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纳须弥
芥子纳须弥
罗伟国 陈琪
佛教能够流传千年而不衰,有多种原因,但其中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宽容,或者说,它能包容一切。我们在拜读佛典时,常常会发现一些很值得回味的东西。如《四分律》第五十三卷中,记有一则关于打喷嚏的趣事:
时世尊嚏。诸比丘咒愿言:“长寿!”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言:“长寿!”大众遂便闹乱。佛言:“不应尔!”时有居士嚏,诸比丘畏慎不敢言“长寿”。居士皆讥嫌言:“我等嚏,诸比丘不咒愿‘长寿’。”诸比丘白佛。佛言:“听咒愿:‘长寿!’”
这短短的一段记载,很真实,也很生动。释迦牟尼打一个喷嚏,和尚、尼姑以及男女居士都齐声祝愿“长寿”,而且祝愿声此起彼伏,闹得说法的佛堂顿时乱成一片,在释迦牟尼的批评下才得以安静下来。而当一个居士打喷嚏时,却没有一点反应,这引起了居士的不满,认为比丘看人头行事,很势利。比丘们不得不向释迦牟尼作了汇报,请示怎么办?释迦牟尼很宽容,要求对居士打喷嚏一视同仁,也应该祝愿其“长寿”。
佛门中有一人打喷嚏他人祝愿“长寿”的风气,世俗社会也有类似的风俗。当有人打喷嚏时,旁边的人会大声祝愿“长命百岁”,显然与佛门中的风俗一致。不知这是佛教人间化,还是偶然的巧合?
其实,佛门和世俗社会是相通的,就像芥子和须弥山可以互相包容一样。芥为蔬菜,子如粟粒,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用,指帝释天、四大天王等居所,其高八万四千由旬,佛家以“须弥山”比喻极为巨大。唐代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三教论衡·问僧》中,有这么一段问话:“问:《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云芥子纳须弥,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岂可芥子之内入得须弥山乎?”
南朝齐代,婺州义乌县(今浙江金华)出了个很有名的居士,名叫傅翕。他用佛经中“芥子纳须弥”之深义,敷演句偈,说得极为生动、形象:
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
傅翕多次谈到芥子和须弥的关系,比喻诸相皆非真实,巨细可以相容,以此劝世人不要执着于眼前的名利、地位、荣誉等,事物是会转化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他在行将人灭之际,作《还源诗》以示众弟子——
还源去!生死涅槃齐;由心不平等,法性有高低。 还源去!说易运心难;般若无形相,教作若为观。还源去!欲求般若易;但息是非心,自然成大智。还源去!触处可幽栖;涅槃生死是,烦恼即菩提。还源去!依现莫随情;法性无增减,妄说有亏盈。还源去!何须更远寻;欲求真解脱,端正自观心。还源去!心性不思议;志小无为大,芥子纳须弥。还源去!解脱无边际;和光与物同,如空不染世。还源去!何须次第求;法性无前后,一念一时修。还源去!心性不沉浮;安住二三味,万行悉圆收。还源去!生死本纷纶;横计虚为实,六情常自昏。还源去!般若酒澄清;能治烦恼病,自饮劝众生。
傅翕此诗,妙理深远,至诚恳切,以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劝人回复到自然本原的境地,从而得到真正的解脱。
《维摩经·不可思议品》论述:
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纳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既然芥子能纳须弥,那么推而广之,我们生活于世俗社会的凡夫俗子,如果胸襟广阔,没有私心杂念,便能包容世界,包容宇宙,包容尘世的种种恩恩怨怨。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