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关于生命现象的探讨——解读《大因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道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关于生命现象的探讨——解读《大因经》

  中国佛学院道坚
  绪言
  对于生命现象的探讨,如生命的终极关怀、人生的价值趋向、生命的轮回主体、延续生命现象的源泉等主题的思考,是宗教和哲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初创期的)佛教的回答是什么?浅显的说,就一个“缘”字。缘,既有宇宙万有的因果定律,又蕴含了形成生命现象的内外因素和根源,以及生命流转的原动力。在《中阿含.因品〈大因经〉》中,佛陀以“老死、生、有、受、爱”五支因缘来阐明上述问题(经文中虽有类似十二支因缘的叙述,却没有与五支因缘同等的待遇)。若五支相生,则生命流转不息,反之则生命得到净化,成就生命的终极价值。总之,“缘”之一字,高度概括了全部的生命哲学,如《大因经》中说:“此缘起甚奇极甚深亦甚明。”
  五支因缘
  《大因经》是佛陀游化拘楼瘦的剑磨瑟昙拘楼都邑,应阿难尊者之请而说。由于印度是一个哲学比较发达的国度,异彩纷呈的人生哲学思潮,必然会影响到佛教的教义。佛陀在驳斥各派哲学“不究竟”的同时,必将拿出自悟的独特理论,以教化大众。这就是本经的重点:五支因缘说。
  1、终极生命意义的思考
  生命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生命从梵天来,没有目的,只有顺从大梵的意愿,最终还归于梵。”有人说:“生命是自然而然的,就像那树,开花、结果,春去秋来,直到消亡。”有人说:“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如是来,如是去。”有人说:“没有原因,没有结果,更没有任何的意义。”有人说:“别问傻问题,这些是我们能理解的吗?”有人还说:“我是唯物论者,我只管对物的崇拜,能享受一天算一天,如果一息不继,那什么都没有啦。”如是种种。
  这是令人满意的回答吗?不!那只会令人误入消极的迷途,丧失把握命运的机会,磨灭你的主观能动性。佛陀因而感叹地说:“于此缘起不知如真、不见如实、不觉不达故。念彼众生,如织机相锁,如蔓草多有稠乱。匆匆喧闹,从此世至彼世,从彼世至此世,往来不能出过生死。”缘是什么?是解决生死问题的“极甚深明亦甚深”的大道理啊!
  灭门的雏形
  五支因缘中,以老死为首。老死以何为因缘?以生为缘。生又以有为缘,有以受为缘,受以爱为缘。这就很类似十二因缘的“还灭门”。从老死始,一直追索人生痛苦的根源,原来爱欲是生命轮回之本。于是老死灭则生灭,生灭则有灭,有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而“流转门”当如经言:“是为缘爱有受,缘受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缘老死有愁戚,啼哭忧苦懊恼,皆缘老死有。如此具足,纯生大苦阴。”从爱到受,次第相缘,就形成了生命的流程,循环往复,生死不已,不得出离。
  析生命现象的四要素
  为什么说生命历程的次第相缘呢?是因为生命现象四要素的缘故。四要素,即因、习、本、缘。如经云:“所谓缘生有老死,阿难,若无生鱼鱼种、鸟鸟种、蛟蛟种、龙龙种、神神种、鬼鬼种、天天种、人人种,阿难,彼彼众生随彼彼处,若无生,各各无生者。阿难,设使离生当有老死耶?答曰:无也。阿难,是故当知是老死因老死习老死本老死缘者,谓此生也。所以者何?缘生故则有老死。”
  所谓因,即是构成生命历程的内外诸要素,它使生命的每一现象成为可能性。所谓习,是生命现象的原动力,它将生命历程诸要素按一定的流向解构、重组,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呈现在生命流中。所谓本,是生命历程的精神内核,它将每一个生命驿站(点)连成一线,并赋予生命以意义。所谓缘,是形成生命历程的条件的综合,如果缺少了它,生命就像小树,缺少阳光、雨露和肥沃的土壤。
  如对老死的四要素的进行分析,原来它的根源是生,有生则有老死,有老死就因为有生。
  爱有受的深层解析
  五支相缘,经文中特别对缘爱有受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以说明每支因缘之间的内在关联。因为有爱,就会有贪求,因求取而得到利益(利),因利而产生占有的自私心(分)。因私心的熏习,就感染上更强烈的欲望(染欲),并迷执于染欲的境界上(著),产生吝啬之心(悭)。以贪欲心不舍心占有一定的利益,就形成短时的势力范围(家),并希望长期拥有(守)。因守的冲突,刀杖斗诤谀谄欺诳妄言两舌等无量不善之法,因之而产生不同的身心感受,或痛苦的,或欢快的,或不苦不乐的。
  如是从爱至受,或从受至爱的次第,以图示之:爱—求—利—分—染欲—著—悭—家—守—诸不善法—受
  爱及有爱的缘——直探生命之源
  经文在论述生命历程之源时,将爱分为欲爱及有爱。此二法并不是第一因,它们是缘觉而有的。觉,当是对外境的种种感触,不外色声香味等法。而觉之六法,也是由眼耳等六根的好乐(更乐)而有。更乐又以名色为缘,文中以名身及色身释名色,与后期的五蕴之释不同。名色又以识为缘。识又以名色为缘,如是诸法辗转增语,则形成生死流转。
  三、轮回主体的思考,挑战神我的尊严
  经过上面的论证,生死轮回的因缘已具足,并提出识与名色的和合,就产生了生命。那么,识就成了生命的主体。而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实体,它也是因缘所生法。为了不使人误会识等同于神我见,于是对外道的神我思想进行剖析和批判。
  1、神在何处?
  经云:“或有一见觉是神,或复有一不见觉是神,见神能觉,然神法能觉。或复有一不见觉是神,亦不见神能觉,然神法能觉,但见神无所觉。”这里的神,即是生命的主宰,也可称之为灵魂,或神识等。外道认为它是永恒不变的,它是生命的真宰。
  永恒的神的存在,总是会表现生命的每一现象的,比如觉受。那么,有觉是神?抑或不觉是神?神是能觉还是无所觉?
  如果有觉是神,而“汝有三觉: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汝此三觉,为见何觉是神耶?”若说是乐觉,那么,苦无记二觉灭,乐觉亦是无常法、苦法、灭法,不可常驻。而乐觉灭,你不是又认为神灭了吗?以此类推,此三觉中无神,神是无常法,但离苦乐。
  若无觉是神,则更为谎谬。因“然神法能觉,但见神无所觉。”如是类推下去,无一实法可得。
  2、神(精神)是色(物质)界的主人吗?
  外道计色身(物质)是神我的安排,实则不然。依经文意,色也有不同的层次,如“少色”、“非少色(反微物质)”、“无量色”、“非无量色”、“少无色”、“非少无色”、“无量无色”、“非无量无色”等。显然神与色是在不同层次上的因缘和合,而不要忽略宇宙的统一性、相互的关联性,偏执一隅,妄自尊大。当然,只相信你的思觉(低层次的精神),而否定高层次的精神,或以色(物质)为唯一的实在,更是错误的。
  四、生命净化的次第
  从还灭门的角度看,随着贪欲等烦恼的去除,生命是可以逐步进化的。进化次第,经中分为七识住、二处和八解脱,今逐一介绍。
  1、七识住
  “有色众生,若干身若干想,谓人及欲天,是谓第一识住。”显然第一识住是欲界的境地。如果明白此识的无常与忧患,修出离法,进入第二识住。此识众生“若干身一想,谓梵天初生不夭寿”。若进一步修习,则进入“有色众生一身若干想”第三识住,是晃昱天。进一步修持,则上升到第四住的遍净天,谓此识有色众生 “一身一想”。若“知彼识住习,知灭知味知患知出要为真”,则上第五识住,谓无量空处天。彼处众生为无色界,度一切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如果不乐彼识住,更上一层楼,则进入第六识住,是无量识处天。彼识处的无色众生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又进一步上升第七识住,是无所有处。此识住的无色众生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游。
  2、二处
  越过七识住的境界,有色众生无想无觉,谓无想天,是第一处。若不贪执于此地,精勤修习,得第二处,是非想非非想处天。如果不执此七识往、二处,心不染著,即得慧解脱,成阿罗汉,不再受到生死的流转。
  3、八解脱
  在经中还有另一种次第,即是八解脱。第一解脱,是色观色。内观无色想外观色,是第二解脱。净解脱身作证成就是第三解脱。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成就,是第四解脱。度一切空处,无量识处,是识无量成就,为第五解脱。度一切无量总值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为第六解脱。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谓第七解脱。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解脱身作证成就,及慧观诸漏尽知,是第八解脱。八解脱与上述的九处次第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它们的果。修七识住及二处的人,心不染著得解脱者,当得阿罗汉,名慧解脱。修习八解脱的行人,顺逆身成就,亦慧观诸漏尽者,是名阿罗汉,为俱解脱。
  五、结语
  《大因经》中虽先以生灭的次第阐明从爱到老死的五支因缘,然在对爱缘的分析中,又列出觉、更乐、名色、识四缘,总共是九缘。爱与受之间,又独列九缘。它的排列秩序,与十二因缘恰恰相反,图示如下:
  老死—生—有—受-(守—家—悭—著—染欲—分—利—求)-爱—觉—更乐—名色—识
  图中的排列,是有深意的。它说明了初期的佛教是比较重视还灭门的,即对人心的净化、烦恼的解脱、世间的出离,是被放在首位的。从受到爱的中间九次第可以看出,这简单的九支因缘,并没有固定下来,而是可以无限的分割,乃至九九八十一等无量的因缘。这明显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联系理念,否定了宇宙的第一因,否定了任何永恒不变的实体,这存在,只是非存在,是无处不在的法(或称规律、因缘等均可),依之因各自的业缘,或生或灭。这样,人生的未来,就把握在每人的手中,而不是依靠上天、梵或命运的安排。这样的人生哲学,是积极的,发挥人生主观能动性的。简单地说,生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将为你的行为负责,这是因缘使然。
  关于轮回的主体的思考,本经提出“识”的概念,认为识是生命的核心,但并不等同于神我的观念,因为它也仅是因缘中的一环,是九缘中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唯一的存在。
  为了跳出轮回的束缚,本经提出七识住、二处的九个生命净化的层次和八解脱的次第。它虽然没有明确地指出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些境界,却为四禅八定等修行方法提供了次第升华的理论空间,是有一定修行指导意义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