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卫生了生差别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圆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卫生了生差别论

圆瑛

  夫修持之法,有从色身、心性二者之别。若从色身,炼精运气,乃属有相、有为之功,只能卫其生,而不能达到了生。若从心性回光反照,乃属无漏、无为之道,自易达到了生,岂不极胜于卫生?窃考卫生之收效,虽能却病延年,仍未离形骸之桎梏。
  老子有言: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吾若无身,吾复何患?即使此身,修持功极,而能练气化神,炼神返虚,终非究竟。《楞严经》中所列十种仙人,寿千万岁,栖止深山,或大海岛,报尽还来,莫免轮回之苦。而了生之功用,但从回光反照下手,便得脱离乎根尘。佛教有言:先依静处端坐不动,不依形色,不依气息,不依念虑,善、恶都莫思量,但观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心光内照,眼不缘色,耳不缘声,六根不缘六尘境界;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归一,六用不行,灵光独耀,身心俱捐,自可内脱身心,外遗世界,如鸟出笼,所向无碍,了脱生死,永息轮回。倘若初心下手用功,未能息念,虽起观照之功,犹觉妄念生灭,不必作意按捺,倘欲除妄,则妄上加妄矣。但以慧光照察,此之妄念生从何来,灭向何去?毕竟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当体空寂,便能内发寂静轻安,而得法乐。寂、照二字,即是修心之法。寂者,定也;照者,慧也。寂、照双行,定、慧均等。寂而常照,则不落昏沈;照而常寂,则不至散乱。若寂而无照,是为无记性,“如人将睡时,不思善,不思恶之境界。”若照而无 寂,是为妄想性。古德云:“寂寂惺惺是,无记寂寂非,惺惺寂寂是,妄想惺惺非。”务必惺寂同时,不昏不散,日久月深,绵绵密密,迨至静极光通,明心见性,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必矣。世之徒知卫生而不知了生者,其亦极善思惟之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箭经
下一篇:理则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