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出世间
世出世间
林崇安(2000)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人类一方面离不开这多灾多难的世间,一方面向往着和平的出世间,我们如何在世出世间找出一条出路?
首先,要先知道什么是世间?佛法上把世间分成「器世间」和「有情世间」。器世间就是我们所生存的大环境,可以涵盖整个太阳系,而以地球为主,人类在这儿生老病死着。有情世间就是众生的身心世界。只有健全的身心,才能使周遭的环境维持清洁,因此,佛陀将修行的重点摆在身心的净化上,认为众生的六内入处(或称内六处)就代表着世间,他说:
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杂阿含233经)
由此可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处就是我们的世间。弄清楚了世间的内涵后,就容易走入出世间了,佛陀说:
我虽生世间,不为世间着。(杂阿含101经)
敦煌本的《六祖坛经》也说: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因此,我们虽然生活在世间,只要好好管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对于所看到、所听到的一切,不要生起执着的心理,就能如同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要在内六处与色声等外六处接触的当下,不要生起「我」、「我所有」的执着,如此就是处在「出世间」了。
但是,要如何在内外六处接触的当下能够看清是「无我」呢?这就有待平时培养出强而有力的觉性,在行住坐卧中能够念念分明,使定慧贯穿到日常生活之中。
当内六处与外六处接触的当下,若不能保持正念正知,那么,就会被世间八风所吹动,也就是说,就会卷入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得失心态而受苦。想要处在出世间,就要不为八风所动,要用觉性去面对世间的各种顺境和逆境,心平气和的处理好它们。所以,从个人的摩擦到国际间的纷争,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人们要能够培养出强而有力的觉性,看清这些冲突都是来自「我」和「我所有」的执着。
所以,我们要将注意力先回归到自己的身心上,培养出强而有力的觉性,看清世出世间的答案,便在内外六处接触的当下,从此,好好的落实在生活中,使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能正念相续,安祥地面对这多灾多难的世间。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