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是正信非迷信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释迦牟尼从不主张弟子们盲目地信仰,同时鼓励他们发问。他曾经教导弟子们说:你们的怀疑、你们的迷茫是正当的,因为对一件可疑的事是应该起疑心。佛认为一个人要注意不可被流言、传说所左右,不可依据宗教典籍,不可单靠理论或推测,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为实。
  佛教更伟大的思想还不止於此,佛认为一个人不可以因为「他是我们的先知」而就对他所说的话深信不疑。而要求弟子们要在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佛教不认为怀疑是罪恶或愚蠢,反而认为怀疑是达到觉悟的途经,「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正可说明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一、向佛法焚香顶礼
  可以用科学来解说的部分是六识所能分别的部分,另一部分则是非六识所能分别而必须以般若的智慧来观照的部分。因此佛教可说是一种殊胜的科学,是建立於般若的基础上的。
  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色法(即百法中的十一种色法)和不相应行法中的时、方、数、次第、势速等五法。、而且在十一种色法中,也只限於五种浮尘根,和色声二尘。所以科学现在的研究范围,以百法来讲,只占百分之十二,而且还只是研究物质方面。这五法本是半属心法半属色法的认识。关於五个浮尘根的研究,在生理学中已相当完备,但对於真能发生认识作用的神经细胞(佛经名为净色根)在接外境之後,发生哪一种化学作用,哪一种物理作用,以及怎样和意根取得联系;和其他诸根发生关系,则还没有研究结果。物理学对於色声二尘研究得最详细,所有不可见的物理现象,如电压、火箭速度、磁场强度、X光、微生物、各种天体等等,都可用种种仪器,如电表、雷达、照相机、显微镜、天文望远镜等,把对象转为可见的色尘。物理学对於声尘的研究,稍次於色尘。由此可知人的耳根对於声的感觉是有限制的。普通人只能听到每秒种二十次以上至每秒钟二万次以下的波动。各人的耳根的感觉力并不相同。各人眼根的感色力也随人而异。所以,对於各种颜色辨别不清的,叫做色盲。由此可见声色二尘不是离心别有。《愣严经》有一段关於声的观念,说得最透彻。佛对听众特地辨明「声来耳边」的错误感觉。声来耳边原是一般人的感想,其实这是错的。我们学过物理学知道,击钟的时候。因钟被击振动,因此使四周的空气分子发生谐振,产生声波,再传至我们的耳膜,耳神经细胞,产生声音的感觉,就是听觉。其实空气分子只在本位上振动,并没有一个分子一直从钟边跑进耳朵,所以说这只能叫空气波。而不能叫声波。可见物理学家对於定名也不怎祥严格,应当采用佛经中六离合释的定名较为中肯。这样说来,科学家应该向佛法焚香顶礼了。
  二、心法与色法
  心法与色法实是两个对等的东酉,科学家只知色与色的关系,不知心与物的关系,如同蜗牛的二角,一起则俱起,一灭则俱灭。其他如生灭、断常、一异、去来、真妄,迷悟、善恶、罪福、缚脱、净染、圣凡、人我……等等都是相对法,都不是实法,都不应该执着。如果我们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说佛教并不是「唯心」的。佛经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佛教所说的「唯心」与哲学的唯心,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哲学家所说的心,佛教称为意识,并不认为它是宇宙万有的根本。佛教认为意识的作用是欺骗性的,不可靠的,如果相信它就会犯脱离现实的主观错误。佛教所说的「心」是见分和相分的统一体。不但包括能够思想认识的主观部分,同时也包括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部分。这个心物的统一体,在佛经中用了很多名词表达,如佛性、真如、菩提、一真法界、阿赖耶识等,随着说法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名词。所以七佛揭说:「心本无生因境有」这跟哲学家的固执不化是有基本不同的。因此用一般的唯心两字的意义来批判佛教,无异隔靴搔痒。
  於是这就成为佛教的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它是摧邪显正的利器,也就是因明学。科学虽然也用逻辑、但因为科学处处根据事实,不像哲学家的高谈玄理,所以实际上也并不靠它过日子,只是偶作参数罢了。数学实在是实用的逻辑,所有自然科学有关数量的部分,都拿数学来推测,来表达,不怕发生错误。但如有论到有关心的部分,那就不是数量的逻辑所能济事,非用因明不可了。
  物理学曾有两条颠扑不破的定律:一是「物质不灭定律」一是「能量不灭定律」以前的物理学家认为物质与能量是互不相关,不能相互转换,且两者都是「不灭」的。
  物质在佛经中称为「色」而佛教认为「色」即是「空」,这就跟科学冲突了。而且依照佛法的解释,宇宙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本体是空的,没有一样是「不灭」的,这也跟科学不合。
  自从爱因斯坦发现了「能质交变的等量公式」说明每一磅物质毁灭的时候,可以变成惊人的大量能量(E=mO2?),再等到原子弹的试爆成功,才证明物质可以变为能量,那麽物质(色)的本体岂不是「空」了吗?於是陈旧的物理学定律被否定了,佛学再一次从科学的千锤百炼中屹立不移。
  色即是空,物质(色)是由原子所组成,而原子中有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中又有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又可以打破而变成能量(空)。以前的物理学家认为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空即是色,能量(空)可以变成物质(色)亦已经得到科学界一致的承认。
  再举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一个例子,时间是随着速度而改变的,人要是坐上一架速度等於光速的火箭到某一星球去,早餐在地球吃,中饭在那个星球上吃,晚饭他准备回地球上来吃。可是等他回来以後,地球已经过了数百年了,他的亲友全死光了。
  科学家们现在没有人敢否定这个例子的可能性,但佛教「妙法莲华经」上记载,佛对着听他讲经说法的人说你们在这儿听我讲经说法。觉得时间并不长,但外在的世界却已经过了几千亿年了。爱因斯坦「时间相对」的理论佛在三千年前就说过了。因此,孙中山先生才会说,「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三、化人间为净土
  1、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佛教的宗旨,是在解脱生死,有生有死是世间法,不生不死是出世问法。世间法中有生死,所以苦多乐少,变化无常,不足贪恋。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犹如手搔疥疮,正搔之时、痒得快活,刚搔过後痛苦即至。所以,世间的快乐是瞬间的。痛却是长久的。为了厌离这个苦多乐少的世间所以要求解脱生死,可见佛教是厌世的。也是出世的。但最终目的是「出世」,所谓「出世」并不是脱离、逃避世间。而是改造这个世间,重建这个世界。佛经上所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也就是说修行要在人间,觉悟也要在人间。每一个有心向道的人,他不可能厌弃这个世界,逃避世界上的人类,而「独善其身」地修成正果。一个人要想成佛、他除了具备聪明智慧之外,还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去普渡众生,要以这种「悲」和「智」交互运用,相辅相成,做到彻底,圆满的境地才能成佛。
  这可见佛教不是自私自利的宗教。除了自己出离也要设法使得一切众生都能出离。所以说人欲想成佛,先行菩萨道,菩萨道的实践者,必须是更深入更扩大地入世,唯有打入了世间的群众之中,才能化道群众,为了化道群众,必须更积极地肯定人生的行为价值,发挥人生的道德价值。从而可知,厌世是入世的启发,出世是入世的目的。佛教是以出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从修行一直成佛,既没有「入世」也没有「出世」,因为一直在这个世道进行的。
  虽然佛经上有所谓「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等净土,劝人念佛往生彼国。但这不过是诸佛善萨为了度化众生的一种权宜方便,佛教的目的在於「化人间为庄严净士、变地狱为极乐世界。」这才是佛教的真正宗旨,并不是要人人逃避这个世界而躲到西方净土去享福。
  不少人都批评佛教「太悲观」「太消极」这并不奇怪,因这只是误解。
  佛教揭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以及「人生无常」认为世间万事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名、利、财、色都是虚幻的,劝世人不要爱恋不舍这些虚幻的东西,因为「多欲为苦」欲望太多常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本。劝人要知足少欲。每一个人要衡量自己的才力以决定欲望的多少,自已的才力不够,却整日空思梦想,岂不自惹烦恼?
  不过,佛并没有要求人们「绝欲」,而是说「少欲知足」。过分节约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他自己在二十九岁出家以後,就曾经依照当时外道的苦行办法,瞎炼盲修,每天只吃一颗米、一粒麻、搞得身瘦如柴,体力不支,结果并没有达到他所希望的觉悟。最後佛才了解虐待自己的身体,并不是达到解脱之道的方法,身体虽然不是真实,总有死亡的一天,但修行却用得到身体,身体不健康,既不能思考,推理,也不能打坐,禅定。
  「少欲知足」是一种「中庸之道」,四十二章经里的第三十四有这一段记载:
  佛问一个未出家前喜爱弹琴的和尚说,「琴弦如果太松,拉得出声音吗?」
  「不能」。
  「如果弦绷得太紧呢」?
  「弦会断的」。
  「如果弦调得恰到好处呢」?
  「那就可以拉出多种美妙的乐音了」。
  这也就说明佛也并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纵欲主义者,也不是故意挨饿受冻的自我虐待主义者。佛教的「少欲知足」乃是达到幸福快乐的「中道」主义。
  2、四大皆空——无我
  佛教认为「四大皆空」。四大是指地、水、火、风,这四种是一切世界和身体赖以成立的元素,故名之为「四大」。地是物质的固体,水是物质的液体,火是物质的暖性,风是物质的动性。
  就人的身体而言,皮肉筋骨是属於地大;精血涎唾属水大,体温暖气是火大,呼吸运动是风大。人的身体就是由这「四大」元素组合而成,亦将因「四大」之分离而消灭,人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所以说「四大皆空」。
  因为「四大皆空」所以说「无我」所谓的「我」只不过是上面所说的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暂时的聚合体。而人的细胞每一秒钟都在不停地新陈代谢,换句话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脱胎换骨」,那麽前一秒是「我」呢?还是後一秒是「我」?时间就像水流,找不出一点是「现在」。
  如果说会「思想」的才是「我」,那麽人的思想又是刹那生灭,迁流不息的。像是海浪,後浪打前浪,前一念未灭,後一念又生起了,在念念不息中,到底前一念是「我」呢?还是後一念是「我」呢?所以人的观念一直在改变,思想一直在迁换,昨天以为对的,以为好的,但今天你却认为是错的,是不好的。
  因此,无论在「身体」中,或在「思想」中根本找不到「我」的影子,所以说「无我」。
  佛教讲「无我」并不是要人自暴自弃,错以为反正「我」没有了,胡作非为又何妨?反正「我」是假的,努力又有甚麽用呢?
  这是大错特错的观念,佛教讲「无我」的道理,就是希望人们了解,一般世俗的人所认为真实的「我」其实是四大暂时聚合的假相,总有一天会因四大散坏而衰老死亡的。因此不必要汲汲於名利的追求,不必与人斤斤计较,要以宽让容忍处世待人。
  唯有有「无我」的认识,才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对义之所在,才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现实的人间,佛教认为再过一段相当长远的时间,大约要在五十六亿年之後?称为弥勒世尊会来拯救人类。那时的人间,道德的建设、物质的建设,使得地球成为安乐的、庄严的、美化的、清净的、平整的、统一的,自由的、善良的、互助的人间乐园、无论在交通,住宅、衣服、饮食、池沼、园林、果木、花卉、鱼鸟、娱乐、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建全了,丰富了,美化了,净化了。那时人身体高大,-寿命绵长-,相貌端严、精力充沛。世界是统一的,语言是统一的、思想也是统一的,全世界的人都象兄弟组妹一样生活在康乐之中。那时的人类,除了尚有寒、热、渴等感受之外,那几乎是象西方的极乐世界已经迁移到了地球的人间。
  佛教相信,凡是在释迦世尊的佛法中皈依信仰的人,到了弥勒世尊出佛的时候,也将同时出世、同听说法,同受弥勒世尊的授记——告知你将在何时成佛。
  弥勒世尊出世距今的时间虽远,正信的佛教、却深信那个时间必定到来。为了迎接那个伟大而光明的时代的来临,预先从事於人间社会的各项建设,、乃是正信佛教应负的责任。(详见弥勒三经、长阿含六。六及中阿含十三.六六)
  一个人能够做到「无我」,在身体上和思想上便得到了解脱,他便会为迎接那个伟大而光明的时代到来,为众生作出贡献。所以佛教以「无我」「看破一切」为手段、去达到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目的。因为如此,再也不会有名枷利锁的羁绊,得到真自由、真自在、再也不会有患得患失的烦恼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