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且让眼盲胜心盲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书玮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且让眼盲胜心盲
  黄书玮 (马尼拉传真)
  盲胞(视障)毕生处于无光、色的黑暗世界中,无法对任何实体做真实的描述,才会有“瞎子摸象”各说各话;“睁眼说瞎话”不负责任;“问道于盲”搞不清楚方向等以盲为引述之文辞。在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多元化的我国,社会服务渐受重视,社会福利不断增加,但对盲人教育并未投入很多心力。在佛教界来说,虽有中国佛教图书馆盲人视听中心,却仅有百部点字佛经,要想让佛学教育深入盲胞的心坎的确不易。佛教界多以前世因果来解释盲胞、残障者今生的不幸,但对盲人教育又抱持什么态度呢?记得曾经有位海伦凯勒女士即以自己的毅力克服生理上的缺陷而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教育家,至今仍为世人称颂,如果佛教界人士能共同发心加强盲人教育之推广,一方面可以解决许多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或许再发掘更多的“海伦凯勒”。
  可是话又说回来,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叙述其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挛躄背偻、白癞颠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多么伟大的愿力,但如何能让视障者明了药师如来之大愿力呢?
  视障者无法以眼睛阅读经典,未能亲见经典之甚深涵义,必须以听、闻、触、觉来引导他们。因此,经常为盲胞举办教导如何念佛之方法、解释佛经内含深意之大会,让他们以念、听经可以增长慧命,就会明了人生在世应以知觉为主,而色身乃听其驱遣。但往往我们凡人却反其道以色身引导知觉性,才会有生灭;若无形色,有知觉而无生无灭者即心法是也。若有形色而无知觉者为色法,我们常以四大假合之身为我,所以永远不能超离生死苦海,实在很冤枉,要知道色身只是“我的”,而知觉才是“真我”。若能洞烛此中妙理彻悟知觉是主而原无生灭,人身虽死而知觉常住,当下即可了脱生死苦海。那么什么是知觉呢?眼见色、耳闻声、鼻香、口尝味、身觉触、意知法,此见、闻、、尝、觉、知六种性即为知觉性,而视障者缺此见色之眼,似乎无法达到知觉,其实不然,佛说四十九年法,尘说刹说,横说竖说,不外说明此中玄义,让凡夫众生去除迷执而返妄归真,方才所说色、心二法的意思是因小乘根性不敏,未克深聆法要,乃将心、色二法来加以分析,误以为若令觉知保存决不能舍此色身,然而知觉究竟从何而来,心脏吗?脑筋吗?都不是!佛法中惟强假以名是从不可名相而生,既不可名相当知体是空。是故,盲者若无深入了解佛法真义,其悟道比平常人更迅速,而唯有引导他们、协助他们都能够知道心、物两分,色空各别才更能了解契经深义。在心经有云:“照见五蕴皆空”此必须以观想观照的功夫才能得自在。而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人有两种执著性,一为执著于色,一为执著于心。色是摄于色蕴,心是摄于受、想、行、识四蕴。所以,一切执著均不离此五蕴,佛说一切法都不外破执,即破我们人这种执著性。
  倓虚大师在戊戌年夏八四高龄,于中华佛教图书馆开幕时应大众之请,说心经九日,显第一义无量生盲众生,闻之尽开慧眼,反之若一翳在眼,即使天花乱坠也是一丝未解、手忙脚乱。古德云:“尽大地是沙门一卷经,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佛法不离世间觉”。是故,说大彻大悟之人,有时看经却没看经,有时不看经却是看经,所以说:“老僧看经为遮眼,终日看经,终日无经看。”
  虽然我们常以业障来说由残障之缘由,但若能让他们深入经藏,比起一般常人要更能早日摆脱尘世俗缘,不但有如海智慧且先证得佛果。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在实用上、物质上为视障者解决他们的不便,如硬体设施人行道、月台设导盲砖、有声红绿灯、盲人扶梯电梯钮、点字阅读机等日常必须用品外,更要发挥佛陀教育之精神,除了我们自身清净勤加修持,更要在软体设施上,多举办盲人佛法同修会、盲人弘法大会,延请高僧大德为他们阐释佛理,带领他们远离五浊恶世,能因听闻深入佛法而观自在,不仅可减少当今许多的社会问题,更能为芸芸众生指引一条同证菩提之坦然大道,且让眼盲胜心盲。
  (参考:药师本愿经讲记˙心经──倓虚大师讲)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