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学与阿含道
阿含学与阿含道
/杨郁文 讲述 赵孟隆 整理
张慈田:各位同修,大家午安!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杨郁文教授来到我们这个道场。杨教授的专业是妇产科医生,此外,他在中华佛学研究所、法光佛研所、圆光佛研所担任阿含学的教学,还有参与翻译南传大藏经。今天杨教授本来在圆光佛研所那边有课,因为来主持这个座谈会,所以那边暂停一次,我们非常感谢杨教授特别拨空来,今天我们座谈会可以比较不那么学术性,比较通俗地来展现原始佛教的风貌,杨教授特别为我们准备一个纲要,等一下请杨教授为大家简单讲解之后,大家有问题的地方,再向杨教授请益,现在大家以掌声来欢迎杨教授。(掌声)
杨郁文:张会长、法师、《新雨》的会员们,还有各位居士,今天很高兴来这个地方跟大家见面,一方面很抱歉,两个礼拜前不能参加你们中心的开幕典礼,因为课程的关系,非常抱歉,所以今天来这里聚会,祝贺我们的中心能弘扬佛法,特别是原始佛法。
平常我不擅长于做大场面的演说,因为有所顾忌,因为佛法是契理,但是更须要契机,也就是说听讲的人跟讲话的人要相契合,这就要求说话的人刚好要给听话的人有受用,我常常提到佛陀说法的原则,佛所说的事情,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合乎事实的,这是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就是事实的东西,但是对方不喜欢听的话,佛也不说,是事实又是对方喜欢听又能听,而听了对他有利益的事情,佛陀才说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佛陀凡有所说,一切是使听话的人得到最大的利益。那么在大场面的话,虽然大家都有善根,可是根性还是都有差别,所以很难用一种话使大家都得到满意。虽然后来的佛法有说,佛陀以一音演说法,而众生各随其类而得解,这是一种理想,而我认为并不是合乎实际的。因为这个关系,所以我认为是一个小场面的座谈,我比较有信心,因为问话的人,他已经喜欢这些话了,至少我可以对准这方向来跟大家沟通。
差不多十年来,我一直在推动原始佛法给大家认识。“原始佛法”所谓的“原”就是根原的原,“始”就是开始的始,这和我们说“原始社会”、“原始民族”这样的原始未开化并不一样,我们要特别认识,有一些人就不用“原始佛法”或“原始佛教”,而说“初期的佛法”,也就是“佛法”。佛陀开始谈法以后,佛法就在世界上流传,而随著时地的演变,时空的演变,那么就有初期的佛法,或者早期的佛法,它是根本的佛法,以及后来发展的佛法,有部派佛法、大乘佛法、密乘佛法,不管那一类的佛法,它的根本都是在阿含这边,我们并不是说古的就是好,古的东西若是好的话,当然我们要保留,所以我们现在要复兴原始的佛法,就是要将原始的佛法应用到现代以及创新,所创新的,实际上只是方便的部份,因为佛法都有两个层次,一种是实法,一种是权法,所谓的“实法”就是跟人性有关系的,在这个立场来看,这些地方,佛陀所说的都是实法,不允许时地有所任何的改变,但是也有权法,这权法就是方便法,跟民族风俗习惯有关的说法,这些部份只能适应当时的人的生活模式,而我们现在就不能一味地按照原始佛法的权法一成不变的来接受它。佛陀说法有一贯的原则,我们要掌握这种原则,而应用到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们要有所了解的。
原始佛法在北传的就是阿含经所表现的佛法,南传的话就是Nikaya,这Nikaya实际上以前也是Agama,也是阿含,只是南传到某一个时候,用Nikaya,称作“集”或是“部”
结集成“部”,那么它们所说的都是一样的:“圣人传来的法”。是谁传来的?就是世尊佛陀传来的佛法,当然不只是佛陀的话,佛陀的第一代徒弟也有一些法说出来,经过佛陀的认可,也成为佛法,或是其他的众生,就是天神、夜叉,甚至于梵天跟佛陀的对谈,但是这一部分并不很多,所谓“八众诵”的部份,而“八众诵”并不是阿含的重要部分,阿含的重要部分在修多罗,也就是契经的部份,而我们今天所要谈的,也是以修多罗为重心来叙述。
我们身为中国人有一个不幸,就是佛法传来,已经是佛陀般涅槃后四百年以后的事情,在这段时间实际上也是大乘佛教在流行,而有大小乘的诤论,那么我们中国接触到佛法,就有大小乘的佛法,而我们古代祖师因为资讯的缺乏,而被价值判断误导了,把阿含——佛陀金口所说,比较早期集结下来的这些经典,把它说成是“小乘经典”,但是佛法没有大小的分别,这个我常常用比喻,假使我骑一部自行车,我看到路旁一位老人走路不方便,我下车来,请他坐在车上,我推著他走,那么虽然车子是很小,不过,还可以载人;同样地,我可以买一部五十人座的宾士最高级的观光游览车而招摇过市,不管路旁有多少行动不方便的人。所以说这个大小并不是在车子的大小,而是在内心,就是开车子的人内心的问题,印老也说到这样的话:大小并不是从佛法来分别,是应用佛法而应用者的内心的心态,是大或是小。自私自利当然就是“小”,可是他自利又能利他的话,那就是“大”。那么阿含,我们只能说它是佛法,不能说是小乘的佛法,这样的话就有谤法的嫌疑,至于大小乘的经典或者大小乘的诤论,我们今天就不谈了,这是题外话。
今天所要谈的是以大家手上拿到的这张表来叙述。实际上我要说的是“阿含学”与“阿含道”,“阿含”把它当做学问来说,可以成为一个专门的学派,就是“阿含学”,不过我们现在身为佛教徒,不要成为学术界的俘虏,什么学派,那没有用的。我所说的“阿含学”,“阿含”——圣人教导的内容,我们怎么样来学习?你们可以看第一个表的下面第二行,学习增上善学、增上信学、增上戒学、增上心学(或增上意学)、增上慧学、正解脱学、无学,这等于是它有层次之分来学习阿含,另外我要介绍的是“阿含道”,也就是佛陀所走的道,佛陀所说的道,佛陀要学生们行走的道,那就是阿含道。而阿含道有它井然有序的次第,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顺著佛陀走过的这些足迹,也就是所谓的“道迹”来走,那么道迹有先后、连续、阶段,阿含道假使分为整个次第的话,我们先要修增上善学,那么就先要三善根具足,第一步我们要有生得慧,就是与生俱来就有的理智能力,有些说是上帝赋予的,有些说是天赋的,实际上都不是,是我们前生、历生跟佛法接近,这样闻、思、修、证,累积的精神影响力,这种生得慧有的话,它一定能分别善恶,分别好人坏人,正当的事情不正当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我们要先了解,“善”的定义,站在阿含的立场,就是导向涅槃,导致涅槃为究竟的善,它本来说人天、涅槃都是善趣,也就是身为人或天,或者是成为解脱者,都是善趣,因为这是可欲、可爱、可乐,而“善”是大家认为好的,想要追求的,有些人认为维持人身就好了,有些人认为到天堂才好,不过,以阿含的立场来说,究竟的善是涅槃。“涅槃”在阿含有特别的定义,所谓的涅槃就是贪欲、嗔恚、愚痴永尽,也就是三毒永尽。我们人性可以分为智、情、意三个大的成分。就是理智的部分、情感的部分、意志的部分,那么智情意若有坏的影响力,那是可以归类在贪嗔痴,是人性的丑陋面,人性坏的性质,我们把它完全清除干净,就是涅槃。我们有能力分别善恶人、善恶法之后,我们就要透过我们与生俱有的这种智慧,来分别善还是恶,事情是好的或是壤的,能分别善恶,那他就是有善根了,而这只有善根的三分之一而已,这只是理智的部份。
再来,所谓的“惭愧”,阿含又有特别的定义,“惭”是“耻于己阙”,缺什么?缺善啊!好的事情我该做而没有做,我们要惭愧。“愧”的话,是“羞为恶行”,坏的事情不能做,坏的心态不该有而我有了,我也要愧,有这样的惭愧的操作,实际上是情感的问题。所以有理智能分别善恶的人,进一步能分别我们的善恶的心态及行为,对于该有的好事情会去做,不该有的事情,我们要改过,避免它,那么,这样已经够了吗?若你没有意志力,那也没有用,我能分辨善恶,我也有惭愧心,但是坏的事照做,好的事情,照样不动它,这样你的善根还是不具足的。你不能改过迁善,这就缺乏意志力的发动,那就是所谓的“正勤”或者是“不放逸”,好的心我们要开发出来,好的行为我们要扩大延续它,相反地,坏的心已经有了,马上改掉,已发动的坏心,那就要靠不放逸,四正勤去改。不一定是佛教徒,其他的只要有良心、良知的人,我都认为他有善根,而以人性来看,人性的三个成份智、情、意,都有具备的善根。
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站在阿含的立场来看,我们自己心里先反省一下,我有没有三善根呢?有,当然要庆幸自己,没有,就要看这三个善根是那一个有,那一个没有,而一定要三足鼎立一样的,要均衡地、平衡地发展,而智、情、意实际上是互动的,你的理智能带动情感,情感能带动意志,意志能提升你的理智,而这样的互动之下,善根便愈发茁壮,那么现在只要这样就够了吗?不够!这只是要学佛道的人,他根本上要具足这种能力,我们要进一步的培养信根,也就是说在寻找宗教来帮忙自己成长,那么我们又要看他有没有正见,有正见的人会寻找比较好的、比较稳当的宗教来亲近,那么增上信学,可以以四顶流文来说,所谓的“预流”,“预”就是参与,“流”就是指圣人之流、圣人的行列,也就是说,我们怎么样准备成为圣人的一份子。那要有四个条件,而这四个条件还是有次第的,你要先亲近善士,什么人才是善士呢?佛陀才是究竟的善士,阿罗汉、辟支佛才是究竟的善士,或者向著解脱道走的修行人都可以说是善士,都值得我们亲近他,那么亲近善士这是第一步,我们亲近他,不是要依靠他,亲近善士的目的是要听闻正法,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不是要依人,我们是要依法不依人,但不是轻视人,我们亲近善士是要听闻正法,“正”跟“善”是同义词,善法、正法都是一样的,那么这样就好了吗?我今天到某某地方,听到许多人说了许多好话,我听了,就够了吗?还不够,我们要“内正思惟”,所谓“内”就是个人自己,“正思惟”就是合乎理性,合乎缘起的思考,内正思惟所谓“思惟”我们要了解要思惟法、义、法次法,因为佛陀说法,他不是法说就是义说,再来就是法次法说,所以我们思惟还是顺著这样的内容来进行。这些话是不是实相,那就是法,这些话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的功用是什么?那是义说,还有对于事物演变的过程,对于修道的次第,那就是法次法,一值法接著一值法这种次第的了解,那么要透过内正思惟,那么就是如理作意,另外一种话就是如理作意,合乎理性的心理来操作来思惟法。实际上思惟是要依法、依义、依法次法,而不能依语,就像给医生看病,医生开药给你,也指导你怎么样来料理你现在身体的毛病,你听了、记得了,你得了法是按照吃药的方法,治病的方法来进行,肯定这是筑及这个药是有作用的,能治病的,及服用的方法,甚至于治病能得到药到病除。我们修行主要是依义不依语,那么内正思惟,有思考之后,还要法次法向,或者说向法次法,也就是说凭思考之外,还要配合我们以前的经验,以前没有经验过的,我们就要实验,实际在生活中来体验,那就是法次法,佛法就是透过这四个层次来实践。
我们刚才说,佛陀说法也有权法,那是不了义,也有实法,是了义的,而怯次法,真正的应用到生活中来解决贪嗔痴的方法,那都要靠真实的方法实法,所以在于真正修道那一定要做了义,用最正确、最实在的方法来进行。
了义相当于真正的药,不了义相当于药外面的胶囊或者糖衣,我们给小孩子吃有糖衣的药,目的是要让他吃到药,而糖衣使他容易接受,所以在其一种程度,不了义也不能轻视。现在这个了义有两种说法,一个是义理,一个是义利,合乎真理又合乎实用,那是最好。
我们经过这个四预流支,终于可以经过听佛法,阿含法,对于我们应该掌握到的阿含法我们都听到了,我们都思考了,我们透过过去的经验,或现在的生活的体验,终于证实这真是“活法”,因为谐音的关系,我都把佛法叫做活法,你若不能应用到生活来帮你解除贪嗔痴的话,任何的法,都是名字而已,都不是实际的,实际的佛法是活的方法,我们学佛,也是学生活,是透过凡夫有情的生活,而能超越成为圣人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我们要活学活用,否则的话等于糟蹋了佛法一样,等于说你到药房或医院,拿药而不吃一样,那么现在透过四预流支,我们可以肯定佛陀是觉者,佛陀所说的法是真正的实法,而权法也是有用的法,还有许多大众因为透过法而认识佛,或是透过佛而认识法,然后按照佛陀所说的法,依法奉行,有佛、法、僧伽,僧伽应当是广义的,是四众,出家、在家二众都是僧伽,也就是真正依法奉行的群众,那就是僧伽,我们非常了解它,甚至我们已经是其中的一份子。而法的另外一部份为“戒”,那是特别提到生活来说的,佛陀有制订了许多生活的规则,我们说制订,还是不太好,可以说佛陀施设了我们要了解,这个戒是 sila ,它的原文有silana 的意义,是 repeat practice,一再重覆一种道德的行为,好的行为,一而再,一而再地在生活上来使用,这样的话,可以变成习惯,由习惯变成我们的个性,由个性影响到将来,变成我们的天性,戒就是这样。现在透过四顶流文所成就的,那是不坏信,或者不坏净,所谓“净”就是信,信什么?信佛、信法、信僧、信戒。许多人也在信宗教,他们是以感情作祟,情感丰富的人很容易,因为宗教音乐非常美妙,他就投入那一种宗教,有一些人因为宗教美术材料非常丰富,他就进到那个宗教去了,这是感情,也是好的,不过很容易进入迷信的状态,我们刚才说善根是智情意要平衡地发展,而信也一样,要智情意平衡地成长,信我们要信忍,这个“忍”等于认,我们认识了真理实相,认识了佛法,认识了佛陀,认识了僧团的生活的好处,认识了佛陀所施设的生活规则并在生活中实践,那就是信忍,信忍是,理智的部份,我们接触到佛法,接触到佛陀,接触到僧团,接触到这样好的道德行为规则,我们可以信乐,是感情的问题,非常愉快,法喜充满,听到对我们真正有用的法,自然而然会内心充满了非常的喜悦,再来是信求,这是意志的部份,透过理智来认识佛教,这种求是见贤思齐,有佛陀、有许多辟支佛陀、许多阿罗汉,还有四果位的人,我们由短期、中期、长期设定目标,而一一来达成,这是信求,同样地,我们透过四预流支所成就的不坏信,实际上就是信解脱,所谓信解脱者,那就是须陀洹果位的人,因为他成就人格非常圆满的信,在这样的信具备之下,就有解脱的能力。
我们看下面,须陀洹道智也就是三结断,有这样的能力,对佛法来说,他苦集灭道能现观,那么他不会戒禁取见,就是不能成就解脱的方法他不会采来应用尝试,他对于苦集灭道没有任何的怀疑,而对于身见来说,他已经成就了断除二十种身见,也就是二十种我、我所见,他也是信根具足的人,对于佛法僧戒的信心不被破坏,就是天魔下凡、威胁利诱,也不改变他的信心,这是非常难得的。许多人接触佛法好多年,也是非常有心得的样子,不过竟然到后来又改变信仰,我们不是因为这样站在佛教本位立场来批判他,我们只能说他是一个不是有不坏信的人,这个信pasada,在巴利文里面有净的意义,这像是一盆污水,透过明矾搅拌,让它澄净下来之后,有清净、安稳、明照的效果,信也是这样,它有理智能透视,有感情非常愉悦,有意志非常坚定,而我们对于佛法僧戒所成就的信心要不坏,所成就的信心要净,那么这样真正成就四不坏净的人,他是见道的人,他是人“学”的人,真正成为学者,所谓学者就是有果位的圣人,不过他还要学习,因为还有许多烦恼没有去除掉,还要一步一步地来修行,透过四不坏净的成就,我们才能真正的有正见。
我们看中栏的表,中间的表“有漏十善业道”。世、俗八支圣道,所谓世俗就是世间凡夫俗子,所谓的“世间”都是有漏的,也就是内心还是肮脏状态的,他们对四圣谛还未无间等,嘴巴在说八正道,实际上是世俗的八正道,真正的出世间八正道,那应当要透过四预流支所产生的正见,而现在的正见,正见佛、法、僧、戒,不但是有正见也有正志。我要成佛,我要了解所有的法,我要参与僧团的六和合生活,我要按照佛陀所施设的生活模式来生活下去。所以才有正语、正业、正命,这一些都是戒的部份,正见是佛法僧戒,有正见,也有正志,也有正行、正语、正业、正命,这样的话,是真正地在执行合乎佛陀所制订生活模式来学习,那就是增上戒学,所谓的“增上”,就是真正能消除烦恼能力的叫做增上,能导到涅槃的叫增上,所谓“学”,我们又要透过阿含来了解“学”的定义,阿含里面给学做一个定义,就是能“厌、离欲、灭尽”,学厌、离欲、灭尽,我们听厌、离欲、灭尽法,我们思考厌、离欲、灭尽法,我们向厌、离欲、灭尽来修行,都是学。
在学佛的过程,对贪嗔痴若没有任何的去除,那是形式上的学,真正的学,是一再地用成定慧来去除贪嗔痴。所谓“无漏学”的无漏,才是增上,无漏才是我们要学的,戒定慧就是属于无漏学,而戒定是相当于正见到正定,那么真正的定在阿含里面有五十种以上的方法来修心,所以说成增上小学,而心最难定的是意,因此又说是增上意学,那么是透过止观,集中精神思考这些操作,那么在互补或是互动之下:我们可以开发出我们的精神力量,这些精神的力量,在散乱心的状态,就是平常的心态下,没有这样的能力,可是按部就班地用最正确的方法,南传的话有四十业处,四十种心作业的手段来修止观,透过这样,出世间的人正道开发出来的,而正念、正定,实际上,我们看下面,三十七菩提分法,也就是念觉支到舍觉支这个范围,所谓觉,就是菩提,或者七菩提分,或者七觉支,由七种成份构成菩提,念觉支就是四念处为首,也就是以四念处来带领之下,透过七觉支才能得到明解脱,能三明,能得到宿命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明,才能成就八解脱或者是俱解脱,那么结果我们看表最下面的右边,得到智慧,开始是须陀洹道智,能三结断,得到须陀洹果智,进一步,贪嗔痴比较淡薄了,它是斯陀含果智,那么阿那含道智,是欲男的所有贪以及嗔恚都没有了,得到阿那含果,所以它超出欲界,所谓超越欲界,不是离开欲界,我们现在处于欲界,成就阿那含果的人不是马上腾空而去,到色升天去了,他是在和我们同样生活在一起,不过,从此之后,不会受到欲界的那些污染、染著,不会受那些绳索绑住他、捆住他,他是解脱自在,所以在欲界活动不受任何的束缚,那是五下分结断。五上分结断的话,不只是欲早的贪爱,连色界的爱、无色的爱都没有了,还有真正不掉举,没有任何的无明,导引生死的我慢、我慢随眠也都没有了,这就是五上分结断。色界就物质界,物质界任何的东西对他都没有捆住的能力,无色界是任何精神界的思想,特别是错误的思想,都不能捆绑他,而在平常的心态,他也不掉举。我们要不掉举,唯有入定,在定中没有作用,一出定后就会有掉举,而五上分结断的人,在平常状态他的心不会晃动,非常的稳定,也因为这样,他可以保持没有任何的无明,也没有任何的爱,以十二支缘起来说,无明尽爱尽,也没有任何的我慢。所谓的“我慢”,不是我们所说的骄傲,这样是浅显的我慢,有时候我们自己反省一下就晓得,洋洋得意,是我慢,我看出它在骄傲,它有慢,当然这一些都是由我、我所见浮现出来的,而现在所说的我慢随眠,就是随眠,像你困了,你不晓得你有在翻身,而这个“随”就是一直跟著你不离开的,北传翻译成“使”,像刑事警察随时跟随著要抓的人不放,这就是使。因为是随眠,所以是在潜意识下活动,你警觉不到,你看不到,想不到,反省不到,你对他没有任何的破坏能力,但是透过我们出世间的八正道,透过七觉分,按部就班的,到最后最高的目的,就是要把我慢随眠去除掉,所谓的我慢,就是舍阴取阴的根本动力,我们这一生死了,五阴舍去掉了,马上要攀缘另外一个阴,那就是我慢随眠推动的,也就是无明的意志,也可以说是根本无明的意志,也可以说是根本无明,这唯有阿罗汉才能成就。阿那含果位的人,已经超越欲界了,到了阿罗汉,超越色界、无色界了,所以叫做超越三界,超越三界的人是到什么地方?入灭界。所谓“灭”是灭贪嗔痴,不是灭身心,佛陀在菩提树下成佛的那一刹那,也就是入灭界,他没有消失啊!也不是不动啊!也不是灰身泯智啊!他开始想:我要把我所得到的解脱法向谁开始来传扬?就寻找能接受他道理的人,赶快要传达成佛的法。现在整个阿含,我们可以说,就是透过八正道,那八正道是在四圣谛里面,那么现在就是无漏的八正道,透过把握现观苦集灭道而进入出世间的八正道,所谓的出世间八正道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那么透过这一些种种的方法,我们可以培养五根 信、进、念、定、慧五根,五根茁壮有力量,就有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意力,有力量就能执行断除贪嗔痴的烦恼,用最好的生活模式来生活,而这种生活,是包括什么呢?包括日常生活与宗教的生活。有些人他说修道,他只存于宗教生活面而已,我们要目标著重在日常生活来,而阿含就是这样,它不空谈理想,空谈理想是幻想,阿含也有理想,这是合乎缘起理性之下的理想,那是什么?涅槃。可以得到吗?可以成就吗?可以。
佛陀在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在差不多一个礼拜内,五比丘都成阿罗汉以后,佛陀说:你们要一个一个去传法,不能结伴同行。就是要把教化的功能扩大,那么五位学生马上遵照命令,开始就弘法出来了。所以说,从佛陀一成佛,马上想传法,佛陀度化五比丘,马上告诫他们要传法出去,原始佛法的时代的这些圣人,他们就是这样子,一方面接受佛陀的教导,一方面按照佛陀所说的法来应用到生活来,应用到宗教的提升,那么结果因为佛陀的感召,或者是离开佛陀时间比较近,成就的人也比较多,而时间愈久,正法愈被忽视了,到现在,幸好在最近的一、两百年来,在北传的国度特别是日本,阿含法才渐渐被重视起来,而南传两千多年来一直还是在奉行阿含法。在台湾是从印老开始才使大家逐渐注意到阿含法,而我亲身接触阿含法,我也接触到大乘法门,当然它也给我相当大的法喜,可是给我受用的,就是在阿含法,而这些都是可以立即应用在生活面的法,也就是佛法 真正的佛法。
今天实际上本来是不准备说,因为会长说,还是解说一下好了,有问题再来发问,那么简单说到此为止,假使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互相的来切磋一下。(1991.5.5.讲于《新雨》台北道场,完稿未经杨教授过目。)
(1991.5.《新雨月刊》第45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