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的意义
能海上师
【编者按】
宗喀巴大师明确地指出:“深信唯有佛圣教,乃是众生善乐本。”所以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必赖正法久住于世间。而欲正法久住,则必依结戒十义。所谓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未信者信,五、信已增长,六、难调者调,七、惭愧者安,八、断现有漏,九、断当有漏,乃至十、正法久住。这是一条宇宙发展,缘起因果的必然规律。如何摄取于僧,建立如法僧团,则必依六合。海公上师《六和合的意义》一文,颇有仔细学习之价值。因此本期特为转载,并发动讲寺僧俗,集体学习讨论。
其中有必须说明者,在见和中,有一段文“其它的事情,有时还可以随顺世间,唯有此见,不可随顺,因为世间的见,都是不正的…”此中之“正”与“不正”是就胜义谛上说的,在世俗谛上,佛教里是有世俗(世间)正见的。特此标出,以免怀疑误会。
按:此文系近代著名高僧能海法师,1936年在原北平佛教会的讲演,侍者明心记录,原载《四川佛教月刊》1936年11期。今天读起来,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特转载,以飨读者。——(《台州佛教》92第七期)
【原文】
一、和合
和合,就是团结。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教徒团结起来,组成有纪律有精神的僧团,共同卫护三宝,使三宝久住于世;无论出家佛子、在家菩萨,都一心一意地向三宝上着眼,打破世间一切门户之见和自私自利之心,这就叫做和合。因此和合的意义,在我们佛教中很重要。换句话说,佛教的生命存在与否,取决于我们全体僧伽和合如何。
因为,僧伽是住持佛教的;和合又是住持僧伽的(梵语僧伽,意译‘和合众’)。没有和合,就没有僧伽;没有僧伽,就没有佛教。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这和合要怎样做才能成功呢? 当然,不是空口说话就可能成功的;也不是单凭个人的理想可能成功的。要想和合成功,我们全体僧伽,必须认识自已的立场。我们是代表伟大佛教的人,全部佛教的责任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应当怎样的和合,才能负得起这个伟大的责任啊? !一个人是这样想,多数人是这样想,乃至全体僧伽都是这样想,这和合就成功了。再一方面,我们在各人的意识上,还要有一种至诚恳切的慈悲心。因为慈悲就是和合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彼此能互相推让,互相容纳,才可以讲和合。所以,我说和合须建筑在慈悲心之上。现在有一部份僧伽,明白了自已的立场,终日谈和合,终日想和合,而终日不能和合;或虽有暂时的和合,而不能彻底的和合,就是因慈悲心太薄的原故。因此,我们现在的僧伽要想和合成功,主要的条件,还是在至诚恳切的慈悲心。希望在会的大德们,对于此点特别注意,注意!
二、六和合
依据经论上说,和合共有六种:
⒈身和——就是说在身业上,彼此能和合无乖,可以共住。如下座对于上座,要礼拜问讯,服劳让道,推座承事等恭敬身业;上座对下座,也有慈祥爱护等种种身业;上座对上座,上座对中座,也各有谦让身业。这样,上中下座的身业,均做到如法亲近,不相乖反。这是身和。(凡具戒十九年以上为上座,九年以上为中座,九年以下为下座。)
⒉口和——就是在语业上,彼此互相融洽,没有争执。如称赞有德,远离恶语,规劝过失,学问互相学习,犯罪互相忏悔都是。
⒊意和——就是在意业上,彼此能谦和成事,消除我慢,不固执己见来违逆众心,使众心和悦同住,叫做意和。现在的僧伽,因意见不和而生起的是非,不知有多少。上下的意见不和,所以清众与班首闹,执事与和尚闹,维那与纠察闹;学教的意见不和,所以此派与彼派闹,此宗与彼宗闹。这么一来,佛教的是非就多了,佛教本身也就有生命危险了,希望大家不要这样吧!
⒋戒和——就是对于世尊所制的净戒,彼此能依法受持,同修同学。所谓依法受持,主要有两点:
一是不杂。就是不要渗杂自已的意见。戒经是那样,就是那样,好好的如法遵行就是了。
二是不冗。就是不要离开戒律范围之外,更增加种种的仪式。因为诸佛的净戒,唯佛能制,一切菩萨二乘,都不能增减,何况凡夫。所以这冗的毛病必须极力改除。有了不杂不冗的条件,然后能如法布萨,如法羯磨,如法安居,大伙都一心一意地安住净戒海中,就叫戒和。
⒌见和——见有三种:
⑴正见:是对倒见说的。世俗的人,对于诸法的实相,不能如实了知,而妄想种种的分别。诸法本来无常,而妄执为常;本来是苦,而妄执为乐;本来无我,而妄执为我。颠倒是非,不称法体,所以叫倒见。与此相反,便是正见。
⑵真见:是对妄见而说的。世间一切山河等等,都有如梦如幻,无有真实。愚人不知,妄认为真,所以是妄见,离此妄见,了达诸法皆空之理。叫做真见。即合诸法真理之见。
⑶净见:是对染污说的。我们随起一见,若不参杂贪嗔痴等烦恼,而与一切诸清净法相应,叫做净见。
这三种见,是我们学佛法的人应当切实了解的!其他的事情,有时还可以随顺世间,唯有此见,不可随顺。因为世间的见,都是不正的,我们大家如果都能安住正见,而不被世间一切邪见所诱,就是见和。
⒍利和——凡有利益的事情,能如法共分,乃至粒米同餐,毫不自私。就是利和。
以上六和,是戒律中的戒律。戒律不可少,六和更不可少。戒律好比木工的规矩;六和好比胶漆。有了规矩,固然可以做成家具;能再加上胶和漆,就更光洁可观,坚固耐用了。同样的道理,有了戒律,固然可以成立僧团;能再加上六和,则僧伽的作用愈大,僧伽的团结愈密了。
所以在世界潮流直转的今日,能海最希望诸位大德提倡戒律,更希望全体僧伽完成六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