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畏果”不如“畏因”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8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因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畏果”不如“畏因”
  文/净因法师

  “有食有穿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聪明智慧为何因?前世诵经念佛人;今生多病为何因?前世幸灾乐祸人;今生健康为何因?前世施药救病人;零丁孤苦为何因?前世恶心侵算人……万般自作还自受,地狱受苦怨何人?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若问前生事,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事,今生做者是。”
  《佛说三世因果经》中讲述因果报应的道理,在不信因果的人看来,只不过是劝人向善的一种方式,谈谈而己,不可当真。然而,就佛法而言,“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大多数人对现世因果尚能接受,但却难以理解过去和未来世因果循环的道理。做事之时,往往只顾眼前的利益,甚少考虑所作所为将会带来的久远影响。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例,在利欲的驱使之下,不少人以损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虽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却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令人震撼的影响,使得自然灾难频频发生:全球变暖、冰山破裂、洪水泛滥、风雪袭击、大海咆哮、大地震动、病毒变种、疫症横行……只有当灾难性的惩罚降临时,人们才知道害怕,纵使追悔前过,但为时已晚。因果循环,奥秘难明,因而常人只知贪图眼前利益,而糊里糊涂地造恶业,招来痛苦的果报。这都是人类“畏果”不“畏因”所种下的苦果。
  因此,佛教的修行,从明白因果开始。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条件组合而成;离开了因缘果报,没有一种现象能够单独生起,也没有一种现象可以孤立存在;人也不例外。人只不过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彼此处于相互“约制”与“被约制”的关系网络中,相互依赖,互为条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明白了这道理,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才会先考虑其后果;当他意识到做某一件事后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时,便不会轻易去做。试问,深信因果之人,不敢造恶因,又怎会得恶果呢?所以说,“畏果”不如“畏因”。
  转“迷”成“觉”,是佛家修行之要领,也是阻止我们生存环境继续恶化的关键。凡夫俗子对因果定律迷而不觉,不信因果,不怕造恶因,苦果自然相随;而真正的修行者觉悟因缘果报真实不虚,玄奥无穷,所以远离恶因,不种恶因,自然就不会有苦果。是故佛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明报》2008年4月2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狗性”启示录
下一篇:琉璃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