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临终关怀与颇瓦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雪 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临终关怀,顾名思义,就是在人即将要死的时候所做的一些工作。对有频临死亡的人而言,是一件痛苦的事,亲人分离的爱别离苦。身体各个器官不适的苦,还有对未来世间的恐惧等,临终关怀是帮助死者了解未来世间,了解生死现象,树立起对佛法坚定的信心。在临终时正念分明,意不颠倒,摆脱死亡的畏惧,重新的感受到是新生命的开始,心情舒适愉快的走响未来,获得壮严美好的生命,这就是临终关怀的意义。了解它,对于别人和自己都是一件功德。笔者深感惭愧,初步整理几要点,贡献给大家,以求抛砖引玉。
  (一)审视生命,了解生命。   生命对于谁都是绝对的公正与公平,死亡是最好的审判。不论贫穷富贵,一视同仁等。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尤其是在临终的时候,就应该彻底的自我反省自己一生的价值, 自己审判自己。每一个人都知道。都不例外的。自从离开娘胎呱呱落地,我们就与死亡在一起,长大的过程就是老化的过程,所以在《出曜经》有一段警策语。大家都很熟悉的“是日已过,命也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生命如此,有生必有死,我们不能贪恋长生,学佛的人应该生时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到责任,死时欣然如归。
  (二)陪伴在临终者的床   临终者都会感到孤独和害怕。作为关怀者应积极主动的坐在临终者的身边。最好手握手。或者轻轻的抚摸,用充满慈祥微笑的双眼注视被关怀者的眼神。此刻关怀者想象自己就是佛陀的化身,能够给临终者带来希望和光明。
  (三)给予希望和寻找宽恕。   我们不分别被关怀者的身份与地位,他的信仰与种族。他一生所从事的职业。要用柔和缓慢和慈爱的语言给他开导生死问题。要给予他希望。肯定他一生所从事对别人的价值,既使他是十恶不赦的人,也要寻找他的优点给予希望,并让他认识到自己对别人的伤害,对真理的误解,从心里产生对善的敬仰,忏悔自己的过错。
  (四)寻找精神上的修持。   如果被关怀者信仰不一,我们要寻找他精神信仰的话题,引起他的共鸣,我们(关怀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能和临终者发生信仰的纠纷,而导致他产生恨心,坠落恶道,记住你(关怀者)是代表佛教的形象,给他带来希望。
  (五)设施颇瓦法。

  颇瓦是藏文的音译,翻译中文的思是意识的转换,转换我们的意识是一种修行法门。在佛教的修行法门中,有很多的法门都是修意识转换,目前这种颇瓦法的修习已经传遍了全世界,尤其在澳、美国家。许多的人通过修习颇瓦法,获得了壮严去世的机会,修习颇瓦法分三步:修习一:开导临终者 此时此刻,把心找回来,不要让心流恋在无谓的亲情、财产、恩怨等等,平静下来面对死亡,把心完全的放松,启请自己所信仰的任何真理化身,佛教徒就安心,专注一念持诵圣号。或平时自己用功的法门。修习二:把心放松以后,集中心念和心灵,启请自己信奉的圣者示现接引往生 如果修净士法门的,启请西方三圣贤慈悲示现,祷词应人而异,各有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至诚垦彻,如孤儿呼娘,必蒙感应。修心三:想象自己所启请的圣贤,深深地被你的祷词感动,他们回报给你光芒爱心与微笑 他们从心中流露出爱和慈悲的光接触你的身体,穿透你的全身,把你的苦因、恶业、烦恼和业障洗濯净化。同时你己感到全身都沿浸在这慈悲的光华里。
  临终关怀与颇瓦法,是藏传佛教临终除理的一些观点汉地的临终除理,在《四分律行事资持记》有详细的说明,如安排临终者住在往生堂。头靠西方,墙上悬挂西方三圣像,可设置供佛幡,先前沐浴更衣,轮流诵念圣号,清醒时开导安慰,和上一、二、三标题一样。本文至此,祈方家指正。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大悲咒发愿文
下一篇:心识与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