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东传日本及其影响
佛教东传日本及其影响
一、佛教传入日本的时间、途径
最早有关于日本佛教记载的,出于《隋书. 倭国传》的如下记述: “敬佛法,於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①佛教传入日本,肯定在此之前。关于佛教的最初输出地,史学界目前尚未形成定论。更多的学者认为佛教是约六世纪中叶从中古经朝鲜传往日本的。据《日本书纪》记载,百济明王派使者进献金铜释迦佛教一尊,经论和幡盖等物若干,并商标赞颂宏布佛法功德。另外也有学者认为继体天皇16年(522),南梁司马达等来到大和,建立草堂,安置佛像礼拜,为日本知有佛教之始。但无论是那种传播,佛教的传入日本都是当时东亚大陆上中国先进文化向周边辐射的一个组成部分。
佛像出现在日本致使日本有佛教之始,在这之后,佛教文化继续源源不断传入日本。佛家东传日本主要有三个途径:
1、大陆移民传播。
大陆移民包括中国大陆及朝鲜半岛的移民。中国大陆自二世纪以来,就有不少移民迁往朝鲜半岛,有一部分在以朝鲜半岛为中转站,辗转到达日本。随着大陆移民进入日本,佛教也传到日本。
据皇圆《扶桑略记》卷3记载,在继体天皇十六年(522)汉族移民司马达止(有的节载为南梁人司马达等)到大和国,在坂田原建草堂供奉佛像。
日吉山药恒法师《法华验记》云:廷历寺《僧禅岑记》云:第二十七代继体天皇即位十六年壬寅,大唐汉人案部村主司马达止,此年春二月入朝,即给草堂于大和国高市郡坂田园,安田木尊,归一礼拜。举世皆云,是大唐神之。出《缘起》,隐者见此文。钦明天皇以前,唐人持来佛像,然而非流布也。②
保存于大陆移民社会之中对佛教的思想认识,成为日后佛教兴隆的重要基础。
2、日本遣唐使出使中国学习。
日本内部政治转型时期的6世纪,正是中国隋朝重新统一全国及中华帝国文化全面兴盛之时。先进的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出于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的需要,日本派使者前往中国,唐朝建立后,继续派遣唐使。使者们除学习中华帝国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外,繁荣的文化也是他们仰慕的对象。当时佛教在中国已经完成了本土化,成为隋、唐王朝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思想控制的有力工具,并且由于佛教文化的兴盛而呈现出高超的文学、建筑艺术。因而,佛教就不可避免地得到日本遣唐使的垂青。
隋大业三年(607),圣德太子派遣国使小野妹子来华联系邦交,求取经论。翌年在该城建立寺庙,并度僧十人。至于尤其重视对《成实论》、《般若经》、《大涅盘经》、《摄大乘论》的研习,为时人所敬重。回国后受朝野奉迎,真平王尊之为师,常谘之以军政事宜。翌年,小野妹子一度回国;同年再派他为使赴隋,率留学生和学问僧多人,其中有舒明天皇末年在宫中讲《无量寿经》的慧隐。这是日本向海外派遣留学僧的开始。《隋书.倭国传》记载:“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帝览之不悦,谓鸿胪卿曰:「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①
3、中日僧人往来交流学习。
还有一种途径是,僧人之间的学习交流。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的鉴真东渡。743年,普照、荣睿经人介绍,拜请中国佛教律法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同时传播大唐文明,鉴真毅然率弟子东渡,六次起行,五次失败,弟子三十六人客死他乡,二百多人离鉴真而去。而鉴真本人也因为旅途的长期颠簸而双目失明。但是最终,754年,在第六次东渡中,鉴真搭乘遣唐使船队平安抵达,达到平城京。鉴真在日本居留——年,直至去世。其间,鉴真在日本广建戒坛,传律受戒,布施授法。日本圣武天皇、皇太后等显要人物均受过其戒施;此外,鉴真在其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它惊人的记忆里,为日本佛经就错补漏。鉴真和他的弟子们原属律宗,并且都是天台宗的学者,他们东渡带到日本的经书中,包括《摩词止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小止观》、《六妙门》等很多天台宗的章疏,鉴真一行曾先后在唐招提寺大力讲解这些章疏,为后开日本佛教天台宗的创立播下了种子。②
二、佛教在日本的兴盛及其日本化
任何一种文明在传播之初都会引起冲突,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初如是,从中国传入日本同样如此。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尽管在以后的历史中,它证明自己是适合日本的国民性的。但是在东传之初,它并不顺利。南梁司马达等来到大和,建立草堂,安置佛像礼拜,为日本知有佛教之始。不过,当时世人不知佛像为何物,视为异域之神未加崇奉。-况且,当时日本已有自己的本土宗教——神道教,统治阶级大和的上层家族就是靠他们祖先的神而享有威望的,佛教对他们的神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为,如果佛教法力高于所有地方的深,那么它们的由神而来的权威又将如何?③
但是,时代大潮不可逆转。6世纪是日本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时期。以天皇为首的中央朝廷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在思想山重新确立一个新的信仰方式并以此为契机推行社会的进一步改革。于是,围绕着佛教的应有地位,在中央朝廷内部,以苏我氏为首的改革派与物部氏保守派展开了斗争。“百济的佛像传入日本以后,在朝廷贵族之间,引起激烈的争论。天皇乃依请求将佛像交给大臣苏我宿祢稻目试行礼拜。稻目舍出向原的住宅安置佛像。后疫病流行,屡有死亡,,大臣物部舆认为是国神的谴责,奏将佛像投于难波(今大阪)的堀江,并烧毁供佛的殿堂”。苏我氏和物部氏之间的信仰之争,实际上反映了皇室和苏我氏为代表的主张接受大陆政治制度和宗教文化,与以物部氏和大伴氏为代表的贵族反对接受大陆政治文化的政治之争。
佛家的兴盛与圣德太子有很大的关系。苏我氏确立了在朝廷的统治地位后,苏我马子立其外甥女为天皇(推古女皇),其侄儿圣德太子得以摄政。圣德太子本人笃信佛教,它奉高丽高僧慧慈为师,学习佛教。并且另外一方面,它企图采用佛教作为巩固统治的思想已推进国家的统一。12年,圣德太子制定宪法17条,其第2条就是“笃敬三宝”。圣德太子积极向当时文化上先进的隋王朝学习,派遣使节前往隋朝,使节之中,与不少是僧人,前往隋朝学习佛法。
由于圣德太子的弘扬,日本佛教很快得到流传,很多豪族都建造了“氏寺”。当时的都成飞鸟就建造了很多大陆风格的寺院。其规模也不小,据推古3年统计,时有寺46所,僧816人,尼569人。
佛教传入日本即与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发生联系、互相作用,不断进化发展,最终形成日本化的佛教。它在教义上有很多不同于佛教本来教义的地方。佛教提倡的是“来世主义”,由极苦到达极乐,但日本佛教则重“现世主义”,虽然也想到达彼岸的幸福,但更重要的是要得到现世的幸福。这样,佛教在日本首先成为祈祷现世幸福的宗教。一般佛教入的心目中也把效忠皇室放在首位。《平家物语》记载,平重盛在向他的父亲平清盛进谏时引用佛教四恩之说规劝道:“常言世有四恩,即天地之恩、国王之恩、父母之恩、众生之恩,其中尤以朝恩为重”,所谓“朝恩”,指天皇之恩。
三、佛教东传日本早期的地位和影响
佛教在日本至今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佛教的传入给日本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日本文化史上,7世纪到16世纪这一千年间,佛教一直居于优势地位。佛教在日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相当的影响力。
首先,作为一种宗教,佛教在东传日本之初就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及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甚至它的传播就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之一,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佛教首先在日本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日本佛教从一开始就与政治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成了政治的附庸,佛教最初传入日本时,经过激烈的斗争,确立了提倡佛教的国策,这种斗争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取得斗争胜利的苏我氏集团通过接受佛教,树立新的信仰,消除保守的排佛排在意识形态上的权威性,从而确立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并进而实行改革,强化中央集权,把日本历史推进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佛教在繁荣日本文化艺术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圣德太子之后的二百年间,历代天皇都提倡佛教,佛教文化盛极一时,在文学、建筑、美术等许多方面都有巨大的贡献。在建筑方面,佛教的出现,促进只会制作“朴素的弥生陶器”和绘制“稚拙的古坟壁画”的日本先民,开始认真的“学习大陆在漫长的岁月中发展起来的、真正的雕刻和绘画技巧”,佛教成为大陆文明的象征,人们陶醉于金光灿烂的伽蓝艺术、造寺、造佛成为当时艺术创造的力量源泉和整个文化事业得以繁荣发展的根本原因。世界闻名的最早木结构建筑——法隆寺不仅以其建筑的古老令专家惊叹,还以其造型的美使现代人倾倒。①
但是,这一时期佛教的政治意义仍然是最大的,日本史称其主要使命是“镇护国家”,佛家成为维护天皇制中央集权的重要思想体系和理论基础。
另外一方面,初传日本时,佛教也有着自己及大的局限性。例如,在奈良时期,随着苏我氏的倒台,藤
原氏掌握政权,佛教与政治逐渐脱离了关系,佛家本身也开始腐败。僧侣违反戒律、制造邪说、散布怪论、娶妻生子、从事生产等,僧侣成立一个受朝廷保护的、有利可图的阶层,于是就出现了人人争去当僧侣的局面。此外,佛教最初传入日本,仅局限于上层阶级,信仰范围过于狭窄,这就为后来最澄、空海等佛教如起来改革佛教,埋下了种子。
参考文献:
1、「日」山口顺雅: 《法律家眼中的日本古代一千五百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费正清、赖肖尔著《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3、「美」约翰.惠特尼.霍尔:《日本——从史前到现代》商务印书馆97年版
4、《隋书·东夷·倭国传》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
5、汪向荣《古代中日关系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6、日:依田熹家:《简明日本通史》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
7、陈凤川《圣德太子与日本早期佛教》日本学论坛, 2003年 03期
8、张亚璞《日本文学与佛教思想——《源氏物语》与《平家物语》的比较》红河学院学报, 2004年 04期
9、朱小琴《日本早期的佛教》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03期
--------------------------------------------------------------------------------
①《隋书·东夷·倭国传》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
②《扶桑略记》卷3引自汪向荣《古代中日关系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①新校本《隋书》列传/卷八十一 列传第四十六/东夷/
②孙晓钢《鉴真与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国宗教, 2003年 11期
③美:约翰.惠特尼.霍尔著《日本——从史前到现代》商务印书馆97年版
①吴金霞 卜庆霞《日本佛教变质略论》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3年 05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