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而非我
以前我刚开始教禅、讲禅的时候,一开始就讲「无我」的观念。我说:「要开悟就要把这个『我』去掉,如果有「我」,就不能开悟。」结果多半的人听不懂,一时间也不能接受这样的观念。
因为通常的人都非常重视「我」,认为「我」是生存动力的来源,例如:因为「我」肚子饿了,所以「我」要拚命赚钱买东西吃;因为「我」希望有好名声,所以「我」努力工作,希望社会给「我」名誉荣耀。如果没有了「我」,就失去努力的动力;如果真的没有「我」的话,那我还来上什麽课?听什麽佛法呢?
后来我也觉得这样讲佛法,对初学者可能太困难、太高深了,所以决定先从「有我」开始谈起。其实佛法、禅法的修行,都是从有我开始的。「有我」是个着力点,即使说:「我愿无求」,也还是要有一个「我」来发这个愿;或是有人说:「我的烦恼很多,希望能除烦恼而证菩提,达到无我的境界。」这个无我的还是我。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从「有我」才能到「无我」。
一般人如果没有修行的功夫,根本不知道「我」究竟是什麽,虽然每天都在讲,我的这个……,我的那个……,但事实上根本不清楚「我」是什麽,还以为那一连串的妄念,以及每天看到的自己的影像,或是每天接触到的环境,就是「我」。实际上那不是「我」,而是「我的」。
有人说:我会思考,于是把自己的思想、念头当做了「我」。每天只想着那是我的、那不是我的;我的念头是我,坏的念头是我,好的念头也是我。那究竟哪一个念头才是真正的我呢?
也有人说:我的身体是我,我的观念是我,我的财产是我,我的环境是我,我的世界是我。但仔细分析,这裡面并没有一样东西称得上是「我」。
又有人说:永恆的我才是我,但什麽才是永恆呢?所有的思想、观念,说穿了不过都是一个一个串起来的念头,并不是永恆不变;我们的身体、外在的环境,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哪有一个永恆不变的我。
以佛法、禅法的观点来看,在还没有开悟,还没有智慧的时候,「我」只是一连串的妄念。即使已经是佛教徒,看了很多佛经,听了很多佛法,很多人依然烦恼很重,生气照样气,贪心照样贪,不该做的事情照样去做,为什麽?因为还没有看清楚什麽是「我」,结果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
要能够主宰自我,一定是透过瞭解自我、肯定自我之后,才能进一步达到的。所以一定先要知道「我」是什麽,才能肯定自我;肯定自我之后,才会知道什麽是我,什麽是非我,也才能够提昇自己、充实自己、改善自己、转变自己。如果不知道「我」是什麽,要想提昇也无从提昇起。
事实上,「我」是自我,也是非我,它没有一定的面貌,且是可以透过修行来改善、转变的,当「我」转变了,所有「我的」也会跟着转变。
瞭解自我的第一步,首先要摒弃「我」的观念,要肯定自我是假的,是虚妄的,然后在「无我」上成长自我,以「非我」为我。不应该产生的念头不要产生,不应该讲的话不要讲,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做;相对的,该做的事情要努力做,该讲的话要多讲,该起的善念要儘量发挥。也就是,要「行一切的善,断一切的恶」,能够做到这样,就能渐渐体会何谓「无我」了。(大法鼓 第060集)
---本文摘录自《人生杂志》第252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