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出入定无二的一个问题
有关出入定无二的一个问题
作者:净戒法师
以无分别智悟入二谛无别之法性真如的深浅就出现了三种境界的差别。此处的定特指根本慧,是以如所有智契合第一义谛如所有法息灭边执戏论的动摇而一缘不动。出定指从此定起,也是以尽所有智缘世俗谛的尽所有法。《辨法法性论》中讲了悟入无分别智慧的三种体相,一、安住法性相,即无分别智与法性真如如空合空一般完全冥合一味,二取迷乱如云雾消散在空中一般廓然清净。二、安住无显现相,即现前无分别智时,二取、言说、根、境、识、器世间等全部隐没于法性空性中,所谓“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入行论》云:“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辨法法性论释·辨析智慧光明》中说“超越彼等显现自性的无显现智慧自然光明如同虚空,于彼称为无显现的无分别智。”三、安住有显现相,即由入定见真如无所缘如虚空般的平等性,在出定时的后得智慧见一切有为法现而无自性如梦幻空花。三种相中,法性相是究竟圆满的境界,无显现是入定如所有的境界,有显现是出定尽所有的境界。安住法性相时,彻证二谛无别的法性,既不堕胜义空,也不落世俗有,双超真俗,又能双照真俗。天台宗智者大师在诸多论中都说安住中谛遮照同时,遮则不落真俗,照则双照空有。到达这种境界时,再不会有入定无显现与出定有显现的差异,出定就是入定,入定即是出定。而这种境界唯有获得彻底转依的佛地时才会现前,因为只有在佛地客尘才会无余断尽,真如才会全体显露,此时方可称为安住法性相。如所有智尽所有智融合为一法身智,此智慧超出分别心,不属于有为法或无为法,与法性无二自明,所以在恒时不离如所有境界的同时能炽然知见森罗万象的尽所有法。《入中论》云:“如器有异空无别,诸法虽别性无差,是故正智同一味,妙智刹那达所知。”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如来藏大纲狮吼论》中说:“以与法界无别的大智慧周遍一切万法无勤照见,如海中印现水月一般,在寂灭分别的境界中观照。”《维摩诘经》云;“于第一义谛而不动,善能分别诸法相。”《放光般若经》云:“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僧肇大师在《肇论》中说:“故经云:‘圣人无知,无所不知,’信矣!是以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终日知未尝知。”其实这就是华严海印三昧的境界,贤首国师在《还源观》中云:“言海印者,真如本觉也。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大海,因风起浪,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无象不现。”《华严经》云:“或现童男童女形,天龙以及阿修罗,乃至摩睺罗伽等,随其所乐悉令见,众生形象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三论宗吉藏大师在《仁王经疏》中说:“欲明如来,寂而常用,用而常寂,岂可有出入之殊?”
与佛陀相比,圣者菩萨显然有入定无显现与出定有显现的差别,两种境界仍是两橛,未能打成一片,而要轮番交替地修习。原因就在于菩萨未获得究竟转依,相续中的客尘障碍使得二智不能交融,二境不同观,出入不能无碍。然而若与凡夫相比,菩萨已证得中谛并能安住故,也可达到二谛同观,出入定无碍的境界,不过不能如佛圆满任运而已,所以称为分证。《维摩诘经》中云:“不起灭定而现身威仪。”《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经》云:“远行地菩萨摩诃萨,修无生忍,证法无别,住于灭定,起殊胜行,虽常寂灭,广化众生。”《华严经》说八地获得无分别智自在,此智恒时相续,出入定无别。菩萨为何能够不离灭定而现威仪呢?菩萨证悟法性理体,了知尽所有的显现,当体即是一真法性,所以虽然处于万种纷动之境,而心恒时住于寂灭不动的定境中,绝不妨碍寂静禅定。清凉国师在《华严经略策》中云:“菩萨体理,即事而真,动而无动,不碍常寂,故不起灭定而现威仪。”净影慧远大师在《大乘义章》中云:“菩萨何因缘故,独能常入复能常出?释言:菩萨毕竟不取一切心相,故能常入不取灭相,故能常出。又复菩萨善入法界差别法门,法界门中有其寂灭心法门,菩萨住之毕竟不舍,故常灭心。复有分别不灭心法门,菩萨住之。无时暂舍,故常不灭。”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云:“行持利他之事业,智慧恒如火炽燃,寂灭静虑之等持,恒时入此定境中,以宿善愿推动力,及离一切分别故,为令成熟诸有情,十地菩萨无勤作。”
相似出入定无别,在凡夫相续中也能出现,那就是上上根利智者修习最极了义的法门,以法的殊胜加持也能生起,如论中提到依密宗道,在学人相续中生起喻智慧时可以实现,喻智慧通常在加行道生起,真实见道义智慧如真月,喻智慧则如画月或水月,显然智慧上有差别。当然凡夫相续中的障碍比菩萨还多,更加障碍他不能象菩萨一样较为自在的达到出入无别。《宗镜录》中云:“依禅宗及圆教上上根人,直观心性,不立能所,不作想念,定散俱观,内外咸等。”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后二种出入定无别,是比较宽泛的讲法,严格来讲,唯有佛地才能达到。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