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女性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大 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女性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
  大 智
  尊敬的大会主席、各位长老大德,各位居士:
  今天,非常荣幸地参加“韩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汉城大会”,目睹这亲切、友好、庄严而祥和的盛会场面,我作为一名中国佛教年轻的比丘尼感到由衷的喜悦。在这新旧世纪交接转轨之际,我们中韩日三国佛教徒在此相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讨二十二世纪中韩日佛教使命的重大课题。此时此刻,引起我一种强烈的思考,那就是我们佛教女性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呢?
  佛陀时代的印度社会,女性处在极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之下,没有社会、政治、宗教等权利,妇女的地位和首陀罗一样,属于最低下的一类公民。佛陀针对当时不平等制度,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提出了众生平等的思想,认为女性具有男性同样的潜力,可以证得阿罗汉果乃至在佛。大乘经典《法华经》更载有龙女成佛的故事。佛陀肯定了女性的尊严,允许女性出家,建立了比丘尼僧团。
  从人类历史上看,随着不同的文化形态、社会结构,形成女性的不同地位。女性能取得宗教信仰、生命解脱的权利,是释迦世遵彻底悲心的流露。在佛教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优秀的比丘尼、优婆夷,她们在修证解脱、弘法利生、福利社会等方面奉献了生命,作出了贡献,回报了佛陀的法乳深恩,也证实了在佛教教团中女性与男性具有同等作用。
  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佛教教团中女性数量不断增加,队伍不断扩大,无论出家的比丘尼,在家的优婆夷,其比例远远超过男众,在整个教团中是一支庞大群体力量,合理而善巧地发挥其作用,将对我们佛教的自身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慈悲是佛教的根本,没有慈悲心,可说不成其为佛教。从佛教缘起法来看,世间万事万物不仅有相依共存联系,在缘起性空的法性海中,也是平等一如的,由此而形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悲愿。在大乘佛教中影响最大、悲愿最深的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于一身心,现千手眼,根据众生不同的需要,而化现各种形象度化众生。正如经文所说,应以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女子的慈爱升华为菩萨的慈悲,所以观音菩萨多以柔和慈忍的女身形象出现,由此更说明女性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观世音菩萨的表征,是对我们佛教女性莫大的鞭策和鼓舞。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人们的精神愈加空虚和彷徨,信仰崩溃,价值失范,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种族歧视,民族矛盾,国家纷争,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缺乏,整个人类面临着种种危机和深重灾难,多么需要佛教慈悲、清净、平等的爱心,去化解众生心中的自私、贪婪、仇视、凶杀等罪恶心理,去净化人们相依共存的宇宙环境!
  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们佛教的女性,力求从自我做起,从当下做起,加强自身建设,完善自我人格,提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女性具有的贤惠、善良、慈忍、柔和的美德,克服自身可能出现的自卑、脆弱等弱点。比丘尼僧团肩负着弘扬正法,续佛慧命的重任,应当加强戒律意识,严谨僧团律仪,强化修学管理,从多层次、多渠道,多善巧地摄化众生福利社会。佛教的在家女众,是家庭成员之一,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美满和乐幸福的家庭,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在家的女弟子应当遵守佛陀教诲,守持五戒十善的道德规范,于家庭社会国家,尽职尽责尽心,这样家和则国和,国和则世界和平。
  二十一世纪的佛教是面向人类、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佛教,时代为我们带来了摄化度生的大好机遇,我们三国佛教女性要在继承佛教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紧跟时代步伐,参与社会,化导社会。
  为了我们三国佛教之间进行更具体、更深入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在彼此推进文化、学术、人才、信息等交流的同时,加强佛教教团中女性的具体交流和合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方面如出版比丘尼僧伽杂志,创办佛教女性的学校,以推动佛教女性修学体验、僧团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相互提高,共同进步。
  中国佛教育完整传承的比丘尼僧团,我人亲倍加珍惜,要保持和发展下去。严净毗尼,完备二部僧戒法,以便更多有志于投身佛教修学的女性完成比丘尼身份。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将比丘尼律法传承能在我们三国乃至更多佛教国家中延续。
  本着慈悲济世的奉献精神,充分发挥佛教女性的作用,进一步兴办各种利益人群、服务社会的活动,如文化教育、慈善救济、环境保护等福利事业。韩国与日本佛教女性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卓有成效,我们中国比丘尼应该积极努力迎头赶上,使佛教普度众生的理念得到真正的落实。
  最后,让我们三国佛教女性携起手来,团结一致,为增进我们之间的友好交流,为完成二十一世纪弘法利生的神圣使命,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谢谢大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