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求道必先务本——对阿含圣典地位与价值的重新思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向 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求道必先务本——对阿含圣典地位与价值的重新思考
  编辑:向 明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阿含圣典在中国长久遭到漠视的现实,追溯和纵观阿含圣典的历史发展,不为旧有的时蔽所拘,反省现代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生活,更深一层地探究佛陀住世演化诸方之法的真谛,使佛法从新的适应中开展弘扬。主要从其地位和价值两方面来阐述阿含圣典对修学佛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四阿含 五蕴 三十七道品 阿笈摩
  《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只有当我们深刻地了解到阿含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及佛法的重心后,我们对于修学佛道,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一、阿含圣典的地位
  (一)从历史角度看阿含地位
  佛陀入灭,凡情未了的有学位人,悲情难抑,痛哭流涕;所作已办,已渡苦海的阿罗汉感叹曰:“世间眼灭,一何疾哉!”早期佛陀的言教是透过弟子们的口耳相传而辗转传诵下来。现存的四阿含,便是第一次王舍城结集、编定,代代相传而来的原始教典。阿含,是一切事相应教的意思,它另有辗转传来和法的归趣等意义。在《瑜伽师地论》被译为“阿笈摩”和“事契经”。此论卷八十五说:
  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是故说名杂阿笈摩。即彼相应教,复以余相,处中而说,是故说名中阿笈摩。即彼相应教,复以余相,广长而说,是故名长阿笈摩。即彼相应教,更以一二三等渐增分数道理而说,是故名增一阿笈摩。
  由此可见,以基本法义分类为主,所结集的圣典称为《杂阿含经》;而在篇幅较长的经典收集名《长阿含经》;不长不短合称为《中阿含经》;以法数渐增的方式集成的经典称为《增一阿含经》。
  探究什么是佛陀的原始教说风貌,汉译四阿含和南传五尼柯耶教各具有相当的价值。四阿含经兼具多种部派思想,可作各经相互间的比对。南传五尼柯耶,因具有上座部思想完整的传承,可看出南传佛教发展的轨迹,甚至可作为大小乘佛教思想源流的比较参考。在浩瀚广大的法海中,无疑阿含圣典完整地保持佛法的本质,且被当今印度及世界佛教界公认为原始佛教圣典。
  凭实而言,对印度传来的佛教,应本其宏观、客观的态度,正视每一期的佛法,还原于历史真相,以阐扬释尊正觉。正如印顺法师说:
  佛法的如实相,无所谓大小,大乘与小乘,只能从行愿中去分别。缘起中道是佛法究竟的正见。所以阿含经是三乘共依的圣典。[1] (二)唯识、天台、华严判教及对阿含的评价
  唯识大乘经的三时判教,如是说:
  尔时胜义生复白佛言,世尊!于初一时婆罗尼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2]
  依佛法说,这是甚深的中道,空前未闻的觉音,不是天魔、梵所能转的。然较之后期大乘佛法,“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3]。基于唯识大乘的立场来看,早期阿含圣典乃为小根之人宣说,即是不究竟的法义,其内容需要进一步的开显发扬。
  天台智者大师被尊为中国的小释迦,以五时八教判摄如来一代时教。五时:华严、
  如来初成正觉,在寂灭道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宿世根熟天龙八部,一时围绕,如云笼月。尔时如来现卢舍那身,说圆满修多罗,故言顿教。[4]
  意思是:释尊成道后,直接宣说自证的妙法,圆满修多罗。这不是无明凡夫、愚法二乘根性所能承受的法门,所谓“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不闻圆顿教”,惟有大菩萨的程度,才是法会的当机众。
  圆满顿超的华严大教,为一般众生所不能接受,佛为适应众生根机,不得不施设方便,渐次引导。阿含是渐初,方等大乘为渐中,般若法门为渐终。五教十宗之判,对小教的解说是:
  小乘教者,即愚法二乘教,异大乘故,逐机设故,随他语故。以其明诸法数一向差别,所谓拣邪正,辨圣凡,分欣厌,析因果也。[5]
  总摄佛法一切宗派为六宗之一的随相法执宗,“谓一切我法起有无执故,即小乘诸师依阿含缘生等经,造婆沙、俱舍诸论等”。就以上判教及对阿含的评价,可看出阿含圣典为什么在中国佛教界被漠视的诸多因素,令后世学佛人,高推佛果,贬抑声闻。倒是印顺法师对此作了较中肯的说法:
  天台的藏教,主要依三藏说的;贤首的小教,重于佛教界的事实,小教——六宗是部派佛教,不能代表一味和合的原始佛教。
  同意三乘同坐解脱床,同断二执,同证二空,所不同者,行愿大小而已。[6]
  (三)阿含圣典在南传佛教的地位
  释尊涅槃后,弟子们结集佛的遗教。迨至孔雀王朝统一印度,佛教成为国教,阿育王大弘佛法,广集佛之遗教,使经律论三藏咸备。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的兴教活动,使得佛法从印度向东面海外传播,以其较简易的教义,更能吸引当地人民,迄今对当地民族,影响颇大。公元前247年至前207年,阿育王派他的儿子摩哂陀长老带领四位僧人到斯里兰卡,向当时国王宣讲佛法,又请长老的妹妹僧伽密多罗长老尼来斯里兰卡传比丘尼戒。初是口口相授,后来产生“巴利文三藏经典”,而此时印度的原始典籍却早已散失无余了。斯里兰卡文化是从佛教产生,巴利文亦变成斯里兰卡的文学语言,属于印度文化支流。
  阿育王派两位僧人苏那、乌陀罗到金地(今缅甸)国去弘传佛教。从许多石刻铭文和用梵文以及四五世纪的印度文字记载佛教事迹中,推测大约公元六世纪,大乘佛教盛行马来半岛。公元一二世纪,佛教盛行暹罗(今泰国),八九世纪受柬埔寨影响,婆罗门教与佛教同时并兴。十三世纪中叶,受泰族统治者的影响,上座部佛教和巴利文盛行泰国和老挝。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及外国高僧来境弘法,佛教和巴利文典籍不仅有牢固基础,而且传播到现在老挝境内许多地区,致使现在这些地区仍保有用巴利文记载的地方史传。
  佛教传入东南亚所受的第一次推动力,也是来自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的兴教活动及公元一世纪大月氏贵霜部族的鼓励,以锡兰(斯里兰卡)为中心的上座部佛教(依据南传五尼柯耶),大大地兴盛且正迎合东南亚各国人民的需要,从佛教中求得宗教、文学、艺术的灵感。印度的佛教,就这样以各种方式,传布到东南亚各国去,这种思潮传到那里,发生奇异的结合,不仅融合成一体,而且为当地人所修整。这种成长的动力,给佛教带来一个新面貌,同时提供一种力量。
  阿含圣典,在印度佛教史上确系最早期的佛法,从三期佛教发展的次第足资证实。印顺法师说:
  经典的暗示,声闻藏不判教。性空大乘判大小二教,以空为究竟说。真常与唯心之大乘经判三教,初则详无常,实有声闻行;次则说性空,幻有之菩萨行;后则说真常妙有(不空)之如来行,以空为不了义。[7]声闻、菩萨、如来三期圣典,印证了印度佛教流变的实况,也显示声闻佛法的阿含藏,正是根本佛教圣典。众所周知,佛教史上所谓大小乘之称,乃是后起的产物。释尊的时代无大小乘之分,阿含圣典乃是大小分宗前的一味佛法。天台与贤首大师的四教与五教次第,肯定阿含是人间佛陀适应时代与众生根机的早期圣典:
  印度佛教的兴起,发展又衰落,正如人的一生,自童真、少壮而变衰老。童真,充满活力,是可称赞的。但童真而进入壮年,不是更有意义吗?壮年而不知珍摄,转眼老了,老年经验多,知识丰富,表示成熟吗?也可能表示接近死亡![8]
  这则譬喻,很形象生动,内涵丰富,不赞同“愈古愈真”与“愈后愈圆满”,应树立对全盘佛法的信念和态度:
  能立本于佛教之淳朴,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庶足以复兴佛教而畅佛之本怀也欤![9]
  二、阿含圣典的价值
  印度佛教的衰灭,固然有外来的因素,但发展与衰落,也有佛教自身内在的主因。正如老人的终于死亡,主因是身心的日渐老化。初期佛法——阿含圣典,由于众生的异见、异忍、异欲缘故,难免见仁见智,人言言殊,惟可肯定,它为一切佛法本源所在,永远值得我们尊重,信受奉行的如来遗教!僧肇云:
  阿含,秦言法归,法归者,盖是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其为典也,渊博弘富,轻而弥广。明宣祸福贤愚之迹,剖判真伪异齐之原。历记古今成败之数,墟域二仪品物之伦,道无不由,法无不在。譬彼巨海,百川所归。故以法归为名。[10]
  古德几句金玉良言,含蕴了阿含圣典的精粹,后学莫不为之称道。它的价值并非几方面可以诠释方圆,仅仅从适应现代社会种种研修佛学的途径提供一些斟酌的意见,以及作为修学大乘菩萨道的基石。
  (一)《阿含经》中的印度社会
  因缘果报,因因相续。任何思想的孕育与发展,都受当时的时代环境所影响。佛教在印度兴起与传播,亦与当时时代息息相关。释尊对众生说法,由于众生程度层次不同,为觉有情而方便善巧,当机说教,随时以实例作为譬喻,以及与门徒的问答,无形中亦记录下不少当时印度社会史料。从阿含经中撷取有关经济活动的史料,作为对当时印度经济社会的探讨,亦可帮助我们对原始佛教的时代背景多一点了解,同时作为中国佛教文献史一块未完全发掘的宝地。印度农业发展为时很早,释尊说法时,常用耕作来比喻修行工夫。从圣典中可得到不少有关农耕的资料。如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三:
  吾以信为种,诸善为良田,精进为调中,智能为辕辐,惭愧为犁具,念为御耕者,身口意调顺,持戒为鞅子,耕去烦恼秽,甘露随时降。[11]
  圣典中通常把灌溉与施肥同时并举。《中阿含》第五十《牟梨破群那经》说:
  诸比丘因此生念向法次法。犹如良地有婆罗树林,彼治林者,聪明黠慧而不懈怠。彼随时治树根,数数锄粪,以水溉灌……如是彼良地婆罗树林转转茂盛。[12]
  释尊常常提醒修行人,如何去烦恼证菩提,犹如农夫种田但问耕耘。《增一阿含经卷》第四:
  犹台田家农夫修治田业,除去秽草便能成就谷食,此后常当除弃五盛阴病求入无畏泥洹城中。[13]
  释尊教化所及的城市,工商业一般都较繁荣,关于商业往来的交易行为、储蓄与投资,圣典中有不少资料述及,如一般交易活动,商品买卖方便,商人亦形形色色等等。《起世纪》卷第七:
  阎浮提人,所有市易,或以钱宝,或以谷帛,或以众生。瞿陀尼人,所有市易,或以牛羊,或摩尼宝。弗婆提人,所作市易,或以财帛,或以五谷,或摩尼宝。郁卓越人,无复交易。[14]
  圣典对于财富的积累,比喻如同蜜蜂采花制蜜,尽量储蓄。个人所得之分配常作四等分。如《中阿含经》卷十三:“彼如是求财,犹如蜂采花。后求财物已,分别作四分:一份作饮食,一份作田业,一份举藏置,急时赴所须,耕作商人给,一份出息利。”[15]以上资料显示,圣典集成的时代,当时印度农业已很成熟,因而推动工商业的发展,金钱往来的结果,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人心向往金钱,为解决当时印度工商业萌芽时期的社会种种烦恼问题,有佛教的兴起。佛陀的人格,说法的层次,僧伽团成立的楷模,在圣典中淋漓尽致展现,成为不重视历史记载的古印度的重要文献瑰宝。
  (二)阿含圣典的因材施教
  佛教作为提供众生走向解脱或开悟的道路,基本上就是许多教学法门的汇聚,并且有其多样的理想、指导原则与方法。佛陀和声闻弟子之间的教学对答,以及与当时其他人物之间的往返问难,很大部分保存在汉译《四阿含》与相关的别译经,以及巴利语译的《五尼柯耶经》,令后学得以饱参圣典中因材施教的精神。
  因材施教最主要,不在于把教育理念讲得玄远莫测,而在于能够适切推行,须满足一些先决的条件。举要者有三: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相当多样的教材,并且对每样教材要能灵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贯穿。圣典记载的许许多多的修学法门与相应的道理,佛陀的因材施教在授课资料的汇聚上有很丰富的成果。若着眼于修学者的根器,可以有“随法行”和“随信行”这二种不同的趣入方式[16]。若着眼于所要对治的业障,由于众生业障的倾向千差万别,加上个人对治业障的最低或最高需求标准也不尽相同,便给因材施教留下宽阔的运用空间。众生业障粗分贪嗔痴三大类:佛经也指出了多种方法[17],如贪行者加修不净观,嗔行者依于慈悲观来转化气质,痴行者则可透过缘起观生起觉照诸法生灭历程的智慧等。
  其次,虽备妥丰富且多样的教学法门且以渐次升进方式予以贯穿,教师更需常和学生保持良性的互动,既清楚了知个别学生的进展情形,也可让学生对往后的趣向预先有个大略的把握。佛陀特别强调,师生之间期望应该是双向的,而不能仅止于片面地要求学生。《长阿含经·善生经》记载佛陀的教说:
  善生!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有五?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善生!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云何为五?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问,会善解义;四者示某善友;五者尽以所知诲授不吝。[18]
  师生之间共同以一“敬”字在教学关系上面对彼此的人格,渐次展开彼此的教与学的活动。特别重要的是师者能做到“随其所问,会善解义”:佛法修学绝对不是按部就班地机械操作,而是有它相应的灵活调适性,并且为人师者理应针对个别弟子的疑问适切讲说,使能妥善领解其义。圣典可以说是这八个字活生生的注脚。
  再则,圣典所透射的因材施教,并非仅止于平滑地引导个别弟子在广度或深度渐次升进,教师还需视个别情况就教学内容或方式以无数方便随时做各种幅度的调整。佛陀对多位比丘述说自己在教学方式所做的调整:
  诸声闻始学,智慧未足,如来以法随时教授而消息之;若久学,智慧深固,如来故舍,不复随时殷勤教授,以其智慧成就不放逸故。[19]身为师长的佛陀就这样以过来人的身份陪伴众家弟子各走一遭,并且在心态上先做自我调适,因应弟子由始学到久学的日渐成长,对弟子自立上进能力的信任也与日俱增,据以改变一己的教学方式。其中亦明白突出一个教育家的自信与条理,以及随时准备把最大程度的信任给予自己一路带领着走过来的学生,这正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即造就能卓然自立的人才。以上三个主要条件,并不能范限圣典的教导理念,只是部分精神的体现,却是能引鉴今日僧才教育卓有成效的原始依据和根本原则。学生即可依于最适合自身条件的方式,通过和老师的互动,在学习的路子一路迈进,且在成就学养的同时亦成就自身。
  (三)阿含圣典中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三乘共修
  佛陀亲自觉悟的法,是适用于所有众生的一个普遍法则,是引导众生脱离生死苦海的方法。只有实践它,落实到身心现象上,时时觉知诸受无常、无我的特性,而不生起贪嗔的习性反应,如此才是走在菩提道上,才能探究正法的内涵及真正意义。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声闻、独觉、无上菩提所必修的。论中有说:
  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中也不说三十七助道品独是小乘法。[20]
  实践此助道品有一些前行方便,而后才依次修行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释尊对颉隶伐多长老的开示如下:
  若唯有贪行,应于不净缘安住于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若唯有嗔行,应于慈愍安住其心;若唯有痴行,应于缘性缘起安住其心。若唯有慢行,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若唯有寻思行,应于安那般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21]
  以五种净行所缘为根基,接着去修毗婆舍那,所修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1)四念住的实践四念住旧译为四念处。释尊说:
  有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法。如是比丘!于此四念处修习满足,精勤方便,正念、正知,应当学[22]。
  在修习时,必须亲自体验身心现象的刹那生灭。要点是直接观察身受心法的缘起过程,由于四食(段、触、思、识食)而有身,由于根尘接触而有受,由于名色而有心,由于作意而有法;整个身心现象由于缘起而存在,在刹那变化中,没有我及我所,在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中,不断生起灭去[23]。必须连续以平等心去观察诸受的生灭无常,唯有断除对身心诸受所生起的贪嗔反应,才能灭除爱取。
  (2)四正断的实践
  在于使未生恶不生起,已生恶令断除,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不忘失。对以上四项要殷勤策励,精勤努力,不到圆满终不歇息,故又称四正勤。释尊说:
  我于二法依止多住。云何为二?于诸善法未曾知足,于断未曾远离。……不舍善法,不得未得,终不休息,未曾于劣心生欢喜,常乐精进……是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24]
  习四念住,自然而然实践四正勤。时刻体认身心现象的无常、无我,在四念住的观照下,贪嗔反应日渐消减,身语意的不善行为也渐灭除,善法日增了。
  (3)四神足的实践
  对恶不善法不断对治,对善法不断增进而生起心一境性,证得欲、勤、心及观三摩地,圆满成办时,便是欲、勤、心、观神足。“足”代表能行走到目的地,“神”代表世间殊胜之法,出世间法则是最殊胜之神。由于四神足能行走到世间及出世间法的殊胜处,经过这一条道路就能达到涅槃的目的地。它的实践承续四念住的修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心现象上,使不善法减除,善法增长,在希欲及信解的力量下,将禅定及智能不断地加强,对顺逆的感受保持平常心,不再生起贪嗔反应,四神足就渐次圆满。
  (4)五根五力的实践
  五根与五力其内涵并无不同,释尊说: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断;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者,当知是四禅;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25]
  五力的内容与上相同,只是在实践的阶段上,五力比五根较纯熟而已。四不坏净是对佛、法、僧的净信及圣戒的成就。具足五根五力中的信根信力一方面依靠亲近善士,听闻正法,一方面依靠如理思维,法随法行,由此才能进入圣流。
  (5)七觉支的实践
  七觉支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觉支,修习满足,终必灭除痛苦。亦是四念住修习贯穿始终来圆满七觉支。释尊告诉萦发目键连说的大意:修习七觉支时,其观察对象与四念住完全相同,都是针对个人身心所摄的身、受、心、法,不断地努力地观察、觉知五蕴的生灭无常、无我,在止观下,生起喜觉支、轻安、定觉支,再继续观察身心最微细的生灭变化,仍然保持平等心,将贪痴的习性一层层地根除,圆满七觉支也是层层上进[26]。
  释尊说:
  若比丘修念觉支,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如是修择法、精进、喜、猗(轻安)、定、舍觉支、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27]
  整个过程,不外是修习四圣谛,都是立足于个人身心之上的。
  (6)八圣道的实践
  从四念住到八圣道是前后呼应的,是整体一贯,都是依远离,依无欲,依于灭,往上证得断界、无欲界、灭界而圆证菩提。对八圣道的修习便是对身心五蕴(特别是受蕴)先思考其无常、有为、思所造、缘生的性质,接着亲身去体验其刹那的生灭,以得到修所成慧,如此才能对自己的身心不再执著,因而正语、正业、正命等八圣道便能完成,同时对于三受(苦、乐、舍受)执著也全部断除了。众生想要由轮回痛苦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不断地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便是走在菩提道上,终必破除无明壳,得到究竟的解脱。就实质而言,不外是以戒律为基础,不断地修习禅定与智能。圣典给我们诠释佛法的实践方法,适各类众生相应而有不同,总归于此三十七助道品,让人感受佛法落实到个人的身心实相上,于日常生活当中,时时觉知五蕴的无常、无我,不断灭除对自我的执著,人与人之间自然就建立起安祥和谐的关系,人间净土自然也就达成。整个菩提正道是立足于身心现象的不断觉知,对苦受不起嗔心,对乐受不起贪心,时时体验其无常、无我的特性,如此才能拔除根深蒂固的习性反应。也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灭苦的究竟目的,安祥和谐地生活。
  三、阿含圣典对修学之助益
  以阿含圣典为修行学习之参照,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助益:
  (1)直入断除身心烦恼之核心,如“擒贼先擒王”般地切入,从法义修学中得到身心自在的利益,亦养成更成熟的人格特质,引导我们更坦然地面对困难。阅读原始圣典如佛陀亲自教导我们学佛,经中的故事、对话是如此亲切、感人又熟悉就像我们身边的人与事,使人对佛法的信心日益坚定,也能发出“有为者亦若是”的心声。近现代高僧遍能法师对其弟子说:
  在《阿含》诸经籍中,也有大乘之名,也提倡“八正道”的修学方法,并以“四摄”为大,亦强调大乘“六度”为究竟。……南传佛教徒也认为:最好的功德莫过于悲心,最甜蜜的快乐莫过于心境的平静,最清净的真理莫过于无常的存在,最高的宗教莫过于道德智慧的开展,最伟大的哲理莫过于教导我们证实当下看到的结果。……欲重振佛法,我们还应该对原始佛学时期的经籍进行系统的研习,去深入洞明佛陀真实的教义,以《阿含》为基础,对大乘佛学来一个彻底地反省![28]
  (2)再度切实地认识阿含圣典的价值、地位,不但是根本佛教及原始佛教的研究资料,独一无二的宝典;同时也是佛教发展与大乘佛教诸学派的母胎,是一切大小乘教学思想的基础与轴心。能海上师晚年因世多轻小乘,特对《阿含》缜密研究,谓《阿含》为佛金口所宣,百劫千生难逢之教,所有密法道理及秘密修法,《阿含经》里均有含藏。于1960年不顾年迈体衰,每日精读《增一阿含》,根据康公等恩师口授要诀,以及多年学修经验,撰写《学记》自序云:
  深悔少壮之年,以无知故,不识《阿含》大教无上无穷,未肯虚心学习。中年受雪山之教,渐识门路,不怖经多文广,一日不死,必学一日,超越老病,复萦三宝文殊加持成就。
  最后重序指出其精微义理,入道要门,且谓:
  服膺阿含,全心遵行,则神通光明,不求而自来。
  苦口婆心,以助来学,前后一如,老而弥笃,显密圆融,参证确凿,令见闻者,倍增景仰[29]。
  阿含圣典是公认现存最早的佛典,乃佛陀一代时教的本源。今日佛弟子,若能精勤研读思推,如法实践,将如同《佛遗教经》所说:“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
  [1]印顺:《佛法概论》自序。
  [2]《解深密经·无自性品》,《大正藏》册16,页688。
  [3]同上。
  [4]《大正藏》册46,页1931。
  [5]续法:《天台五教仪开蒙》。
  [6]印顺:《初期大乘佛法》。
  [7]印顺:《印度之佛教》自序。
  [8]印顺:《佛教史观》。
  [9]印顺:《印度之佛教》。
  [10]僧肇:《长阿含经·序》。
  [11]《大正藏》册1,页466。
  [12]《大正藏》册1,页744。
  [13]《大正藏》册2,页564。
  [14]《大正藏》册1,页345。
  [15]《大正藏》册1,页642。
  [16]参阅《中阿含经》,《大正藏》册1,页752、16、210、211、240。
  [17]《大正藏》册7,页416~417。
  [18]《大正藏》册1,页71。
  [19]《大正藏》册2,页187。
  [20]《大正藏》册25,页197中。
  [21]《大正藏》册30,页428上。
  [22]《大正藏》册2,页171上。
  [23]参阅原经文《大正藏》册2,页171中。
  [24]《大正藏》册2,页257上。
  [25]《大正藏》册2,页183中、下。
  [26]参阅原经文《大正藏》册2,页27。
  [27]《大正藏》册2,页196。
  [28]刘学文:《遍能法师传》,第371~372页。
  [29]《能海上师传》。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