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临终关怀 尊重生命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们在此尝试着探讨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站所面临的“临终关怀”问题。以此期望能在如今高度技术化的医学领域,融入更多一些的人文关怀和心灵抚慰。

医学的技术化发展缺失了对临终者的人文关怀

现代医学高度进步,与此相伴而生的是程序化、技术化医疗体制的形成。当医院这一高度组织化机构为延长人类寿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难免有其自身需要克服的缺陷。

病痛和死亡发生在与人世相隔离的一间间小病房里、而医学技术的“权力话语”又基本上掌控在专业医务工作人员手里,如此,患者就很难自在地获得亲朋好友的情感支持,往往只是呆板地接受着冷冰冰的医疗过程。来自医学史方面的资料表明,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医院作为死亡的场所,而不再在亲爱者的怀中死去了。

另外,心理学的研究更加表明医生竟然会在无意之中排斥临终患者。当垂死的老年人被置于冷冰冰的现代医疗机构时,等待他们的经常会是孤独、遗弃和隔离。心理学家凯利在1972的报告中指出,医务人员同普通公众一样不喜欢老年人和临死者。从医院的自我形象来说,它是一个给人治病、使人康复的处所。它是一个“英雄有用武之地”、产生科学奇迹的地方。因而奇迹的创造者们是不喜欢失败的。许多医生进入这一护卫人类生命的职业时,就带有一种对死亡的潜意识恐惧,因此会对一个病人的死亡表示出过度反应。另一名心理学家乐山在1969年的研究更表明护士总是先去给离死亡线最远的人护理,然后才去护理那些濒临死亡的患者。然而在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深入核实时,护士本人往往又否认有这种服务上的差别和歧视。因而,为了更有效地和这些临终病人交流,医护人员也需要认清自身无意中存在的防御心理。

有鉴于上述医疗机构对临终患者人文关怀的缺失,一些热心人希望能够建立一套特殊的护理方案,去帮助那些临终患者度过人生的最后岁月。不论患者病逝于何处,临终关怀所提供的照顾,都希望患者在垂死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能免于肉体的疼痛和心理的恐惧。临终关怀是一个服务的观念,是一种为濒死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是同即将死亡的患者及其家属分担人生的这段艰难过程。

临终关怀的兴起

从词源学上讲,临终关怀(hospice)一词始于十二世纪,原指朝圣途中的休息驿站。这种驿站主要为朝圣者提供温暖、医疗护理及食物供给。到了十九世纪,交通的发达使得这些驿站逐渐消失。后来人们引申其意,以hospice专门指称那些护理临终患者的相关医疗机构。1879年,都柏林的一位修女玛莉·艾肯亥将其修道院主办的hospice作为专门收容癌症晚期病患之场所,以爱心照顾他们。1905年,伦敦市另一家修女办的圣约瑟临终关怀医院也专门收容癌症晚期患者。当时,这两家医院都着重秉承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来照顾病患,并没有融入先进的医学技术减缓病人生理上的疼痛。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圣约瑟临终关怀医院护士的西西理·桑德丝女士看到一位年轻的癌症病人大卫疼痛至死无法缓解,刻骨铭心,而大卫在去世之前留给她五百英镑当作基金,劝她将来设立一座更人性化的临终关怀医院,能减除病人的身体痛苦,也给予心理及灵性的照顾。桑德丝女士受此激励,攻读了社会工作及医学专业,身兼医师、护士及社工的背景,更加意识到要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安宁护理。她于1967年,在伦敦郊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化兼具医疗科技及爱心照顾的圣克利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桑德丝医师亲自带领医疗团队着手进行一连串的癌症疼痛及症状控制的研究。很快地,桑德丝医师的临终关怀医院可以将所有的痛苦减至最低,而病人们也能在平稳中有尊严地死去。于1976年,圣克利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的一组医疗人员前往美国康州,协助美国人建立了第一座临终关怀医院。从此以后,圣克利斯朵夫模式的临终关怀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在欧美各国建立,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香港及台湾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了这项服务。Hospice被翻译成“临终关怀”并在大陆地区广泛应用,始于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中心的成立。

临终关怀的服务内容

1.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

无论有多少心理学、社会学研究都无法否认一件人类的生活事实:基本需要的满足最重要!当一位病人一周没有洗澡,一个月没有洗头,或满身污垢时,任何理论或研究都失去了价值。最有意义的事是赶快给他清洗一番。因此,看似简单的翻身摆位、吃喝拉撒、清洁及睡眠却都是病人最大的渴望。

2.以同感之心与患者分享

面对死亡的过程必然是一条孤独的旅程,再亲密的人也无法完全陪伴同行,孤独感是无法全部消除的。临终者必须经历关系性、情绪性、及存在性孤独,独自面对死亡的煎熬。然而此时,若有人能真心体会他的心灵深处,分享他的情绪,分担他的失落与愁苦,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是可以减轻一部分的。

首先,病人是有历史的独特个人,其临终阶段的表现与他一生的个性、背景、人格特点、人际互动等息息相关。因此在照顾病人时,我们要从他的历史、背景、个性、人格特点及人际互动中了解他的问题,才能协助解决。

其次,护理人员不要不着边际地盲目安慰,这只能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甚至有时还会增加病人的孤独感。当病人表达负面情绪,比如哭泣或者说沮丧的话时,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立刻鼓励、安慰、转移话题、逗他开心,或者假装没听见没看见。若护理者有良好的同感心和娴熟的心理学技能,这些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在亲戚朋友或护理人员同重病人或临终患者相处交谈时,应该注意到下面一些方面:

病人有时候会表现出愤怒,而在发怒之后又可能出现抑郁,这可能是由于病情的长时间拖延和没有明确诊断引起的。因而,如果医生能够告知病人有关诊断的详细情况,比如疾病发展过程和对最后结果的估计反而有助于帮助病人克服上述这种反应性抑郁情绪。

有些病人希望医务人员和他们说说话,或者给他们读点儿什么。有些病人可能会像小孩子一样,用象征语言说起他即将面临的死亡,如“一只白色的鸟飞上了天空”。这时护理人员应该尊重病人所用的比喻性语言。

另外,医务人员最好时常握住病人的手,而不仅仅是把手搭在病人的上臂或肩部,握手作为亲密的肢体交流,更有助于病人感到别人关心他。许多病人都说过,他们不愿意孤独的死去,尽管他们需要止痛药物,但他们并不愿意在死亡的那一刻被药物麻醉,真切地感受到亲人和护理人员的抚慰,感觉到他人此时此刻和自己在一起,这是临终患者最为需要的。

3.帮助丧亲者完成悲伤的过程

临终关怀的内容不仅仅在于让临终患者安祥地、舒适地、有尊严地走到生命的终点。同时,它也要为临终者的家属提供社会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使他们健康地完成悲伤过程,帮助他们适应失去亲爱者的生活,尽量减少痛苦,并珍视那些和已逝者曾经一起度过的岁月。

悲伤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表现。在悲伤过程中,丧礼很重要。一个肃穆的丧礼作为一种证明,表示这个人曾来到人世间,现在谢世而去。丧亲者应有机会在医院及丧礼上与已逝者的遗体见最后一面。这样会使丧亲者确信亲人已经故世了。

帮助悲伤者的另一个方法是请他把亲人去世后生活中的一切变化用书面形式写下来。如“我不再打牌了”、“我学会做饭了”等等。这样有助于丧亲者表达出他们期望去世者知道的内容,而不至于郁积于胸,以致积忧成疾。

临终关怀是一项涉及多个方面的服务过程,其具体措施不可能在此一一列述。但它尊重生命的主旨却是对技术化、体制化医疗机构的良好补充。

本文摘自: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杂志2003年第6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