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的空间大方光明
让心灵的空间大方光明
参禅的要件与方法(上)
李子选
佛学中有许多养生益寿的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然佛旨玄奥,佛理玄妙,常令普通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需要作一些普及性的介绍,才能使大众受益。我们不妨先从参禅说起,参者,参究也,禅者,佛心也。指用参究的方法以期达到_明悟本心之目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参禅这个修炼方法,是禅宗祖师为钝根行者开立的方便方法。本来禅宗一脉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诸祖相传只是以心印心,契悟而已。没有什么法可传,也没有什么法可得。古德云:“佛说八万四千法,人人各持一妙根,唯有祖师西来意,不在八万四千门。”所以禅宗一门的确不在八万四千修法之内。但是后来人根性趋下,无法领悟玄旨,契悟本心,所以祖师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开出参禅一门。既有方便,又在八万四千法门之内了。故古德云:“参禅念佛本来同,看破分明总是空,功到自然全体现,春来依旧百花红。”既然一切方法都是达到以“成佛”即成为觉悟的智者为目的的方便修法,所以对方便法的内涵就必须具有更清楚的认识与了解,才能生出正信,有了正信就会生成力量,有了力量才能灵活运用这个方便法门,如驾车一样平平稳稳地到达目的地。
参禅的禅,不是四禅八定的禅,四禅八定的禅有欣有厌,而参禅的禅是无欣无厌的。它也不是经教所说的静虑之禅和冥想之禅,因为禅宗之禅,非凭静虑和冥想所能得的。所以依教规而悟的禅,名如来禅;契悟本心之禅,名祖师禅。祖师禅的根源,远在世尊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廓然大悟时,已露端倪。禅宗的禅,是重知见,重契悟,非一般的禅者只知静坐、冥想、守窍、出窍、通灵、运气等世间禅、枯禅、邪禅可比的。所以禅宗门下的禅,是在于悟理明心,悟后起修,才算是真修。故古德云:“不悟本心,学法无益。”
1.参禅的要件:
首先是严守戒律—戒为无上菩提本,无论禅、净、密、律诸宗,都必须以持戒为根本。所谓由戒行定,因定发慧,名三无漏学。若不持戒律,修行而得解脱者,无有是处。戒学为三学之一,是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借以防非止恶。按其内容又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前者是止非防恶的各种戒,如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后者指奉行一切善行的戒,如二十键度等。两者分别止恶扬善,相辅相成。戒和律还经常连用,称为戒律,一般地说也是为出家和在家信徒制定的一切佛教戒规。律与戒也有区别,单言律是指专为出家比丘、比丘尼制订的禁戒,是所谓能制伏诸恶的,在家信徒不得闻知。
其次要坚定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无论是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必须要有坚强的信心,才能获得成功。若信念达到百分之百时,修一切方法,都能感应道交,圆满无碍。古德说过:“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事,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
我们要坚信自己本具觉性,有无量功德智慧,上与十方诸佛,下与蠢动含灵等无差别,诸佛已觉,其觉性并未减少一丝一毫,“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气只因自己的世俗之心,如云遮日,障蔽本明。我们今用参禅一法,来拨云见日,复本归源,见.自本性,不达目的永不罢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再次要明确参禅之法—禅宗的宗旨。正如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所说:“我有正眼法藏,涅架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云云,涅梁,是佛学的专有名称,它是代表宇宙万有和众生生命的身心总体,在万机未动之初,身心一念不生的原始寂默情况中,它是寂然不动,超越形而上的体段,所以佛学为了形容它的绝对待、无形相、无扰动、无境界的境界,另行命名它是寂灭的情况;为了引申涅架寂灭的功能,并非空寂如万物死亡的断灭,所以又说它是圆明清净的大觉。它以无相状之相,是其实相,所以它是超越思想意识,不是语言文字、理论可以尽其极致的微妙方法,这是佛学全部教法中的一只正眼,也是所有佛教学理包藏的真正目的。那么,要求证得涅架的人门方法,除了从现成的身心着手以外,实无其他的妙法。而这个身心的本功能,即生理和心理意识所有的作用,都是涅架妙心的功能。古今中外,所有宗教、哲学、科学所要追求宇宙人生最后最高的目的,也就是要求证到这个。
由释迎的一拈花,迦叶的微笑开始,把释迎过去所有说法传心庄严肃穆的压力,一扫而空。犹如使人行遍千山万水,去找一个归宿,经历苍茫无涯的途程,最后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处,忽然冲破一层薄如轻纱的迷雾,眼前一片平坦。草长莺飞,鸟啼花笑,无限生机,都在心头眼底,此时找到了身心性命的真实面目,别有会心,付之嫣然一笑。这一微妙方法,决非局外人可以想象而知,亦非意识思议可及。到了中国之后从达摩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只在片言指示之下,便使二祖慧可得到安心修法之后,经过百余年间,五传而到六祖慧能,开始到达盛唐禅宗的规模。此后禅宗的教法,如马祖道一禅师等人以次,大如释迎拈花,迎叶微笑的作略;或扬眉瞬目,或一棒一喝,或竖一指,或吹布毛,或见桃花而悟道,或闻钟声而见性,大都多在平常日用之间,最平实的生活机趣里面,而彻悟到最奇特幽玄的妙谛。所谓言下顿悟,所谓明心见性,立地成佛的修法,就是如此简便而已。
然而禅宗号称为佛法的中心,它教外别传的修法,既是如此的简便,那么,释迦牟尼一生的言教,以及印度与中国历代祖师和高僧大德们穷究的教、理、行、果,以求信、解、行证,而达到闻、思、修、慧等三无漏的学习努力,难道都是徒劳白费了吗?其实不然,禅宗所谓的教外别传,只是对全般教理求得实证的教授法而言,并非在所有的教理之外,另有一种心印的传授。因此之故,到了宋元时代,形成了一种参禅的禅宗风气,使原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法,重新与小乘禅观,以及采取禅那思维修为主的禅定合一,认为求证到心境专一,一心不乱的止静寂定境界,便是禅宗的人手工夫,由此而产生禅宗的教法,以禅定静坐的方法为主的“参话头”、“作工夫”,或者说以默照澄心等,便是禅的道理。
从此一提到禅宗的修法,因袭相沿,成为习惯,大多都以“参话头”、“起疑情气“透三关”之说,为禅宗的不二修法,遂使禅在修为上走向默照、止静的境界,成为最常见甚至唯一的方法。
“话头”,类似于现代语的“问题”或“疑问”等词汇的综合涵义。但又有所不同,因为我们内心发生某一个问题时,就会运用脑神经的功能,可以漫无边际地去思维、审辨、分析、推测,一直归纳判断得到答案,自认为得到满足;或者根本无法解决,保留、存疑或转向另一思想范围,变成另一情绪。当任何一个思维意识起了作用的时候,便是一句话的开头,这就是话头。它指的是要找到一个问题本身的开端,“参话头”,也就是参究这句话的来源和根源的方法。简单地说,一念未生之际,就是话头,一念才生,已成话尾了,这一念未生之际,就叫做不生不灭,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时时刻刻,单单的的,提起一念,反照这“不生不灭”的地方,叫做参话头,或称照顾话头、看话头、不离本参等。更明白的说,叫“观心”,有时又称“看念头。”它是指心理思维意识的活动,以及情绪、习惯、感觉的作用。人生的念头,细分起来,实在太多了,在情绪上有喜怒哀乐,在佛学中有贪、腹、痴三劣根,以及在小乘学说中的八十八个结使,大乘学说中的五十三个心所,八个识所等等,一言以蔽之,皆可名之为“念头”看念头,便是观心的作用,用此方法来参禅,那就与修习止观法门一样,先以调心(调整生理)、调息(调整呼吸)等有为的修法作为前导,然后达到澄心静虑,初步使心志专一不乱的境界,属止观的观行以前的止念范围,依此次第,循序上进,便是禅定所属四禅八定的过程。由于制心一处,求得静止专一的境界,再起观照,审察心念的往来迹象,或者探究“话头”的答案,此乃属于观行的范围,同于三止三观的修法,但小异耳。禅与瑜伽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