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历史传记>>正文内容

中国历史文化的奇葩(序跋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历史文化的奇葩(序跋选)
  在人类历史活动的进程中,每一个时期、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能动而独到的创造。他们所创造的超越前人的优秀成果,或以固化了的物质形态,或以流淌着的精神形态,或者以复杂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综合关系存在,以其特定的方式汇入到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长河中来——这就是文化。
  说到底,任何文化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摆在我面前的这部《中国名寺高僧》(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就是编者、作者历经艰辛、精心汇集起来的中国宗教文化的历史佐证。一幅幅精美的图片,一篇篇精练的文章,相得益彰,美不胜收,展现了中国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了祖国山河的无比壮丽,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为了不让读者误入“宗教天国”而回到现实世界中,以科学的历史的态度审视“名寺高僧”所体现的宗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水乳交融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我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中国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宗教文化。无论怎么看,历史文化对宗教文化的影响,宗教文化对各种形式文化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二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在中国尤其如此。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记录的文化也有7000年,而中国成系统的宗教文化发展不足其半。早在夏、商、周三代,中国文化就已经相当繁荣,夏朝的治水文化,商朝的铸造文化,周朝的礼乐文化,特别是孔子的儒家哲学和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相当完备,影响至今。这就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创造中国宗教文化的基础。在这个时期的文化里,人们出于对自然力的敬畏,乞求神灵保护的思想也同时萌芽,“敬天法祖”、“求神占卜”、“崇天祭祀”等等活动在民间也已活跃起来,甚至有时带有国家行为的色彩。但这仍然是世俗文化的表现而已,并不是什么宗教文化。中国文化的核心并不是宗教。对宗教文化研究较少或缺少宗教知识的读者,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文化现象,坚持科学的世界观,用历史来说明宗教,用中国的历史文化去认识中国的宗教文化。人类的全部历史活动创造了人类的全部文化,发展了各种文化所构成的文明,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中国名寺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珍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看到的情景。可见寺庙道观这些宗教建筑从汉朝兴起到南北朝时就有相当的发展。本书收载的当是最著名的一些代表。
  提到古刹名寺,人们无不神往。灵山秀水,楼阁相对;林荫幽道,古树参天;墓塔耸立,碑碣成排;飞脊流丹,重檐翘角;雕梁画栋,朱门轩窗;金石造像,栩栩如生;加上那香火缭绕、彩幡飘扬、梵钟磬音、远播千里……古朴中又显神秘的气氛,初到者总有点如入仙山琼阁之感。
  这正是我国宗教建筑艺术妙不可言之处。大体上说,我国宗教建筑有四类:一是佛教建筑,它是在中国文化和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特色是中印融合、宗教与世俗沟通,高大精美、和谐华丽,在建筑、雕塑、装饰的艺术上都别具一格,一个寺院整体上就是一座完整的艺术品。二是伊斯兰教建筑,它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经新疆传入中亚西亚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及经广州、泉州入境的东南亚伊斯兰教建筑相融合的产物。伊斯兰清真寺建筑艺术特色是布局对称、三殿搭连、大穹圆顶、尖拱窗楣,装饰艺术极其讲究,整体上庄严肃穆。三是道教的道观,它是完全的中国建筑艺术,以老子思想行为为其建筑的精神内涵,不求华丽,只求古朴,而且体现其清静无为的风格,其特点是造像简朴而有神仙风范,有一些还借鉴了佛教建筑和造像艺术风格和成就,有所创造。道观的绘画和音乐多是艺术精品,自成一体。四是名人寺庙,它是为纪念某个名人而修建的庙堂,是中国风格的建筑艺术。但随着迷信的演进,有些建筑物也随着人物的神化而神化了,朝拜之风日盛,庙内香火不断。最有影响的当属中国的文庙(孔庙)、武庙(关帝庙)。自从孔子、关羽成了神,这类建筑也规模宏大,气象非凡,也成为公共建筑的集大成者。
  总览这些巍峨壮丽、千姿百态的宏伟建筑,即使宗教信仰、生活经历、心态情绪完全不同的人,我想也一定会有相同的一些感悟:
  第一,自然之美。山以造寺而名,水以有神而灵,寺以得人而显,人依山水而转。亘古天地,巍巍群山,一切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生生息息,绵延不断。所有名寺多建在风景秀丽的地方,依山傍水,林草繁茂,鸟语花香,曲径通幽,使大自然的动静在这儿和谐共处。在这里能领略到大自然之美,能激发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第二,人文之美。名山胜景之中的寺庙,是人们思想智慧、劳动创造的人文经典。无论是精心布局,还是巧妙构思;无论是建楼修阁,还是造佛雕像;无论是朝钟暮鼓,还是经文书画;一切都把人文的关怀、人文的元素自然流畅地组合在一起,充满了历史文化的美感。加上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给人以天上人间的快乐享受。
  第三,精神之美。名寺推崇圣人、真人、神人的形象,宣扬转世轮回的善恶因果之说,其目的是“神道设教,戒恶扬善”,以人们的顿悟和修行唤起公平正义、和睦相处的良知。除去其唯心主义世界观,就有精神上的博大之美。中国宗教更多的是人生哲学、道德、情感等泛神论的东西,开悟灵性、净化人心、修养道德、乐行善施,与现实比较贴近,突出的表现为宽容、仁厚、理智、通达、和平、信义。这种传统的精神之美,也对人们陶冶性情,加强修养有积极意义。
  中国高僧是宗教文化的传承大师。一切历史文化都是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各种文明都会造就她的代表人物,成为这种文明的文化符号记录在文明发展史上。宗教文化也不例外,在其形成、发展、传播的整个过程中,也培育了自己灿若群星的开创者、改革者、传播者。
  中国的高僧,选载的就是中国宗教文化上自东汉,下至民国将近2000年间,对我国宗教文化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佛学大师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宗教文化成果,不仅增强了宗教文化的中国特色,也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正确理解他们的文化贡献,审视他们宗教外衣之下的文化精神,才能尊重他们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功绩。
  我以为他们至少有以下一些可贵之处:
  一是弘扬佛法,研习经典。二是著书立说,积累文化。三是译经释道,交流文化。四是修身养性,德高道重。五是讲德布道,传承文化。六是仁慈博爱,普度众生。
  我的专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由于工作的需要也涉猎一些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宗教学知识,但并没有多少宗教文化方面的研究功力,为本书作序纯系朋友之邀和书稿本身激起的思想冲动,难免存在疏漏或偏颇之处。好在这是一家之言,姑且就作进入本书的向导。当你走进“名寺”,认识“高僧”的时候,真正精彩的就是名寺高僧本身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宗教气质。人类的文化或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一脉相承的,昨天的历史文化是今天丰富多彩的当代文明的基础,而未来的先进文化必然在当代文明的现实沃土上建设起来。可以断言,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的中国文化将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