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诠释”、“生命参与”与“意义治疗”
“经典诠释”、“生命参与”与“意义治疗”
--------从儒、道、佛之异同与融通说起
林安梧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所教授
华梵大学 第六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 ( 2002.07 ) 页21-38
华梵大学哲学系, [台湾 台北]
--------------------------------------------------------------------------------
论文提要︰
本论文旨在经由儒、道、佛三教生命智慧之对比,彰显其异同,并指出其融通之可能。首先,作者强调经典不是通过讲、通过认知;而是通过参与;而讲习经典的活动,是一主客交融的活动。经由讲习,而使得经典自己显现其自己,而讲习者便在参与中彰显其意义。
再者,作者对儒、释、道三教的经典作一个对比的分述,指出儒在“道德的创生”、道在“自然的场域”、佛在“存在的空无”。作者深知“注解”之为注解是生命参与于经典而豁显者 ,而此终成为吾族实存的文化土壤,即如“天地闭,贤人隐”,但文化土壤充满生命力待机而显。
作者更而强调,佛教强调归返原点,儒家、道家则强调依座标系的起点展开,而“太极”有个“意向性”在,“无极”则是“寂灭”、是“空无”;佛教重点在︰“意识的透明”、“存在的空无”与“实践的如是”。
关键字词︰道德、自然、空无、场域、意识、实践、意向性、生活世界
本文目次︰
一、经典不是通过讲、通过认知;而是通过参与
二、“讲”的活动其实是“主客交融”的
三、经典自己显现它自己,在参与中彰显其意义
四、对儒、释、道三教的经典作一个对比的分述
五、儒、道两家代表华夏文化最重要的两个侧面
六、道家重在“气的感通”而不在“话语的沟通”
七、“注解”其实是注解者他的生命参与到这部经典里面
八、“天地闭、贤人隐”但文化土壤充满生命力待机而显
九、佛教强调归返原点,儒家、道家则强调依座标系的起点展开
十、“太极”有个“意向性”在,“无极”是“寂灭”、是“空无”
十一、佛教重点在︰“意识的透明”、“存在的空无”与“实践的如是”
P21
一、经典不是通过讲、通过认知;而是通过参与
我实在不敢说我能够来这里跟大家讲所谓的《金刚经》,是大家一起来参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因为这样的一部经典并不是用讲的,【经典不是通过讲、通过认知】,经典是通过参与,认知跟参与是不一样的,认知是有一个对象是什么,我去认识它去把握它,它叫做什么,这是认知;而参与不是,参与是生命的浸润。这一点是一个非常根本的不同。
我们这样的共同参与研读金刚经的过程,其实不是我讲了什么,而在座各位先进你么认识到了什么。由于你们听的参与,所以才开启了我的讲,这个意思就是说我来讲你来听,其实是因为你的听,而促使了我的讲,所以论功德的话,以此来论的话,在座各位的功德,绝对胜于我。因为你参与了听,因为你的听,所以开启了讲,如果在座各位没有从老远的跑到这儿,那么这个讲就不可能开启,而这个讲不是我讲了些什么,如果有一点讲经经验的人都知道,不是你“讲”了经,其实是你“参与”了经,而那个经在那个阶段里头藉著你的口,而宣说出来了,宣示出来了,或用另外一个话来讲是经典显现出来了。经典显现它自己,自己呈现它自己,不是说你去说,这一点观念是很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先提出来。
今天我们进到这个地方,而这个地方整个的场地,整个的情境,大家所有的生命的参与,所以才使得《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它自己显现它自己的意义,这一点我想我们从今天起每个礼拜要藉著这个时间来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从这儿来了解的,
P22
是从这儿做为一个起点。
这个起点说明经典本身就是一个“生活世界”,而所谓的生活世界,是我们的生命参与了它,或者说浇灌了它,而构成了一个如源泉活水般的这样的一个世界。所以说经典之为经典,跟报纸上的记载不一样,跟我们去讲解某一个人的思想不一样。佛经是佛陀说法的记录,但是并不只将它视为释迦牟尼佛的思想,这跟我们说某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觉得很有必要给予做一个厘清,不只佛经如此,儒家的经典也是如此.道家的经典也是如此。但是我们现在有一些所谓比较具有现代感的年轻人,甚至有的年长的,包括像胡适之先生,他们大概就是把经典视为某人的思想,某个学派的思想,在某一个意义来讲,这个好像就比较具备有现代的心灵。
所谓“现代的心灵”认为,反正这些经典也没有什么神圣性,经典也是很平凡的。我想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有神圣性,我常常因为这样的观点,跟一些所谓具有现代感的知识份子发生争执,他们总觉得我的脑子太传统太古板了。我为什么要强调经典的神圣性呢!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在整个历史的过程中经过了几千年锻炼、冲刷、淘汰,而仍继续留存下来,才能称做经典,这一点跟一般的某家某派的思想不大一样。当然我们在研究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可以把它们就当做一家一派的思想,那是作研究。那样看《老子》、《庄子》就是道家学派的思想,像《金刚经》、像《华严经》、像《妙法莲华经》是那当然是佛教构成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佛教的经典非常多,你把它视为某家某派的思想去看,这是一个层次。经典的讲习,那是另一个层次,这两个层次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加以分别。
二、“讲”的活动其实是“主客交融”的
讲的活动并不是以一个人为“主”,其余为“客”,讲的活动其实是主客交融的。所谓“主客交融”:主是客,客也是主。不是我做为一个主动者我在这里讲,而在座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做为一个被动者在那里听。不是的,“听”不是一个被动的活动而已,听本身也是个主动的活动,因为诸位的听也是一种生命的参与,由于大家生命的参与,使我的讲恰当的讲出来,所以这样的一个讲习的活动,跟我们一般去作一个演讲不太一样,跟我去教某家某派的思想不太一样,所以讲习经典有它殊胜的地方,有它很特别的地方,这一点是我特别要提出来的。
“讲”不只是讲,讲一定关连著「听”,是一个主客交融的活动,是“讲--习”,“习”是一个“实践的活动”。“讲”的活动可以说是一个“闻”与“思”的活动,
P23
而“习”的活动则是一个“修”的活动,讲习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闻、思、修”的过程。往后我们大约有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可以藉著这么好的一个处所,大家共同来参与,共同来经营,让《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自己显现它自己的思想,自己显现它自己的意义,这是我在这里所作的一个期待。经典的讲习不同于对某家某派某人思想的把握跟理解,所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虽然不多,《老子》《庄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字数都不算多,很快就可以读完了,老子五千言一个钟头就可以从头到尾读完,你要抄的话一天就可以抄完,但是,你十几岁的时候读不一样,二十几岁读跟十几岁读不一样,三十几岁跟二十几岁又不一样,每一年每一刻你再去读它都会不一样,这跟你看报当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
我们大概不会今天看了今天的报纸,然后明天又回过头来看今天的报纸,然后又说,好像又有很多的不同的感受。而经典经由你生命的参与跟浇灌,进入到它的生活世界的时候,它自己本身就像一个源头活水一样,“源泉滚滚,沛然莫之能御”的自己显现它自己,把经典矮化成或窄化成某家某派某人的思想作为你研究的对象,作为你研究的对象跟作为你参与的一个世界,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式。现在学术界常常有很多学者就只把经典当成是研究的对象,强调要“客观的认知”,这是个层次,而这个层次事实上必须建立在以经典作为生活世界的层次上的,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很多人去做经典讲习的活动,让经典的生活世界由于大家的参与跟浇灌而自己显现它自己的意义,这样子你那个学问才是真正有根的,要不然学问全只变成是一堆知识。这么多年来,整个中国的学问,不管儒家也好道家也好,在学术的殿堂里面常常就是变成一个认知的对象,经典被窄化成某人某派的思想,所以这个经典本身就没有办法由于你生命的参与跟浇灌而自己释放出它自己的意义来,自己显现出它自己的意义来。
换言之,中国古代那么多经典,在我们现代这个生活世界里头,在我们人们的脑海里面,我们一想到现在的种种事情,我们都不太懂得它们,它们没有进到我们这个生活世界里面来,因为你没有进到它们的生活世界,它当然也就进不来,经典的意义不显,大众思考问题就变得很简单很平面,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功利化很实用性,而没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没有一个深厚的文化土壤,没有一个真正来自生命里头温润的润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的淡漠,人与物的关系只有控制,人与天的关系变得非常馍糊,在这种情形之下整个社会的风气日衰一日,所以经典的讲习活动是很重要
p24
的,非常非常重要。对于大家的共同参与,我个人实在是抱著一个很大的希望,期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慢慢的让自己的生命进到经典的世界里面,而经典释放出它自己的意义,跟我们的生命产生一个互动跟融合,自己的生命就慢慢开始拥有这些资源。
三、经典自己显现它自己,在参与中彰显其意义
我们刚刚大致对于“经典”是什么,而一般所谓思想是什么,某家某派某人的思想,跟所谓的经典有些什么不同,我们作了一个区分。接下去,我们强调经典之为经典,是因为我们生命的参与,而让那个【经典自己显现它自己】,自己释放出它自己的意义,这是经典它最可贵的地方。经典的生命是恒久的,经典它是永远具有开放出它意义的可能性的,它与所谓的某家某派的思想不同的地方在这儿。在谈的过程里面,无形中我们发现一点很重要的地方--【人的生命的参与】。
我们用到的几个词像“生命”、“参与”、“生活”、“世界”、“意义”、“实践”这些词,这是我们思考问题展开的方式,再逐步去了解它去把握它,去参与它。就我个人来讲,是非常不习惯于用一个第一条是什么,接著第一目是什么,接著又是什么这样条列式的展开课程,我认为像这样的方式是已经把成品制好了,这是思想的成品请大家选用。我宁可把这儿视为一个开放的生活世界,在这个开放的生活世界里头我们大家来参与,参与以后,那个整个的思考历程是什么,之后我再点出我们刚刚讲的是什么。
接著我想谈谈经典的意义是什么,经典不同于思想,不同于知识,在哪里呢?我们人跟经典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一个关系,【人跟经典的关系是一个参与的关系】,如果没有人生命的参与,那经典的意义就封锁而不显现,它暂时隐闭起来,就好像《易传》里提到的“天地闭,贤人隐”的状态,它不是消失了它是隐退了,没有彰显,我们现在这儿要把那遮敝拨除了,让它显现。
在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里头,我们做为一个中国人,用生命来参与中国的经典,最重要的是儒、道、佛三教的经典,这三教的经典在我们生命的参与里头,它各自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也就是说我们做为一个中国人,参与到整个历史文化中,参与到经典里面,像儒家、道家、佛教,它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这里必须要有一个恰当
p25
的理解,往后我们再去读三教的经典之时,才不会失之于笼统,不然一谈到儒、释、道就好像浑然一体一样,浑然一体也没有错,但是你所理解的浑然一体是什么意义,不要是混淆不清,因此接下来我要[对儒释道三教的经典作一个对比的分述]。
四、对儒、释、道三教的经典作一个对比的分述
儒家“生生之仁”,道家“无为自然”,而佛教“真空妙有”。你的生命参与儒家的经典的时候,儒家的经典向你显现的是“生生之仁”。如果你的生命去参与道家的经典,老子庄子显现其“无为自然”。如果我们的生命去参与佛教的经典,其所显现的是“真空妙有”。如果用一个字来说,儒家强调的是“生”,道家“无”,佛教--“空”。中国在佛教还没传入之前是儒、道两家为主,“生”与“无”,“生”其实讲的是“有”,道家强调“无”,这两者好像“一阴一阳”一样,儒道相互为用。
佛教传入以后同样地进入到整个中国人的生命里,而与儒道两家浑而为一,为什么呢?儒家强调“生生之仁”,《易经》有“生生之谓易”,整个儒家精神强调的在于“创造性”,而这个创造起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天的存在”的真实感,这个存在的真实感是从人与人之间发现的,然后扩而大之到物,推而上之--天。这个存在的真实感,就人与人之间说叫“存在的道德真实感”。在中国历史上发现了这个存在的道德真实感,真正把它提出来强调它重要性的,就是我们孔老夫子。他用了一个字“仁”,“仁”字形从“二”从“人”,人与人之间的存在的道德真实感,点燃了我们生命真正的亮光,让我们的生命彼此相互的照应,彼此相互的辉耀,相互的关怀。这个“仁”,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觉照、关怀。它就像生命的亮光一样,由于你有这个亮光,你可以照耀别人,同时也照耀了自己,而别人也照耀了他自己也照耀了你。
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是经过了长远的发展,周公制礼作乐,到了孔子才发现了礼乐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存在的道德真实感,那叫“仁”。所以“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人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仁”的重要性点出来了,这是孔老夫子伟大的地方,他真正开启了每一个人生命中的太阳。换言之,人与人之间的“礼”跟“乐”并不是由哪一些具有权力的人,哪一个绝对高于社会所有阶层的人制订的,不是的,而是来自于我们生命之中的一种关怀,一
p26
种存在的真实的关怀,这一点在整个中国来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俗彦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是说孔子是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太阳,如果天不生孔子的话,整个中国万古如长夜,因为你的生命没有被照亮,所以子贡说孔子“如日月之明,如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如上天一样,不是你可以用阶梯一步一步爬得上的,故天纵之将圣也。孟子说他“圣之时者也”,一般的了解是“可以仕则仕,可以隐则隐。”他是依时而变,顺时势而有一个新的开展。
更为切要的一个理解是,孔子真正的体悟到生命的道理,洞察了时间背后的一个根源,时间背后的根源是来自我们存在的道德真实感那种亮光,由这种亮光的照明才使得它有一个新的开启,真正新的开始是非常了不起的,也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了解到所谓的生生之仁。所以儒家不能只视为先秦诸子的一家,儒家是整个中国历史长远以来从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孔子集其大成,集大成是就这儿去了解的,这一点没办法了解就会把它窄化成先秦诸子的一家一派。《史记˙孔子世家》说,“自有先民以来,未有如孔子者也。”这是很了不起的见识,孔老夫子的诞生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正代表了人的世界之开启,而这个人的世界是从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天之间的“存在的道德真实感”而开启的。儒家所强调的“生生之仁”,“生生”是就整个宇宙的创迼性说,“仁”是就“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道德真实感”说,并且推而扩充之讲“人与物”,推而上之讲“人与天”。
道家,提到道家一定得讲到庄子、老子,提到老子一定想到“自然”,提到庄子一定想到“逍遥”,这是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的很基本的印象。这些印象没有错,就是这个样子,第一印象很重要的,第一印象叫做一种perception,我们的感知,我们的整个感受。你想到老子的话,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一些图像,那个提倡自然,倒骑青牛出玉门关,出关前留下一生的智慧之言的老者;想到庄子就想到大鹏鸟从北溟飞到南溟的过程,那是一个生命的从小而大,由大而化的过程,而到最后逍遥无待。道家强调的不是人进到这个世界里头,开启了怎么的一个人文的世界;而是人们进到这个世界之后,其实人是为整个自然世界所包孕著,而自然不断地开显著,而人跟那个自然是不二的,是浑而为一的。
简单的说,道家跟儒家最大不同的地方在于【儒家强调的是人文】,【道家强调的是自然】,这里要注意一下我所用的“强调”两个字,并不是说儒家就不注重自然,道家就不注重人文;不是的,各有所重,中国的思想一定是连绵一气,通而为一,它不通过一种决定的方式,说这个就是什么,一定不是什么。它只是有所偏重,有所提
p27
挈罢了,把最重要的提出来,提纲挈领。道家谈“自然”,但是它不废“人文”,有人说道家是反人文,它不是反人文,它是超人文而不废人文,它所反的是“不自然的人文”,它强调“由人文而返归自然”,道家就像一个无所不包容的母亲,道家强调的是母德,坤德;儒家强调的是乾道父道,儒家强调的是“源”,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可以《易经》的复卦来理解,道家也强调“复”,在《道德经》十六章中就提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五、儒、道两家代表华夏文化最重要的两个侧面
在先秦道家跟儒家这两个传统是很久远的,在远古以来就有道家的传统,所以道家最后推极于黄老。有些学者在这里弄得很窄,学术考据不是不重要,不过它是相关性的重要,不是决定性的重要,决定性的重要是它能够决定什么,相关性的重要是我应该根据更多来判断,这个判断在你。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吧,譬如说你有写日记或记札记的习惯,最近突然有两个礼拜没写日记或札记了,是不是代表你这两个礼拜非常堕落,没作思考活动,也没有参与任何社会的实践活动,不见得吧,可能刚好相反,你的思考活动丰富,你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能也很多,总而言之是因为你很忙碌所以你没写,没有写并不代表没有。同样的,有很多老庄以前的道家文献没有出土,这并不代表上古以前就没有道家。在孔孟以前,在甚至周公以前,并不代表就没有儒家的思想。那你说如何证明呢,这个时候考古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就很重要了。
从以前整个文化史的材料,你就可以判定儒家跟道家不同于其他先秦诸子,在于它们代表了整个中国人在先秦以前的心灵的最重要的两个面向,而这两个面向是浑而为一的,一个代表人文,一个代表自然,而它足以成就一整套系统。其他都不足为“道”,墨家、法家都不行,名家、阴阳家、纵横家,纵横家根本不能称一家,它不足以成就一套安排宇宙人生的学问。纵横家是纵横之“术”,就好像你说这个人是个谈判专家,谈判是不能够成就学问的,谈判它是一套“术”而已,谈判不足以安排宇宙人生。现代的很多学问是不足以构成安排整个宇宙人生,所以并不是说这个学问本身就没有价值,而是说这个学问,我们应该给它摆定在什么样的一个阶层,什么样的一个角度,严格来说这些学问就不应该被列为所谓PhD ,用中文讲就不应该把它列到哲学博士,他们拿的学位都不该称为哲学博士,因为那样的学问再怎么样也不可能
p28
涉及到整个宇宙人生的原理原则,所以现在开始有的叫教育博士、有的叫法科博士、工科博士。
你看周、孔、孟,黄、老、庄,你说那还有荀卿哪,可以再加一个,想一想道家还有谁,我想杨朱可以列在道家之末,而且儒道人物这是刚好很恰当的相配成对。周孔孟荀/黄老庄杨。杨朱极端的强调自我,荀子非常强调社会性。孟子强调大其心,自己生命尽心知性以知天,由性善而开显,而庄子一样的强调自己生命由小而大,由大而化。只是庄子强调的在自然无为之道,而儒家强调的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道德真实感。“黄、老”这个“黄”其实是个象征意义,黄帝这个词是个象征而已,我们藉著公孙轩辕这个历史上的人物来象征他,我们常常说我们都是黄帝的子孙,这句话是对的,这句话是任何考证都没有办法推翻的。因为“黄帝”就其字面的原先意思就是黄种人的祖先叫黄帝,中国人是黄种人,依照阴阳五行,黄是居中,住在中原的那一群人的祖先叫做黄帝,也就是说住在中原的那一群人的祖先是住在中原的那一群人的祖先,这句话是同语反覆,所以这句话一定是对的,在逻辑上叫做套套逻辑。所以这句话没有什么好争的,拿公孙轩辕来做为一个象征人物,拿他来当做“黄帝”,并不是说我们都是公孙轩辕生的,这是一个学问家很基本的头脑的训练,争了半天,然后开始去做考证,上穷碧落下黄泉,努力找资料,然后证明了什么,不管证明得对或者错,这些学问都只能说它难能而不可贵。我们是黄帝的子孙这句话不必考证的,一定是对的,就好像你是你爸爸的儿子这一定是对的,中国人的祖先是中国人的祖先这句话也一定是对的,这句话很间单的嘛,把它想得很复杂然后在那里找资料,真是浪费精神。
六、道家重在“气的感通”而不在“话语的沟通”
道家是无为自然,无为旨在去人文之异化,或者说超越人文的枷锁,去除人文的僵化。当然这个活动它一定不是只有一面而已,它的另一面是归返,所以叫“归根复命”,“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明,妄作,凶。”(《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回到整个生命的根源,生命的根源就是自然。根据文字学的解释,“自”就是鼻子,后来用它来指自己,归到自身。“然”是样子。归返“自然”,就是回到它本来的面目,本来面目是什么呢?整个天地就是阴阳二气和合的生化过程,
p29
不假人为,不会由于人的执著而造成毛病,不必通过你的眼耳鼻舌身的执著而造成毛病。老子又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第十二章),去除这些不正常的执著,归返自然。道家是藉著这样去除而超越的活动,这样的作用,而让道体显现。这么一说,好像道家强调“用”,儒家强调的好像是“体”,可以这么说;或者说【道家是即用显体】,【儒家则是承体启用】。
儒、道一样是体用不二,所以你可以发现到,孔老夫子也隐含了道家的一面,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整个天不是通过言说来造就这个世界,四时行百物生而无言,它是以气运化,人居其中而参赞天地之化育,所以儒家隐含了道家自然的一面。道家所想整个世界就是一气之运化,人就是在这儿浑而为一的,不用人为造作的。而春秋战国时的道家则针对儒家或针对整个时代的礼坏乐崩而提出归返古代的自然,但是在中国最早的时候是一个纯朴的世代,那个纯朴的世代根本无所谓人文,它原本就是自然,回到所谓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死不相往来”,这个话听起来好像人与人之间有隔阂,其实不相往来并不是说就不往来,是以不往来为往来,这是“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而无须往来即已往来,这个叫“自然”。大家想一想,池塘里如果一直都是源泉滚滚的,一直都有源头活水来,这个鱼在那里很快乐,相忘于江湖,即使在一个小池塘都会相忘,何况是江湖之水。人在有道术、有文化、有教养,有真正整个跟自然浑而为一的文化土壤,人当然彼此相忘。
要是鱼离了江湖,用《庄子》的意象语言来说,就得相濡以沫,鱼没有水了,所以这条鱼吐一口水,让另外一条鱼感受到一点生命的温润,那一条鱼又吐一点水让这条鱼感受一点生命的温润;但是水仍然越来越少,到最后两条鱼都死了。从老子、庄子这里的意象表达了人性的本来母土,“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鸡犬之声表示什么?鸡犬之声不是通过言语,言语是人籁,鸡犬之声是天籁。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曾经感受过那鸡犬之声相闻的感觉,我家就在象山下,记得有一次傍晚去爬山比较晚下来,到了一个地方,真的是鸡犬之声相闻,有人养鸡、有人养狗,其中有一家的狗叫了,其他的狗也跟著叫了,满山都是狗吠声,那个狗其实并不是对你不怀好意,它其实是表达一下意思,表示说它也是存在的,这是天籁。民死不相往来,其实不必相往来,我们人何必那么麻烦,一天到晚往要东奔西跑,一天到晚要“沟通”,在道家的想法里,重在气的感通,而不在于话语的沟通。
p30
沟通是已经落入言语,现在西方人最盛行沟通理论,为什么呢?因为人与人之间常常不通,所以这个理论应运而生,叫做communication ,道家的自然本是浑融为一,它不是沟通,它是communion ,本来就是和合在一起的。所以鸡犬之声相闻,民死不相往来,那是个自然和谐的境界,它是通过那个境界说,老子想的是要实在的回到那个世界,在庄子的时代发觉已经回不去了,所以通过心灵境界回去了,连心灵都没办法回归,只好把自己封锁起来,就转成杨朱。
孔老夫子的理想是一个人文的世界,人文世界慢慢僵化了,所以要重新点燃我们生命的亮光,他“删诗书、订礼乐”,让礼乐能重新显现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道德真实感。孟子再往前追溯,要从每一个人生命的本源说“性善”,社会结构不断地转变,荀子认为这个时候还是要有一个统合的力量,因为人的善性不一定能够开发出来,要有统合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教化。那么教化从哪里来呢?从古圣先贤来,古圣传之今圣,所以要法后王。要使统合的力量加强并落实,转一步才变成了法家,注重统合的力量走到极端就转成法家。庄子强调的整个人浑融到自然里去,顺著下去,若这心境没有办法打开,就紧缩成杨朱的自我主义。思想的掌握跟了解须要这样慢慢的去分析,我们先介绍了儒家跟道家,我们待会儿再继续吧!
七、“注解”其实是注解者他的生命参与到这部经典里面
《金刚经》的注本,据一般的了解,到目前为止,大概有几百多家,我想没有人能把几百多家的注一家一家的比对;“注解”其实是注解的人他的生命参与到这部经典里面,然后把他所理解到的写出来。我之所以选定《金刚经六祖口诀》这个注本,是因为六祖惠能本身深受《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影响,而且他曾经听人诵读《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言下大悟。大体来讲,我觉得《金刚经六祖口诀》相当值得参考。这是我第三次讲金刚经,前两次都是用闽南语讲,这一次改用国语,刚开始还是觉得有一点转不过来。我大概七岁以前都是讲闽南话,不过现在我国语的标准程度大概比闽南话标准一点,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语言是个习惯,语言本身就是个生活世界。
刚刚谈了儒家和道家,有人说,那中国如果没有佛教进来的话,好像也够嘛,够
p31
不够就很难说,真的是很难说。我还记得好几年前去友人黄泗山先生家,他家有一副对联写得很有意思,对联写的是:“采鲜花,摘美果,消受清闲福;诵经书,学仙道,全无信服心;”他家在埔里,一个学弟家里,很有意思,典型的代表中国人原来认为的佛教不需要的,认为人就是要浑然于整个天地之间的那种精神,所以“采鲜花,摘美果,消受清闲福。”“诵经书,学仙道,全无信服心。”我问他说这副对联最早是谁作的,他说不知道,可能是建筑师自己写的,那栋房子不过是乡下的三合院,我猜那个建筑师大概是到哪里抄来的。多半是这样,这都是抄来抄去的,你看我们很多庙里面一些典雅的句子,看到过哪里有一句就把它凑过来,譬如说我看到过一座福德正神的庙里面,“福德福犹德;正神正是神。”让我们很惊讶这么小的小庙,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对子。
其实乡野里不少妙事,乡下一些年纪很大的阿公还有会做乐器的,我的外祖父连一个字都不识得,郤会自己做南胡来拉,而且也能拉出个曲调来,他从来也没学过做曲,也没学过演奏,为什么呢?中国以有句古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如果这个社会它散发出一种风气来,不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你相信吗?乡下有一些人,你看他出口可以成章。我自己的父亲他读的书不多,他是个农人,以前他们当国民兵四个月,退役以后常常会被征调,一直要到四十五岁。有一次他被征调去苗栗的通宵管海防做哨长一个月,他在那儿作了一首七字调(闽南话叫 “七字仔”),叙述整个被征调服务的过程,整个在海防的情境和心境,全部有韵,非常美,如同《古诗十九首》一般。可能我父亲有一点才分,而我知道有的人不一定有什么才分,不过他们就是有办法写得出来。那是一个文化土壤自然长出的花朵,以前他们从哪里学会的呢,七字调在歌仔戏里面就有,就在南管戏里面也有,以前电视很少、广播也很少,而文化的传承就在这些地方的戏曲里面。现在广播电视很发达,结果呢?现在一个大学国文系的毕业生大概都写不出我刚刚说的我父亲作的古诗,那是一种不依照韵律、不严格依照平仄规矩的七言古诗。现代化将整个文化土壤破壤了,这严重得很。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以前乡下老阿公老阿妈讲的话,你觉得那些话怎么那么符合中国古圣先贤,儒家的道理,佛教的道理,道家的道理,他们有的连一天书都没有念过,讲出来的道理怎么的那么准,而且讲得那么恰当,为什么?这就是文化教养、文化土壤所长出来的自然花朵。
p32
八、“天地闭、贤人隐”但文化土壤充满生命力待机而显
现在我们的自然生态,我们的土壤也很糟糕,一蹋糊涂,以前我们台中乡下的水有甘味,去年回到家乡去,才知道现在家家户户要买水喝,原来的地下水已经不能用了,不要说河水,连地下水都不能用,自然土壤文化土壤都坏了。非常奇怪,“自然土壤”与“文化土壤”常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相连,当然并不是说谁会决定谁,其实两者俱起,伴随而生。去过大陆的人就可以了解,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的时候,砍伐树木砍得一塌糊涂,整个自然土壤坏了,文化土壤也跟著败坏了。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其实我最担心的事情是下一代的人唾骂我们这一代,你们那一代人到底在干什么,每个人每一天最关心的事情是自己的势和利,一切泛政治化,包括大部分具有批判性的知识份子一样泛政治化,真令人难过。他们竟也是泛政治化的思考方式,虽然在批判整个政治的种种情形,但是他们脑子里的思考方式还是政治化的。他的想法就是你如果没有跟他一起去上街头游行,你就不够进步,其实更重要的,社会需要更多人来做扎根的工作,那个工作是不见名不见功不见利的,而且是慢慢的,没有速成绩效的。
中国几千年来,这近一百年是最糟糕的,有人说那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哪,我说虽然五胡乱华,中国文化经典无一日辍讲,五胡虽乱华,然北方的胡人汉化了,当然也有汉人胡化,但大体来说,中国的经典讲习没有一天停止,经典依然释放出它的意义来。经典的讲习活动一样在民间非常旺盛,教育没有毁坏,文化土壤没有毁坏,何以证明呢?接下去隋朝而唐朝,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有其文化根基的。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是中国中古历史发展的要角,他是“王通”,也就是文中子,这位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是相当重要的,但常被我们忽略了。根据传说,王通十二岁开悟,十五岁讲学,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皆出于他的门下,你说这岂不成为唐朝宰相训练班。我认为这不是王通这个人有什么特别了不起,而是几百年来那个文化土壤并未衰颓,生机潜隐其中;《易经》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不是“贤人亡”嘛;他待时而兴,待时而显,以他做为这个显现的重要象征人物。
我们应该有所警觉,只要有一代不讲习经典,经典就毁坏一半以上,只要两代不讲习经典,经典就几乎消亡殆尽。经典是因为我们的“倾听”,才开启了“讲”,才有“讲习”,它的意义才释放出来,这是我们首先一定要讲明的。从清朝末年,民国
p33
以来,尤其五四之后,大家都不听经典了,没有人想听,大家都以为他已经懂了,听到的都是它不好的一面,于是跟著就猛批猛斗传统经典。这样子一来,经典当然不能释放出它的意义来,就好像一个小孩子一直在数落著自己的父母,第一个后果,可能到最后他连改过的可能性也没有了,第二,他有好的那一面也没有办法释放出来,整个中国近一百年来大概就处在这种状况中。
我一向非常难以谅解人任性地污辱自己的传统,我想大家都知道在目前的社会上要做一个大家所认定的开明的知识份子很简单,就只要臭骂一下自己的传统就好了。像动不动就骂“我们华人就是这样子...”请问你自己是不是华人,所以当你要轻率的说出“华人都是怎么样”的时候,应该想著:“很可能是这个时代的某一群华人是这个样子,而真正的华人、中国人恐怕不是这个样子的。”你要这么想,不要把责任推给前人,中国的衰颓不振只是近百年来的事情,再多一点不会超过两百年,不要什么都推给老祖宗,一说就“孔老夫子实在没有民主思想...”,西方到中世纪的时候有民主思想吗,教皇统治一切的时候有吗,为什么不这样想问题...。会这么想的大概都不在这里,所以在这里跟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发牢骚实在是没什么道理,因为诸位来这里参与自与一般俗流不同。
九、佛教强调归返原点,儒家、道家则强调依座标系的起点展开
就以儒家来讲,强调文化土壤,强调人的生命的参与;道家认为如果一直过份的强调人的参与,反而会出问题,所以认为自然为上;那么佛教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定位如何?我说儒家是“饭”,道家是“空气”,佛教对整个中国来讲的话是“药”。这个讲法对佛教来讲好像不大公平,用比喻大体来说是这样,所以一个非常畅旺的中国文化生命,大概有饭、有水、有空气,这里我们也可以把佛教比为水,佛教有药的一面,但是它不只这一面。我以前把佛教看得比较窄,认为佛教是对治人生的生老病死等等病痛而起,这是比较站在中国传统儒家跟道家的观点来看,所以就把它想成是药。
其实,佛教不是这个样子,佛教跟儒家道家最大的不同在“空”这个观念,道家“无”的观念,与佛教的“空”有一点接近,而事实上两家还是不同的。道家的“无”
p34
是就“无为”,更上一层说,就我们生命存在的“场域”,而说其为无为,说其为自然。就好像我手上的这个杯子,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杯子之为杯子是因为有杯壁,更重要的是杯子的里面是空心的,杯子里面是无的,杯子里面有一个“处所”,有一个“场”能够装得下东西,所以“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居室之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老子》第十一章)三十个车辐,共这个车毂,中间是空的,所以有车之用。它从这儿发现而通过作用去显现自然的可贵,显现无为的可贵,而这个作用是在一个实践的历程说的,所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致于“无为而无不为”。道家这点已经相当了不起了,但是这与佛教所说的“空”并不相同。
“空”如何理解呢?最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座标系的原点,佛教强调归返原点,儒家、道家则强调以这个座标系做为一个起点展开。儒道两家也是发现原点,但是这个原点是做为起点,儒家强调的是“道德创造性”,道家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性,一个整体之为整体,它最先是没有座标系的,这个座标系原来是在一个处所里面开展的。佛教的“空”在于发现了起点之为起点,是归回了原点,譬如《金刚经》里常见的语句,“般若非般若,是之谓般若”,在整个佛教的中观系统经论里面,一再的出现这样的表达 方式“A非A,是之谓A”。
当我们“说它”为一个东西的时候,你能够把这个“说”去除掉,回到“原点”;如此,你才能够说你方才所说的是为那个东西。在座标上的一个点(4,5)代表的意思,你如其能恰当的了解这个点,则当你去除掉它的时候是回到了(0,0)座标的原点,所以“般若非般若,是之谓般若”。“A非A,是之谓A”。这个A去除之后,归返至原点,这个时候你才能够说那个A是A。“我是院长,而我不是院长,这样是之谓院长。”当我说我是院长的时候,我是把自己摆在座标的某一点上,而当我不是院长,我是回到一个人做为原点。这时候你这个院长才成其为院长,佛教这个地方的智慧很深,非常了不起。换句话说,它真正洞察了任何事物本身的空无,这叫“真空”。因为如此,才成就了事物之为“妙有”,“妙有”的“有”跟一般的“有”不一样。一般的“有”是执著的“有”,去除了执著,归返于空无,而使得那个“有”,成为不执著的有,那叫“妙有”。的确,佛教 中观系统的经论在这个时代里面,有它非常重要的现代意义,值得去开发。
p35
十、“太极”有个“意向性”在,“无极”是“寂灭”、是“空无”
在整个人类的数学史上,第一个发现0的民族是印度人,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其他民族,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发现。人类生活在世界上一向是往外看,往外数,从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一直往外数,而它折回自身,印度人发现回到自身不是回到1应该是“0”,而中国人的思想是回到1。这里你可以看周濂溪的《太极图说》之所以和《周易》不同是因为他谈到了“无极”,这是佛教经由道家传入中国,而激发了儒家学者的思考,进而真切地去处理了“太极”和“无极”的问题。“太极”指的是“起点”、“创造性”,“无极”则是回到“真的原点”。“1”也可以做为原点,但是“1”是做为起点要数出去的开始的一个点,这里有个“intentionality”,有个“意向性”在,“无极”是归本于无,是“寂灭”,寂灭是从这一点去理解的。佛教最重要的地方在这里。
印度人了不起的地方在这里,印度人为什么会发现这个呢,印度人当初的发现不是如佛教所说的那么的精纯。印度从古吠陀(Veda),一直发展到后来的婆罗门教(Brahmanism) 的思想,再发展为佛教,这是一个非常长远的发展。其实,佛教是反婆罗门教传统的,但是我们要了解这个“反”的意义是什么,在一个传统里面,如果这个传统发展出一个思想,这个思想是从这个慱统发展出来的,而“反”这个传统的思想,第一个,它一定在这个传统里面,而这样的一个“反传统”是拓深了的传统,而且是去除了这个传统原来的弊病,而开启了另一个新的可能性。这么说我是不是赞同中国当代的反传统运动,我很不赞同,整个中国当代的反传统运动它不是由中国传统里头生出来的反传统思想,换言之,它不是中国传统自己产生的一个自力性的解构,不是来自于自己传统本身自己瓦解自己,然后回溯到以前;它根本是“出主入奴”的一种他力性的瓦解,所以这种反传统是很糟糕的,这一点是必须要厘清的。
佛教之为可贵的地方,就是它破除了原来婆罗门教,从吠陀思想一直到婆罗门教的思想强调的梵天大我(Atman) ,整个佛教是在反这个,瓦解这个而开启无我的思想。梵天大我的思想认为整个宇宙是从梵天流出的。(我希望能够把一些基本的包括宗教的分判宗教的类型,思维的不同方式等基本观念先跟大家提一下。)它强调整个宇宙是由梵天大我流出的,佛教不是如此,佛教以缘起法来说一切法是空无的,像说“无
p36
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受,爱、取、有……生、老、死”,这是“十二缘起”。或者说“色受想行识”,这是“五蕴”,而五蕴皆空,宇宙、自我、我之烦恼皆因缘生起,然则其性本空。婆罗门教强调从梵天大我流出,佛教强调缘起性空,两者南辕北辄,完全不同,但其背后的文化土壤都是从婆罗门教来。我们深入了解这些,才能了解佛教的原始思想为什么会强调一些什么。就佛教史来说,空宗在前,空宗因为有走入断灭空的危险,故有宗随之兴起,由唯识之后,再有真常一系的发展。佛教在中国来讲好像也是这个过程,般若系统先传入,再来古唯识学,唯识学,再来是真常心系出现,天台、华严、禅宗出现。这些发展都有其历史的逻辑。在印度整个哲学史来讲,从婆罗门教、空宗、有宗,后来的发展印顺法师称“梵化的佛教”,批评它是回到了婆罗门教的佛教。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可以说是标准的闽南话讲的“兴外邦,无兴本乡”,不兴本土,只兴外邦,所以佛教北传入中国,又传到整个东北亚的韩国、日本,南传到锡兰、泰国、缅甸,但是佛教在印度则逐渐式微,又回到婆罗门教传统,发展而为印度教。
十一、佛教重点在︰“意识的透明”、“存在的空无”与“实践的如是”
释迦牟尼佛可贵的地方在于以他个人生命的历炼,突破了婆罗门教这个传统的限制,而开启了一个新的可能性。这个新的可能性,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人类智慧的资产,但是很可惜的印度人郤无福消受。为什么呢?因为印度原来的业太重了,这个讲法好像很有趣,其实是真的,没有错。所以印度人到现在没有福气消受佛教,回到了婆罗门教的信仰,梵天大我的业太重。印度人本来就是不适合施行民主政治的,人类施行民主政治不一定是最好的,印度的民主选举就一定会出问题,他们还是比较习惯从梵天大我来思考的,我在此说的只能稍稍点到,各位女士先生可以模拟而得之,我们可以看到印度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建国成为民主国家以后,几乎无一日安宁,那么中国呢?大家一定会有这个疑惑,对于中国的政治我也自己以为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当然我不是赞成专制政体,但这并不意味著我就同意西方化的民主政治。
佛教可贵的地方,在提出了【缘起性空】,通过缘起法见到了一切的存在的空无。其实,这并不是说这个东西(杯)为空,而是说这个东西成为一个没有执著性的存在。
p37
一个没有执性的存在是空无的,所以“空无”严格的说是就“意识的空无”(“意识的透明”)而说。由“意识的透明”而说“存在为空无”,因为意识跟存在是不二的,用原来佛教的用词叫“境识不二”。“存在”讲“境”,“意识”讲“识”,境识不二,识心不执,识心无执,识心本来空无,所以境识亦为空无。基于此,再进一步才能说“实践的如是”。
这样的一个论点它之为可贵的是,真正的让我们摆脱了我们所以为的任何罗网,而归返到我们生命的自身,而生命的自身原来是“透明”而“空无”的,佛教在这一点上非常非常的可贵,我们以后在参研金刚经的时候,我们会深深的体会到这个精神,而《金刚经》一般被称为佛教义理的共法,它遮拨一切而归返自身,而自身即是空无,通过缘起法而见其性,而其性之为空也。在中国人的生命里头,由于有了佛教进到中国人的生命之中,【使得中国人单独面对自己】的时候,仍然是有所安慰的,不是通过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天那存在的道德真实感,不是在整个自然的包孕之下,而归根复命,而是直接面对自己的生命,见到自己生命的透明、空无不执著,而这种透明而空无,它本身就是无待。
佛教传到中国,正是在中国最艰困的时候,让这个道理真正进到中国人的生命里头来,从两汉经魏晋到隋唐,佛教终在中国生根,建立起所谓的“中国佛教”来。时间过得非常的快,我们今天对于儒释道作一个很简单的这样的理解和分判,也是就这么多年来自己生命追寻的一些剖白跟了解,然后提出一些看法来,就教于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今后非常希望非常欢迎各位女士先生提问,我能尽我所能的来回答,那么我们今天就到这儿,非常谢谢大家,谢谢!(案︰本文原系中华民国宗教哲学社“华山书院”辛未《金刚经》第一讲之讲词,经 许霖园、张文诚、游李兴、赖锡三诸生纪录、打字、修订,再经笔者删订,并下标题而成。 昔日从游诸生皆有所成,可堪告慰也矣!壬午之春四月廿三日志于深坑之元亨居)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