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声明>> 文学>>正文内容

地藏王菩萨和观音菩萨的传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地藏王菩萨和观音菩萨的传说

  地藏王菩萨:
  根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是四大菩萨之一。据《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地藏受释迦如来嘱咐,要在释迦来度后、弥勒佛降诞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诸道中的众生。而且地藏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自发誓必尽度六道众生、才愿成佛。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以救苦难。传说安徽的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所说唐玄宗时有新罗国(今朝鲜)僧人金乔觉泛舟来到中土,在九华山潜心修行。后来得到本地闵姓山主的捐助,修建佛寺,开辟道场。闵姓山主及其子道明亦先后随他出家。闵山主之子先其父出家,后闵山主出家时,反而拜其子闵道明为师。数十年后,金乔觉坐化去世,而肉身不坏,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九华山也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成为与普陀、五台、峨眉齐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三,是地藏菩萨的诞辰之日,各地前来朝拜的佛教徒络绎不绝。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又称观自在。观世音者,观世人称此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之意。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是慈悲的象征,不生有苦难时,只要称念他的句号,即可获得解脱苦厄。他还会就众生的因缘,化作种种不同的身份度化之。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南北朝多依经典作男子,唐以后常作女相。是佛教中最受崇拜的菩萨。古译做观世音,唐代因避太宗李世民讳,帮略称观音。亦称为大士、观世音、观自在菩萨、观音菩萨、观音大士。观世音在世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绝不低于佛。菩萨在佛国中的地位仅次于佛。菩萨的意思是“觉有情”、“道众生”。他们的职责是协助佛普底众生到极乐世界去,了却一切烦恼永远欢乐。观世音有三十三种化身之说,其中有一些女身。观音为说法需要,可以变换性别,变换各种身份,后来观音不再亦男亦女,而固定为一女性菩萨,这一改变深受世俗欢迎。观世音所住的普陀山,有说在印度,离中国太远了,中国佛教徒很不容易去朝拜,于是舍远求近,在中国替观世音选择了一处道场,这就是浙江舟山群岛的梅岑岛。梅岑岛风景优美,被誉为“海天佛国”、“海上第一名山”。相传唐朝时有个印度僧人在岛上的潮音古洞焚烧十指,礼拜观音,洞内忽放异彩,观音现身,于是这里被传为观音显圣地。另有中国的普陀山(浙江普陀山)以及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合称的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其中普陀山最大的寺院普济寺中有一圆通大殿,供奉观音,是最大的观音殿,中国佛教办将农历二月十九日定为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日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为观音出家日,统称“观音香会”。

  中国佛教有显宗和密宗之分。显宗又称显教,其教义被说成释迦牟尼(应身佛)公开宣说(即“显”)之教。密宗又称密教,密乘、真言乘、金刚乘等。密宗自称受大日如来(法身佛)浑身教旨秘密传授(即“密”),乃“真实”言教。其中,密宗六观音包括千手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和如意轮观音。

  千手千眼观音又叫“千眼千臂观音”,简称“千手观音”、“大悲观音”。据密宗经典《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称,观音在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说“大悲心陀罗尼”,即发誓要“利益一切众生”,于是身上变化出千手千眼。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表示遍观人间,总之度一切众生,广大圆满而无碍,是大慈大悲、救苦难的表现。

  观音菩萨的变化相很多,皆呈温柔慈悲之相。只有马头观音现怒相。此观音形貌愤怒威猛,以摧伏妖孽和各种魔障,照众生之明暗,并以击毁恶趣苦恼为本愿。

  十一面观音共有十一个颜面,每张颜面皆不一。十一张脸孔重叠而上的排列,像座小宝塔。前后左右十面代表大乘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即“十地”。内容分别包括: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智慧)、方便善巧、愿、力、智十项,最上面的佛面帽代表第十一地――佛果。

  如意轮观音因手持如意宝珠和轮宝得名。如意宝珠表示满足众生的祈愿,轮宝表示***常转。如意轮观音多为坐像,六臂,其姿态为竖右膝,右第一只手支颐,左膝盘坐。准胝观音亦称准提观音,准提佛母,尊提观音。为三臂至八十四臂,坐于莲花上,下有二龙王支撑,显示其功德无时,能消除一切苦厄,增进福德智慧,使众生延年益寿。

  圣观音亦称“正观音”、“圣观自在”,是诸观音的总体代表。一般所说的观音即指正观音。一面二臂的圣观音可视为观音菩萨的标准像。圣观音温柔秀美,头戴宝冠或作宝髻,宝冠中有阿弥陀佛的化佛像。或坐或站于莲台之上,手中或持莲花或结印相。身披条帛、天衣,饰以胸饰,腕钏、璎珞等,妙相庄严,慈祥美丽,堪称中国的美女神。佛教有“十界”之称,十界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前四者称为“四圣”,后六者称为“六道”。四圣已脱离生死轮回之苦,在净土乐园中永远享乐;六道则在秽土中轮回往复。圣观音正是具备自利与利他的大慈大悲并追求无上觉悟境界并且已证得性空之理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