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真心有感 菩萨有应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锦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感应不神秘 ─ 用智慧观照,一切靠自己
  感应,在修行的道路上,
  只是信仰过程中必然的副产品,
  一切仍需要智慧来分辨与观照,
  正信、正行,加上自己不断努力才行。
  尽管身为E世代的年轻族群,七年级的刘昱君,每次只要参与法会,听法师开示佛法,或是听庄严、安祥的佛教歌曲,眼睛就不自主的掉下眼泪。“我不是一个爱哭的人,但是我一到那种地方,我会感动掉眼泪”刘昱君说。
  类似刘昱君这样现象的人并不少见,有很多人参与法会,在颂经、念佛、礼拜佛像,或是参加禅坐,在打坐时不自然的流下眼泪。这样的现象,有人用科学角度解释是因受到环境氛围影响,导致心理感动生理官能;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现象非常不可思议,是当事人冥冥之中,与道场,与法会,甚至是与佛菩萨产生感应。
  感应,一般人都把它视为一个抽象、神秘、不合科学的经验。因为感应经验具有科学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所以有人趋之若鹜,但也有人把它视为迷信,而忌讳去讨论。
  感应,必须先出于自力的要求
  其实如果我们脱离神奇与迷信的争执,从心灵层面来看待感应,将会发现感应不只是一种抽象、不合科学验证、逻辑的神秘经验,而是一种很具体、很个人生命的觉知与关照。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欣赏艺术时,当你对艺术品产生感觉,势必会融入艺术品所传达的境界里,那样的氛围是和谐而快乐的。比方说人们在欣赏达文西的画作“蒙那丽莎的微笑”,所要感受的并不是达文西的绘画技巧,或是蒙那丽莎的美丽,而是感受微笑所带来的生命中最实在的片刻。
  这样的片刻,并不神秘,但却也是一种既抽象又具体的个人经验。感应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般人欣赏艺术,希望与艺术品产生相应,无非是想从艺术品得到启发。同样的,一般人寄托于宗教,也是希望透过宗教找寻慰藉。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在《禅的世界》这本书里就指出许多人发生重大而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像宗教上寻求答案,透过念佛、诵经、拜忏、持咒等,希望能与佛菩萨感应,化问题及困难于无形。
  众生有所“感”,佛即有所“应”。当人们依愿去求,确能如愿感应,这必有其感应的力量存在。只不过佛菩萨的悲愿、加被力,虽然永远顾念著众生,光照著众生,但是如果众生没有自力,就是自身方面,没有集福报及智慧的资粮,甚至没有真切的信愿,即使佛菩萨的愿力无远弗届,也无能为力。
  “佛教不只要信心外的对方──佛、菩萨(圣僧),也要信自己。如果自己没有自信心的话,信对方没有用,自信信他,才能够‘感应道交’。”圣严法师指出感应除了对三宝产生信心,也要相信自己。由相信自己的自力引发他力的感应,进而加强了自力的力量。
  从法师的话,可以知道自力与他力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如此一来“自助而后天助”,必能在宗教上达到自我安慰感的升华。
  只是令人疑惑的是,感应这么殊胜,为何社会上仍不断以负面的价值来判断?
  用正念面对感应
  问题的探索最终恐怕还是要回到个人的身上。一般人崇敬佛菩萨,想要与佛菩萨感应,如向菩萨许愿,希望菩佛萨佑助,往往是从个人出发,与自身的功利息息相关。这种为个人利益的祈求,是出于人性、自然,事实上也是无可厚非!
  然而因利益出发的祈求,也因利益而容易使人有机可乘。新闻上因神通、感应等灵异现象而引发的诈财、欺骗的新闻不断,探讨事件的背后,往往受害者也难辞其咎。
  甚至有些人因为祈求而没得到感应、帮助,反而毁诋三宝。就有新闻报导说,乐透彩?发行一来,有不少神像因为无法满足人们的愿望而流落街头,成为落难菩萨。透过画面传送,对照过去民众涌向寺院祈求的情景,此情此景著实让人唏嘘不已。
  因此从佛教的立场并不特别强调感应的功用,或者说完全他力,没有理论的基础的宗教感应,并非佛教所特别强调,佛教所认定的他力感应,必须先出于自力的要求。
  而且站在佛教的立场,不但相信法界一切有佛菩萨的存在,也承认灵体鬼神的存在,因此如何去分辨他力的感应,是来自于佛菩萨,或者是来自于山、石、树、木等灵体鬼神,这恐怕也是一般人对感应的疑惑。
  面对感应,把心端正起来是很重要。因为佛菩萨本身是没有私欲的,而人本身会产生感应多半是与自己的七情六欲有关,也因为有七情六欲,一般人容易被诱导蒙蔽,而产生幻想。
  过去禅宗在修行的时候就强调要非常清净的,而有所谓“魔来魔斩,佛来佛斩”的说法。圣严法师指出“任何反应、任何感应都要当成平常现象和幻觉幻境处理,才是最健康最安全的禅修观念。”因为一般人,没有办法判断异常经验是真是假,与其因此患得患失,干脆提起正念一律视为是假是幻,是比较妥当正确的。
  感应无法解释,也不需解释
  感应难以分辨,除了难以分辨,回到问题本身,分辨了、了解了又能如何?从事资讯产业工作的周果强(化名)就曾经有一次在台北县五股乡凌云禅寺做晚课,在不断专心礼佛时,本身有鼻窦炎的他竟然闻到一股香味;“那样的香味比檀香还要香,当时大殿只有我一个人,当我想寻找香味在哪?很神奇的是,念头一提起,香味就没了。”
  类似的经验,对于热衷于净土法门,或是时常在拜佛的信众而言,并不陌生。也不少人因好奇开始著手探查香味的来源,或思索香味背后的启示,但追寻最后答案多半都是无解。“对我而言,这股香味到底是什么?好像没那么重要,因为之后我感觉身体,心理也没太大的变化;所以我把这股香味当作佛菩萨对我的鼓励与信心,支持我不断去拜佛、去修行。”周果强说。
  的确,感应可以说是佛菩萨对人们的认证,但认证之后,问题依旧存在,修行仍必须继续,一切终究还是要回归到自己本身才行,而这也正是佛教所强调“自力”的用意。
  印顺长老就曾在《教制教典与教学》这本书里大声疾呼提到,感应是要用智慧来观照与分别,他说:“多少不是佛法的,都搬到佛法里来了,这不是专重信心,缺乏智慧,不能分辨邪正好坏的结果吗?专讲信佛、信菩萨、信感应、信神通,久而久之,学佛而增长愚痴,也就和一般外道差不多了!”由此是看来感应可以带来信心,但信心也是要与智慧相辅相成。
  一直以来,古代高僧大德在劝人修学佛法时,智慧与信心要双管齐下;事实上,不只是佛教,现代医学也强调智慧与信心并重,认为当一个人左右脑平衡时,脑中就会产生一种脑内吗啡(β-endorphin),脑内吗啡就像吗啡一样,让人有幸福感,可以安定神经、放松身心紧张、增加自信心。其中左脑是掌管思维,是逻辑,而感动、信心则是来自于右脑,是非逻辑,看不见的。
  同样的,一个健全的学佛者,信与智都是必须的。诚如《大涅槃经》与《大毗婆沙论》所说的:“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在修行的道路上,感应只是信仰过程中必然的副产品,一切仍需要智慧来分辨与观照,正信、正行,加上自己不断努力才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