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剖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Jack Kornfield 著 林武瑞 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剖析

  /Jack Kornfield 著 林武瑞 译


  译按:本文内容承接《观》,该文已刊载于《新雨》第49期。读者阅读本文时请先参照。

  到目前阶段我们已经学会训练观察力,调伏内心,以及安祥轻柔地观。是不是仅此而已?这样是不是已达禅修的终极目的了?接下来呢?其实这种安祥和观察并非终极目标,我们不能只是安祥地坐在这里,而期盼藉此即能开创自我,更应该用这股力量做更深入的功夫。禅修的下一个层次是去剖析心灵的真相,我们必须对整个身体的觉受更清楚完整,对心念的变北和心理演变的模式更深入地了解,让生命展现它真实的面貌。

  这种剖析的功夫须具备精炼的警觉性和更深入、更细腻的注意力。随著禅修的进步,呼吸可能越来越像我们的老师,它的生灭展现了无常的法则。仔细观察的结果,使我们看到生理上成千种不同的面貌,像各式各样的感觉、压力和热气等。我们甚至变得如此清醒,以致能回答马哈希法师在问学生们:“你们昨晚入睡前最后一口气,或者今天早上醒来的第一口气究竟是吸气还是呼气?”随著对身体的观察越细腻,那种解开内心的症结和纠缠的体验也越深刻。由于注意力的提升,我们的山灵又进一层地开启,达到发现一切皆无实体,唯有压迫、刺痛、灼热或冰凉等感觉的境界。甚至在极为宁静和敏锐的状态之下,我们的感觉可深透细胞底层的变化,身体的领域感开始销融,根深蒂固的认同和执取也随之瓦解。我们怎能握住没有实体,且正在手指健中渗漏的流沙呢?有时全身会震动,充满轻安和喜悦;有时全身的感觉热如火,由寂静中展现它的灼热和痛苦。苦乐感受的更替,以及各种境界不断地生起和消逝,一次又一次地引导我们直接去体会佛陀所教示我们身体的不可执取和无我的本质。

  观察可发掘身体的奥妙,同样地也可导至心灵的开启。开启心灵的真相,也像观察呼吸一样,我们的心有各种的节奏,像害怕、封闭、悲伤、忧虑、轻安、舒畅、喜悦等。心灵就像一朵花,不能用强迫的方式使它开放。我们的慈悲是滋润的雨水,我们的注意力是温暖的阳光,它们滋润和抚慰了心灵。即使做到如此,要开启心灵还必须完完全全地去感受当处当下的经验,把心灵的喜悦和痛苦等量齐观,完全心甘情愿地去面对悲伤,去接受事实。有喜悦有悲伤的感觉,这是生而为人该被容许的,也由此才能发现我们的慈悲心。这些都是心灵的部份。

  要开放是不容易的,我们一直卯足全力要压抑和逃避的痛苦,现在由于我们的开放,必须去品尝它。这有如掉入结冰的池塘,我们过去一直是在它上面非常快远地滑行,所以才不会掉入冰层底下,现在就要让自己整个人掉下去,然后去品尝这会是什么样的滋味。

  为了开启心灵,必须具备灵敏和无畏的观察力。这并不意味著往后退缩。相反地,那是全部投入我们正在体验的事物,去学习它所要教导我们的真理。为了更深入一层地观察和发掘内心,我们要能够善巧地处理一切现象,并且看到心理变化的整个过程。

  比如说,观察心的上些现象,起初只是让它们自然地来去。有时候会观到一些特别的念头、情结或模式反覆在出现。它们可能是计划未来、或评判是非、或罪恶感生起、或追忆过去,或者是一再重播的人际关系、健康问题、创造事业、个人工作的“肥皂剧”。这些现象显示了熟悉的心的运作模式。有时候它不只是念头而已,而是明显重覆的情绪或感觉,像害怕、爱欲、期盼、忧虑、悲伤等。我们开始观察它们的来去时,这种观察只停留在表面--尤其对那些一再重覆的模式。经由一再努力地观察,我们逐渐意识到这些模式好像是一层层的抵抗力,它们不断运作的原因是在隐藏我们更深层面的自我。于是我们遇到一个很有趣,

  很困难而又很重要的课题: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它们不断地运作?我们最常重覆的心态模式下面隐藏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在此我们的警觉性引入新的层次,藉由探索心的真相,学习到更深入专注的技巧。以一再重覆的念头为例,念头之所以一再重覆出现是由于我们没有完全察觉到驱策它们的情绪。比如说,注意到心老

  是在攀缘和计划,现在若很仔细地注意它,将会发现攀缘、计划的心总是陪伴著害怕的微细情绪,若完全察觉到害怕,那一再出现的攀缘、计划的念头通常会就此打住,只剩下害怕的感觉,我们这时就去感受这种感觉,接纳它,若著它,并且去了解它。同样地,人际关系或者工作上一再重覆的模式往往也会止息,若我们察觉到促使它们生起的期盼、生气、悲伤、爱情等的力量,或者任何令它滋长的能源。只要心开始以这些重覆模式在运作时,我们就要视为警讯,深入去观察和感受它,以拔除促使它运作的根源。这意味著觉察到我们更深一层生理和心理的感觉和运作。

  观察并接纳那些造成我们心灵特别的模式和症结的感觉及情绪,能使我们内心止息并更深入地安住于当下。这种方法使我们了了分明,内心呈现前所未有的宁静。不过现在我们禅修的目标进一步要求更深入的观察,以便察觉心灵运作的彻底根源。是什么造成心灵的运作?我们所有的期盼、筹划、幻想、回忆究竟

  想要闪躲的是什么?我们想要逃避什么痛苦、孤独或者无意义的事?我们此刻想要获取的是什么?攀求心的本质是什么?除了观察之外,我们现在要开启和感受那一层层待挖掘的秘密,直捣造成心灵动乱的核心,然后舍弃所有的执著。

  比如说,观察到对于人际关系反覆不停的念头,也许会注意这是由于我们感到非常盼望、渴望别人的爱。我们感受到所有念头随著期待心而衍生,这时只要接纳它(指期待心)

  念头便随著平息下来。我们在身心上观察。我们渴望爱。但仍有待进一步去观察的是何因何缘促成对爱的渴望。有些原因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不完美,或者由于害怕孤独,或者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某些方面,我们需要外在的肯定以证明自己是没问题的。这些感受使我们奔驰、攀缘以及脱离现在的时刻。隐藏在这些情绪底下的是,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确是个有残缺和有所分离的人。当然,我们仍渴望挣脱这种分离、残缺的枷锁。假使能自己平息下来,静静地面对害怕、空虚、孤独以及内在的空间,会开展出另一新层面的觉醒。虚幻的分离感底下是有更深一层的真理,只要我们愿意彻底地开放心灵,是可探索到一切造作的源头,并且以完全崭新的方式使自己在当下解脱自由。

  这种观照法不是分析或辩证。它好比起初面对一大片混浊的迷团,然后开始镇静、澄清和完全清醒,最后能清楚地看到它的真实面目。就是这种层次的修行力量,透视到事物发生的根源,给我们带来解脱自由。它是一条穿越我们的空虚和害怕的道路,然后发现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完整性。

  我们观察、开放、放下,越能活在当下,清醒和专注的品质也自然地增强。这时,不论是经由观察念头的自然流动,或者透过对情绪的仔细接纳,我们开始从经验的内容看到瞬息的变化。正像我们的身体在我们专注观察的显微镜之下销融分解,心念也在观照之下显现它刹那消逝的本质。我们越仔细观察我们的感觉,发现它变化的速度越快——从悲伤到挫折感,从挫折感到喜悦、到安详,再到优越感。

  假使去注意这些是什么样的感觉,并仔细地去感受它,会发现每一种感觉只在我们持续注意两次、五次或十次之后又转换成另外一种。这时念头更像泡沫般。在禅修过程中,我们的警觉性起初很差,当念头的列车已经飞驰过一大串了,我们才抓到它的中间甚至尾巴。经由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我们的警觉性越持续和敏捷,便越能提早注意到念头的生起。最后,在禅定达到很专注的境界时,我们的清醒度是如此敏锐,只要念头一生起立刻察觉,甚至可感受到念头尚未从洞中跑出来的那股微细的冲动。

  数念头这种简单的练习方法,能使我们感受到自己观察心念功夫的强弱,也可体会到它也是整个训练清醒过程的一个环节。假使只能坐五分钟时,可练习数每一个念头的生起。如猫捕鼠般,可数每一个生起的名相或影像,很多人将会发现,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有二十或三十,甚至六十个念头的生起。这种在短时间之内练习数念头,通常清醒的力量很强,不会被每一个念头的内容拉走。念头生起时,我们看著它并计数,在这么做的当下它消逝了,然后再等著变下一个念头。这样是在探究整个心念的运作过程。

  到了某个阶段,我们禅修所要强调的(开始)从静止的内容转移到动态的过程。起初在生理上我们注意观“膝盖痛”或“汽车声”,以后开始体验到这些现象只是膝盖和耳朵部位不同的震动和组织,它们没有名称或实体。在心理上亦如此,所有的感觉和念头更像是种种的震动,我们会注意到能量、感觉和念头的运动,但不会执著它们的内容。正如身体领域惑的锁融,心灵也显示它刹那生起和消逝的本质。我们对心观照地越仔细越感受到它的不可捉摸性,而且越来越发现它是一个迅速变化的过程而不是静止不动的实体。有时会发生这样的情形,我们观照地如此敏锐和迅速,以致没有所谓的起点去注意每一项个别的经验,因为这时的禅修体验更像是一场感觉和念头流动的舒畅淋浴,更像很微细的泡泡,整个自我、身躯、意象、念头的实体感开始瓦解。

  当我们的修行进入状况,会逐渐熟练地观察自己的体验。起初好比有一位小矮人坐在我们的肩膀上提醒著:“你看,他正在想东想西了!”“他正在昏沉了!”“他在生气了!”

  然后当我们进一步地深入,清醒度和专注力随著增强,就学会解开系缚我们的心理症结。不过这时仍处于能观和所观两者分离的状态,内心评判、计度的声音也许不像以前那么高了,可是仍有微细的执著,感觉要和这种体验认同,由其中去学习、或“拥有”它。但经由不断的努力,心更安祥和开启了,我们深刻透彻生命存在的真相,发现无一法可常存不变,无一物可执取拥有。

  (1991.11.《新雨月刊》第51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