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僧要像僧 寺要像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郑建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僧要像僧 寺要像寺

  郑建邦

  ——关于当前群众对僧人、寺庙的反映,应引起佛子的警惕。

  一、学佛是有钱人的事

  著名诗人流沙河研究《庄子》有成就,我劝他研究佛学。他说:“学佛,是有钱人的事,我学不起。”我以为,这是搪塞我的戏论。后来,在几所大寺院听了群众的反映,猛生警觉,佛教,不应搞成有钱人才学得起的人为障碍,要大开方便之门。据说某寺法师,举行升座仪式,朝礼者如云。安排住宿的执事僧,依供养的钱多寡来安排住宿之上中下。从海外来的大款住宾馆食宿;供养上千上万者住寺居士林(招待所);几十、百元者睡地铺。

  东坡居士对寺庙人为的等级非常反感:用“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的对联讥讽只重衣冠不重贤的客堂僧人。

  僧人应有不阿谀权贵的品质。既要妥善安排好所有朝礼者的食宿,又要体现佛陀众生平等的精神。“腊八粥”是佛成道时,朝礼者众,所供之物,煮成一锅,人人得而食之,美味无比,流传至今,佛陀其伟大也。丛林“罗汉菜”即此衍化。有钱的人,受此平等待遇,不但不会责怪僧人,反而处处传颂:“某寺某方丈就是好,没有势利眼光看待我们。”

  其实,捐献数十元、百元者,也许是信心修行最虔诚的一族。他们闻风而动,很久以来就起心动念,积攒起不易得来的钱物,要去某寺赴法会。有如佛陀在世举行法会时贫婆献裙的故事,僧人应该了解,把贫婆的供献置于国王、富人的供品之上。

  有些大寺,一杯茶涨至五元,一张门票也涨至几十元。把寺院搞成纯粹收钱的旅游景点。拒广大佛子于门外,忘了自身主要还是道场,专为天下“穷子”(未闻佛法者)解困的道场!近慈寺伽蓝殿能海上师撰的联语说得好:“吉祥无尽藏专为穷子解困;法轮大总持愿与智人同修。”寺庙要像庙,我最佩服缅甸寺庙不取分文,只要脱鞋即成,随便出入。即使仰光大金塔,任人出入绕塔、礼拜、静坐,亦不设门票。据我国国情,设门票应以广大佛教徒及人们的承受力设想。应遵解放初期之宗教政策:“僧要像僧,寺要像寺。”寺庙不应变成纯粹的旅游景点,对国对民都不利。

  二、不要搞庙中庙

  大寺院的僧人,其寮房内大都设有自己的小佛堂。其目的利于自己学修,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人,目的不是为了自己学修,越搞越大,花香灯水果,幢幡幔幛屏,精益求精,俨然成了寺中之寺,吸引信众去他的寮房向他皈依,向他供养,听他说法。这种攀缘的人,搞寺中寺的人,其作法不是甚妙,而是甚险!首先违反佛制,再其违了寺规。

  收皈依弟子之大比丘应是“五年学戒,十年不离依止(善知识)”的老修行。当今丛林,龙蛇杂居,这样的老修行是生活简朴,崇尚戒行,不著色相,不攀外缘,更不争缘。他们是寺庙的中流砥柱,是庄严的龙象,他们是如来的真佛子。

  庙中庙之危害,互相攻击,结成小圈子,分裂僧团,误导信众,以致信众也成团,称“我是某师的弟子”,“他是某师的弟子!”

  到底是谁的弟子?

  都是佛的弟子!

  某某师只代表僧宝中之一员而接纳众生的皈依。皈依弟子,是上师、是三宝的弟子。非某某的弟子。真学佛者,要维护三宝之住世而努力,不要作出给寺庙、三宝脸上抹黑反而认为自己是在“护法”的愚蠢举动。不要去钻僧人的寮房所谓“听法”、“护法”。

  大丛林,应每天安排讲经活动,把具有说法能力的僧人推上法座,这样既锻炼了僧才又弘扬了佛法,更消灭了庙中之庙;还可选出几位有说法能力的僧人上台说之,轮流演讲,造就自己寺庙的法师。

  如果遇上一定要听某师讲的居士,某师不应在寮房接待,应在客堂或公共场合下说法。

  住持、方丈应按佛制率僧众日日诵略戒,半月诵广戒,雨季应安居,安居结束,实行自恣。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佛陀所制僧团的最先进的办法,两千五百年前佛陀提出治理僧团的办法确是有效的灵丹妙药,今天为社会所仿效,仍不失治理团体的好办法。我们教内更应奉行。

  佛陀还说,僧团要实行“六和敬”。丛林谚语:“要得佛法兴,还得僧赞僧。”又云:“丛林以无事为兴旺。”

  三、如来担子佛子挑

  我听了学佛是有钱人的事,以及大寺院对钱而人为的等级安排,给社会人士造成错误的认识,以为这就是佛教。断送了好多人的慧命,实是痛心。

  怎么办呢?

  我以为,出家众、在家众,都是佛的弟子,都要挑起如来家务的重担。尤其是大比丘,应深入经藏,严持净戒,修持禅定,遵守寺院清规、国家法律,广度众生,遇有众生,哪怕是一个,不管他是智愚贤不肖,都要向他宣传佛法,弘扬佛法。向玄奘、虚云、能海等高僧学习。丛林谚云:“应眼观上座,切莫学下流。”此之谓也。

  在家居士要向维摩诘、杨仁山学习。要向明末杨德澜老人及他的学生张辅国学习。师生二人说服佤族头人魏相大人,去大理学习藏传佛教经文,学成回佤族地区,正式传授佛教,改变崇拜鬼神,而正信佛教。改变一个民族的信仰,这是何等担负如来家务、弘扬佛法的精神!

  愿读者诸大德,勿以为这是杞人忧天,更勿生自了汉之悲观念头,说:“末法众生,就是如此。”要知道,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愿天下之寺庙皆成庄严之道场;天下之僧人皆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摘自《洛阳佛教》2005年第三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