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读禅籍题记、眉批选
目 录
编者的话
一 维摩诘所说经题记、眉批
二 妙法莲花经题记、眉批
三 异部宗轮论述记题记、眉批
四 达摩禅经题记、眉批
五 宗门武库眉批
六 三论玄义题记、眉批
七 曹溪大师别传题记、眉批
八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题记、眉批
九 校正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题记
十 高峰妙禅师语录眉批
十一 辩伪录眉批
十二 楞伽师资记眉批
十三 童蒙止观、六妙法门题记、眉批
十四 答顺宗心要法门题记
十五 精本袁了凡先生四训题记
编者的话
一九四八年胡适离开北京时,他的藏书都留在东厂胡同家中。后来,这些书分别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收藏。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因研究中国现代哲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曾在书库中见到过许多胡适的藏书。但当时这些书都还没有经过整理,一捆一捆地堆放在书库中,每一捆上贴有一张注明该捆册数的封条(本文随附的《维摩诘所说经》封面书影上的污渍,即是这类封条揭下后留存的残痕)。
六十年代初至一九六六年间,北大图书馆曾陆续整理出一部分胡适藏书,编号上架,供读者借阅。我也时常借到有胡适署名的书(主要是洋装中文书)。文化大革命期间,这项工作完全停下来了。直至一九七八年以后,北大图书馆才又继续恢复整理胡适留下的藏书(同时也包括其他一些学者捐赠的大量书籍)。此时,胡适的线装书被陆续整理出来,并分类编目上架,供研究借阅。由于胡适藏书很多,不少线装又都是无函套的散册,北大图书馆在整理时都制作了新的函套加以保护,所以费时甚久,大约到一九八六年才基本上完成整理上架的工作。
我在阅读胡适藏书时,注意到有一部分书中有胡适读后的校语、题记、眉批等。我觉得这对于了解胡适的读书生活、学术研究工作等都是极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因此,一九八二年我曾与北大图书馆负责人商谈,建议是否可以由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与图书馆合作,全面地查阅一下胡适的藏书,把其中的读书题记、眉批、校语等过录整理出来,供研究胡适的学者参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 建议未能付诸实行。
此后,我曾想独自从事此项搜集工作。然而,当我着手做起来时,立刻碰到了极大的困难。首先,北大图书馆不能提供给我一份收入本馆的胡适藏书的全部目录。其次,经过我的实地调查后发现,即使有了上述那种目录,用处也不大。因为,当时北大图书馆在整理胡适藏书上架时,根本没有考虑到某些研究工作的特殊需要,把这部分书单独集中在几个书架上,设立一个个人藏书的小文库——“胡适文库”(北大图书馆善本部是有这类个人藏书小文库的)。而是完全按照通常采购来的图书那样对待,把胡适留下的藏书编目后,分别插放进图书馆原藏的同类书籍之中。这样一来,由于同类书的复本很多,要搞清其中那一本是胡适的藏书,则非亲自把这一类书全部翻检一过不可。这样的工作量太大了,就我个人来讲,实在是力不从心。
一九八二年以后,我对研究中国近代佛学和禅宗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的研究计划中,包括有对于胡适禅学史研究工作的回顾与重新评价这样一个题目。于是,我修改了原来全面搜集胡适藏书中读书题记、眉批的计划,而把搜集的范围限制到他所藏禅籍中的题记、眉批。几年来,我在北大图书馆书库中大量的佛教类藏书内,仔细搜检原胡适的藏书,只要发现有胡适墨迹者,即检出复印。至今,凡胡适所藏禅籍大概都已翻阅一过(当然不敢说无一遗漏),其中有胡适题记和眉批、校语的计有二十余种,这里选刊出来的是十五种一百三十余则题记、眉批和校语(注)。为搜集这些零星而分散的题记、眉批,其中的甘苦唯有自知。如,胡适藏书中有两部日本藏经书院刊印的缩刷大藏经,均为旧书,上面已有不少前人的眉批。我粗粗翻阅一过,仅得《增一阿含经第十五》第六十四页上署有“适之”字样的“可注意”三字。又如,《大日本续藏经》也是一部卷帙浩瀚的丛书,我从其中发现了胡适校读《曹溪大师别传》的手迹,当时欣喜之情是可想而知的。(在《续藏经》中,还发现胡适比较仔细地研读过宗密的《圆觉经略疏钞》中有关禅宗史料部分,画满了圈点,但没有题记和眉批,无可录出的文字)
胡适读禅籍的题记、眉批从数量上来讲并不很多,但通过这些题记、眉批,对于了解胡适早年研究佛教,特别是治禅宗史的一些过程和思想上的变化,还是有重要意义的。关于这方面的一些具体情况,分别见以下各部分“编者按”中,此处不再赘述。
胡适去世后,他的大量手稿经江冬秀夫人和台湾胡适纪念馆整理刊印出来了,为研究胡适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我们从这些手稿中可以看到,关于禅宗史的研究,仍然是胡适晚年最感兴趣的题目之一。他在晚年写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对早年出版的《神会和尚遗集》也做了大量的校订和补充。一九七四年,日本著名禅宗史学者柳田圣山编集出版了《胡适禅学案》一书,为研究胡适禅宗史研究的工作,提供了一部十分重要而方便的书。现在,我把几年来搜集到的胡适早年读禅籍的题记、眉批、校语等也公布出来。如果这些材料对于研究胡适的学者还有一点用处的话,那么我这几年的劳苦也就没有白费了。
一九八七年四月
(注)另外一些题记和眉批,因内容简略,所以不再单独录出,这里作一总的简介:在《楞伽经会译》卷一之上的首页,有眉批一则:“魏唐二译多首一品(请佛品)及末二品(陀罗尼品、总品),自是后出的”。在《成唯识论》一书的封面上有题记一则:“买来时已有红圈,并有墨批,不知是何人所加。 八年,适”。在《法界宗五祖略记》、《五教义》合刊本封面上题有“华严宗的”四字。在《金刚般若经智者疏》、《般若心经靖迈疏》合刊本封面上题有“天台宗的”四字。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合刊本封面上题有“华严宗的”四字。在《念佛法门略说》一书封面上题有“太虚的。 适.九.五.二四”等。在《敦煌出土荷泽神会禅师语录》一书封面上题有“铃木大拙先生赠。 胡适。廿三.六.九”等。
补白:这份材料是在一九八七年编成的,当时计划与书影一起刊出,所以文字部分只录胡适的题记和眉批,不再摘引原书文字。这次发表,不可能将全部书影刊出,所以我把原书有关的文字摘要引出,以便读者了解胡适眉批的意思。
一九九四年六月
一 维摩诘所说经题记、眉批
按,此书为清同治九年金陵刻经处刊本,胡适在封面上写明为朱芾皇所赠。朱氏为民国时期北京著名的佛教居士,“三时学会”的主要成员之一,对于唯识法相学有精深的研究,他编写的《法相辞典》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胡适在本书封面上的前后两则题记十分重要,当与他在《妙法莲华经》和《达摩禅经》二书封面上的题记同观。这既可以看到胡适对几部佛教经典前后看法的变化,而且从本书封面上的第二则题记中所说的:“四年前的跋大谬”,以及《达摩禅经》封面上的第二则题记中说的:“前记太武断了”等,也可以了解到胡适在学术研究方面所持的态度,还是相当严肃的。
封面题记:
朱芾皇赠
这是一部狠荒诞的小说,居然有人奉作经典,岂非怪事!
适.九.九.十二。
四年前的跋大谬。此书有文学意味,故能行远;说理简而不繁,故能传久而效大。《法华》和《维摩》真二大魔力,最不可忽视。
适.十四.一.廿九。
原文 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卷一 佛国品第一)
眉批 此一大段颇似耶稣山上之训的第一段。
原文 佛告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卷一 佛国品第一)
眉批 谬论。
原文 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卷二 方便品第二)
眉批 好文章。
原文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又问:云何菩萨行于非道?答曰: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至于地狱,无诸罪垢;至于畜生,无有无明骄慢等过;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卷七 佛道品第八)
眉批 妙文。
二 妙法莲华经题记、眉批
按,本书为金陵刻经处本。胡适在本书封面上的前后两则题记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与《维摩诘所说经》和《达摩禅经》二书封面上的题记同观。胡适在本书目录第二页上的眉批说:“此下六篇是后加入的”(指卷六“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至卷七“陀罗尼品第二十六”),其根据来自Farquhar的《印度宗教文献概论》一书。胡适此书封面上第二则题记的日期是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六月十四日,而在胡适一九二二年六月十五日的日记中,可以看到以下记录:“读Farquhar's Outineof Rel. Lit in India 仍未完。此书甚好,其中论《法华经》一节甚有理。我前年认《五百弟子受记品》以下为后人增入的,遂不大注意他们。Farquhar指出21至26为第三世纪增入的,但他又指此诸篇可见:(一)陀罗尼(咒)之信仰,(二)观世音之信仰,(三)极端的修行,如焚指焚身(“药王品”)之信仰。此皆我所不能看出的。”(中华书局版《胡适的日记》第379—380页)这可以作为了解胡适此处所写题记的参考。
封面题记:
“方便法门”一个观念便是佛学衰歇的原因。方便法门即是自杀法门。
适。
此是我前年写的,今年我的见解稍不同了。
适.十一.六.十四。
目录卷六“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眉批:
此下六篇是后加入的。
卷第一第一页眉批:
Saddharma 妙法
Pundarika 莲花
See Farquhar 114.
原文 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卷一 方便品)
眉批 佛家的自杀政策。
烈按,以下经颂中连续出现十处“皆已成佛道”句,其中又夹入一处“渐见无数佛”和一处“渐见无量佛”,胡适在这十二句上都画了重点线,并在简端分别标记了1—12的数码。
原文 ……方便说诸法,皆令得欢喜。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深著于五欲,如嫠牛爱尾,以贪爱自蔽,盲瞑无所见,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卷一 方便品)
眉批 理由。
原文 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舍利弗,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童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故,墙壁溃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周币俱时,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著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诫若以几案,从舍出之;复更思惟,…………(卷二 譬喻品)
眉批 此喻甚妙。
原文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复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至一城,其家大富,财宝无量。……时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怀悔恨,……尔时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即遣旁人,急追将还。……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以通泰成就大志,……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世尊,大富长者则是如来,我等皆以佛子。……(卷二 信解品)
眉批 此譬略似《新约》败子回头之喻。
原文 ……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七宝为地,地平如掌,无有山陵、溪涧、沟壑,七宝台观,充满其中。诸天宫殿,近处虚空,人天交接,两得相间,无诸恶道,亦无女人,一切众生皆以化生,无有淫欲,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飞行自在,至念坚固,精进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庄严。……(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眉批 此即“净土”之说。
原文 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练方药,善治众病。……(卷五 如来寿量品)
眉批 此喻亦好。
原文 卷六“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眉批 这一品没有什么道理。
原文 卷六“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眉批 这一品与上一品同一可鄙。
原文 卷七“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眉批 此品更荒谬。
三 异部宗轮论述记题记、眉批
按,此书为民国元年江西刻经处刊本。《述记》为窥基撰,是对玄奘译《异部宗轮论》一书的讲疏,原论为世友菩萨(Vasumitra 音译筏苏蜜多罗)造。先有陈真谛译本,名《部执异论》,并撰有疏记。胡适在本书封面上题曰:“此《述记》甚少发明”。但从全书眉批数量之多,可见胡适是很仔细地读过此书的。他所谓“甚少发明”之意,可能是指窥基《述记》仅就原论所及之史事,详其原委而已,而无更多理论上的发挥。
封面题记:
此《述记》甚少发明。
十.十.廿七.适。
原文 昔江表陈代,三藏家依已译此本,名“部执异论”。(卷上页二正)
眉批 即真谛。(烈按,指“家依”三藏)
原文 今我亲教三藏法师玄奘,以大唐龙朔二年七月十四日于玉华宫庆福殿重译斯本。(卷上页二正)
眉批 662 。(烈按,龙朔二年的公元纪年)
原文 ……第三云,始从如是传闻,终于叙年列部,菩萨所作。其前论意五颂,后述本末义宗,皆是后人所造。前颂中自扬其德,后叙义不尽所宗,故知初后非菩萨造。……(卷上页四正)
眉批 此说近是。
原文 言世友者,梵云筏苏蜜多罗。(卷上页八正)
眉批 Vasumitra
原文 ……又梵本但云百余年,更无十六年之语,此相传人释,非本论文。(卷上页十三正)
眉批 此指旧说,如真谛所传。
原文 尔时,鸡园诤犹未息。后随异见,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众部。时诸贤圣,知众乖违,便舍鸡园,欲往他处。诸臣闻已,遂速白王。王闻既嗔,便敕臣曰:宜皆引至竞(克)伽河边,载以破船,中流坠溺,即验斯辈是圣是凡。……(卷上页二十正)
眉批 此传说出于上座部。吉藏所传则出于大众部。
Kashmir, native state, N.W.India
原文 ……此即大天乖诤由序。……(卷上页二十一正)
眉批 Mahasanghika(摩诃僧祗)
《文殊师利问经》下
Sthavira (体毗履)
原文 后即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流出三部。(卷中页一正)
眉批 Ekoaragama 是大众部的。
原文 一,一说部;二,说出世部;三,鸡胤部。(卷中页一反)
眉批 说出世部(Transcendentalists)
(Lokoffaravadinah)看Farquhar 109.
原文 三,桥矩胝部。……(卷中页二正)
眉批 Gokutika(Kaukkutika)
原文 此部唯宏对法,不宏经律,是佛世尊方便教故。(卷中页二反)
眉批 “对法”即阿毗达摩。
原文 此师(祀皮衣)具足,更诵深义。时有宏其说者,有不宏者,所以乖竟。所宏之教,深于大众,过旧所闻者,故名多闻也。(卷中页三反)
眉批 依吉藏说,《成实论》从此部出。
原文 此后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更出一部,名说假部。(卷中页三反)
眉批 吉藏作“多闻分别部”。
原文 一,说一切有部,亦名说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转名雪山部。(卷中页八反)
眉批 Sarvastivadin 萨婆多部
Sanvastivadah 说一切有部
Hetuvadah 说因部
原文 法藏者,部主名,亦名法密。……此部师说,总有五藏:一经,二律,三阿毗达摩,四咒,即明诸咒等,五菩萨。(卷中页十一正)
眉批 此即大乘之起原。
原文 此中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卷中页十三反)
眉批 大众四部。
原文 谓四部同说,诸佛世尊,皆是出世。(卷中页十四正)
眉批 本宗同义。
原文 唯佛世尊,下过一切,无所劣故,不可毁坏,皆是出世。(卷中页十四反)
眉批 supernatural(烈按,意为“超自然”)
原文 一切如来,无有漏法。(卷中页十四反)
眉批 perfection(烈按,意为“圆满”)
原文 今此部说,非唯见道独名为轮,佛所说语,无非利益,故佛所说,皆是法轮(卷中页十五正)
眉批 有部守旧。
原文 问:佛问阿难天雨不,问诸比丘汝调适不,是何利益,名为法轮?(卷中页十五正)
眉批 此问妙。
原文 世尊所说,无不如义。(卷中页十六正)
眉批 infallibility (烈按,意为“不能错”)
原文 真谛法师云,佛身有三无边:一,量无边……;二,数无边……;三,因无边……(卷中页十六反)
眉批 infimity (烈按,意为“无限”)
原文 如来威力,亦无边际。(卷中页十七正)
眉批 omnipotence (烈按,意为“全能”)
原文 如来答问,不待思惟。(卷中页十八正)
眉批 intuitive (烈按,意为“直觉”)
原文 一刹那心,了一切法。(卷中页十九正)
眉批 此直觉也,而不必为唯心。
原文 一切菩萨入母胎中,皆不执受羯剌蓝、安部昙、闭尸、键南为自体。(卷中页二十正)
眉批 此皆是大乘。(烈按,原批曰:“以下数言菩萨,已近大乘。”后划去。)
原文 菩萨为欲饶益有请,愿生恶趣,随意能往。(卷中页二十二正)
眉批 此尤为大乘的旨趣。
此回向义。
原文 此四部无末宗异义者。(卷下页一正)
眉批 末宗异义。
原文 诸行相待,展转和合,假名为苦,无士夫用。(卷下页五反)
眉批 士夫是灵魂,是“我”。
四 达摩禅经题记、眉批
按,此书为民国十年金陵刻经处刊本。胡适藏有两本此书,分别都有题记。封面上的题记与卷一至卷三各页上的眉批,属同一本;慧远经序部分的眉批属另一本。胡适很注意此书中关于“安般”的发挥,在眉批中两次提出“数之哲学”。而在慧远序中,他又十分注意此经与禅宗的关系。这些意见是值得研究者进一步考察的。
封面题记:
此是伪经。
适.十三.三.十八 。
此不是伪经,前记太武断了。此即《修行方便论》,今改称《达摩禅经》,是容易误会的。
适.十四.三.三。
原文 则是阿难曲承音诣,遇非其人,必藏之灵府。何者?心无常规,其变多方;数无定像,待感而应。是故化行天竺,缄之有匠;幽关莫辟,罕窥其庭。从此而观,理有行藏,道不虚授,良有以矣。(序页一反)
眉批 此已说禅为“秘教”了。
原文 又,达节善变,出处无际,晦名寄迹,无闻无示。若斯人者,复不可以名部分。既非名部之所分,亦不出乎其外,别有宗明矣。(序页二反)
眉批 此已是“教外别传”之说。
原文 达摩多罗阖众篇于同道,开一色为恒河,……(序页三正)
眉批 达摩多罗。
原文 佛大先以为,澄源引流,固宜有渐,……(序页三正)
眉批 佛大先。
原文 庾伽遮罗浮迷,译言《修行道地》。(序页三反)
尾跋 《僧传》二,“佛驮跋陀罗传”,他译有《修行方便论》,即此书也。“禅经”二字,后人所妄起。
原文 修行方便道安那般那念退分第一。(卷一页一正)
眉批 anapana 旧称“安般”,译曰“数息观”,数出息入息,镇心之观。ana “风向身入”,pana“风背身出”。(旧《俱舍》 16)
原文 修行于善法,先当知四种,退减住升进,决定诸功德。(卷一页一反)
眉批 四步:退、住、进、定。
原文 尸罗既清净,三昧于中起,三昧已修起,观察应不应。(卷一页二正)
眉批 “尸罗”sila 清凉,戒。戒能消身、口、意之业,故名清凉。
《止观》四曰:“尸罗清净,三昧现前”,本此句。
原文 修行观若增,制之令从止;修行若止增,起之令从观。(卷一页十三反)
眉批 止观之名,此为甚早了。
原文 阿那力能起,寂止善法分。(卷一页十四正)
眉批 ana 入息。
原文 复次般那相,是今当略说。(卷一页十四正)
眉批 pana 出息。
原文 若为觉想乱,当习安般念,已能应于数,则除内贪著。(卷一页十五正)
眉批 ⊙数。
原文 内外出入息,去则心影随,……修行出入息,随到所起处,如是知升进,能离外贪著。(卷一页十五反)
眉批 ⊙随。
原文 安止极风处,三摩提等起,三昧既已起,便得功德住。(卷一页十五反)
眉批 ⊙止。
原文 修行止住已,种种观察风,……(卷一页十六正)
眉批 ⊙观。
原文 识命若断时,息则不回转,是则众生数,必由命根起。息则是身行,世尊之所说,亦名根本依,众生所由转。……(卷一页十六反)
眉批 息之哲学!
原文 出息入息时,正观无常相。……(卷二页四反)
眉批 无常观。
原文 于息能觉了,具足众苦相,如是谛思惟,说名为决定。(卷二页五正)
眉批 息之哲学。
原文 数法已成就,慧者心随顺,六种如前说,修行正方便。(卷二页六反)
眉批 ⊙随。
原文 或说长在前,或说短在前,……谓出息始起,说言短在前,……息去渐久远,乃至未还间,当知尽是长,谓短则不然。(卷二页六反)
眉批 息之长短。
原文 修行者若欲广修慈心……(卷三页十六正)
眉批 ⊙慈无量。
原文 悲无量者……(卷三页十七反)
眉批 ⊙悲无量。
原文 喜无量者……(卷三页十八反)
眉批 ⊙喜无量。
原文 舍无量者(卷三页十九正)
眉批 ⊙舍无量。
五 宗门武库眉批
按,此书为清光绪七年常熟刻经处刊本。宋高僧宗杲说,其弟子道谦编。胡适很注意本书中所载历代禅宗祖师点悟后学的故事里所表现出来的禅宗思想方法论。在第二十五页和四十八页的眉批中,两次标出“此是方法论”。(在四十八页的眉批中,还附有“参考页29下一条”注语,相应地,在二十九页上也写着“参看页48下一条”)胡适把他在这里注意到的有关“方法论”的故事,应用到了他的一些论文中去。如第二十五页所举的故事,用在了他的《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一文中。而第四十八页所举的故事,则用在了他的《中国禅学的发展》(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在北平师范大学的演讲)一文中。在这篇演讲中,他还特别以此故事中所反映的方法论为例,与印度禅法做比较,用以说明中国禅在方法论上的主要特征。
原文 湖南小景淳,有才学,曾著《无缝塔铭》。大通本禅师用其语答无缝塔,话云:“烟霞生背面,星月绕椽楹”。淳居岳麓寺,律身精进。偶一夜,经行殿陛,失脚被颠,旁僧掖起,昏懵不晓人事。至于平生所著文字,亦不能晓。兜率照禅师初游方过岳麓,闻老宿言淳事,照惊曰:“我此生参禅不明心地,亦如淳也。偶一失跌尚如此,况隔阴耶?(页二反)
眉批 这故事的教训不是这样的,照和尚错了。
原文 抚州明水逊禅师在法云侍者寮时,道林琳禅师挂搭,方丈特为新到茶,逊躬至寮请之。……(页五反)
眉批 此处之“茶”当是一种礼,如今日本所行“茶”礼。
原文 草堂侍立晦堂,晦堂举风幡话问草堂。堂云:“迥无入处”。晦堂云:“汝见世间猫捕鼠乎?双目瞪视而不瞬,四足踞地而不动,六根顺向,首尾一直,然后举而无不中。诚能心无异缘,意绝妄想,六窗寂静,端坐默究,万不失一也。”(页二十五正)
眉批 黄龙山晦堂宝觉,名祖心。哲宗元符三年死。
草堂名处元。
此是方法论。
原文 五祖云:“三乘人出三界狱,小果必藉方便,如穴地窜穿壁,及自天窗中出。唯得道菩萨,从初入地狱,先与狱子不相疑,一切如常。一日寄信去,觅得酒肉与狱子,吃至大醉,取狱子衣服,行缠头巾,结束自身,却将自己破衣服与狱子著,移枷在狱子项上,坐在牢里。却自手捉狱子藤条,公然从大门出去。参禅人须是恁么始得。”(页二十九反)
眉批 ○○○参看页48下一条。
原文 王荆公一日问张文定公曰:“孔子去世百年生孟子,亚圣后绝无人,何也?”文定公曰:“岂无人!亦有过孔、孟者。”公曰:“谁?”文定曰:“江西马大师、坦然禅师、汾阳无业禅师、雪峰、岩头、丹霞、云门。”荆公闻举,意不甚解,乃问曰:“何谓也?”文定曰:“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焉。”公欣然叹服。后举似张无尽,无尽抚几叹赏曰:“达人之论也。”(页四十三反)
眉批 《居士传》21,页四,作:马祖一、汾阳无业、雪峰存、岩头奝、丹霞然、云门偃。岩头奝不知即是全奝否?(《传灯》十六)
原文 师云:“今时兄弟,参佛果底不肯见佛眼;见佛眼底不肯参佛果。譬如众盲摸象,岂知二老之意耶?……”(页四十六正)
眉批 佛眼清远 佛果克勤。
原文 五祖和尚一日云:“我这里禅似个什么?如人家会作贼。有一儿子,一日云:我爷老后,我却如何养家?须学个事业始得。遂白其爷。爷云:好得。一夜引至巨室,穿窬入宅,开柜,乃教儿子入其中取衣帛。儿才入柜,爷便闭却,复锁了,故于厅上扣打,令其家惊觉,乃先寻穿窬而去。其家人即时起来,点火烛之。知有贼,但已去了。其贼儿在柜中私自语曰:我爷何故如此?正闷闷中,却得一计,作鼠咬声。其家遣使婢点灯开柜。柜才开,贼儿耸身吹灭灯,推倒婢,走出。其家人赶至中路,贼儿忽见一井,乃推巨石投井中,其人却于井中觅。贼儿直走归家问爷。爷云:你休说,你怎生得出?儿具说上件意。爷云:你恁么尽做得。(页四十八反至四十九正)
眉批 ○○○此是方法论。参页29下一条。
六 三论玄义题记、眉批
按,此书为光绪二十五年金陵刻经处刊本。作者为中国佛教三论宗创始者,隋高僧吉藏,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部名著。从胡适在此书封面题记中可以看出,他对此书所保存的佛教历史材料是十分推重的。因此,他对此书阅读得相当仔细,题记也较多。
封面题记:
这部书里很多历史的材料,是佛书中不可多得的著作。
适。
原文 三论玄义卷上 隋慧日道场沙门吉藏奉命撰(卷上页一正)
眉批 吉藏,先为安息人,其祖移家南海,后移金陵。人成胡吉藏。
死唐武德六年(六二三),年七十五。
原文 问:若乃皆是菩萨藏者,华严、般若、法华、涅槃,此四句何异?答:须识四句,众经焕然。一,但教菩萨,不化声闻,谓《华严经》也。二,但化声闻,不教菩萨,谓三藏教也。三,显教菩萨,密化二乘,《大品》以上,《法华》之前,诸大乘教也。……四,显教声闻,显教菩萨,《法华》教也。(卷上页十七反)
眉批 此等区别也没有什么道理。
原文 次别难五时。问:若立五时,有何过耶?答:五时之说,非但无文,亦复害理。……(卷上页十八正)
眉批 这一段驳得极满意。
原文 问:心有所著,有何过耶?答:若有所著,便有所缚,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卷上页二十二反)
眉批 此问真好。此答不满意。
原文 问:何等是迷经之人?答:即是诸部异执。言诸部异执者,或二部、或五部、或十八部、或二十部、或五百部。……(卷下页三正)
眉批 二部。
原文 一,上座部,谓迦叶为上座。……二,大众部,即界外大众,乃有万数,婆师波罗汉为主。……(卷下页三反)
眉批 真谛有《部异执论疏》十卷,此书所记,当是出于此疏。基记亦多引此疏,文字有往往相同之处。
原文 百一十六年外,有舶主儿,名摩诃提婆,端正聪明,作三逆罪,后入佛法。凡有二事:一者,取诸大乘经,内三藏中释之。诸阿罗汉结集法藏时,已简除此义,而大众部用此义,上座部不用之,因尔起诤,遂成二部。(卷下页四正)
眉批 摩诃提婆即大天。
大乘起于大众部。
原文 二者,摩诃提婆自作偈言:“余人染污衣,无明疑他度,圣道言所显,是诸佛正教。”以此一偈,安置戒后,布萨诵戒竟,亦诵此一偈。(卷下页四正)
眉批 此事不可信。
原文 至二百年中,从大众部又出三部。(卷下页五正)
眉批 大众部之分裂。
原文 复有信大乘者,有三因缘:一者,尔时犹有亲闻佛说大乘法者,是故可信。……(卷下页五正)
眉批 谬说。
原文 言三部者,一,一说部。……二,出世说部。……三,灰山住部。……(卷下页五反)
眉批 三部。
原文 佛在世时,有仙人值佛得罗汉,……至佛灭度后二百年中,从雪山出,……其人具足诵浅深义,深义中有大乘义,《成实论》即从此出。(卷下页六正)
眉批 此乃外道借佛说自广。
原文 次,上座弟子部者,佛灭度后,迦叶以三藏付三师。……二百年以来无异部,至三百年初,迦旃延尼子去世,便分成两部。……(卷下页七正)
眉批 上座部之分裂。
原文 三百年,从萨婆多出一部,名可住子弟子部,即是旧犊子部也。(卷下页八正)
眉批 “旧”=旧译(《文殊问经》)。
原文 而萨婆多传,有异世五师,有同世五师。……(卷下页九正)
眉批 五部说(萨婆多部传说)。
原文 所言五百部者,《智度论》释《般若·信毁品》云:佛灭度后五百岁后,有五百部,不知佛意,……(卷下页九反)
眉批 五百部说。
原文 今四论约用不同,故辨四宗差别:《智度论》正释《大品》。……(卷下页十二反)
眉批 大智度论。
原文 次明《中论》,以二谛为宗。……(卷下页十三反)
眉批 中论。
二谛:第一义谛,世谛。
原文 次明《百论》宗者,《百论》破邪,申明二谛,具如“空品”末说,亦应以二谛为宗。但今欲与《中论》互相开避,《中论》以二谛为宗,《百论》用二智为宗。(卷下页十六正)
眉批 百论。
二智:一实智(根本智),二权智(方便智)。
原文 次明《十二门论》宗者,此论亦破内迷,申明二谛,亦以二谛为宗。但今欲示“三论”不同,宜以境智为宗。(卷下页十六正)
眉批 十二门论。
七 曹溪大师别传题记、眉批
按,此书为大日本续藏经本。一九三○年,胡适发表了《跋曹溪大师别传(坛经考之一)》一文,这是他关于初期禅宗史研究中的一篇重要论文。在这篇论文中,胡适指出了《曹溪大师别传》一书在从敦煌写本《坛经》演变为宋契嵩改编本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里刊出的胡适一九二七年夏校读此书的全部题记和眉批,这对于了解胡适上述论文的写作准备是很有意义的。
原文 吾始祖传教大师之航海求法于唐也,其所传者三:曰台教,曰密乘,曰禅门。(叙页四八三正上)
眉批 最澄入唐在德宗贞元二十年(804), 明年(805) 归国。
原文 宝历十二壬午夏 金龙沙门 敬雄 谨撰(叙页四八三正下)
眉批 1762。
原文 忍大师告能曰:如来临般涅槃,以甚深般若波罗蜜发付嘱摩诃迦叶,迦叶付阿难,阿难付商那和修,和修付忧波掬多。在后,展转相传西国,经二十八祖,至于达摩多罗大师,汉地为初祖。(页四八四正上)
眉批 (此段是证此传之晚出。)
原文 忍大师即将所传袈裟付能大师,遂顶戴受之。大师问和尚曰:“法无文字,以心传心,以法传法,用此袈裟何为?”忍大师曰:“衣为法信,法是衣宗,从上相传,更无别付。……”(页四八四正上)
眉批 此一段大意见所谓《显宗记》,另有敦煌写本。
原文 大师春秋三十九,至仪凤元年初,于广州制旨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页四八四反上)
眉批 咸亨五年(上元元年)(674) 年三十四,隔五年,年三十九。然仪凤元年(676),他只有三十六岁。三十九岁当为调露元年(仪凤四年六月改)(679)。 否则以前之年岁当大改。
原文 仪凤元年正月十七日,印宗与能大师剃发落,二月八日于法性寺受戒,……(页四八五正上)
眉批 同误。
原文 ……时有荷泽寺小沙弥神会,年始十三,答:此之佛之本源。(页四八五正下)
眉批 神会当仪凤元年(676) 年十三,则他死时(760) 当年九十七了。与史传之九十三岁不合。此亦可见元年当作四年。然此证殊薄弱。
原文 至神龙元年正月十五日,敕迎大师入内,表辞不去。(页四八五反上)
眉批 高宗死于683 ,神龙元年(705) 为中宗年号。
原文 高宗大帝敕曰:……朕每谘求,再推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记传,传达磨衣钵,以为法信,顿悟上乘,明见佛性。……(页四八五反上)
眉批 此敕是假的。传法之说,此时尚未起。
原文 高宗大帝赐磨衲袈裟一领及绢五百匹。敕书曰:……(页四八六正上)
眉批 此时连武后都死了,那有高宗大帝?
原文 延和元年,大师归新州,修国恩寺。……(页四八六正下)
眉批 延和元年(五月改)八月改先天元年(712)。
原文 某(胡适旁注小字“其?”)年八月,大师染疾,诸门人问大师,法当付嘱阿谁?……答云:若传此衣,传法之人短命;不传此衣,我法弘盛。留镇曹溪。我灭度七十年后,有东来菩萨,一在家菩萨,修造寺舍;二出家菩萨,重建我教。……(页四八六正下)
眉批 此一段悬记与明藏本《坛经》相同,敦煌本无。
原文 大师在日,受戒开法度人三十六年,先天二年壬子岁灭度。至唐建中二年,计当七十一年。其年,众请上足弟子行滔守所传衣。经三十五年,有殿中侍御史韦据为大师立碑。后北宗俗弟子武平一,开元七年磨却韦据碑文,自著武平一文。开元十一年,……(页四八六反下)
眉批 此一段有后人加入的。先天二年即开元元年。“至唐建中二年(781) 计当七十一年”,此是补注,误作正文。此可见作传年代,计算稍有误。先天壬子(713) 至建中二年仅六十八年。“开元七年”“开元十一年”皆当作天宝。天宝七年(748) 距先天壬子恰是三十五年。韦据作碑,及被磨损事,又见《历代法宝记》。
原文 上元二年,广州节度韦利见奏僧行滔及传袈裟入内。孝感皇帝依奏,敕书曰:……又乾元二年正月一日……(页四八七正上)
眉批 肃宗。(烈按,指“孝感皇帝”)此下错误多不可解。“上元二年”皆当作“乾元元年”。重元字,作 ,误为二。
乾元元(758)
二(759)
三(760) 闰四月改上元元年。
上元二(761)
决无乾元在上元后之理。
原文 又宝应元皇帝送传法袈裟归曹溪,敕书曰(原注:袈裟在京总持寺安置经七 年):……(页四八七反上)
眉批 此代宗也。
袈裟在京七年,足证上文“上元二年”为“乾元元年”之误。
袈裟乾元二年(759) 至京,故至永泰元年(765) 为七年也。
原文 ……享保乙巳春,东武儒官山田大介,延同学天野丈右卫门,历观京师名区,偶获此宝册,拜写十袭其家焉。传末有“贞元十九二月十九日毕,天台最澄封”之字。……贞元十九当日本延历二十年乙酉也。……(页四八八反上)
眉批 据《睿山大师传》,最澄入唐在贞元廿年(804) ,如何有十九年在唐之题记? 九月上旬到天台。
贞元十九当延历二十二年。此误。
原文 宝历十二年壬午夏四月 祖芳仅识。(页四八八反上)
眉批 乾隆77(1762)
尾跋:1927年八月一日校读此传毕。天大热,以校书解暑热。
胡适。
八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题记、眉批
按,此书为同治十一年如皋刻经处刊本。此处所谓“曹溪原本”,其实仍是通行的元宗宝本。此书为胡适用来与唐敦煌写本进行比勘的工作用书,所以书中随意勾画之处甚多。胡适在扉页题记中比较了此书与唐写本在篇幅上的多少,另附纸一页则用不同的字母和数字,分别表示唐写本的次第,以此标记在本书各相应段落部位。这样,本书比唐写本多出之处,均一目了然了。胡适在一九三○年和一九三四年先后发表的两篇关于《坛经》的考证文章,就是在这些细心校勘的工作基础上写成的。
封面题记:
十六年八月买的。
适之。
附页题记:
此本五十四叶,百○七面。唐本比此本约少45面,计少百分之四十二。
十八.九.廿六.胡适。
唐本次第如下 A B C D E F G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a b c e f
原文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欲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发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页十三反)
眉批 此一段文字未改,而两本皆不易读。
原文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法性,出世破邪宗。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页十四正)
眉批 ⑨此偈在后。
原文 忏悔品第六(页二十二反)
眉批 有。
原文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性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页二十二反)
眉批 不同处多。
原文 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三慧香。……(页二十二反)
眉批 无。
原文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页二十八反)
眉批 文不同。
原文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页三十九正)
眉批 d不同。
九 校正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题记
按,此书为一九二五年长沙佛教正信会佛经流通处刊本。从胡适的题记中可以看出,他对此书有很大的兴趣,因此得到后十分高兴。此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坛经》正文。其品目除将“妙行品第五”改从明藏本,题为“坐禅品第五”之外,其余均与清以来通行的宗宝本相同。其所谓“校正”者,主要是在正文文字上做了一些润色的工作,而基本内容没有不同。下册为注释部分和序录部分。收录了明宪宗《御制六祖法宝坛经序》、宋郎简《六祖大师法宝记序》、元德异《坛经序》、明李材《刻法宝坛经序》、唐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唐柳宗元《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唐刘禹锡《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佛衣铭》、宋苏轼《卓锡泉铭》、宋契嵩《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赞》、元释宗宝《坛经跋》,以及清恽敬《坛经书后一》、《坛经书后二》等总计十三篇。
书尾题跋:
一九二六年,我在巴黎中国使馆见着此本,曾借读一遍。从此以后,我到处访求此本,历八年之久,到今年才被朱经农兄在长沙周稼生(大备)先生家里寻得此本,寄来送我。八年访求之愿,至此始偿。
一九三四.六.三.胡适 (印)
十 高峰妙禅师语录眉批
按,此书为光绪十五年金陵刻经处刊本。高峰原妙是元代著名的禅师之一,他的语录简要质实,在清末民初一批居士和学者中颇为推重。胡适此书中的眉批虽只有两则,但圈点处尚有不少,可见他也是比较重视此书的。
原文 山僧昔年在双径,归堂未及一月,忽于睡中疑著“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自此疑情顿发,废寝忘餐,东西不辨,昼夜不分,开单展钵,屙屎放尿,至于一动一静,一语一默,总只是个“一归何处”,更无丝毫异念。(页六反)
眉批 以下自叙。
原文 上堂:夜夜抱佛眠,上大人;朝朝还共起,丘乙己;起坐镇相随,化三千;……(页十一反)
眉批 此等话直是笑话。
十一 辩伪录眉批
按,此书为光绪三十三年扬州藏经院刊本。此书为元代道者山云峰禅寺沙门祥迈(贵吉)编撰,又名《至元辩伪录》。全书六卷,分上下册。书中记录了元初至元年间佛道两教激烈斗争的详细情况,是研究元代佛道关系的重要史料。
原文 当是时也,江南释教都总统,永福杨大师琏真佳,大弘圣化。自至元二十二春至二十四春,凡三载,恢复佛寺三十余所。……(序页一反)
眉批 即掘宋陵者。
原文 长生天气力里皇帝圣旨,宣抚司每根底城子里、村子里,达鲁花赤根底,官人每根底,……(页卷三页十四反)
眉批 此旨中有许多外国语。
原文 时今上皇帝,建城上都,为国东藩。皇帝圣旨,倚付将来,令大集九流名士,再加考论,俾僧道两路,邪正分明。今上皇帝,承前圣旨事意,普召释道两宗,少林长老为头,……(卷四页二十反)
眉批 元世祖也。
宪宗戊午 1258
十二 楞伽师资记眉批
按,此书为民国二十年北平待曙堂校刊本。此记最早由胡适在巴黎敦煌遗书中发现带回的。后由朝鲜学者金九经校刊整理,胡适为之写畜,刊入“姜园丛书”。今本则为新排印本,记前除胡适序外,又加了太虚的一篇序。此书胡适藏有多本,这里刊出的两条眉批是分别从两本藏书中辑出的。
原文 此三大师,是则天大圣皇后、应天神龙皇帝、太上皇,前后为三主国师也。
眉批 此“太上皇”指睿宗。
原文 《详玄传》曰:惟一 实之渊旷,嗟万相之繁杂。……。
眉批 此当是慧命之《详玄赋》及注。看《续僧传》卷廿一“慧命传”。
十三 童蒙止观 六妙法门题记、眉批
按,此书为光绪十八年金陵刻经处刊本。此二书是天台宗开创者智凯的著作,是阐述该宗基本教义的最简要读本。所以,胡适在封面上题曰:“此二书极有用,小止观最好”。
封面题记:
智者 dicd 597
此二书极有用,《小止观》最好。
原文 第四息诸缘务,有四意:……(卷上页六正)
眉批 注意。
十四 答顺宗心要法门题记
按,此书为光绪二十三年金陵刻经处刊本。此书为唐华严宗高僧澄观答顺宗之问而作的一篇短文。澄观在揉合佛教与儒家思想,使佛教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环境方面,是有重要贡献的。胡适的题记十分重视这篇短文的历史意义,并明白地点出了佛教中国化的这一发展趋势。胡适的题记提出了一个极重要的研究课题。
书尾题跋:
这一篇已是印度系与中国系融化时代的文章了。到宗密的时候,这个趋势更为明显。
适。
十五 精本袁了凡先生四训题记
按, 此书为民国十一年中华书局铅印本。袁了凡,名黄,字坤仪,初号学海,后改了凡,明万历间进士。他融会禅学与理学,作《四训》一书,包括“立命篇”、“改过篇”、“积善篇”、“谦德篇”等四篇文章。其大旨为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一种把每日所做之事,按其善恶增减记数的修养方法),在社会上有相当广泛的影响。所以,胡适认为此书是研究中世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封面题记:
少时在家曾见此书多份,是曹庸斋丈印送的。近年因治近世思想史,颇思重读此书,终不可得。今日得此本,重读一过,始信此书果是中世思想的一部重要代表。
适。
十二.十一.五.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