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开元寺天王殿建筑艺术
潮州开元寺天王殿建筑艺术
■ 达 亮
--------------------------------------------------------------------------------
《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2期
天王殿是宋代康定元年(1040)重修开元寺时所建。如今的天王殿是80年代初期,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诚先生以其母亲的名义独资重修。天王殿能重现昔日的风采,既体现了现代精湛的古建筑艺术特点,也反映出潮州艺人对古建筑工艺的综合创新能力。
在开元寺殿堂建筑艺术群中当推天王殿最有建筑科学价值。天王殿是开元寺第一重殿(又称过殿),建筑格局必须体现宏伟、庄严,但其建筑高度不能超过主殿,因此,采用单檐歇山顶的建筑形式。从天王殿建筑格调,可以看到3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天王殿在整体协调上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开元寺总体建筑格局是按照汉化佛教“伽蓝七堂”的营造法则而设置。在南北纵深的中轴线上,首进山门,二进天王殿,三进大雄宝殿,四进藏经楼(宋时为法堂),五进玉佛楼。大殿两侧跨院东为斋堂、西为慧业堂等生活区及观音阁、地藏阁两配殿。白天王殿到玉佛楼,左右各有一条长厢廊,使主体形成一座庞大、传统的民居四合院式的古建筑群。天王殿的位置特殊,它是联系东西两厢廊的纽带,和大殿及两侧各配殿的联系,使全寺上下左右的建筑群在排列上达到互相平衡,所以是南北中轴线上的关键点。
其次,天王殿充分显示出高大、广阔、通爽。天王殿高9.85米(殿脊不计),殿面宽11间50.50米,进深4间15.77米,建筑面积 797平方米,为国内现存传统木构建筑之最。在清代建筑中,仅见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及太庙为此规格,是全国汉地佛教寺院同类殿字中最大的天王殿。
由于殿堂采用斗拱结构,所以殿内墙壁不负荷载,只起“围绕遮蔽”和“界限”的作用。殿内墙壁尽管也能支撑,但支撑已由柱子独立胜任,所以墙壁在发展较完备的古典型建筑里就以围绕遮蔽为目的。由此,殿内墙体可以任意增减,为需要安排用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这种广阔、通爽的殿堂有效地改善南方多雨潮湿的环境,减少对建筑装饰和佛像的侵蚀,也适合容纳人流拥挤的局面,因此,天王殿享有“仪门巍峨,可容车马”之赞美。
天王殿立面分为3段,正立面屋顶,中辟面宽5间,中央高两侧低,进深1间的凹门廊,正面所辟3大门居中,中有大门,旁有小门,明间高而次间低,两侧高墙栅栏封闭,余各3间为1厅3房式僧房。中槽面阔9间,进深2间,连同北槽1间组成殿内广阔空间。明间北槽中段朝南向是弥勒菩萨坐像,北向是韦驮立像,两侧尽间供奉四大天王。一明二次的门庑,是春秋时期贵族士大夫大型宅第布局,而中央高两侧低的正门屋顶形式,只有在四川德阳汉代画像砖中可以见到。这种平面布局和立面构图,则保留了早期建筑手法。
第三,天王殿在建筑艺术上体现典雅古朴,实用大方,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由以下三方面表现出来:
一是殿柱采用完全木柱和木柱与石柱相衔接的柱石结构。檐柱以木石相衔接,下端为八瓣圆肚型石柱,上端为圆木柱,前檐柱上端的木柱直接墩立在石柱之上,后檐柱的木石柱之间垫有圆斗,斗底平面作十字形卯样与石柱的顶部相交,柱基为石覆盆。全殿共立50柱,其中完全木柱计有6柱,石柱与木柱相衔接柱计有4柱。石木相衔接柱,在强风袭击时,有抗力的作用。完全木柱相间在中殿内,当地震灾害来临时能消减震荡作用,故此,历经近千年的多次大地震、强风的袭击,未经倒塌,殿堂面貌仍然完好如初。
二是叠梁斗拱结构。整座天王殿全部用木料构筑,不用铁钉,仅凭木椎紧密衔接,全殿采用抬梁斗拱构架,斗拱高度近于柱高的一半,用高多达11层的斗拱迭起支撑,层层向上散开,及圆形瓣式斗拱支点力法,把整座大殿的主要承载力分传到殿中的柱承载,要承受殿顶成百吨重的巨大压力。圆形式斗拱最多达11层,是全寺殿堂柱斗拱之冠。
叠梁斗拱结构,是天王殿梁架构造之突出特点。天王殿这种屋架上层层叠叠的铰打叠斗,是一种形成于排架柱梁结构的形式,有可能是古书所记载的礴栌(斗拱),即斗拱的最古老原始的形式。 斗拱,亦作抖拱,宋称“铺作”。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斗拱,是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处于柱顶、额枋与屋顶之间,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由于斗拱有逐层挑出支承荷载的作用,可使屋檐出挑较大,兼有装饰效果,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
天王殿,是开元寺的主要建筑,至今仍有宋代的建筑风格,也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作。整座殿堂全部用当时最好的木料架筑,构件之间的拼接,毫无锤凿痕迹,始终不受气候的影响而严丝合缝。
日本奈良有个东大寺,他们一直找不到它的“祖庭”是在什么地方。后来,同济大学的专家教授们到了潮州开元寺才发现,这里就是原来日本奈良东大寺的“祖庭”,它的基本布局就是参考潮州开元寺的。
三是融合了传统工艺和现代的装饰艺术。天王殿的屋脊装饰,极富艺术魅力和佛教的文化特色。在屋脊上,潮州艺人用不同色调的彩瓷片配搭运用,精心镶嵌传统特种工艺“双龙朝宝”和祥云卷草装饰,匠人巧妙地将腾龙、火珠、水纹、云纹融于一体,耀于空际,使天王殿的外观显得更加绚丽多姿。
在潮汕的传统文化中,龙与火连接在一起,是农民期望控制水的强烈愿望;龙与火珠连接在一起,企望得到兴旺富贵;龙与云连接在一起,是自然神与苍天的宗教潜意识在民间的存在和反映,是祈求一个吉祥安康的生存环境。屋脊的装饰艺术,既具有传统彩嵌瓷的庄严、华丽,又渲染了潮州文化的深厚底蕴。
天王殿结构用料的特点是建造大建筑物却用料规格小。全殿木构架几乎无任何雕饰,这也是早期古建筑的特征。天王殿于1983年落架大修时,从梁架上拆下来的残损构件选样进行碳14测定,其结果为最早的木料为次间凤冠,距今1100年±75年。建筑学家、博士导师龙庆忠教授曾4次对天王殿缜密考证,断定其至迟为宋代遗构,其平面布置、立面构图与梁架结构均保留了不少汉朝和南北朝时期的特点,为国内现存较少见之早期木构建筑。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