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宝塔证着昔日中华强盛当今民族复兴
千年宝塔证着昔日中华强盛当今民族复兴
■核心提示
塔,历经了千年的风雨。它,已化作中华的精魂。
塔,正是大雁塔,至今仍屹立在古都西安的大慈恩寺。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唐玄奘,一位大德高僧。
千年宝塔,见证着昔日中华的强盛和当今民族的复兴。玄奘大师,享有“世界文化名人”的美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公元645年正月廿四。大唐都城长安。
春节已经过去大半,天似乎也不那么冷了。喜庆的气氛非但没有散去,反而愈来愈浓。太宗皇帝陛下在前几天发布了一份特别的诏书,要求全城百姓在这一天“空城出观”,欢迎一位特殊的人物载誉而归。
一大早,朱雀大街上人山人海,一直蔓延到几十里外的弘福寺内。不少人拖家带口挪着脚步,大睁双眼,惊奇又兴奋地顶礼膜拜着朱雀桥边陈列的一百五十粒佛祖舍利、八尊赤金佛像、六百五十七部佛教经典———这些宝贝,来自遥远的天竺(今印度)。
隆重的欢迎仪式开始了。僧人身着肃整的法衣,奏起优雅的梵乐,路旁的案几上飘来阵阵幽香。一位身材高大、面容端严的法师从弘福寺里走了出来。他,正是时年44岁,自西天取得真经成功返回的玄奘大师。
只见法师剑眉高耸,莲目微垂,双手合十,向欢呼的人群频频致意。17年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风霜雪雨已抛在脑后,5万公里的艰难坎途早已由坚实的步履丈量,九九八十一难也屡屡逢凶化吉。此刻,玄奘法师在想,要赶紧翻译佛经,丝毫不能懈怠。他回身进入弘福寺,仰望佛像,喃喃自语,言明心迹。
弘福寺是皇帝李世民为其母亲追福而敕建的,玄奘法师就在这座皇家寺院里翻译佛经、研习佛学,度过了四个年头。
不久,又一座皇家寺院建立起来。太子李治为追念死去的母后的恩德,建了大慈恩寺,请玄奘大师担任首任住持,继续译经弘法。
从那时起,玄奘就与大慈恩寺密切相关。
相传,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公元67年,传入中国。因是政治、经济的中心,长安也成为佛教文化的中心。
13岁那年,玄奘法师在长安城东邻的洛阳剃度出家。天资聪颖的他勤于用功,20多岁时已精通经、律、论三藏,被人称为三藏法师,声名远播。虽然取得了这样大的成绩,但他还是感觉翻译为汉文的佛教经典有限,而且越钻研得深,发现的问题越多,有一些佛经译得不确切,不能解决更多的疑难问题。他为此云游湖北、四川,最终来到都城长安,遍访名僧求教。
一天,玄奘法师遇到了从天竺来的一位僧侣。这位天竺高僧为他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图画———那烂陀寺大德戒贤长老讲经说法的盛况。那烂陀寺是佛教的最高学府,当时建寺已有七百多年,代表着印度佛学的权威。
玄奘向往至极。对佛教执着追求的他向朝廷上表,申请出国去天竺探求佛理。谁料没得到批准。
怎么办?求学的渴望促使玄奘法师暗下决心,即使前途艰险也毫不动摇。其时正逢关西霜害严重,他就随着逃荒的饥民离开都城。
没有通关文书,也没有偕行的同道。法师独自一人,肩负背篓,足登麻鞋,踏上了漫长艰苦的取经之路。
那一年,是公元628年,玄奘27岁。
要知道,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在人类缺乏地理知识,交通条件极为原始的状况下,徒步从中国走到遥远的印度,岂是艰难二字可以形容。
尽管如此,虔诚而执着的玄奘法师一路昂然独行。
这一路,可没有古典小说《西游记》里描述的那样美妙传奇;没有神通广大的徒弟孙悟空———遭遇艰难险阻得自己想办法解决;没有任劳任怨挑担子的沙僧———生活用品都得自己肩挑背扛……
他沿着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从现今中国新疆的吐鲁番、阿克苏一线,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再向东南经巴基斯坦进入印度。
经过一年的跋山涉水,第二年夏天,玄奘终于到达了天竺。他学习了梵文,进入那烂陀寺研习佛教经典,成为天竺闻名的第一流佛教学者。
一晃17年了,玄奘法师思念着祖国。取得真经的他再次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毅然回到了东土大唐的都城长安。
玄奘西游归来,成为长安城内轰动一时的盛事。不久,他奉诏到洛阳谒见太宗皇帝李世民。皇帝对大师当年的“出国不报”表示理解,还赞许他的执着精神。
在长安城皇家寺院里翻译佛经的日子紧张而专注。七年过去了,玄奘法师为安置从西域取回来的经书、佛像,向高宗皇帝申请建造佛塔。
公元652年,一座塔基成方形的佛塔在大慈恩寺里建起来了。玄奘大师根据印度佛教故事,将亲手参与建造的这座佛塔命名为雁塔。后来,“雁塔”一词前加一“大”字,一是因为塔的形制宏伟壮丽,二是为了与后建的荐福寺雁塔相区别。
玄奘法师每天起居在大慈恩寺,辛苦地翻译佛经。他排定了日程,如果白天有事未能完成,必在夜间继续。
在翻译佛经的同时,他还把取经路上的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经典《老子》译为梵文,介绍到印度。
从此,坐落在长安的大雁塔,因为唐僧取经的故事遐迩闻名。如今,一尊玄奘法师的铜像矗立在西安南郊宏大华美的大雁塔北广场上。远处,大雁塔愈显巍峨。历经千年风雨的宝塔是大慈恩寺的象征,更成为古都西安的标志。
2004年5月,玄奘法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这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一座神圣的塔,千百年来,与古都西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仅象征着佛教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也承载着文明历史源远流长的血脉。
玄奘法师简介
玄奘(600-664),俗姓陈,名讳。河南洛州缑氏人。年幼出家,精研佛学。唐贞观二年(628),西行取经。学习大乘佛教经典,游历古印度半岛,名震五印。贞观十九年,取经回国。常驻大慈恩寺翻译佛经。连续19年,翻译佛经总计75部,1335卷,约1300余万字。平均每年翻译70多卷。麟德元年(664)二月初五夜半,圆寂于今铜川玉华宫,后葬于白鹿原,又迁葬至今长安兴教寺。
西安编年体
■北周建都长安
北周闵帝元年(557)
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在长安代西魏称天王,改国号为周,是为北周孝闵帝。
■隋建都长安
北周大象三年(581)
掌握朝政大权的相国外戚杨坚胁迫北周静帝宇文阐禅位,改国号隋,以长安为都。
■李渊称帝定都长安
隋大业十三年(617)
太原留守、唐公李渊起兵反隋。翌年在大兴城太极殿称帝,建立唐朝。
【唐建长安城】唐定都长安后,改隋大兴城为长安城,并进行了增修和扩建。
■王孝通撰《缉古算经》
唐武德八年(625)
王孝通撰《缉古算经》在长安成书,这是中国现存最早解三次方程的著作。
■玄奘天竺取经著《大唐西域记》
贞观三年(629)
玄奘离开长安,时年27岁。途中历尽艰险,九死一生,到达印度。贞观十九年(645)携带657部经书返抵长安,长安数十万众夹道欢迎。
■第一批日本国遣唐使到达长安
唐贞观五年(631)
日本国舒明天皇派遣以犬上御田锹为大使、药师惠日为副使的第一批遣唐使团到达长安城。
大雁塔名称的由来
印度佛教有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传说,一天,一座小乘佛教寺院的僧人午饭无着。正在饥肠辘辘时,空中飞过一群大雁。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众僧无饭可吃,若菩萨有灵,应知我们的困境啊。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折翅坠地,自殪于僧人面前。众僧震惊,又很伤感,都说这是佛祖设法教育众人。于是就在大雁坠地处埋雁建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
西安佛寺与佛塔
【大荐福寺与小雁塔】位于西安友谊西路东段南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文明元年(684)睿宗李旦为其父高宗死后献福而建。高僧义净经广州取海路到印度历时25年游历30余国,带回佛经400余部,入寺译经。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09)于荐福寺中修造了佛塔,因比大慈恩寺的雁塔小,故名小雁塔。现为15层,高43.3米。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关中地震,塔身中部纵裂,出现近40厘米的缝隙。至1521年又一次地震时,塔复完好如故。关中八景的雁塔晨钟即为此地。
【护国兴教寺与慈恩三塔】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原葬于白鹿原上的玄奘法师遗骨迁葬于此,寺被命名为“大唐护国兴教寺”。玄奘灵塔通体青砖砌成,高21.04米,共5级,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玄奘塔左右各有砖塔一座,均高7米,都是3级,分别为玄奘弟子窥基和新罗王之孙圆测的灵塔,造于公元682年和公元1115年,形式与玄奘塔略同。合称“慈恩三塔”。
【香积寺与善导大师塔】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区郭杜乡香积寺村。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日本佛教净土宗亦奉为祖庭。唐神龙二年(706)为唐代高僧、佛教净土宗祖师善导大师塔院。塔原为13级,残存11级,现高33米。塔自顶至底层,顺各层南北拱券处中间裂开,与小雁塔的裂缝极为相似。史载这条裂隙已900余年。
【草堂寺与鸠摩罗什舍利塔】位于西安城西南户县东南圭峰山北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秦姚兴弘始三年(401)始建,是中国佛教史上在翻译佛经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鸠摩罗什大师译场。
【华严寺塔】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区韦曲镇朱坡西的少陵原半坡上,北距西安市区约15公里。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佛教华严宗祖庭。唐贞观十四年(640)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圆寂,修塔安放杜顺和尚灵骨。杜顺塔呈方形角锥体,共7层,高约13米,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西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澄观的灵骨塔,为7层砖塔,高约7米。
【终南山净业寺与道宣律师舍利塔】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区滦镇沣峪口村。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隋末,是创立中国佛教律宗的唐代著名高僧道宣律师的道场,律宗祖庭。寺外东北山上有道宣律师舍利塔。本报记者 孙强 整理
佛教在陕完成“中国化”
王亚荣(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陕西寺庙的名气比较大。有举世闻名的法门寺佛指舍利,有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净业寺、草堂寺、香积寺、华严寺等汉传佛教的六大祖庭;还有青龙寺、兴教寺、至相寺、百塔寺等,都是宗派重镇的身份;小雁塔是唐塔代表,长武昭仁寺大殿是全国仅存的三座唐代建筑之一,彬县大佛是唐代名作,泾阳崇文塔全国第二高,碑林佛教碑石为历代书家崇拜;还有陕北大量的石窟造像,陕南别具一格的园林式寺院,以及各地文博单位数以万计的藏品等,都遐迩闻名,使陕西人骄傲。但是,这些还只是陕西佛教文化的一小角———仅仅是我们今天所能看见的一小部分。
在我们看不见的历史上,陕西佛教文化的影响更大,地位更高。这表现在以下三大特点上。
第一,陕西是佛教进入中国的首传地区,开启了东方文明和平大交流的高潮。
陕西离西域相对较近,有区位优势,还有不同于中原内地的宽松的文化态度,有利于异地文化的交流、吸收和融合。丝绸之路的开拓更提供了传播的有利条件,使得陕西成为佛教进入中国的首传地区,开启了东方文明和平大交流的高潮。尽管还有吐蕃道、滇缅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等传播路线,但陕西还是绝对的主线。
第二,陕西是印度佛教完成“中国化”进程的所在地,是印度佛教世界化的重要标志。
我们都知道,佛教是外来宗教,但这个外来的身份是有时间限制的。隋唐之前确实是外来的身份,但在隋唐时代国人对这种已研究了几百年的外来宗教进行了加工创新,使之适应了中国文化的土壤。所以,在唐代后期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融入中华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佛教”了,从而促进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取得了“世界宗教”的身份。
第三,陕西是北传佛教的译传中心,古代长安被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
佛教从印度分南和北两个方向向外传播。中国佛教属于北传系统,与印度的交流延续了约一千年。在这一千年里,佛教不仅完成了“中国化”的转变,而且继续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与印度交流了一千年,佛经翻译了一千年,又向外传播了一千年,在世界文化史上仅此一例。而且,这一千年的翻译是“官译”,是历代王朝的国家文化事业,其中大部分是在陕西进行的。因此,古代的长安被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
佛教像一只东方的文化之船,在这只船上除了信仰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各国的文化精品。随着这只船在各国的来往航行,印度和中国两大文明古国联系在一起,共同构筑东方文明,促进亚洲各国友好交流,共同发展。从以上三个特点来看,陕西起到了母港的作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