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声明>> 语言>>正文内容

《比丘尼传》所见蜀地尼僧传记及其语言学价值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子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比丘尼传》所见蜀地尼僧传记及其语言学价值
  张子开
  提要:
  《比丘尼传》撰成于梁代,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本文考述了见于该传中的蜀地比丘尼事迹,并在对这几篇传记的语言进行分析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比丘尼传》的真实和可靠。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张子开,笔名。本名张勇。文学博士,曾任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副教授,现调入本校中文系工作。
  主题词:《比丘尼传》蜀地尼僧传记语言学
  --------------------------------------------------------------------------------
  中国南朝梁代著名的学僧宝唱(约465-?),尝有《比丘尼传》4卷、《经律异相》55卷、《名僧传》31卷、《续法轮论》七十余卷等一大批著述,惜今仅存前两种而已。另外,日本僧宗性抄出有《名僧传抄》一卷,乃是辑录《名僧传》佚文。将《名僧传抄》与《比丘尼传》作一比较,可见出二者的取材年限、地域、资料等等皆颇为类似,所以,虽然《比丘尼传》迟至唐代方为智升《开元释教录》等载录,它的真实性还是毋庸质疑的。需要注意者,国内现存的宋、元、明藏本,与本文所依的高丽藏本文字多有出入,表明《比丘尼传》在流传的过程中曾经过窜改。1
  《比丘尼传》著录了晋、宋、齐、梁四朝共116名尼僧的事迹,其中,本传65人,附见51人。其叙事始于晋愍帝建兴年间(公元313-316),终至梁天监15年(公元516),共约200年,正是中国佛教兴起、名僧辈出的年代。从记事地域来看,主要偏重于南朝首都和中国南部各大城市;入传人物则多是出身于士大夫家庭、为帝王贵族所供养者。所以说,该书不仅凸现出晋朝南渡以后江南文化繁荣的历史背景,而且反映了佛教在南朝士大夫中传播的情况。它在学术界受到相当的重视,自是应该的。2
  壹蜀地尼众的化迹
  《比丘尼传》中所见的蜀地尼僧,计有卷二刘宋一朝的善妙(本传)、永康寺慧耀("慧"或作"惠","耀"又作"曜")(本传),卷四梁朝的长乐寺昙晖(本传)、法育(本传)、花光(附见),共五人,占宝唱此书涉及女尼的百分之四左右。
  这些蜀地女尼披缁之由,自"少出家"的善妙、慧耀未晓,法育、花光不详,昙晖却与婚嫁有关。昙晖,本姓青阳,名白玉。成都人。年幼即乐于修道,惜父母不许。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九年(公元432),昙晖年十一--由此可知,她生于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公元421)--,始从外国禅师?良耶舍修习。正在这时候,她母亲将她许配给姑姑的儿子、昙晖的表兄了。?良耶舍让法育尼偷偷地把昙晖带进寺里,昙晖即发重誓:"若我道心不遂,遂至逼迫者,当以火自焚耳。"父母预先本来就警告过她"不展余计",这时可能缠着寺院要人吧,终于闹得连刺史甄法崇也知道了。刺史考虑到昙晖出家之心甚坚,便派人询问、征求她姑姑的意见,姑姑同意了。于是,昙晖年十三岁时,终于从法育出家矣。后来,女婿怀疑她出家是"奸诈",也就是为了赖婚,把她抢了回去。她时年十六岁。为免于不受到侵迫,昙晖鼓动婢女奴仆保护自己。未婚夫无计可施,只好向州里告状。刺史很惊讶,赞赏她的行为,而昙晖到底也解除了婚约。尝试言之,昙晖与其婿乃表兄妹,自当从小相熟,可是她始则断然步入空门,继而坚决抗拒夫婿的"抢婚配",可见她并不满意乃至讨厌这桩姻缘,可见她"幼乐修道"的道心是愈来愈坚固了。
  从宝唱的记载来看,蜀地比丘尼特重苦行,甚至不吝舍身命以求道,较少受到当时炽扇南方的玄风影响。宝唱在序中提到的"穷苦行之节"的善妙,本姓欧阳,繁县(治所在今成都市新都县新繁镇)人。从小出家以后,即不营好衣,不食好食,性情平和,少瞋寡喜。她的妹妹孀居而无所依托,不得已带着一个小孩住在她那里,四、五年间,竟然没有看见她吃过一次饭!妹妹把饭做好了,善妙或者说刚刚在某处吃过了,或者托言身体不好不能吃,就这样过了几年。妹妹既惭愧,又非常不满,哭着对姐姐说:"无福婿亡,更无亲属,携儿依姊,多所秽乱(把地方给你弄脏了),姊当见厌,故不与共食耳。"说完就准备离去。善妙握着妹妹的手,说,自己已经在外面得到别人供养了,用不着再消耗家中食物;又劝妹妹安心地住下来,并告诉她,自己不久就要远行了。我们从善妙自小即恶衣粗食来看,她的不食家中,或许有保持素来的习惯、不愿沾染凡间美味的因素吧。但几年来一直如此,即便在外面有人固定地供养她,也是难以思议的。考古来习禅、忘身或遗身的僧侣,"或时数日入禅,亦无饥色"3,或"苦行头陀,不服绵纩,绝五谷,唯饵松叶"4,善妙的不食家中,想必是习休粮之术而不食五谷,或许乃藉定力而疏食少吃吧。
  值得注意的是,本传中的三位尼僧,都曾有过烧身之志,或竟以燎躯亡去。善妙常自慨生不值佛,每一言及,辄悲从中来,嘘唏流泪。后来,终于买来数十斗油,盛放在庭中的瓦缸里面。至四月八日半夜,用自织的布缠身,举火而烧之。火舔到头顶时,让妹妹叫维那打磬。她对闻讯赶来告别的尼众们说:"各勤精进。生死可畏,当求出离,慎勿流转。"--她一生中舍身供养共达27次,而这次终于证得了初果。善妙烧身的时间,当地老百姓或云是元嘉十七年(公元440),或云乃孝建时(公元454-456),也有说在大明中(公元457-464),总之是在刘宋时吧。前已言及,昙晖初入寺时,尝以自焚而明志,而永康寺的慧耀则因烧身闻名遐迩。慧耀本姓周,西平郡(治所在今广西省西林县东南西平)人。常发誓欲焚体供养三宝。宋明帝彧泰始(公元465-471)末年,打算借赵处思妾王氏的甓塔(砖塔),以在上面烧身。那知到了正月十五日晚上,慧耀带领弟子到了那里,正在抹油缠布作准备的时候,刺史派人赶来加以制止。王氏因慧耀终于没有烧身而愤怒非常,认为是慧耀自己买通官吏来阻拦的,目的是藉此争名求利而已。慧耀说:"新妇(泛指妇女)勿横生烦恼。舍身关我,傍人岂知!"她回到寺中,重新断谷,服食香油。(由此可以推测,善妙当初亦应是修辟谷)到了宋顺帝升明元年(公元477),终于在寺中焚躯,火燃至面部,尚诵经不停。火灭后,人们收其遗骨,正如她遗言所谓,恰好二升。
  尝试言之,在南北朝的动荡岁月中,中国佛教僧侣烧身者遍及南方乡野。这种行为虽然不一定明智,但其中闪现出的拯救尘世生灵、渴求理想福地的精神,却委实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的。5南朝蜀地的三位比丘尼,也能如男僧一般行此苦行,说明她们在修行方面确然是不让须眉的。
  《比丘尼传》所载尼众并未区门别类,然据其事迹而言,蜀地女尼似皆可以归入苦行类或习禅类,即《高僧传》的〈习禅〉、〈忘身〉,或者《续高僧传》的〈习禅篇〉、〈遗身篇〉。昙晖和法育尼乃?良耶舍的弟子,本姓鲜于的花光尼又"深禅妙观,洞其幽微",自是禅师无疑。值得一提的是,昙晖习禅那(Dhyāna)似乎更讲神通。她初从法育学修观行,裁得禀受,"即于座末便得入定"。暮年时还乡,在市桥(今天的万里桥?)西北自营塔庙,复建三寺,悉皆神速,人传有神力。当初,有一个随父在益州、名叫张峻的人,一天,与同行宾客30余人尝不告而往昙晖处;才坐下,昙晖就派人送来了水果、粽子等应时的美味。刺史刘悛作不速之客,昙晖一样待之。最可惊叹者,梁宣武王曾派人送财物,请昙晖设百人斋会,本来说自己不去。可快到正午,却又亲自赶到那里。带去的佐吏,加上那儿原先就有的三百僧人,共近四百人众,而准备饮食的只有昙晖的两个弟子和两个婢女而已!梁宣武王赞叹不已。昙晖生徒只不过中等人家的产业,却能够这样大行善事,所以人们都认为她有无尽藏。另处,昙晖已时处梁代,雄辨的色彩较同入本传的其他两个尼僧更显浓烈,又当属于法师一类。她尚未正式披剃时,已敢于在刺史、"纲佐及有望之民"面前与诸"僧尼穷相难尽";后更"于禅中自解佛性,常住大乘等义,并非师授。时诸名师极力问难,无能屈者"。其于定中见东方青光灭而白光炽满,认为这预示着菩萨胜声闻法,则是当时南地佛教正朝着大乘迈进的新趋向的一种反映。
  本传中所见的三个蜀地尼僧,有两个与外国僧人颇有交涉。慧耀烧身前的一个月左右,有一个"胡僧"(南北朝时,人们对西域诸国包括今印度、波斯等,皆泛称胡),年纪约20岁,肩胛上长满了六、七寸长的细软毛,来对她说:"我住波罗奈国(Benares,中印度国名,鹿野苑所在处),至来数日。闻姊欲舍身,故送银罂(小口大肚的瓶子)相与。"不及细说,就匆匆辞去,一出门即不见踪影。后来,人们用此罂盛慧耀的舍利,据说不满二合。昙晖的师父?良耶舍,元嘉年间入蜀大弘禅观。一见昙晖,即叹"此人有分",嘱法育尼辅导她。后来,昙晖姑姑的儿子强抢昙晖,刺史询问耶舍该如何处置,耶舍说:"此人根利,慎勿违之。"并表示愿意把自己的一个苍头(奴仆)献出来,以助与婿家解除婚姻的费用。应该说,慧耀、昙晖终成佛道,外国师父实有大力焉。正是中外沙门衲子的交流融合,铸就了南朝佛教的辉煌,这一点,直到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善妙生于繁县,昙晖乃成都人,慧耀出生地虽远在西平,却也在蜀郡弘化。南朝时蜀地相对静谧的政治氛围和富饶充足的自然环境,为她们传播佛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除善妙与官府的关系不详外,见于本传的其他两位蜀地尼僧,都很注意与上层人士沟通,巧妙地利用衙门的势力。慧耀未烧前,告知刺史刘亮,亮也同意了;就在举火的那天晚上,刘亮却派人来说:"若耀尼果烧身者,永康一寺并与重罪。"--刘亮遮挠,当是出于政治上的顾虑吧。昙晖不仅出家时两次依赖刺史的明断,声名远播之后,刘宋元嘉十九年二十一岁时,应临川王临南兖(?)的邀请去其治所;骠骑牧陕又带她到南楚,皈依者达一千二百人;回乡安度晚年期间,至天监三年(公元504)涅?之前,其能大力营修道场,当亦藉势于权要。
  贰其传记的语言学价值
  汉语漫长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其中,涵盖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的中古时期,时间跨度长达十个世纪,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其核心是上古汉语,至于中古一段,近几十年来方呈现出繁荣的初倪。而魏晋以来佛教典籍中的汉语语言,虽则已有一批青年学者涉足,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个探索还是很薄弱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建国以来先后出现的、集中反映了一个时代语词研究水平的大型语文类工具书,不是没有触摸到较早的用例,就是偏释误解义项,甚至漏掉了许多常见的词语,故而从其面世以来,即陆续摧生出了一系列匡补纠谬的论文乃至专著。
  《比丘尼传》中陈说蜀地女尼行迹的传记虽则仅有三篇,但内中闪现的缤纷辞藻,已有很多可以补苴罅漏语文类辞书的。这也从一个角度表明,佛教典籍对于促进中古时期乃至整个汉语史的研究,仍是多么的重要。下面,我们就以这三篇传记为例,比照我国影响巨大、分别代表了七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汉语研究水平的两部巨著《辞源》6、《汉语大词典》7,具体说明佛教典籍在语言学特别是语辞方面的价值。
  一、可以丰赡辞书用例。
  1、相与。授与,给也。《比丘尼传》卷二慧耀尼传:"闻姊欲舍身,故送银罂相与。"该词《辞源》未收。《汉语大词典》引用《易·咸》和《谷梁传·桓公元年》的用例,皆属上古时期。(册七,页1158)2、委悉。该词有详细述说之义。如慧耀尼传:"未及委悉,匆匆辞去。遣人追留,出门便失。"《辞源》未收。《汉语大词典》援引的则是南朝齐萧子良〈与孔中丞书〉和梁萧子显〈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册四,页328)3、无如之何。无计可施也。卷四昙晖传:"婿无如之何,复以诉州。"《辞源》未收。《汉语大词典》征引了《礼记·大学》、《太平广记》卷三三八所引唐戴孚的《广异记·商顺》以及宋、明、现代人的著作(册七,页112),却没有来自中古前期者。4、叹服。赞叹佩服也。昙晖传有言:"复营三寺,皆悉神速,莫不叹服,称有神力焉。"该辞《辞源》未见。《汉语大词典》引证是乃刘宋范晔《后汉书》、赵宋叶通〈题谢道士〈混元皇帝实录〉后〉和《三国演义》。(册六,页1470)
  二、可以提前用例的时代。
  1、舍寿。《辞源》(页692·4)、《汉语大词典》(册六,页687)并摘用《金石萃编》卷五四〈唐济度寺尼萧法愿墓志〉:"粤以龙朔三年八月廿六日舍寿于济度寺之别院,春秋六十三。"只不过《汉语大词典》将"佛教称尼姑死叫舍寿"的诠释,改为更为准确的"死亡的婉称"罢了。其实,《比丘尼传》卷二善妙本传早已有言:"我今舍寿,可遍告诸尼,速来共别。"
  2、月日。《辞源》未收。《汉语大词典》在"指旧历一个月的时间"义项下,列出《水浒传》第二回和《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中的两条例证。(册六,页1122-1123)然《比丘尼传》慧耀传,已有"未烧之前一月日许,有胡僧年可二十,形容端正"云云之语。3、装束。该词可解作换衣服打扮。慧耀尼传云:"正月十五日夜,将诸弟子赍持油布往至塔所。装束未讫,刘亮遣信语诸尼云:'若耀尼果烧身者,永康一寺并与重罪。"《辞源》引证南朝陈《玉台新咏》和唐李白〈少年行〉诗(页1536·3),《汉语大词典》的最早例子更迟为元稹〈连昌宫词〉了。(册九,页81)4、顶受。谓恭恭敬敬地接受也。《辞源》无。《汉语大词典》仅有梁代慧皎(497-554)《高僧传·义解三·僧肇》中的一个用例。(册十二,页219)而早了几十年的《比丘尼传》慧耀传已言:"耀即顶受(银罂)。未及委悉,匆匆辞去。"5、有分。有缘分也。《辞源》有辞而无此义项(页798·3)。《汉语大词典》引用唐韩愈〈孟东野失子〉诗、宋吕渭老〈浣溪沙〉词等文献(册六,页1144)。昙晖传却有云:"耶舍一见,叹此人有分,令其修习。"6、道心。意谓求道之心也。昙晖传,有"若我道心不遂"云云之语。《辞源》引唐王建诗。(页1671·4)《汉语大词典》所用也是晚于宝唱的慧皎所著《高僧传》矣。(册一?,页1067)7、随喜。此词有布施、赠与义。昙晖传:"若婿家须相分解,费用不足者,贫道有一苍头,即为随喜。"《辞源》用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为证。(页1793·4)《汉语大词典》更竟称引的是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和曹雪芹的《红楼梦》而已。(册一一,页1109)8、抄取。谓强夺豪取也。昙晖传又有曰:"后婿心疑,以为奸诈,相率抄取,将归其家。"《辞源》仅有"抄夺"、"抄掠"等词。(页660·1)《汉语大词典》的证明也已是苏轼的〈书李公择墨蔽〉了。(册六,页372)9、行道。此词有修习道业的意思。然《辞源》未收。《汉语大词典》找到的最早例子为唐贾岛〈哭柏岩和尚〉诗:"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册三,页912)昙晖传有言:"将欲行道,遣婢来倩人来食(准备食物)。"10、审然。昙晖传:"白者是菩萨道,青者是声闻法。若审然者,当令青者销而白光炽。"此审然,谓果真这样也。《辞源》无此义项。《汉语大词典》的例子取自《隋书·天文志上》和明陆?《篑斋杂著·仁字说》。(册三,页1632)11、赏异。赞赏称异也。昙晖传:"昙晖时年十六矣。以婢使营卫,不受侵逼。……刺史赏异。"《辞源》无。《汉语大词典》最早引证的为梁代萧子显《南齐书·周?传》。(册一?,页255)考萧卒于大同年间(535-545),时宝唱书已成矣。
  三、纠正释义的偏颇错谬。
  1、反。善妙尼传:"各勤精进。生死可畏,当求出离,慎勿流转。我舍此身供养,已二十七反(宋、元、明三藏本,作"返"),止此一身,当得初果。"此"反",指舍身供养的次数也。《辞源》无此义项。(页242·4)《汉语大词典》收有"往返"义(册二,页855),但不契合善妙传之语;其所用的《国语》、《史记》、宋洪迈《夷坚甲志》例句中的"反",即挑战"一日五反"、至门请人"数反"、飞起落下"如是数反",似乎也以理解为量词"次"更合适一些。2、救济。昙晖传载,昙晖违背母命而入寺,刺史甄法崇问"汝审能出家不?",她答:"微愿久发,特乞救济。"乃求刺史帮忙说话也。《汉语大词典》释此词为"用金钱或物质帮助生活困难的人",显然失于片面,连其所举例(《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祗,下慰民望。"),也不能该括圆满也(册五,页456),倒不如《辞源》的"犹救助"更具概括性(页727·3)。3、都无。昙晖传:"将欲行道,遣婢来倩人下食。即遣入,唯见二弟子及二婢奠食,都无杂手力。"显然,都无即全无。再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此词《辞源》未见。《汉语大词典》收,释为"倘无,若无"。其用例乃宋辛弃疾〈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送之〉词:"晚岁躬耕不怨食,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释义根据是邓广铭先生的笺注:"'都无'当作'倘无'解。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卒于刘宋初年。其时间多篡轼之祸,而北方则先后分处于十六国统治下……故稼轩作此设词,以为若无晋宋之间事,则彼自是羲皇上人耳。"其实,无晋宋间事是不可能的,陶氏晚年远离乱世漩涡、自乐于田舍生活而效羲皇上人,倒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都无"云云并非设词,而是对陶氏躬耕南亩的真实写照也。
  四、增添补充义项。
  1、秽乱。《辞源》未收。《汉语大词典》仅有"淫乱"一个义项。(册八,页155)《比丘尼传》善妙传:"无福婿亡,更无亲属,携儿依姊,多所秽乱。姊当见厌,故不与共食耳。"此"秽乱",只言把地方弄乱搞脏罢了。2、役。《辞源》(页578·1)、《汉语大词典》(册三,页925)皆有"驱使"或"役使"、"差遣"的义项,然都是被动态的"为……所使"之义,且被役使者多限于人。昙晖传却有言:"贫道常自无居贮,若须费用,役五三金而已,随复有之,不知所以而然。"此"役",似乎只有单纯的"使用"之义。3、分解。昙晖传:"??良耶舍?曰:'……若婿家须相分解,费用不足者,贫道有一苍头,即为随喜。'于是解释。"此"分解",指解除婚约也。该词《辞源》未收。《汉语大词典》没有这类义项。(册二,页585)4、有望。昙晖本传:"刺史甄法崇闻之,遣使迎晖,集诸纲佐及有望之民,请诸僧尼穷相难尽。""有望之民",当指闻人贤达也。《辞源》无收。《汉语大词典》录之,但仅有"有指望;有希望"、"有风姿,耐看"、"有怨恨"三个义项而已。5、禀受。《辞源》未收。《汉语大词典》曰"犹承受。旧常指受于自然的体性或气质"。(册八,页105)然昙晖传"(晖)从昱学修观行,裁得禀受,即于座末便得入定"云云,却谓接受师父所授也。6、相率。《辞源》未收。《汉语大词典》言意思是"相继;一个接一个"(册七,页1153),并非昙晖传"后婿心疑,以为奸诈,相率抄取,将归其家"所含"带领人,率领人"的意蕴。
  五、补挹添加语辞。
  1、性用。善妙传:"少出家,性用柔和,少瞋喜,不营好衣,不食美食。"该词源于佛家的体用论,此则指性格及其表现,谓善妙的性情脾气也。2、馀去。善妙传:"汝但安住,我不久应远行,汝当守屋,慎莫馀去。""馀去",离去。3、共别。善妙传:"我今舍寿,可遍告诸尼,速来共别。""共别",相别也。"共"作介词,有同、跟之义,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条:"荣即共穆结异姓兄弟。穆年大,荣兄事之。"敦煌本《伍子胥变文》:"子胥领兵共越兵交战。"4、甓塔。慧耀尼传:"有赵处思妾王氏甓塔,耀请塔上烧身,王氏许喏。""甓塔",砖塔也。5、至来。慧耀传:"我住波罗奈国,至来数日。""至来",来到也。6、求请。昙晖尼传:"元嘉九年……晖年十一,启母求请禅师,欲谘禅法。""求请",请求也。7、余计。昙晖传:"母已许嫁于晖之姑子,出门有曰:'不展余计。'""余计",其它打算也。8、转至。昙晖传:"岁月稍淹,思母转至,固请还乡。""转至",愈加厉害。9、率往。昙晖传:"刺史刘悛后尝率往,亦复如之。"联系上文"初,张悛随父母益州,尝忽然直往,不令预知"及下文"本言不出,临中自往"来看,"率往"即不告而去也。按,"率"有不经意、草率之义,如《论语·先进》:"子路率尔而对。"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率尔"盖由此而来吧。10、奠食。昙晖传:"将欲行道,遣婢来倩人下食。即遣入,唯见二弟子及二婢奠食,都无杂手力。""奠食"即下食,准备食物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羹臛法》:"醋菹鹅鸭羹,方寸准。敖之,与豉汁米汁,细切,醋菹与之,下盐。半奠,不醋,与菹汁。"石声汉注:"半奠,是容器中盛到半满;满奠,是盛满。"8恐不确。半奠,当谓只准备好了一半;满奠,方功德圆满也。
  (责编:秦人)
  --------------------------------------------------------------------------------
  --------------------------------------------------------------------------------
  1.请参看:a、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第4册,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页173-176。b、陈士强:《佛典精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页378-384。
  2.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李容西(音译):《佛教比丘尼传,宝唱的〈比丘尼传〉》(BiographiesofBuddhistNuns,Pao-chang'sPi-chiu-ni-chuan),publishedbyTōhōkanInc.,Osaka,1981.
  ?、KathrynAnnA.Tsai?Sissell?:1、"BiographiesofBuddhistNuns"byLiJung-hsi(bookreview),Cahiersd'Extrême-Asie1(1985),p.87-101.2、TheP'i-ch'iu-ni-chuanBiographiesofFamousChineseNunsfrom317-516C.E.,AvailablefromUniversityMicrofilmsInc.,AnnArbor,Michigan.3、TheChineseBuddhistMonasticOrderforWomen:TheFirstTwoCenturies,HistoricalReflections,8/3,(1981),pp.1-20.4、LivesoftheNuns:BiographiesofChineseBuddhistNunsfromtheFourthtoSixthCenturies.ATranslationsofthePi-ch'iu-niChuan,compiledbyShihPao-ch'ang.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94.
  ?、LilyXiaoHongLee,TheEmergenceofBuddhistNunsinChinaanditsSocialRamifications,TheJournaloftheOrientalSocietyofAustralia,Vols18&19(1986-87),pp.82-100.
  ?、ErikZurcher,Religieusesetcouventsdansl'aucienbouddhismechinois,InBouddhisme,christianismeetsociétéchinoise.Paris:Julliard,1990.
  ?、DanielL.Overmyer,WomeninChineseReligions:Submission,Struggle,Transcendence,inFromBenarestoBeijing:EssaysonBuddhismandChineseReligions,ed.Koichi

ShinoharaandGregorgS

hopen.London:MosaicPress,1991.
  ?、李玉珍:《唐代的比丘尼》,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
  3.《高僧传》卷第十一〈竺僧显〉。碛砂藏本。
  4.《高僧传》卷第十二〈释法光〉。
  5.参看拙文〈中国佛教僧侣烧身考〉,载?日本?《中国研究》1997年2月号。
  6.(修订本)合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第1版。
  7.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年11月至1993年11月第1版。
  8.《汉语大词典》,册二,页1557。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