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巴利五藏注疏-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巴利五藏注疏-下

  《永乐南藏》
  为明永乐年间据《洪武南藏》的重刻本,编次有所改动。经版57160块。全藏636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石字,1610部,6331卷。经版藏于报恩寺,由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主管批准,供全国各地寺院请印,平均每年约刷印20藏,所以流传的印本较多。该藏虽系根据《洪武南藏》重刻,但书写和镂刻都不及《洪武南藏》工整。

  《永乐北藏》
  继《永乐南藏》之后,永乐十九年(1421)在北京雕造的大藏经。明正统五年(1440)完成。全藏636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石字,1621部,6361卷;大批刷印分赐全国各大寺院。后在明万历十二年(1584)又续刻各宗著述36种,41函,410卷,并入该藏,并附《永乐南藏》4种经卷和目录,计5种,15函,153卷,改变了摺装本藏经的传统版式,加大了字体和片心,成为每版25行,5个半页,每行17字,字行也采用赵体。

  《武林藏》
  明永乐末年在杭州刻印的大藏经。1982年发现。仅残存17卷,为9种经籍的零散卷册。千字文编次,摺装本装帧。版式为每版30行,摺为5个半页,每半页6行,每行17字。其中两卷卷末刻有韦陀像,右下角镌有“永乐二十年六月”小字一行;一卷还附粘“释迦说法图”扉画一幅,近似南宋刻本《碛砂藏》所附的扉画。经卷字体较《永乐南藏》本肥大。按其千字文编次校对,和碛砂本、洪武本完全一致,基本上可能认定为碛砂本或洪武本的复刻。其中《大宝积经》卷101,系补刊本,字体较为草率,无补刊年代;但在全卷18版中,有8版的中缝都刻有施刊人姓名,大都冠以“杭州施工”字样。卷末还印有“杭州在城大街众字桥北杨字经坊印行”长方形牌子。此外,有12卷的卷末,盖有宣德已酉岁(1429)北京居民王真全家施经一藏奉福安寺传供的6行,112字愿文,从而可以认定这部藏经约在永乐二十年于杭州刻造。相传此前曾有方册武林本的雕造,因未见有流传的印本,所谓方册,要能即此摺装本。

  《万历藏》
  约在明万历十七年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刻造的私版藏经。原藏广西全州金山寺(部分卷册内盖有“广西全州金册寺常住”长方形图记),后移藏于山西宁武县延庆寺(具体时间无考)。1979年初称藏宁武县文化馆。这是一部比较完整而过去未见记载的大藏经版本。全藏678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鱼字,共收经、律、论、集、传等1659部,6234卷。现存660函,1563部,5997卷;缺失18整函及少数零本共96部,237卷。经过详细比勘,此本为《永乐南藏》的复刻本,由明惠王选侍王氏发心重刊,明代高级官员陆光祖、钱谦益、周天成、吴崇宗等和其他信徒助刻。扉画右下角有“南京桥卢巷内街口□□印造”。其中仿宋体补雕卷册甚多,并有近40名写经和刻经人题名。此藏在复刻《永乐南藏》的基础上,增收《永乐北藏》本万历十二年续入藏经41函,36部,410卷;最后又编入鱼字函的《天童密云禅师语录》13卷。此外,大字函中又有《大胆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2卷1册。但未见载于目录。

  《嘉兴藏》
  明末清初刻选的私版藏经。又名《径山藏》。发起于明嘉靖末隆庆初。到万历七年基本确定。万历十七年在山西五台山开雕,一年内共刻500多卷。因该地气个性寒冷,二十年迁到浙江余杭县的径山继续刊刻。后又分散在嘉兴、吴江、金坛等地募刻,到清康熙十五年(1676)完工;由嘉兴楞严寺集中经版刷印流通。全藏分正藏、续藏和又续藏三个部分。正藏210函,完全按《永乐北藏》的编次复刻,千字文编闪天字至史字,末附《永乐南藏》特有的5种,153卷。续藏95函,收入藏外典籍248种,约3800卷。又续藏47函,续收藏外典籍318种,约1800卷。康熙十六年以后,抽去续藏5函、又续藏4函,收入内容也略有变动。计正藏210函,续藏90函,又续藏43函,2090部,12600余卷。该藏除了改变历来佛经沿用的摺装式装帧为轻便的线装书册式外,主要是在续藏和又续藏中收集了大量的藏外著述,内容包括疏释、忏仪、语录等。


  《龙藏》
  清代官版藏经。又名《清藏》。清雍正十一年(1733),于北京贤良寺设立藏经馆,由和硕庄亲王允禄、和硕和亲王弘昼及贤良寺住持超圣等主持;雍正十三年开雕,乾隆三年(1738)竣工,雕成经版79036块。全藏724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机字,1669部,7168卷。版式和《永乐北藏》一致。全藏也分正续两部分,正藏485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漆字,内容完全和《永乐北藏》相同;续藏239函,千字文编次由书字至机字,内容较《永乐北藏》有所增减。刷印100部,颁赐京内外各寺入藏。1935年又印过22部。经版原存宫内武殿,后移藏于柏林寺,至今尚存。

  《频伽藏》
  民国初年的私版铅印本。全称《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1909~1913年出版。全藏入经1916部,8416卷,分订为414册(包括目录1册);合40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霜字。经文用4号铅字排印,每页40行,每行45字,折为两个半页,有书口和边框,书口印经名、页码等。基本上是以日本《弘教藏》为底本排印,内容略有变动,删去部分日本著述。

  《普慧藏》
  《普慧藏》1943年由盛普慧出资在上海成立普慧《大藏经》刊行会,汇集南传、北传诸经论,校正前代印本之漏误,改订历代翻译名义之异同,广事搜集各藏以前之遗佚等,由芝峰、黄幼希、范古农负责编辑,经过数年经营,印出100册,内容包括部分其他各版未收的经、论、疏释及由日译本转译的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十三经,中部经典根本五十经篇,小部经中的本生经第一篇150个本生故事(以上3种都未译完)。因未编印完毕,发行面不广。纸版现存南京金陵刻经处。

  小藏 汉文大藏经卷帙繁多,刊刻不易,因此,宋元以来曾有4部仅刻般若、宝积、大集(或华严)、涅槃等4部诸经86种,1091卷为一“小藏”的。如南宋景定陆道元本,元建阳报恩寺万寿堂本(即亦黑迷失本)、吴兴妙严寺本,都是据《毗卢藏》、《资福藏》或《碛砂藏》校勘而雕造的小藏。

  房山石经
  隋大业(605~617)间,幽州(今北京地区)沙门静琬,秉承其师南岳慧思的发愿,于房山雕造石刻大藏经一藏。其目的是防止佛经被焚,借以长期保存。房山石经自静琬始刻,历经隋、唐、辽、金、明等五代(元代时除个别佛教徒对少数经碑作了修理外,刻造工作完全停顿)在刻造过程中,曾得到历代皇室、官员和佛教信徒的捐施和支援。唐开元十八年(730),金仙长公主曾大力施助,奏请玄宗赐给大唐新旧译经4000余卷,作为石经底本,并命西崇福寺沙门智升送往房山石经山交付。因此,房山石经中保留着不少唐代宫廷抄本佛典的原貌。但房山石经没有按照大藏经的编次顺序刻制,而施刻信徒往往凭一已之意愿刻制,如《金刚经》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流行较广的佛经,重复刻造的较我。因此,所刻经种只有1100余部,有的经只刻其中一部分,并且还包括几部道教经典在内。因此,它不是一部完整的大藏经,但具有与各版木刻本大藏经不同的一些特点:①保存了50种以上的各版大藏经所没有的经籍;②绝大部分石经镂刻技术精湛,书法秀丽,不仅是有价值的佛教文物,也是中国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精品;③经文后附有约6000则施刻人题记,有明确纪年者约四分这一,这些题记反映了当时幽州、涿州、范阳等十余州郡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工商业发展情况;④施刻人中,有不少是历代的文武官员,其中的职称和官街,有的可补史籍记载所缺,有的可和史籍相互印证;⑤题记中所附刻人的籍贯和居住的城市、村镇、城坊等,对研究古代幽、燕、涿等地的政治区域规划,特别是关于燕京的城坊布局,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汉文大藏经随着佛教的传播,先后东传至高丽和日本。他们根据各版汉文大藏经进行复刻、排印或编纂,先后共有8个不同的版本。

  《高丽藏》
  据现有记载,《开宝藏》刻成后,印本曾在北宋端拱(988~989)年间传到高丽;其后的天禧修订本和熙宁修订本,也分别在乾兴元年(1022)和元丰六年(1083)东传。另外,契丹王朝在辽清宁九年(1063)也把新刻的《契丹藏》印本赠送给高丽王朝。高丽王朝得宋开宝初本后,即据以复刻,1025年完工,是为高丽藏初雕本。1090年又据《开宝藏》的天禧和熙宁两个修订本及契丹本加上高丽沙门义天所编《诸宗教藏总录》所收章疏典籍3000余卷,进行校勘,在兴王寺开雕《高丽续藏经》4000余卷;刻完后,和初雕本经版一同藏于符仁寺。1232年全部版本毁于战火,印本流传情况不详。1236~1251年又根据印本复刻,版本原藏禅源寺,1398年迁至支天寺,次年再迁海印寺,后曾刷印50部。1960年刷印12部,70年代以后,又影印改为书册式装帧,共45册。在海印寺刷印的50部中,先后有4部传入日本。1957年日本曾将其缩印为书册式精装本发行。全藏共639函,千字文编交天字至洞字,入经1522部,6558卷。


  《弘安藏》
  约在日本弘安10年至乾元元年(1287~1302)间雕造。仅有极少数印本流传,是否刻完全藏,情况不详。

  《天海藏》
  由德川家光发起,日本僧正天海主持,于1637~1648年在东睿山宽永寺雕造(一说为完成于1651年),又称《宽永寺藏》、《东睿山藏》或《倭藏》。活字版式,基本上以《普宁藏》为底本续补增添。全藏665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税字,收经1453部,6323卷,摺装式装帧(现存目录千字文编次天字至最字,599函,1449部,恐有误)。

  《弘教藏》
  日本弘教书院于1880~1885年的铅字排印本。又称缩刷藏或校订缩刻大藏经。它采用中国明代智旭《阅藏知津》据天台五时判教的分类方法编纂,以《高丽藏》、《资福藏》、《普宁藏》和《嘉兴藏》4种版本相互对校,经文加句读,经题上附4种藏经千字文编次,32开本。全藏分为25个部类,1916部,8538卷,418册,40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霜字。

  《黄檗藏》
  日本山城州宇治郡黄檗山宝藏禅院沙门铁眼(道光)在1669~1678年募刻,又名《铁眼藏》。以《嘉兴藏》为底本而有所增补,版式全同。全藏分为19个部类,734函(增加57函),1618部(增加32部),7334卷(增加563卷)。其后于1706~1710年和1828~1836年两次据《高丽藏》校勘修订,经版现存万福寺。

  《卍正藏经》
  日本京都藏经书院于1902~1905年编辑铅印。又称日本藏经书院大藏经或校订藏经。据《黄檗藏》校勘本,用4号铅字排印,线装书册式,共37函(包括目录和索引1函2册)。1~35函每函10册,第36函分为甲乙两套:甲套2册,乙套3册,共357册。内容分经、律、论、撰述4大类,18部门,1622部(不计目录和索引),6990余卷。全藏印完后不久,藏经书院失火,存书被焚殆尽,因此流传甚少。

  《卍续藏经》
  日本藏经书院于《卍正藏经》编印完毕后,在前田慧云主持下,由中野达慧负责,广泛搜集中国和日本历代未入藏的佛教典籍汇编成书。又名《续藏》或《藏经书院续藏经》。内容上至六朝遗编和唐宋章疏,下迄清代著述之缺佚。在编纂过程中,曾得到金陵刻经处杨文会、芦山寺式定和各寺院、居士们的支持。1905~1912年印行。内容包括950余人的译著,1659部,7143卷(总目5卷),分为十门六十三类;一编、二编、二编乙共三编151函,每函5册(包括目录1函1册),24开线装本,4号铅字排印,版式同《卍正藏经》。全部印就后,存书和《卍正藏经》一同被焚,流传不多。

  《大正藏》全称《大正新修大藏经》
  日本大正13年(1924)由高楠顺次郎和渡边海旭发起,组织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小野玄妙等人负责编辑校勘,1934年印行。全藏分3个部分:正藏55册,续藏30册,别卷15册(内图像12册,总目录3册),共100册。收入佛籍总数冠于各种大藏经,计正藏、续藏、图像和总目录共3493部,13520卷。编辑体例也别创一格,经藏分为阿含、本缘、般若、法华、华严、宝积、涅槃、大集、经集、密教十类;律藏包括弥沙塞部、摩诃僧祗部、昙无德部、萨婆多部、解脱戒经(迦叶遗部)和菩萨戒等;论藏分为释经论、毗昙、中观、瑜伽、论集等五类;杂藏分为经疏、律疏、论疏、诸宗、史传、事汇、外教和目录等八类。续藏30册中除最末一册为古逸和疑似两类,专收敦煌古逸经、律、论疏和疑伪经外,其余29卷收入日本著述的续经疏、律疏、论疏、诸宗四类及悉昙。图象12册收入日本各寺院所藏历代有名佛教画像和密宗明王像、金刚像及各种曼荼罗图等363种。总目3册收入中国历代各版藏经目录和日本各寺院所藏的写本和刻本藏经目录以及大正藏勘同录、大正藏总目录、总索引、译著目录等77种,为比较实用的版本。但校核工作粗放,排印错字,错句颇多。此外,大藏经用语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大正藏索引》,为佛教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参见彩图插页第6~7页)(童玮)

  《中华大藏经》(Zhonghua Dazangjiang)
  中国《中华大藏经》编辑局主编。汉文部分将收录历代藏经中特有的经籍约4200余种,23000余卷。分为正续两编,分装220册。1984~1987年已出版20余册。正编以《赵城藏》作底本,按《赵城藏》千字文编次的目录体系影印。缺失部分以《高丽藏》补足。同时将历代藏经中有千字文编次的特有经论,按照内容的性质补入。正编所录经籍,除《赵城藏》外,还有如下诸藏:房山石经、《崇宁藏》、《毗卢藏》、《资福藏》、《碛砂藏》、《至元灵活》、《普宁藏》、《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龙藏》、《高丽藏》。其中《至元录》所载33部,238卷,除《圆觉经道场修证义》可据《卍续藏经》中补出外,其余已佚部分只能以存目阙经的方式编止。续编收录经籍包括以下各版藏经:房山石经(正编已收者除外)、《频伽藏》、《普慧藏》、《大正藏》、《嘉兴藏续藏》、《卍续藏经》。

  为了便于检索,《中华大藏经》将编印以下七种索引,合为附录一册,随同《中华大藏经》一起发行。七种索引是:①经籍名称首字汉语拼音音节索引;②经籍名称首字笔画索引;③同经异名首字汉语拼音音节索引;④同经异名首字笔画索引;⑤译撰人姓名及其译著索引(按时代先后排列);⑥译撰人姓名及其译著索引(按笔画顺序排列);⑦梵语及英语经籍名称索引(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仲集)

  --------------------------------------------------------------------------------

  中国佛教经录(Zhongguofojiaojinglu)

  佛教经籍目录。也称“众经目录”、“内典录”、“释教录”、“法宝录”等。佛教传入中国后,译著渐富,部帙渐增,不同译本不断出现。为综理存佚,研核异同,因而创制经录。《开元释教录》称其为“别真伪,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标卷部之多少”,使佛教书籍,有典可征。历代经录的制作,约可分类四个阶段:

  两晋时期 经录创始阶段。在此之前,《出三藏记集》曾引有《古录》(一作《古经录》)和《旧录》(一作《旧经录》)两种,《历代三宝记》还载有《汉时佛经目录》1卷和《朱士行汉录》1卷,但均系后人依托,不足为据。西晋早期,法护译出170多部佛经,遂撰《众经目录》(亦称《竺法护经目》、《护公录》、《竺法护录》1卷,记其所译诸经名目,当是最早的经录。其后,聂道真撰《众经目录》(亦称《道真录》、《聂道真录》)1卷,记载汉、魏、晋的译经,通录各代,且注明译出的时间、笔受人和经名异称,对以后经录颇有影响。东晋成帝时,支敏度撰《经论都录》(亦称《支敏讳莫如深产》)和《别录》各1卷,前者为总录,后者是分类目录,但已早佚,内容已无从知悉。就《历代三宝纪》所引来看,恐有后人增入部分。东晋十六国时有《二赵经录》(简称《赵录》)1卷,但所记不仅是前越和后赵时代的译经,而且有南朝时的译本,或是以二赵地域为范围的经录。以上各录,受时代和区域的局限,还处在草创阶段。到东晋宁康二年(374)道安撰《综理众经目录》(简称《安录》、《道安录》)1卷,才为经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内容分经论录、失译经录、凉土失译经录、关中失译经录、古异经录、疑经录、注经及杂志经录等七部分。这种分类法综合了以前经录的优点,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发展。此录已佚,担重要内容都收入《出三藏记集》中,后秦僧睿撰《二秦众经录》(简称《二秦录》)1卷,以前后两秦时代译经为主,间及吴和北凉的译经。东晋道流撰《魏世经目录》、《吴世经目录》、《晋世杂录》、《河西伪录》4种,未竟而卒。其同学竺道祖继其事,书成4卷,称《道祖录》,断代的经录即从此始。

  南北朝时期 经录逐渐完备阶段。当时虽南北分裂,而译事不辍,经录所撰渐多,体制日趋定型。分经、律、论,判大、小乘;再别为有译人、无译人和卷数;标明抄经异译,疑经、伪籍以及存佚经目等,作用大显。


  南朝宋不详作者的《众经别录》(简称《别录》)2卷。大卷载大乘经录、三乘通教录、三乘中大乘录;下卷载小乘经录(篇目本阙)、大小乘不判录、疑经录、律录、数录、论录。此录以经、律、论为类,经类又依大小乘划分,疑经则另作专篇,比以前经录的分类更为恰当。同时在每经之下,用简明的辞句标明一经的宗旨,并以“文”、“质”等字样,作为对译本的评价,比以前经录也有进步。此录现有敦煌写本,残存上卷一部分。

  南齐王宗撰《众经目录》(简称《王宗录》)2卷。通纪各代,分大小乘。道慧撰《宋齐录》1卷,专纪宋、齐译经,尤偏重宋代。另有不详作者的《始兴录》1卷,始兴即今广东韶州,故此录我记南方所译经籍,也名《南录》。梁僧佑撰《出三藏记集》(简称《僧佑录》、《佑录》、《三藏记》)15卷,今存此录共分四部分,第二部分“铨名录”即佛经目录。分为新集撰出经律论录、新集样解异出经录、新集表序四部律录(阙)、新集安公古异经录、新集安公失译经录、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新集抄经录、新集安公疑经录、新集疑经伪撰杂录、新集安公注经及杂经志录等。其中经论录及标题安公的六录,乃是以《道安录》为基础加以订补而成,余则为僧佑新增。共著录2162部,4328卷。其分类和著录的方法,对以后的经录颇有影响,但考证有不甚确切之处。

  梁天监十四年(515)武帝敕僧绍撰《华林佛殿众经目录》(一作《华林佛殿录》)4卷。记录宫廷所藏佛经。因不合武帝意旨,十七年又敕宝唱重撰,亦成4卷,名《梁世众经目录》(简称《宝唱录》),分为:大乘有译人多卷经、大乘无译人多卷经、大乘有译人一卷经、大乘无译人一卷经、小乘有译人多卷经、小乘无译人多卷经、小乘有译人一卷经、小乘无译人一卷轻、先异译经、禅经、戒律、疑经、注经、数论、义记、随事别名、随事共名、譬喻、佛名、神咒等20类,所分甚为详细,把譬喻、佛名、神咒等各自为类,并注意到注经和义记,扩大了所录的范围。并以有译、无译、一译、异译、多卷、一卷分类,对藏经的整理,有一定的便利。

  北魏永熙(532~534)中,李廓撰《魏世众经目录》(简称《李廓录》)一书,分大乘经、大乘论、大乘经子注、大乘未译经论、小乘经律、小乘论、有目未得经、非真经、非真论、全非经愚人妄作等10类。是当时已译未译经的目录。

  北齐武平中(570~576)沙门统法上撰《齐世众经目录》(一作《高齐众经目录》、《达摩 多罗录》,简称《法上录》),分杂藏录、修多罗录、毗尼录、阿毗昙录、别录、众经抄录、集录、人作录等8类。以杂藏居首,与修多罗分列,为它录所无。这已启经部再分细类的先声,后面4类对后世经录也颇有影响。此外,北魏菩提流支撰《译众经论目录》1卷、陈智敷撰《真谛翻译历》,都是个人译经的目录。另有南齐《释弘充录》1卷,北齐《释道凭录》1卷,梁《释正度录》1卷,陈《大乘寺藏目录》4卷、《王车骑录》1卷、《庐山录》1卷、《岭号录》1卷、《南来新录》、《一乘寺藏众经目录》、《东录》等,都已佚亡,内容无考。

  隋唐时期 经录发展大成阶段。隋唐佛教进一步发展,所撰经录,体例完善,分类细致,组织周密,范围广泛,已在中国目录学中,别树一帜,成为自成体系的专科目录。

  隋开皇十四年(594)法经等撰《大隋众经目录》(简称《法经录》7卷。前6卷为别录、大乘毗尼藏录、小乘毗尼藏录、大乘阿毗昙藏录、小乘毗尼藏录、大乘阿毗昙藏录、小乘阿毗昙藏录(以上六录每录均有众经一译、众经异译、众经失译、集体化 别生、众经疑惑、众经伪妄六分)、佛灭度后抄集录(包括西域圣贤抄集、此方诸经抄集二分)、佛灭度后传记录(包括西域圣贤传记、此方诸德传记二分)、佛教灭度后著述录(包括西域圣贤著述、此方诸德著述二分),共九录四十二分。其分类法已撷取前代经录之长并加以系统化,但著录译经只记时代,不详年月,不别存佚,排次不依时代,不注引用的出处,是其缺点。


  开皇十七年,费长房撰《历代三宝纪》(亦名《开皇三宝录》,简称《长房录》、《房录》、《三宝纪》),15卷,分四部分:①“帝年”3卷,上列干支年号,下记佛教的废兴、佛典的传译,旁及当时史事,是最早的佛教年表;②“代录”9卷,记载东汉到隋16个朝代的译经和撰述。并把目录和传记合而为一,既可以见译人的身世,又可明了译述的渊源、宗派的师承、翻译的得失,便于知人论世;③“入藏目录”2卷,分大小乘, 为经、律、论三类,每类又分译人和失译人两项;④“总录”1卷,详载本书的表文、总序和全书目录,末附当时仍存的宋、梁、魏、北齐、隋六家详细目录和已佚的古代二十四有目录,保存了上代经录极其丰富而又宝贵的资料。此书由于好多务广,取材不够严谨,驳杂不纯,但对后世经录影响很大。

  仁寿二年(602),彦琮撰《众经目录》(简称《仁寿录》、《彦琮录》、《琮录》5卷,分单本、重翻、贤圣集传、别生、疑伪、阙本等6类,是以《法经录》为基础补充而成。分类简明而不如《法经录》的细致。彦琮又撰有《昆化经录》5卷,这是大业中隋平林邑所获得的佛经,系在多梨树叶上用昆仑文写出。彦琮编定目录,分经、律、赞、论、方、字、杂书等7类,是一部专纪昆仑文经典的目录。又有智果撰《诸经目》分经、疑经、论、戒律、记。经、论、戒律中每类又分大乘、小乘、杂经3类,共11类,与法经、彦琮二录颇相近。

  唐贞观(627~649)初年,玄琬撰《众经目录》5卷,乃就《彦琮录》补入后来译经而成。麟德元年(664)道宣撰《大唐内典录》(简称《内典录》、《宣录》)10卷,分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依代纪人,即是代录)、历代翻本单重人代存亡录(内分大小乘及西域圣贤集传、大小乘下又分经律论,即单译传重译互勘的目录)、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历代众经有目阙本录、历代道俗述作注解录(即中国僧俗所撰关于佛教经论的注解和著作的目录)、历代诸经支流陈化录、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历代众经目录终始序9即唐以前经录的目录)、历代众经应感兴敬录(记关于经典的感应事迹)等10类。此录综合《法经录》和《三宝纪》的优点而成,被认为“类例明审,实有可观”。

  麟德年间,静泰撰《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简称《静泰录》)5卷,乃据《彦琮录》增补唐代译经而成。又静迈撰《古今译经图纪》(简称《译经图纪》)4卷。主要依次记述译人的事迹,列所译各经名于传末,是经录的别裁,武周天册万岁元年(695)明 等奉敕撰《大周刊定众经目录》(一名《武周刊定众经目录》,简称《大周刊定目录》、《大周录》、《武周录》)15卷。分大乘单译经、大乘重译经、大乘律与大乘论、小乘单译经、小乘重译经、小乘律论与贤圣集传、大小乘失译经、大小乘阙本经、见定入藏流行目、伪经等10类。此录虽名刊定,但内容杂沓,繁秽甚我。

  开元十八年(730)智升撰《开元释教录》(简称《开元录》、《升录》)20卷,分总括群经录(即总录)和别分乘藏录(即别录)两部。总录以译人为主,自录以译人为主,自东汉到唐19个朝代,记载其都城、帝系、年号、译者人数、所译卷数及存阙,然后再依译人年代先后,详载所译经籍名称、卷数、译时、译地、译本单重及译人小传,并附失译各经于末,间及此土撰述。最后一卷为叙列古今诸家目录,载已佚之古代目录31家及现存之目录10家。对现存者详载内容并有所评骘。别录以经籍为主,分为有译有本录、有译无本录、支派别行录、删略繁重录、补阙拾遗录、疑惑再详录、伪妄乱真录7类。最后两卷为入藏录,分大乘经律论、小乘经律论及贤圣集传3类。本书总录虽承袭前人之“代录”,而于译人、译经之考订、拣别,用功很深,超过前代经录。别录则分类精详,颇多创例,在经录中,堪称上品。智升又有《开元释教录略出》4卷,即《开元录》第19、20卷见定流行入藏目。它标明部类、译人、纸数。注有千字文次第,是藏经的排架目录。北宋以后的大藏经雕版都是以此为蓝本。开元十八年另撰有《续大唐内典录》1卷,自注说是“历代众经传译所众录”部分,续载从麟德元年到开元十八年所译的经典。现存本不是智升原书,而是《内典录》卷一的抄本残卷。智升并撰有《续古今译经图纪》(简称《续译经图纪》)1卷。增补唐代译人自智通到金刚智等21人。另有说逸撰《开元录广品历章》30卷,今存15卷,记历代经典,尤详于唐代。每经之下具列品分子目,译经起旋年月,口传、笔受的人,可以和《开元录》相辅而行。每经列子目,是本书的特点。贞元十年(794)圆照奉敕撰《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3卷,记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的译经撰述,并载有上表、制诏、碑文等,保存了当时很多有关佛教的史料。贞元十五年(799)圆照撰《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简称《贞元录》)30卷。此书在《开元录》基础上,增加特旨承恩录于“总集群经录”之前,另补开元十八年后65年间新译入藏的众经和译人事迹,并据《续开元录》载入秦议、诏谕等文字,体例和《开元录》殊不一致。其后南唐释恒安于保大三年(945)撰《续贞元释教录》1卷,补充新编入藏的唐代译经和著述140部。此外,《长房录》载有隋《灵裕法师译经录》1卷,未详作者的《众经都录》8卷;《大周录》各卷引有《化度寺录》、《真寂寺录》、《福林寺录》、《义善寺录》、《玄法寺录》。

  又《法苑珠林》卷100载有道宣撰《西明寺录》1卷,《新唐收·艺文志》卷三载有唐文宗时王彦威撰《内典目录》12卷等,均早已散佚。

  宋元明清时期 经录的演变阶段。由于大藏经目刊刻,出现了许多大世故经刻本的目录;又因大藏经部帙浩繁,阅读不易,出现了一些指导阅藏的解题目录。另外,自唐代佛教传入西藏地区,译经事业随之而兴,就有藏文大藏经的刻印;清代也用满文 译了大藏经。由此出现了用藏文与汉文经录对勘的目录、汉译藏文、满文大藏的目录等。

  北宋大中禅符六年(1013)赵安仁等撰《大中禅符法宝录》22卷(今存16卷),天圣五年(1027)惟净等撰《天圣释教录》3卷(今存2卷),景佑三年(1036)品夷简等撰《景佑新修法宝录》21卷(今存15卷);除《天圣释教录》兼记前代外,都是只记当代的译经,而于译人、教乘、部别、梵本来源、译场和翻译情况,及有奏、诏谕等记载颇详。自宋开宝四年(971)于四川刊印《开宝藏》以来,刻本的大藏经不断出现,宋有《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碛砂藏》、辽有《契丹藏》,金有《赵城藏》,元有《弘法藏》、《普宁藏》,明有《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嘉兴藏》,清有《龙藏》等。这些藏经都以《开元录》入藏目录为基础,略有增删。仅《嘉兴藏》在明《永乐北藏》、《永乐南藏》之外,续刊了汉地撰述400余种,保存了大量中国著作。它们都有目录(除《开宝藏》、《契丹藏》、《毗卢藏》、《赵城藏》、《弘法藏》外均存)。悉依千字文编号,是一种便于查检的应用目录。

  大藏经数量过大,不易全部阅读,就有解题目录出现。天圣二年遵式撰《教藏随函目录》,叙述诸部著作大义,但早已佚亡,内容不详。崇宁三年(1104)惟白撰《大藏纲目指要录》(简称《大藏经指要录》、《大藏纲目》、《纲目指要》)8卷,依《开元录》入藏次第,逐函分列卷次,逐卷略录义例,钩玄提要,使阅者能了解宏纲。崇宁四年王古撰《大藏圣教法宝标目》(简称《大藏法宝标目》、《法宝标目》)8卷。元大德十年(1306)管主八续补成10卷,内容分总标年代、别约岁时、略明藏乘、广列名题(即各经的解题,以一经或一会为主,加以解说)四部分。但不及《纲目指要》详细。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寂晓撰《大明释教汇目义门》(一名《法藏司南》,简称《释教汇目义门》、《汇目义门》41卷,分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陀罗尼、圣贤著述等9部。卷首的《释例》,即分部的说明。此书按天台五时判教,依明南北藏。先后更置,分为8部,每经之下写示经文大意及论疏旨趣,汉人释经的注疏,即附于同部之后,有利于查阅。万历四十六年作者将上书节为简本,名《大明释教汇门标目》,4卷,每书之下,以一二语概括介绍,颇便检阅。南明桂王永历八年(1654),智旭撰《阅藏知津》,总目4卷,本文44卷,其分类较前大有改进,分经、律、论、杂藏四大类。经藏分大乘小乘,大乘中依天台判五时教次第而略有改易,分为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五部,方等中又分显说与密咒二门,密咒包拓秘密部诸经及仪轨。律藏也分大小乘,在小乘律之下,附载疑似杂伪的律。论藏分大小乘,大乘论中,又分释经论、宗经论、诸论释诸部,下又别为西土、此土二科。杂藏分西土撰述、此方撰述。西土撰述中附外道论、疑伪经。此方撰述分忏仪、净土(净土宗)、台宗(天台宗)、禅宗、贤首宗(华严宗)、慈恩宗(法相宗)、密宗、律宗、纂集、传记、护教、音义、目录、序赞诗歌及应收入此土撰述15部。其分类,在《汇目义门》之上加以提高,条分缕析,组织更为严密完整。著录汉地的撰述相当广泛。

  此外,还有藏满佛教经典的目录。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庆吉祥等撰的《至元法宝勘同总录》(简称《至元录》)10卷,是元世祖因见西僧经教与汉僧经教音韵不同,疑其有异命两地名德对辩元差而编纂。因系汉文藏经目录与藏文藏经目录对勘,故名《勘同总录》。全书分两部分:①总标。标示本书大纲,内分4科:(a)总标年代,括人法之弘纲;(b)别约岁时,分记录之殊异;?略明乘藏,显古录之梯航;(d)广列名题,彰今目之伦序。②正文。分契经、调伏、对法三藏、每藏又分菩萨和声闻二乘,末尾有圣贤传记录。在菩萨契经藏中分显教大乘经和密教大乘经两类。显教大乘经中又分般若、宝积、大集、华严、涅槃、诸大乘经六门。密教大乘经中又分秘密陀罗尼和仪轨二门。圣贤传记也分梵本翻译集传和东土圣贤集传两类。这种分类法,大致遵照《开元录》,只是把密教和显教分列。本书以西蕃大教目录,对勘东土经藏,凡是有汉文译本也有藏文译本的,多将梵文原名用汉字音译注于经名之下。至藏汉译本有不同之处,则勘其同异,加以注明。但藏汉对勘上,也有疏漏之处。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编的《如来大藏经总目录》与乾隆五十七年(1792)编的《御译大藏经目录》各一卷,前者是藏文版甘珠尔目录的汉译本,后者是满文版甘珠尔目录的汉译本。


  日本、高丽的经录中也有记载中国佛教典籍的。唐代日本僧人最澄、空海、常晓、圆行、圆仁、惠运、圆珍、宗睿等入唐求法,将求得的经论章疏编成目录,称《请来目录》、《求法目录》等,现存18种,所记全是唐代已有佛典。885年,安然撰《诸阿阇黎真言密教部类部录》2卷;1790年,圆超、玄日、安远、平祚、藏俊、荣稳撰华严、天台、三论、法相、律各宗《章疏》;1094年,永超撰《东域传灯目录》,进行总括。宋代高丽义天撰《新编诸宗教藏总录》3卷,也属综录性质。这些经录多载中国佛典,很多不见于汉地经录著录的译本和撰述赖以存名,为研究中国佛教经录的参考资料。(苏晋仁)

  --------------------------------------------------------------------------------

  《开元释教录》(Tianyuansijiaolu)

  佛教经录。唐智升编纂,20卷,“略出”4卷,共24卷。成书于开元十八年(730)。以编次严谨,记载翔实,校核精细著称。分为总录和别录两大类,各为10卷。总录又名《总括群经录》,内容系以时代为序,记载由东汉至唐代译师176人所出及失译经籍目录,并附有译人传记和古今诸家目录。别录又名《别分乘藏录》,分为七类记载大小乘经、律、论入藏目录:①有译有本大小乘经律论入藏目录;②有译无本大小乘经律论及阙本目录;③支派别行大小乘经律论及集传别生目录;④删略繁重别生同本异名各经等,删除目录;⑤拾遗补阙目录;⑥疑惑再详目录;⑦伪妄乱真目录(新编伪经及群录中伪经并诸家集钞等)。别录中最末2卷为大小乘入藏佛典总录,计收录经籍1076部,5048卷。

  “略出”4卷内容和大小乘经籍入藏目录相同,但采用千字文为序的编目方法,以便寻榆(基本上每一个字摄经10卷)。智升首创用千字文编目方法,便于众多佛典的整理、庋藏和检索,在当时是比较科学的方法;以后各种不同版本汉文大藏经的编定,都遵循这一编目方式。(童玮)


  --------------------------------------------------------------------------------

  《法苑珠林》(Fayuanzhulin)

  佛教类书。100卷。唐道世撰,因道世姓韩字玄恽,故《大唐内典录》著录《法苑珠林》题称沙门玄恽撰。宋代开始编入大藏经,历经元、明、清,各藏所列卷数均为100卷。唯《嘉兴藏》为120卷。

  唐显庆四年(659),道世先在《经律异相》的基础上编成《诸经要集》20卷,此后积10年之功,于总章元年(668)撰成《法苑珠林》,100卷(篇)。首起《劫量篇》,终以《传记篇》。篇下分部,部又分小部,总计640余目。每篇开始多以简短的骈文总述大意;再以类相从,广采博集经、律、论原典故实,夹叙夹议;篇末或部末多附《感应录》征引感应事迹。该书虽基于《经律异相》而编纂,但摒弃前书以“圣凡差别”、“三界五趣”的分类法,以佛教的基础知识及日常生活规范等为重点。最后的《传记篇》,对东汉至唐初历代有关传译的经论、译者及中国佛教著作和因遭禁佛而佚失的经籍以至度僧建寺都作了记述;并对释迦牟尼的生卒年月和出家成道时日作了考订。

  全书引用典籍达400余种。除佛教经论外,还引用儒家学说、道教经籍、谶续、杂著等约有140余种。自《开元释教录》行世以来就已不见原本的如《佛本行经》、《菩萨本行经》、《观佛三昧经》等50余种,在该书中都有引文。此外还有《西域志》、《中天竺行记》等佚书的引文十余条,可供研究印度中世纪历史、地理沿革者作参考。(贾题韬)

  --------------------------------------------------------------------------------

  《经律异相》(Jingluyixiang)

  佛教类书。50卷,另有目录5卷。南朝梁僧人宝唱等集。《开元释教录》题作宝唱撰。但该书序言中则有“新安寺僧豪、兴皇寺释法生等相助检读”等语,可见并非一人之作。成书于梁天监十五年(516)。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经译本和中国佛教著作积累渐多,为了便于检索阅读,类钞纂集之作应时而起。先见于晋末,至梁而益盛。《经律异相》正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该书按照出世间的三乘圣者(佛、菩萨、声闻缘觉)和在世间的五趣众生(天、人、鬼、畜生、地狱)的划分,撮钞经律故实,以类相属,分天、地、佛、诸释、菩萨、僧、诸国王、居士、贾客、庶人、鬼神、畜生、地狱等22部。旨在于显示佛教境界的广大、行果的殊妙,以引起人们对佛教的敬信。

  该书基本上是直接钞录经律原文类编而成。引用的经律典籍相当广泛。据统计,属于已佚失而赖以传存的经籍约有140余种,如《三乘名教经》、《天帝释受戒经》、《悉鞞梨天子诸佛说偈经》、《过去弹琴人经》、《折服罗汉经》等。其体例和内容为此后佛教类书之先河。唐道世的《法苑珠林》和《诸经要集》即以此为基础而进行编纂的。(贾题韬)


  --------------------------------------------------------------------------------

  《翻译名义集》(Fanjimyiji)

  佛教辞书。南宋平江(治所在今江苏苏州)景德寺僧法云编。7卷,64篇。系将散见于各经论中的梵文名字分类解释、编集而成,另有别行本在《阅藏知津》中作14卷,明代藏经作20卷。该书共收音译梵文2040余条。各篇开头为总论,叙述本篇大意。对音译梵文,一一举出异译、出处并进行解释。所据资料,除经论外,还旁采音义、注疏及其他佛教著述,对世书经史之类也有所引用。共引用书400余种,作者百余人。对比较重要的名相,详加论释,但以天台宗的观点为主。对历代重要的翻译家有专篇记载。卷首有自序,阐述了编集此书的经过和目的:“思义思类,随见随录”,“前后添削,时将二纪,编成七卷六十四篇。十号三身,居然列目,四洲七趣,灿尔在掌”,为的是使后学者“免检阅之劳”。又认为由于时间、地点不同,方言有别,“遂致梁唐之新传,乃殊秦晋之旧译”。在宋唯心居士周敦义所作的序文中,保存了唐玄奘提出的翻译理论“五种不翻”:“一、秘密故,如陀罗尼;二、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三、此无故,如净净树,中夏实无此木;四、顺古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另附元普洽所撰《苏州景德寺普润大师行业记》,对编者法云的生平事迹有所论述。最后有“续补”数十条。编者说:“初编集时,意尚简略,或失翻名,或缺解 义,后因披阅,再思索之,复述续补。”(高振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