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刻经梦
金陵刻经处在南京闹市区的淮海路与延龄巷交界处,始建于同治五年(1866年),是晚清著名学者杨仁山先生一手创办起来的。刻经处刊印流通的经书有不少是我国古代失传的佛典,加之刻版采用了经文与注疏会合的方式,且划分段落,添加句读,并经严格校勘,各方信士皆誉其为“最精善之佛典版本”。
□对于有着六朝古都史的南京来说,金陵刻经处这座院落显得有些年轻,但从140年前到今天,每个进入到这个院落的人都能听到印刷佛经的声音……
金陵刻经处有一个神秘的地方——经版楼。里面一块块看起来黑乎乎并不起眼的旧木板,是自唐以来就久已散失的佛教典籍,都是绝无仅有的佛经版本。直至今天,全国甚至国外的各大寺院的经书,也都出自这个经版楼里的版本,被称为金陵版。
史料表明,这里并不是寺院,而是一座私人的住宅。就在这座宅院里有一座墓塔,从墓塔上的文字我们得知,这是杨仁山居士的墓塔,而杨仁山就是这座宅院的主人。
杨仁山是安徽人。他的父亲在清政府做官,后来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中去世,因为父亲和曾国藩曾经是同年的进士,所以在曾国藩的帮助下,当时20多岁的杨仁山带领全家来到南京,并在清政府的江宁建造工程处任职。
19世纪60年代,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动荡的历史阶段。在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佛教也处于近乎被毁灭的黑暗境地。
当时佛教界也是非常的衰败,而且江南经历了太平天国战争,佛教寺院大量被损毁,佛经也大量遭到损毁,所以佛教徒想找一种很普通的经书像《无量寿经》这些书都很难找到。这时年轻的杨仁山心怀远大抱负,因为感到报国无门,所以选择了投身重建佛教的功业中。
1866年,杨仁山成立了金陵刻经处。在金陵刻经处制定的规章中明确指出,重兴中国佛教以救国是他们的宗旨。当时每一个人一个月要出1400文作为刻经的经费,杨仁山不仅自己出1400文,还要募集3个善款——也就是3个1400文。
所有的经费和募集的善款,都是为了保障寻找和重印被毁经书的工作顺利完成,重兴佛教必要先拯救经书,金陵刻经处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被损毁的经书版本,重新制版印刷。杨仁山又在金陵刻经处成立了祗洹精舍,专门进行佛教讲习。
金陵刻经处不仅吸引了大批佛教人士,同时也吸引了当时正在寻求救国出路的新学家。像章太炎、梁启超、谭嗣同都在这里听过,影响了一大批当时的人。梁启超曾经说:“近代的新学家无一不受杨文会(杨仁山)的思想影响。”
□当时的杨仁山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因为金陵刻经处大量的印制、整理和收集佛教典藏的工作的开支,全部依靠杨仁山的工作所得以及募集的善款。
在杨仁山先生的努力下,佛教典籍逐渐得以重生,为了存放刻经处收集和自刻的经版,杨仁山在自己的院子里建造了经版楼。这些经版是以杨仁山的毕生作为代价而得以保留下来的。
其中的《大藏经》是一部重要的典藏,也是杨仁山先生一生的梦想。
据有关专家介绍说,历朝历代都有人在编撰《大藏经》,每朝每代都有大量的佛教信徒解释经文做注解。《大藏经》编修的情况分成两类,一个就是光修,一个叫私修,光修就是政府提供资金,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编撰,然后刻印。而私修是私人自己筹款,然后进行编撰、雕刻、印刷。杨仁山居士所走的路就是这样的,经过了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
因为金陵刻经处要做大量的印制、整理和收集佛教典藏的工作,所有的开支全部依靠杨仁山的工作所得以及募集的善款,一旦金陵刻经处无法生存,刚刚燃起希望的中国佛教就会重新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为此,杨仁山寻找一切可能的办法筹措资金,他甚至利用当时出任国外使节的机会,学做地球仪售卖。
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处在风雨飘摇的统治时期,所以根本无力对中国佛教做任何挽救工作,杨仁山必须独自完成《大藏经》的编撰工作,这其中的困难超乎常人的想象。
1901年3月19日的夜晚,杨仁山作出了一个这样的决定:立下分家笔据。他明确表示金陵刻经处在其身后捐给社会,而历年刻经所欠的债务一共有3810两银子,则由他的3个儿子分别归还。
有位老人是曾在此院落生活过的杨仁山的后代。在老人的记忆深处,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抗日战争时期,一枚炸弹就在金陵刻经处的墙外爆炸,可是当日军听说这里是金陵刻经处时,竟然立即派人保护起来,可见金陵刻经处当时在佛教界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国界。
杨仁山是中国近代佛教的一个振兴者,他的刻经传播了佛教的经典,同时也传播了佛教的思想、文化,推动了佛教的学术研究。
1911年,杨仁山先生驾鹤仙世。他给后人留下了这样一组数据:46年的时间,刻印了211种共1157卷佛经,留下了4700多块木质经版,佛像版18块。
□在金陵刻经处不仅有世界级的佛教典藏,还保留了有着千年历史的手工制作经书的精湛刻印工艺。
金陵刻经处的每块木质经版,都是采用安徽特产的黄梨木。
每次,人们都要把截好的木块放在水中,在火上煮上一天的时间,目的是为了煮出黄梨木中的糖分,这样做出的经版在存放时就不会出现虫蛀的情况。
在佛教界,“金陵版”的称谓来源于金陵刻经处精湛的刻印工艺。刻字是整个印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技艺环节,而刻字工艺里要对缺损的经版进行修补,它的难点在于要翻新如旧。这项工作要求修补后的字面要和经历过时间磨损的原版字面相同,这样才能印刷出墨迹一致的经书。这种刻字修补工艺是金陵刻经处独有的技艺。
如今,金陵刻经处也只有一两位师傅能够完成这样的工作了。对于外行人来说,除了能够听到刻刀的声音,只能惊叹金陵刻经处的刻字师傅的精湛技艺了。
金陵刻经处保存的仅有的18块佛像木刻版,刻的是佛经里的成佛故事,也是世界佛教文物中仅存的佛像木刻典藏。当年是金陵刻经处的刻字师傅,直接用刀在木板上一笔一笔刻下来的,并没有打底的画稿。令人遗憾的是,那些师傅已经都过世了。如今我们只能从印刷品中,想见当年金陵刻经处刻经的技艺,曾经达到了怎样的巅峰。
制作金陵版经书的另一个秘诀就是他们自制的墨窖,用来收藏印刷所用的墨粉,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松烟。松烟就是松树烧出来的烟灰,里面再加面粉、胶和醋。有一股清香味。
□为了完成金陵版经书的印制,金陵刻经处每一道工序都是精益求精,这种看起来简单重复的印刷工作,却有着和当今印刷设备一样的精细标准。
天头是指佛经书的上部,地头指佛经书的下部。印刷标准要求天头两寸,地头一寸,金陵刻经处的手工印刷工艺的精确性,完全可以和现代印刷设备的精度要求相比。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一般人眼里,这些工艺过程除了有一种静谧的氛围,似乎看不出它的奥妙,但是在研究古代印刷术的专业人员眼中,却是奥妙无穷。
在研究手工印刷工艺的专家眼中,金陵刻经处的这套看上去有些简单的印制工序,实际上也是一次心灵的修炼。
杨仁山居士为创建金陵刻经处奉献了自己的终生,今天的金陵刻经处的新主人,也为保护它献出了自己的青春。
到上世纪80年代经版楼里的经版,已没有一部是完整成册的,除了发霉烂掉的就是杂乱如麻,散落一地。
那时接管金陵刻经处的工作人员,都是20岁出头的待业青年,佛经经版对他们来讲,无异于是天书一部。但为了完成“文革”之后第一批佛教经书的印刷工作,这群从来没有读过经书的年轻人,就用对号入座的土办法,给每块木板编号贴条。他们一共完成了12万多块经版,以及1570本佛教典籍的整理分类工作。
金陵刻经处留给世界佛教界的宝藏,从唐朝开始,直至今天,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还依然保存完好。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