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禅茶不香——舒曼《吃茶去》序
[南昌]农业考古,2004年第2期
138页
河北是禅茶一味的祖庭,唐代赵州和尚从谂,一句吃茶去!流传千古,至今还在中华大地上回响。
然而,河北茶文化活动的开展,起步较晚,直到2。世纪9。年代后半期才出现了第一家茶艺馆——大千茶艺馆。但是劲头却很足,短短几年之间,就涌现了几十家茶艺馆,连续开了4届的。金秋茶会。,而且迅速融入全国茶文化洪流,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今,。河北省茶文化研究中心。已经成立,标志着河北茶文化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是河北全体茶人齐心协力奋勇开拓的结果,但也和一位痴迷于茶的文化人的努力分不开。
这个人就是《河北科技报》的编辑、记者舒曼。
舒曼从事茶文化活动的历程,在本书作者的后记中已有详细的叙述,读来令人感动,但使我更为钦佩的是他不仅是一位茶文化活动家,还是一位笔耕不辍茶文化作家。这些年来他执着于茶文化散文的写作,数量之多,质量之佳,在河北省来说恐怕是首屈一指,在全国来说也是很突出的。其中有一大部分曾在我主编的《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上发表,所以我都认真地拜读过,不但文辞优美流畅,而且立意颇为高远,读来获益良多。更为难得的是,他敏锐的感觉到赵州和尚“吃茶去”对河北茶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认为它将成为河北省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于是就将他的注意力集中到对“禅茶一味”。的研究方面,写出一组以“吃茶去”为主题的文章。据他自己说是受到一次研讨会的触动才产生灵感的。
2001年11月,“中韩禅茶一味研讨会”在赵县柏林禅寺举行,中韩两国佛教界和茶文化界人士进行学术讨论,并且各自表演了本国的禅茶茶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推动了两国对“禅茶一味”开展进一步的学术探讨。这次盛会给舒曼以很大触动,领悟到禅学对中国茶艺美学中的深刻影响,促使他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他不但将有关阐述“禅茶一味”的文章收入本书,而且将“吃茶去”作为书名,表明了本书的主题思想。
众所周知,在儒、释、道诸家哲学思想中,佛学(尤其是禅宗)对中国茶文化事业的影响特别显著。不但是因为佛门过午不食、坐禅时以茶提神充饥的习俗导致唐代饮茶之风的兴盛,而且还因为禅宗思想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最先提出中国“茶道”概念的并不是号称“茶圣”的陆羽,而是诗僧皎然。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提到“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诗中所得之“道”,就是同诗的“孰知茶道全尔真”句中的“茶道”,是指通过饮茶而悟到的人生之道,是一种最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既是唐代诗人所追求的“禅境”,也是中国茶艺美学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因此无论是从茶道哲学的角度,还是从茶艺美学的角度,都需要对禅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但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并非轻易就能寻得真谛。而舒曼却从“吃茶去”作为切入点进行开掘,无疑是一种明智的判断。于是他写出了一系列的文章,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是个有益的尝试,也取得明显的成绩,应该加以肯定。
因此,我建议读者对本书这一部分的文章多加关注,也期望舒曼先生就这一专题继续深入研究,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读到他的专门著作,那将是对中国茶道和茶艺美学思想的重要贡献。作为一个茶友,我翘首以盼。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