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语非佛说
咒语非佛说
/释从信
阿含经也有咒语,可是它不是佛说,也不是佛法,它是插播的外道语。为什么学者不知咒语非佛说,还虔诚朝暮诵读呢?这是因为我们对佛法只有宗教热诚,缺少宗教智慧,无法辨别法非法义非义所致。如果我们熟谙佛法便可毫不迟疑的舍弃外道语,毕竟我们标榜学佛,怎么还不信受佛法反而诵读外道语呢?譬如我们熟谙国歌,若有人于国歌插播情话,即时而知有非法语,绝不把情话当国歌唱诵,毫不迟疑的剔除出去。
学佛而不知法非法义非义,如同国民不识国歌一样,是有不如之处,如同国民不识国家文化一样,是有缺憾,如同国民不知自己是何国人氏,是很不应该。
有说佛法浩瀚如海,难知难学,更难入佛知见,遑论知法非法义非义,此说不如理说。为什么呢?周利槃陀伽不知不识,单背诵“扫帚”二字就背诵了好几天,居然自证阿罗汉果;在没有佛法的时代,有人目睹花开花落而证辟支佛;而释迦牟尼佛更于菩提树下不做学术研究,自知自证等正觉,成佛。无论世间法出世间法,最易学者莫过于佛法,不必背负高深知识学问,也不是不立文字,如周利槃陀伽尊者依“扫帚”二字之意趣扫除了身心烦恼,一下下就自证阿罗汉果。由此而可知,学佛简易不难。世间流行浩瀚的佛法是──学者自述学佛心得,各别循业所见,有曲解有不曲解,后来者不能跨越葛藤直截了当向佛学,反而喜欢研究葛藤,以致遗失了佛法,我们就都误会佛法难知难学。
追源溯本,如来所说一切佛法流自于苦集灭道四圣谛,我们若盯住苦集灭道四圣谛,熟透苦集灭道四圣谛,如同住在圆心,任它周围扰乱,任它团团转圈圈扩大,圆心如如不动,凡是与圆心不符合的弧线,都非圆心所出。
此一圆心,苦集灭道四圣谛极简要明白,一则苦谛,二则集谛,三则灭谛,四则道谛,捉住此四圣谛,一切佛法尽在此四圣谛中。
一则苦谛,所谓苦谛是说宇宙人生只有三种受,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固然是苦自不在话下,乐受其实也是苦受,为什么呢?因为宇宙人生无常,我们无法令乐受常住不变易,我们喜贪乐受,乐受一旦变易,便在苦受或不苦不乐受中,而我们又不能稍离贪嗔痴,耐不住不苦不乐受的寂寞,所以说不苦不乐受也是苦受。一切有情众就在苦中作乐,以苦为乐,是名苦谛。
二则集谛,所谓集谛就是喜贪苦受。我们为喜贪乐受,不得不忍受苦受及不苦不乐受,以苦为乐,实际上就是乐于苦受而不厌倦。也就是说,所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我们自己招集种种贪嗔痴而来。苦受是我们所不喜不愿,但苦受是我们为不善而所应受之不善报,如同欠债无法逃避,不然,谁愿意受苦受呢?若是如此,又谁愿意为不善而招集苦受呢?因为爱喜贪嗔痴,舍不得不贪欲不嗔恨不愚痴,为了发泄贪嗔痴,禁不住非行不善不可。若是如此,受苦受只好承担下来,无法推给别人,无法要求他人替代我受苦。若说乐受,乐受是我们所追逐,为什么有人受乐,有人不受乐呢?荣华富贵,博学多智,健康快乐,这是为善行所应受之善报,如同工作报酬一样,做什么工作便得什么酬劳,我们想要拒绝酬劳都不可得,善有善报是大家共同的意愿。若是如此,谁不愿多做善行呢?很难啊!我们爱喜贪嗔痴,难割难舍贪嗔痴,所以为善者少,为不善者多。若我乐少苦多,应当警惕自己,莫非为不善者多为善者少?至于不苦不乐受,就是所作所为不善不恶,譬如不工作,游手好闲便无所得,不做也不错,一无所成,然而又耐不住无成就感,此种行为不是善不是不善,便受不苦不乐报。如是种种无非都是喜贪这世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贪嗔痴所招集。是名集谛。
三则灭谛,所谓灭谛就是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我们喜贪心不舍离贪嗔痴诸烦恼,循善不善业而受苦报、乐报及不苦不乐报,若厌离喜贪心,永尽贪嗔痴,则寂静涅槃,心解脱慧解脱,不受苦报,不受乐报,不受不苦不乐报,不受后有。厌、离欲、灭尽、涅槃,是名灭谛。灭谛别无商量的余地,不灭尽苦因贪嗔痴,必定在苦果中尝受苦、乐、不苦不乐。若说不离欲而得解脱者,灭谛便失其真谛之意义,四圣谛即时坏失。究其实际,从来没有人不离欲而得解脱,所以四圣谛是一切学佛者所应当知,应当学。
四则道谛,所谓道谛就是完成“厌、离欲、灭尽、涅槃”,自知自证解脱的方法。周利槃陀伽参“扫帚”而涤除心身垢秽,灭尽贪嗔痴自证阿罗汉,虽一下下,其过程有八个步骤,依次是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就叫做八正道。是名道谛。
如是所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之义趣,简明易知Z。杂阿含四一九经:“若于佛不惑者,则于苦圣谛不疑惑,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疑惑。”学佛人若于苦集灭道不疑惑,凡是学佛行履中,任何行为知见违背了四圣谛,即知非法非义,即应不迟疑与予剔除。
咒语是外道语非佛说,不论善咒不善咒都非佛说,为什么呢?若为祈福得乐,集谛之理说,行善行得善报,与人同乐必也得乐,而今我们不行善行不与人乐,于诸不善行不稍舍离,但勤于持诵咒语欲得福得乐,若有是事,苦谛苦集谛便一无是处,四谛就应叫做四妄语谛。以其四谛是圣谛,是故可知持咒若干遍便得如何善果,便得所求如愿,如同画饼充饥,我们若看到有人拚命画饼欲充饥,怎不摇头叹息呢?中阿含一八九经(大正一册七三六页上):“若有求无满意,以若干种畜生之咒,邪命存命,彼不如法求衣被,以非法也,不如法求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以非法也,是谓邪命。”学佛而邪命,怎么可能于佛法中获得法喜呢?
若为趋吉避凶,理应舍诸不善行,不招集苦因得苦果,勤于布施持戒发慈悲心,与一切善行界共鸣,不趋吉也难,自然远离凶厄。而今我们不勤于行善舍诸不善行,反而不稍舍离恶行,恶报临头不能承担,但勤于诵读咒语,以用消除恶报,若有是事,苦集灭道即时坏失,如来便是大妄语者不实语者。毕竟从来无如此事,只是逃债人暴露窘态的行为,我们若看到逃债人不求承担债务,而一味逃避喃喃诵念咒语以求免债,怎不令人轻贱学佛者呢?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大正二册六三八页下):“当知有此四大恐怖来至,此身不可障护,亦不可以言语、咒术、药草、符书所可除去,云何为四?一者名为老,坏败少壮使无颜色,二者名病,尽坏败无病,三者名为死,尽坏败命根,四者有常之物归于无常。”
更有甚者,不离五欲诸不善行,不稍舍离贪嗔痴诸烦恼,拚命诵读咒语欲求解脱,如同用秽水洗澡而欲求身心清洁无染,若有是事,灭谛道谛即时坏失,四圣谛无法自圆其说,如来便是不如语者。毕竟如来是实话者,不异语者,惟有厌、离欲、灭尽、涅槃,实践八正道才有心解脱慧解脱之可能,中阿含(八一经(大正一册七二四页上):“或有沙门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脱我苦,是求苦集苦趣苦,苦尽者终无是处。”
流行于世间之种种咒语,如楞严咒、大悲咒、往生咒、准提咒、大明咒、十小咒等等,无不与四圣谛相违背,咒语若是佛说,如来便是一面推销矛,一面推销盾,若肯定咒语是佛说,岂非意谓如来是不肖之徒?若不是如此,何以我们不信受佛说,反而听信外道语呢?杂阿含三九八经:“如小绵丸,小劫贝华丸,置四衢道头,四方风吹则随风去向于一方。如是若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于苦集圣谛、于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当知,彼沙门婆罗门,常观他面,常随他说,以不如实知故,闻彼所说,趣说而受,当知此人不宿习智慧。”文中小绵丸就是小绵球,小劫贝华丸就小棉花球,随风飘摇,没有智慧不知四圣谛是如来慧,所以放诸经典中,若有外道插播咒语不知剔除,反而丢弃经文专诵咒语,不只自诵还教他诵,若是在家居士只叫做没智慧,若是出家比丘比丘尼就都犯了戒,若不舍持咒,可于僧众中举不舍邪见罪,可是中国僧众都自顾不及此。因为大乘经典传诵地区的学者不知四谛是如来根如来慧,不知戒,不知咒语非佛说,不知持咒是邪命活,此等持咒者尚有可原谅处,若研读阿含经而不知经文中所插播之咒语非佛说,这是智不及此,也有可原谅处,若更撷取阿含经中之咒语广为流传,用资证明咒语是佛说,就如同国民不知自己是何国人氏一样。
杂阿含二五二经,尊者优波先那住王舍城寒林中,冢间蛇头岩下石屋静坐,时有毒蛇于石梁上堕优波先那身上,即呼唤舍利弗:“毒蛇堕我身上,我身中毒,你们赶紧过来,扶持我身出石室外,以免毒发身亡时污染室内。”
舍利弗及附近诸比丘闻声都赶过来:“优波先那,我观你脸色不异平常,你真被毒蛇所咬伤吗?”
优波先那说:“我观色受想行识五阴非我我所,离欲,灭尽,解脱,我不介意中毒身将亡死,是故毒不即发作,然,有生不免老病死,稍后将不免毒发身亡。”
舍利弗赞叹说:“如是如是,优婆先那。”
时舍利弗即扶持优波先那身出于石屋外,优波先那身中毒碎坏而死。时舍利佛即说偈言:
久植诸梵行 善修八圣道 欢喜而舍寿 犹如弃毒钵
久植诸梵行 善修八圣道 欢喜而舍寿 如人重病愈
久植诸梵行 善修八圣道 如出火烧宅 临死无忧悔
久植诸梵行 善修八圣道 以慧观世间 犹如秽草木
不复更求余 余亦不相续
此偈说是赞叹优波先那比丘善修八圣道,梵行清净,永尽无余,不受后有,临死无忧悔。随后舍利弗往诣佛所,佛告舍利弗:“若优波先那诵此偈者,则不中毒,身亦不坏如聚糟糠。”佛即为舍利弗而说偈言:
常慈念于彼 坚固赖吒罗 慈伊罗槃那 尸婆弗多罗
钦婆罗上马 亦慈迦拘吒 及彼黑瞿昙 难陀跋难陀
慈悲于无足 及以二足者 四足与多足 亦悉起慈悲
慈悲于诸龙 依于水陆者 慈一切众生 有量及无量
安乐于一切 亦离烦恼生 欲令一切贤 一切莫生恶
常住蛇头岩 众恶不来集 凶害恶毒蛇 能害众生命
如此真谛言 无上大师说 我今诵习此 大师真实语
一切诸恶毒 无能害我身 贪欲嗔恚痴 世间之三毒
如此三毒恶 永除名佛宝 法宝灭众毒 僧宝亦无余
破坏凶恶毒 摄受护善人 佛破一切毒 汝蛇毒今破
文中“坚固赖吒罗,慈伊罗槃那,尸婆弗多罗,钦婆罗上马,迦拘吒,黑瞿昙,难陀跋难陀”是诸龙蛇之名。此偈是说,若于一切有情众生起慈悲喜舍心,常久慈爱一切有情,纵然居住在毒蛇出入的蛇头岩,众恶也不来加害。如来所说四真谛若依教奉行,一切众毒以贪嗔痴三毒为最毒,三毒都不能害我身心何况毒蛇之毒。如来三毒永尽是第一佛宝,而佛宝所传法宝得灭众毒,一切僧宝依法奉行也都永尽无余,破除凶恶诸毒,如来说法为摄受诸善人破一切毒,区区蛇毒自也被破除。
这是称赞优波先那尊者依教奉行,已永尽三毒,所以不畏蛇毒,虽被毒蛇咬而无忧畏。假使有情众生害怕毒蛇之害,应当先慈愍一切有情,不害众生命,自也不受他众生毒害,若更依如来所传授法宝,实践八正道,永尽贪嗔痴三毒,何畏于蛇毒呢?经文之旨趣在于此,并非教授诵读咒术章句以用避免因果报应。当知经文后所附之咒文是后人插播之外道语,不如理说。
经文中佛告舍利弗,若优波先那诵此偈者,则不中毒,身亦不坏如聚慷糟。这是揭示优波先那与毒蛇之间有宿仇(详见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六,大正二十三册六五四页下至六五八页中),若于招集仇恨前先闻此偈,得免于毒害。
原来优波先那在未出家证阿罗汉之前,兄长远出经商多年回家后,误会叔嫂通奸,兄为报夺妻之恨,远途追杀已出家逃难之弟弟,不想反而被猎人杀害,临死加深误会及仇恨,投身为毒蛇一心要报仇,却一连几次意外死于优波先那无心之害。这无心之害就是于一切众生,慈不及畜生类,糊里糊涂害死畜生都不自知。虽然是无心之过,“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优波先那被毒蛇咬死乃不可逃避之宿报,如来岂教授弟子诵咒逃避罪报耶?此种认知与四圣谛理不合,与本经文之理趣也不合,是故此经文所附诵之咒文不如理说。
虽然此一经句在多种经律中都有相同之记载,仍得以四圣谛破除其虚伪,当知咒语非佛说。信受杂阿含经为原始教说者,万勿以杂阿含经中有咒语而肯定咒语是佛说。
一切咒语皆非佛说,是故说。
(按:本文作者从信法师为汐止“阿含精舍”已改名“广善精舍”住持)
(1990.8.《新雨月刊》第37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