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院:僧才的摇篮
中国佛学院:僧才的摇篮
本报记者 张世辉
行走在牛街,大都会的现代气息扑面而来;而向东行去,来到与牛街仅一街之隔的法源寺,历史厚重感又充斥其间。当走进坐落在这座千年古寺内的中国佛学院,记者又感受到了现代气息:电脑、打印机、网络一应俱全。他们生活在历史悠久的古寺里,却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中国佛学院教务长向学法师告诉记者,佛学院不仅请在佛教方面造诣很高的法师、居士来教授佛教知识,还请大学教授来讲授各种社会科学知识,如文史哲、政治,还包括英语。“佛教要面向21世纪,要面向不断发展的社会,不跟上时代的步伐怎么行?现在的学僧求知欲非常强,他们除了要学习佛教知识,还想了解社会。”
向学法师说:“作为中国汉语系佛教的最高学府,这里培养的人才比较全面。来此学习的学僧都是从各地方佛学院招收进来的,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愿意为佛教事业献身。这里的考试非常严格,每年都有几百名学僧报考,我们从中择优录取。这些年来,我们共为大陆佛教界输送了近500名人才。这些人才大都成了佛教界的中坚力量,正引领着佛教改革发展的潮流。”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恢复办学后,中国佛学院培养的人才对现在佛教的建设起了很大作用。“这种作用是全方位的、是巨大的。一方面是培养了人才;另一方面,中国佛学院的教育也带动了各地佛教教育的发展,不仅很多地方佛学院有威望的法师是从这里毕业的,连他们的课程设置也深受中国佛学院的影响。”向学法师认为,“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学院式的教育方式改变了中国佛教界近两千年的师徒相授的传统。可以说,中国佛学院的设立,对中国传统的佛教教育观乃至世界佛教的教育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所有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前辈的奉献。”向学法师告诉记者,中国佛学院是在陈毅副总理的批复和关注下成立的,改革开放后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而佛学院在艰苦的条件下得以发展壮大,前辈的奉献和巨大付出功不可没。正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佛学院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和成就”。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