正在内观生命的真谛,而入轻安冥想的境界。
唐代是中国佛教最兴盛时代,艺术家充分掌握圆熟的写实性技法,佛像面容圆满端祥,身躯雄健饱满,神情庄严而慈祥,是中国雕塑史上的黄金时代。例如图五为龙门石窟的唐代卢舍那大佛,头顶上肉髻隆起,有涡旋发纹,面型圆满端秀,方额大耳,长眉目秀,嘴角微扬,
神情庄严崇高又睿智慈祥。身穿通肩袈裟,衣纹如水波婉转流动,虽然手、脚风化残缺,但丝毫未减其风采。
此尊大佛既有男性的庄严自信,又有女性的温和慈祥,因此具有圆满的神圣之美,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卢舍那大佛是由唐皇室出资,延请高僧善导、惠□大师等主持,及无数艺匠们诚心恭造之下完成,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反映出大唐佛教的兴盛及杰出艺术成就,令古今中外人士叹为观止。
宋代佛教艺术式微
佛教到了宋代以后,融入世俗化的生活中,佛教艺术的发展也走向衰落阶段。此时的寺院中,以观世音菩萨及罗汉像最为流行。宋代的菩萨面容圆椭秀美,姿态优雅自在,造像减低了宗教的气氛,却更善于表达亲切的人性审美雅趣。例如图六为四川安岳石窟的宋代观世音菩萨像,头上戴巾,在华丽宝冠上有化佛,容貌温雅秀丽,慈眉善目。身穿垂领大衣,胸饰璎珞,盘腿端坐于莲台上;菩萨双眼垂视,朱唇微抿,双手拢于袖中,如入禅定中的空明意境。雕刻技法熟练精巧,色彩古朴高雅。将观音菩萨慈祥、清净、自在、禅悦的神情展露无遗。
佛像精神表徵
经由上述赏析,我们对佛教造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审美有了基本的认识后,进一步思惟佛像的法相精神表徵。佛陀的三十二相中,佛顶隆起的「肉髻相」,象徵佛的智慧福德圆满;双眉间的圆点是「白毫相」,象徵会放微妙光明;眼睛半睁俯视,象徵眼根清净,慈眼视众生;唇如莲瓣含微笑,象徵口业清净,广说法语;双耳修长,象徵耳根清净,常闻佛法;手指纤长优雅,象徵以柔软之手利乐大众;身姿端严,象徵威仪清净,端庄高雅;容仪具足,象徵能令见者皆生敬爱法喜之心。
佛教是个很重视美学的宗教,以经文之美、佛像之美,来映照人格之美、佛法之美。而创作佛像本身是一种修行弘法的志业,也是积功德、结善缘的布施。其造像不仅具有典雅的艺术美感,更重视内心宗教精神的升华。由于佛像的制作目的,在于帮助信众思慕佛陀,忆念修学佛法。所以历代从事佛教的艺术家们,都以虔诚的宗教信念,思惟佛教中的法义,以卓越的艺术才华来创作庄严的法相,使信众在观赏礼拜佛像时,为其崇高优美的法相所摄心,进而感悟佛陀永恒慈祥、智慧、喜悦的光明。
观赏佛像艺术是件赏心悦目的雅事,能在信仰中增进美学,在美学中增进信仰,只要我们有真诚、喜悦的心,能正确的了解观赏佛像,不仅是对美学的欣赏及历史文化的肯定,也必能被其高雅、安祥、慈悲之美所薰陶净化,体会生命更深一层的感动与法喜自在。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