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和合文化”的重要渊源
市委书记、市长张鸿铭曾指出:“‘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植根于民间的‘和合文化’更与我们台州有着重要的渊源。”台州因天台山得名,天台山这座华夏名山,不仅山水神秀,而且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其中“和合文化”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天台山“和合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内涵也非常丰富。笔者认为其中四个方面的“和合文化”渊源,更应很好去发掘、去认识、去深化,因为它是真正植根于台州天台山的本土“和合文化”。
天台山三教互相融存,呈现了睦居“和合”的情景
天台山是我国各派各宗共处、共修、共融的儒释道的圣山,其独有特点明显:
特点一,三教同山,相居共处。历史上,我国很多名山,或偏于佛、或偏于道,或佛、道兼之,唯天台山与极少数名山真正儒释道三教鼎足睦居。汉晋、南朝,天台山三教就先后开始兴起。到了隋唐,三教迅速发展,尤其释道达到最盛时期,佛教寺庙大量兴建,道宫道观建立不少,书院也众多。同在一山,三教相容,相安无事。像赤城山,既是天台宗五祖灌顶、九祖湛然讲经说法之地,又是道教高道葛洪、魏夫人(魏华存)修炼的第六洞天玉京洞之所在,还是儒师学子的教读之处。天台山儒释道三者可谓相容睦居,和谐共处。
特点二,义理修持,相学共修。天台山神奇的山水和三教兼容特点,成为文人学士、僧侣高道云集之地。儒释道三教修持者主张兼收圆融,相互研学,取别人之长,丰富自己。因此,天台山出了很多精通三教且倡导三教“和合”的高僧名道儒师。如南朝儒官、儒师兼道教学者顾欢提出:“道即佛也,佛即道也”的道释同源论。曾在天台山修炼多年的南朝陶弘景,首倡“三教合一”,大力提倡“佛道双修”,立“佛道二堂,隔日朝礼”,是为一代道教宗师。又如唐代高道司马承祯,隐居天台山30余年,扬弃了道教炼丹服药方术,提倡“佛道双修”、“神仙即人”的道学主旨理论,欲以道教文化会通儒、佛二教,融佛、道、儒于一炉。
特点三,教宗创立,相摄共融。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不仅对佛教各类经典和学风作出了折中,对中印两种不同的思想学说加以融通,而且融会佛道两教,吸取仙道、儒学的精华。比如将儒之“五经”、“五常”,道之“五行”,比之为佛教“五戒”,进行融摄。从而,创造了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道教南宗创造人张伯端则出儒入道,倡以内丹为中心的三教归一论,继则出道入禅,吸收佛禅教理,“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开创道教紫阳仙派,创造了道教南宗。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曾两主台州崇道观,一次以巡检使来台州,他常到台州各地讲学、联谊。他既融集天台宗之佛学,又融摄道教南宗的“内丹学”,形成了新儒学——理学,使儒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三者互学依存,互相融摄,相辅相成,充分呈现睦居“和合”的情景。天台山文化为三家和谐发展的这一情景,堪称“华夏一绝”。
天台山刘阮遇仙思返,表现了家人“和合”的情爱
发生在天台山桃源遇仙传说,讲的是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大致在现在嵊州)的两位青年刘晨和阮肇,进入天台山采药迷了路,在山中遇见两位仙女,遂在一起过上快乐的生活。但他俩还是日夜思念家乡和家人,最后终于返回。对此,过去大多仅作为刘阮与仙女爱情故事来解读,实则更是刘阮不忘家乡,思念家人,追求“和合”情爱的一个美好传说。从晋干宝《搜神记》写刘阮遇仙文中,有三个情节足可见此:
情节一,文中提到“十日求返”。刘阮迷路遇仙后,尽管有“色甚美”的仙女陪伴(古代盛行一夫多妻,此也不应去非议),有“胡麻饭、山羊脯、牛肉”和美酒、桃子等美食招待,且有“南东二壁各有降帐,帐角悬铃,上有金银交错”的温馨居室,但文中讲“至十日求返”,只过十天,他俩就向仙女提出要回家乡。这说明富贵温馨的生活还是改变不了他俩“爱乡思家”的情感。
情节二,文中提到“归思甚苦”。在刘阮提出回乡要求后,仙女一再挽留,说,郎君来到这里,是早年积福得到的缘分,又何必急着回去。文中讲,“更怀乡,归思甚苦”。仙女越挽留,刘阮更加怀念家乡。这充分体现了刘阮思念家乡,期求早日与家人团圆的心是何等急切,这“甚苦”,可看出回不了家的日子是种煎熬。
情节三,文中提到“苦留半年”。说明当时刘阮早日返回家乡的决心是很坚定的,在刘阮的苦苦哀求下,两位仙女看看实在留不住,只好设宴送行作别。文中讲“指示还路”,说明如果没有仙女同意放行,予以指路,刘阮是“还路”不了的。不过遇仙半年,竟是离家300多年,回到家乡看到面貌全变,好不容易才打听到自己的第七代孙子。心里只是无限的惊奇,但更多的是见不到离家时亲人的惆怅。又传,晋太元八年,刘阮又离乡进山,从此再也没有消息。想必又去与仙女相会,到底与仙女也是夫妻一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不忘家乡,热爱家乡;关爱家人,思念家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阮遇仙苦求思返,这里所体现的也正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所崇尚的爱乡思家、和合团圆的这种深深的情爱。
天台山寒山拾得二仙,展现了朋友“和合”的情谊
寒山拾得之所以被世人所崇尚,其因主要为:
原因一,他俩之间非亲非故,却能互爱互帮。有的学者推测,寒山出身唐代咸阳仕宦世家。由于抛绝红尘,他来到天台,独居在寒石山。拾得这个被国清寺丰干和尚拾来的弃儿,后在斋堂从事。两人相识后,互爱互帮,成了莫逆之交。寒山从80里外的寒石山来到国清寺,拾得有时把供佛或僧众用餐剩余的饭菜让寒山带去。寒山是一位儒释道三教思想兼融的隐逸诗人,他启发和感染拾得,使拾得也写了不少参禅诗。俩人结缘以诚相待,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原因二,他俩遇到情感冲突,但能互敬互让。传说,他俩同时爱上一个女子。寒山为了成全拾得,出走苏州。拾得十分珍视兄弟情谊,不远千里去寻找。两人在苏州久别重逢,拾得折取一支荷花作为礼品相送,寒山则捧着一只盛素斋的圆盒出迎。这种互敬互爱的举动是何等难能可贵。
原因三,他俩面对共同事业,都能互通互商。相传,他俩重逢后剃度出家,就在苏州募化建寺,俩人和睦相处,有事共商,成就了名扬天下的苏州寒山寺。
寒山拾得精诚相处的情感,互敬互让的情义,携手共事的情怀,生动地展现了朋友间的“和合”的情谊。清雍正皇帝御封他俩为“和合二仙”,“和合二仙”成了中华和合文化的象征。寒山拾得的故事是天台山“和合”文化的重要闪光点,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台山济公专打不平,体现了社会“和合”的情理
济公(1148—1209)俗称济颠,名道济,南宋名僧,出生于天台县永宁村。他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名修元。先后投奔灵隐寺、净慈寺。他不为权僧所容,大多在外云游四海。清朝郭小亭著的240回《济公全传》,也算是比较长的一部,内中“回回叙故事,页页写事迹”。济公“活佛”的形象之所以受人喜欢、深入人心、脍炙人口,主要是他:一心只求天下和,“哪有不平哪有我”。当中有三个方面表现尤为感人至深,略举几个经过“浓缩”过的故事就可说明:
表现一,有苦有难——我来救。百姓哪个有了苦,谁人有了难,济公就出现在哪里,一心帮你解民困。话说钱塘县人氏董士宏好不容易积凑了60两银子,想把10年前因家景贫困,无奈典给别人作使女的唯一亲人——女儿赎回。不慎又把钱丢了,此时悲伤万分,要自缢。正好被济公看见,不仅一一开导,而且以帮助其女儿所在家的主人老母治病之机,使董士宏父女团圆,免除了赎金,带回了女儿。在济公的事迹中,这类救苦救难,促使“和合”的故事真是说不完。
表现二,有冤有愁——我来消。哪人有被冤枉委屈,哪里有解决不了愁心事,济公又出现在哪里,帮助消民忧。话说常山县孙家堡村孙康氏,其夫死后守寡三年,其叔孙二虎为了将她赶出门,图谋兄长留下的家产,持刀逼其讲明大肚子(由于血劳病形成血胎所致)是哪里来的,并在她的脸上连砍好几刀。官医也认定“她是喜脉”,弄得孙康氏在县堂上当场拿刀要剖腹表清白。幸靠济公及时来到,弄清真相,对孙二虎作应有惩罚,为孙康氏伸了冤。
表现三,有魔有霸——我来治。哪里有恶魔,哪里有恶霸,哪个府县办案有困难,济公就会说,“善哉善哉,我焉能不管”,“我和尚诛恶人即是善念”,他会一心为你除恶施民安。话说西川一江洋大盗华云龙,以偷抢为生,以杀人为乐。因其本事高强,地方官府都难以拘捕,济公受临安知府之托,在两位捕快跟随下,披霜带露,跑东追西,花了两个多月,终将其抓获带回临安问斩,为民除了一个大恶魔。济公办案活像个“神探”,真是个维护老百姓生活安定和谐的保护之神。
济公的事迹名扬天下,他那扶危济困、拯溺救死、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给百姓和合、予黎民和乐、施社会和谐的种种表现,顺应群众求公平的呼声,符合社会求安定的情理,也真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崇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天台山济公爱打抱不平,维护社会公平、安定的行为更是“和合文化”极其重要的内容。
上述四方面,是植根于天台山和合文化的重要表现。它不仅被载入众多书籍,如寒山拾得“和合二圣”还是被清雍正皇帝御封过的;而且广为流传至今。这种和合文化的深厚渊源和影响,在我国传统和合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天台山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和合文化苑囿中一朵奇葩,天台山应是中华和合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