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于五受阴平等舍住正念正智经之瑜伽师地论释‘胜利’(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重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于五受阴平等舍住正念正智经之瑜伽师地论释‘胜利’(三)

/陈重文译述

(大正藏第30册786页下~787页中;或杂阿含经论会编 94页~95页)

又于如是诸外道处,当知总有三种衰损:

一者,见及欲乐展转相违论衰损,二者,依我无智论问记衰损,三者,依法随法行证得衰损。

又在前述所介绍的那些外道之处,当知他们总共有三种衰败损耗:第一种是他们的见解以及(他们认为由此见解可以达成的)欲乐,是循转在互相违反论的衰败损耗中。第二种是依于以‘有我’见为基础的没有智慧论的问难辩答衰败损耗。第三种是依于(不正确的)法随法行所证得的仍会衰败损耗。

此中三种,若计有想、若计无想、若计非有想非无想论者,及断见论者;或依责他为胜利论,或依免难为胜利论而起计度,当知是名第一衰损。

在这三种里面,如有计度有‘有想’、如或计度有‘无想’如或计度‘非有想非无想’等论者,以及主张断见论者们:他们或者依于诘责他人之为获得胜利论者,或者依于能够避免被责难为获得胜利论者,当知这就称为第一种衰损。

案:在佛法‘无我’的正见之中,瑜伽师认为假立的一切有情,如从往来身动方面的差别,可以将一切有情分成无足、二足、四足、多足等四大类。如从身相方面的差别,可以分成有色众生和无色众生两大类。如从心相方面的差别,则可以分成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三类众生。全部总称九种有情。

上述的有色有情,指从欲界以至第四禅天的范围;无色有情指从空无边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的所有领域。又有想有情,指从欲界及至无所有处的整个领域,除掉无想天不算之外;无想有情正是指无想天的范围;又非有想非无想有情,则指非想非非想处的有顶天之范围。瑜伽师又认为停滞在异生位的众生,由于无明引生出各种妄想和不正寻思的缘故,竟在无我之中,谓有我及我所,或者发起我慢,就在此想思俱行的种种动慢之中,或自以为是有色、无色的众生,或自以为是有想、无想域非有想非无想的众生,而坚执不舍;另有一种认为未来是‘非有’的断见论者。以上六种都是以萨迦耶见作为依止而引生出的愚痴戏论!(详见大正藏30册页660上、页761上、页433上、页777中等)

 由彼诸论,计度后际;依未来世,妄计于我为有无故。

 上述的那些见论都是在推计度想后际的,也就是说依于未来世,在虚妄的计度著我是有(还存在)或我是无(不存在)等。(前者称为常见论,后者称为断见论。)

依我无智论问记衰损者,谓于若诸杂染(指烦恼杂染),若杂染处(指业杂染),若能杂染(指生杂染),如是一切世俗、胜义二谛道理不如实知,由此无智有所趣向以为先故,得有差别。

有关依于我见的无智论之间难辩答的衰败损耗,是指对于若有烦恼杂染便会造业而产生业杂染,若有业的杂染就必受报而生出生杂染的这一世俗流转和如何断去烦恼杂染便能获得胜义还灭的这二个真实道理不能如实的知道,以此没有智慧(不知道流转和还灭的二谛道理)做为先导的缘故,而有了各种不同的差别趣向。

从此无智何所趣向?谓三、四转;一、常、无常等,二、有边、无边等,三自作、他作等。所以者何?彼由无智,要先趣向如是差别,后方问记。

从此一无智出发,到底是趣向什么地方呢?(产生什么见解呢?)指有三类或四类。

(三类的是指)一是常与无常的对论,二是有边与无边的对论,三是自作与他作的对论。

(以上三类都各有四种:如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为什么呢?他们(外道们)由于没有智慧,(在坚执我见的情形之下)必然要趣向于这种不同的差别对立,然后才在这上面互相问难辩答。

又于圣法、毗奈耶中,所有智者不可记事,于二道理不容计故,谓世俗、胜义二谛道理。

又在佛教的正法、正律之中,有关如来(指存在)到底是常或无常,宇宙是有边还是无边,一切是自作或他作等问题,所有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加以记录答覆的,这是由于二种道理是不容许计度的缘故——指世俗谛和胜义谛这两个真实的道理。

案:此指‘如来说法离于有无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的这一点而言。有情的流转是由于以无明为缘而产生行,然后由行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由此产生了生死流转的世俗现象,此一原理是绝对不变的真实道理;但此中却又找不到可以代表不变的主体,无明即不是有(是我),也不是没有(非我),即不是常,也不是无常;既非有边,也非无边;更不是自作,也不是他作!如果它是前者,就没有办法断,如果是后者,既不存在就没有断的对象了。总之,有因有缘无明集起生,要当有因,待缘而后果生,既非本就有无明的存在,也非本来没有无明,以后莫名其妙的有了。不但无明支如此,就是行支,识支乃至有支也莫不如此,因此不容以任何形式的有、无二边来计度(如生灭、断常、一异、去来等,仍不过只是有无的不同形式而已)!这是世俗谛不容计度的道理。世俗谛既如上述,那么经由菩提分法对无明和老死的对治所获得的还灭(有因有缘世间灭,或无明集起灭),同样的也不是有无二边所能计度的,理应甚明。

此中四种一向常论计前际者,及计前际无因论者二种差别,皆先计我,后方缘我一向等诸论差别。

前面提到过的同样是依于过去世而计度前际的四种‘一向常见论’和二种‘无因论’等两种不同的差别,却同样的都是先计想有我,然后以此一我见为缘(为基础)而展开出‘一向常见’和‘无因论’这二种不同的论见出来。

又即四种一分常论计前际者,彼有差别:谓有一分缘常无常论,或有一分缘非常非无常论。

还有前面提过的另有四种计度前际的‘一分常见论’者,他们之间也(有二种)差别:这是指有一部份是缘亦常亦无常论的,另有一部份是缘非常非无常论的。

边无边等诸转,如前边无边等,应如其相。

关于边无边等各种不同的类别(诸转:由边和无边的不同理论而转变出来的对边和无边均不同见解),就如前面已介绍过的边无边等的内容一样。

若欲一切皆宿因作,名自作论;若欲一切皆自在等变化因作,名他作论;若欲少分自在天等变化因作,一分不尔,名俱作论;若无因作论,名俱非作论。

(四类的是指)一、如想认为一切皆是宿因所作的(即认为现在世所领受的一切果报,全部都是出过去世的造业为因而来的理论,这是宿命论的一种,瑜伽师对此严加驳斥,详见大正藏 30册页 805上~806中),就称为自作论。二、如想认为一切都是由自在天等变化而出的(也是宿命论的一种),就称为他作论。三、如想认为一部份是由自在天的变化为因所作,但有一部份不是,就称为俱作论。

四、如以为一切都是没有任何因缘而产生,就称为俱非作论。

当知是名第二依我无智论问记衰损,由彼诸论计度前际,依过、现世妄分别故。

以上当知就称为第二种依于我见无智论问难辩答的衰败损耗,由于他们的这些论调都是计度前际而来的,也就是说是依于对过去世和现在世的虚妄分别的缘故。

依法随法行证得衰损者,谓有沙门若婆罗门,不观责他为胜利论,不观免难为胜利论,亦不依我无智诸论,为求利养恭敬等事,乐欲开阐,于恶说法、毗奈耶中而求出家,唯除乐求出离解脱。

第三种依于(不正确的)法随法行所证得的衰败耗损,是说有某类的沙门或者是婆罗门等人,他们并不想成为责他为胜利论者,也不想成为免难为胜利论者,也不依附于有我等无智论,但却为了追求得到利养和受到恭敬等事,而乐于对大众开示说法,于是就在恶说法和恶律(戒禁取)中而去出家,但却单单除去‘乐求出离解脱’的这一件事。(即对出离解脱毫无兴趣。)

当知彼是薄尘种类,为性愚憨,专修止行。

当知这一类的人往往是属于薄尘种性之类,其根性大概是偏于愚迷而憨直的,因此就偏于只修奢摩他的止行(而不懂观行的毗钵舍那品三摩地)。

案:薄尘种性是指对于贪、嗔、痴、慢、寻思等都不至于增上的人,原是修行的良才,可惜由于不闻正法,不具正见,就会成为愚憨而专修止行的人。

彼由为得初静虑定教授教诫,能于后际俱行见趣,及于前际俱行见趣,不然许故而得超过;于现法中又能超过欲界诸结,证远离喜。

自斯已上,无闻无知,即于此中生涅槃想。

他为了获得初静虑的禅定而接受教授教诫的努力修行,终于能够对于后际俱行(妄计未来有无)和前际俱行(虚妄分别过去是有是无)的这些以我见为根本而产生的见解趣向,不加以接受而超越过去;于现在世对于欲界的各种结使烦恼也能越度过去,而证得远离欲界的喜悦。但从此以上还有更加殊胜的境界,却竟不闻不知,就于此一静虑之中生出已经获得涅槃的想法。

如由彼故证远离喜,如是或有由别因缘,证得第二、第三静虑无爱乐,第四静虑无苦乐受,从此已上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当知亦尔——于种种想俱行苦乐受等差别已超过故。

就像获得初禅的离生喜乐那样的证得远离欲界而生出的喜悦一样,同样的也有由于其他的因缘,而证得了第二或第三静虑那种没有患得患失的爱味之安乐,或者证得了舍念清净的第四静虑那种再也没有苦受或乐受的舍乐,或者更从此上,步步高升证到非想非非想处的最高禅定,当知道也是同样的清形──对于各式各样伴随想蕴而来的苦受、乐受的不同差别感受已经超越过去了的缘故。

如是彼于趣诸取行不能超越,乐退还法,未般涅槃起涅槃慢,当知是名第三衰损。

在此,他对于趣向各种取行(追求而生出流转)的这一点却不能够超越过去,那等于是乐于退还法了,未能进入涅槃却起了已经涅槃的憍慢,当知这就称为第三种衰败损耗。

此中如来自然证觉,寂静妙迹于如所说一切行相三种衰损,由五种相如实了知:谓若彼自性,若彼诸见,若由无智彼得生起,若所缘转,若彼所缘粗弊过患及上出离。于如是事如实了知,即出离中常自出离。

此中如来自觉缘起法性而成等正觉,获得最极寂静的微妙道迹对如上述所说(由萨迦耶见趣所生)的一切行相必然要生出三种衰败损耗,是由五种内容而得以如实了知的:一、指外道的自性(习气),二、外道的各种见解,三、由没有智慧而各种见趣得以生起,四、如果对象(情势)转变时,五、了解外道据以为所缘的学说之粗弊、过患,以及越过他们而出离的方法。对于这些事都能如实了知,就是在出离中常自保持著出离的状态。

案:瑜伽师认为诸法的产生必待五事而后成,即一、诸法的自性,二、要有所依,三、要有所缘,四、要有助伴,五、作业本身。以人为例来做说明,人要作业必须依靠六识才能产生行、住、坐、卧的现象,而六识的产生即其发识取境的作用,又有赖于六根对著六境(六尘)时才能产生,此中六根即为所做——依它而产生认识作用;六境即为所缘——以它为对象而产生认识作用;而认识作用本身即属于六识自身的作用,即称为自性,此识的自性即为了别——能够认识判断。但认识作用的真正产生,不仅如上所述,它还必须加上助伴才行(即心所法——属于心识所有的一切作用,即精神作用),这大体指的是作意、触、受、想、思等的作用。所以上述所说谓由见趣所生的一切行相必有三种衰损,可以经由互相而如实了知一事,第一就是自性,第二就是外道的所依,第三就是他们的助伴,第四就是所缘,第五就是由前述四相所形成的是杂染业果,因此加上必须出离一条,这样才能获得清净业果。(全文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