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观音经典向中国的传播(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观音经典向中国的传播(上)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李利安
佛教的思想与信仰是依据各种经典而得以成立并传播的。印度古代观音信仰向中国的传播也是通过各种诠释观音信仰的经典而得以完成的。从魏晋时代开始,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类经典就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直到南宋时代基本结束。一千年间传入中国的观音经典可以划分为七个大的系统:一是净土往生系统;二是受记系统;三是华严系统;四是般若系统;五是救难系统;六是菩萨行系统;七是密教系统。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系统,如禅观系统、瑜伽系统等,但历史上影响甚小,后世也不为中国人所推崇。以上七大系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开始传入中国,使这一时期成为印度观音类经典传入中国最典型的一个时代。
一、净土系观音信仰经典
早在东汉三国时期,印度净土系经典即开始了向中国输入的历史,但那时时所出这类经典不多,其中最主要的净土经典《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和《无量寿经》是否为此时翻译以及到底为谁人所翻已成了历史的疑案。此类经典译时、译地、译者不详以至引起不少猜测乃至否定的现象(对此,我们在上一节的正文和注释中均有分析)就可正好反映了这样一个史实,即当时净土观音信仰根本没有流传开来。进入东晋时期以后,印度净土系经典始得大量输入,并开始获得中国人的认同,从而在中国社会流传开来。在这一时期输入中国的净土观音经典中,最主要的是《观无量寿佛经》和《无量寿经》两种,其次还有《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等,此外,兼弘净土观音信仰的经典还有《观世音受记经》、《悲华经》等。
据梁僧佑的《出三藏记集》记载,罗什于后秦弘始三年(401)来长安后译出《无量寿经》一卷[1]。随后又有求那跋陀罗再译此经[2],但后来佚失。此经后世称为《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经中略说极乐净土之庄严,为自古最盛行的净土经典。此经中虽然没有讲到观音,但却为净土观音信仰提供了最基本的信仰基础,因为净土观音信仰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对观音所处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信仰。
据有关史料记载,东晋安帝(397—418)时,印度来华僧人佛陀跋陀罗在南方开始译经,并于刘宋永初二年(421)译出《无量寿经》两卷[3]。东晋南北朝时期翻译此经的还有东晋竺法力译的《无量寿至尊等正觉经》一卷、宋宝云译的《新无量寿经》二卷、宋昙摩蜜多译的《新无量寿经》二卷等[4]。但上述译本在唐代以前就佚失了。据传说,在东晋南北朝以前翻译此经的有东汉安世高译的《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帛延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均早已不存。被认为是东汉支娄迦谶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以及被认为是魏康僧铠译的《无量寿经》在东晋南北朝时期肯定已经存在于中国社会[5]。该经是净土经典中明确讲述极乐世界观音信仰的经典,对净土观音信仰的流行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并对南北朝时期西方三圣等造像形式产生重要影响。经云:“‘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是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6]观音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两大菩萨之一,这是净土系观音信仰的主要内容。《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对西方三圣的架构及其同众生解脱的关系作了说明:“阿弥陀佛于大宝花结加趺坐,有二菩萨,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是二菩萨,侍立左右,无数菩萨周匝围绕。于此众中,若能深信无狐疑者,必得往生阿弥陀国。”[7]
糅合各异译本而成的《大阿弥陀经》中对观音在极乐世界的地位及其同阿弥陀佛的关系等作了更清晰的描述:“佛言:‘阿弥陀佛与其刹中诸菩萨声闻,顶中光明各有大小。诸声闻顶中光明各照七丈。诸菩萨顶中光明各照千亿万里。有二菩萨尊为第一,其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常在佛侧坐侍政论。佛与二菩萨对议十方世界未来现在之事,佛欲使二菩萨往他方佛所,神足而往,驶疾如佛,分身生此世界助佛扬化,于彼刹中不失现在。其智慧威神最为第一,顶中光明各照千佛世界。世间人民,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或值官事,一心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8] 这里在确定观音作为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两大胁侍菩萨之一的身份的同时,还强调了观音的智慧与威神以及与我们这个世界的关系和救难的能力。经中还对观音在西方极乐世界继承阿弥陀佛主持教化的信仰也作了阐释:“佛言:’彼佛至般泥洹时,观世音菩萨乃当作佛,掌握化权,教化度脱十方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令得泥洹之道,欲作佛者则至作佛,既作佛已,转相教化,转相度脱,如一大师阿弥陀佛,无有穷极,其恩德所及,一无有异。复住无央数劫、无央数劫、不可复计劫,一一皆法阿弥陀佛乃般泥洹。其次,大势至菩萨作佛掌握化权,教化度脱一如阿弥陀佛,经历劫数永无般泥洹时。”[9] 观音继承阿弥陀佛而在极乐世成佛的信仰是净土体系中的观音信仰的又一种重要内容。
另一部传递净土系观音信仰的重要经典是《观无量寿佛经》。该经为僵良耶舍于刘宋元嘉元年(424)译出,一卷。佛教史上又称此经为《观无量寿经》、《无量寿佛观经》、《无量寿观经》或《十六观经》,简称《观经》[10]。后世以此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合称净土三部经,至此净土经典传译已臻完备。经中讲述释迦牟尼佛在中印度王舍城耆阇崛山中的时候,城中太子阿阇世受恶友之教唆,将其父频婆娑罗王幽禁于七重室内,欲使饿死。然其父得到韦提希夫人密供之酥蜜等物而未死。阿阇世闻讯大怒,欲杀害其母韦提希。后经大臣月光及耆婆之谏止,遂将其母幽禁深宫。韦提希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祈求往生净土。佛察知其心念,遂现身宫中,示现西方极乐净土,并说“三福”、“十六观”等往生净土之法。韦提希与五百侍女听闻佛说之后。立即见到壮观辽阔的极乐世界,看见阿弥陀佛及观音、大势至二菩萨,心生欢喜,赞叹不已,豁然大悟,获得“无生忍”的智慧境界。而五百侍女都发下了无上菩提之心,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其中,“三福”指世福、戒福、行福。“世福”者,孝养父母,事奉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戒福”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行福”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者为三世诸佛净业之正因。而“十六观”则指(1)日想观,(2)水想观,(3)地想观,(4)宝树观,(5)宝池观,(6)宝楼观,(7)华座观,(8)像想观,(9)阿弥陀佛观,(10)观世音观,(11)大势至观,(12)普观,(13)杂想观,(14)上辈生想观,(15)中辈生想观,(16)下辈生想观。谓作此十六观,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其中以第九阿弥陀佛观最为重要,经题即依此而立。
就观音信仰而言,《无量寿佛经》主要有以下内容:首先,确定观音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位置。经云:“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11] 这里所说观音与阿弥陀佛和大势至菩萨的关系同《无量寿经》。其次,关于观音与大势至形象的区别,经云:“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12] 而观音“顶上毗楞伽摩尼妙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13];大势至却是:“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莲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花,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14]据此,净土系观音信仰中便以天冠中的化佛和宝瓶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的主要区别。第三,关于“观音观”。这是该经中最重要的内容“十六观”之第十观,详细阐述了观音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形象,为净土系观音信仰提供了宗教冥想的广阔空间以及心理体验的丰富素材。经中说:“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妙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界,臂如红莲花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花,布散一切,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名第十观。”[15]关于“观音观”的作用和观想次序,经文说:“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16]这里提出的“观音观”成为大乘佛教观音信仰中的一种重要法门,通常称为“观念法门”。第四,关于观音的彼岸接引,经文按照九品往生的次序,分别说明观音和大势至接引往生的情景。所谓“九品”即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按照生前的业行分为上中下三类。此三类又可各开上中下三品,即成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此九品人所修之业行、日期不同,观音接引的仪相就不同,他们往生之后的得益也各有不同。现简述如下:
(1)上品上生︰谓发至诚心、深心及回向发愿心之三种心,又慈心不杀,修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经一日乃至七日,即可得往生。以此人精进勇猛故,临终感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等无量大众,持紫金台,授手迎接,往生彼国,即时悟无生法忍。
(2)上品中生︰谓未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然因善解义趣,悟第一义,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故蒙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及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化佛授手来迎。往生后,经一宿莲华乃开,一七日间,得不退转,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
(3)上品下生︰谓亦信因果,不谤大乘,发无上道心,然于大乘法不能受持读诵解义,唯信因果,此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及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化佛授手来迎。往生后一日一夜莲华开敷,经三小劫,住欢喜地。
(4)中品上生︰谓持五戒八戒等,不造众恶,此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其人见已,心大欢喜,见己身坐莲花台,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
(5)中品中生︰谓一日一夜持八戒斋,又持沙弥戒、具足戒,威仪无缺,此人临命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往生后先得须陀洹果,经半劫后成阿罗汉。
(6)中品下生︰谓孝养父母,行世间善事,此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愿,至心信乐即得往生。往生后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先得须陀洹果位,再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果位。
(7)下品上生︰谓虽不谤方等经典,然多造众恶,无有惭愧;命终时闻大乘十二部经题名字,又称南无阿弥陀圣号,除多劫罪,尔时阿弥陀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来迎,乘宝莲花,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花乃敷。当花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其人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得入初地。
(8)下品中生︰谓毁犯五戒、八戒、具足戒,偷僧祇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命终时,闻阿弥陀佛十力威德,罪灭往生,经六劫之后莲花乃敷,当华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经典。其人闻此法后,应时即发无上道心。
(9)下品下生︰谓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然命终时,至心具足十念,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而得罪灭,往生极乐世界。满十二大劫之后,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人广说实相除灭罪之法。其人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17]
上述九品往生的描述成为观音接引信仰的经典最重要的依据,对后世净土系观音信仰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净土观音信仰在其他一些经典中也可看到。如《佛说佛名经》中说:“汝应当归命无量寿佛国安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以为上首,及无量无边菩萨。”[18]此类零星的净土观音信仰经文对观音信仰的流传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2、《普门品》的重译与现世救难信仰及大悲观念的进一步传入
观音救难信仰最重要的经典就是《法华经》中的《普门品》。上一节我们在考察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国的最早输入时,已经对该经的最早译出及其向中国社会中的渗透有过探讨。在竺法护首译《普门品》、光世音菩萨开始流行中国的基础上,后秦时代的鸠摩罗什于弘始八年(406)夏,“于长安大寺集四方义学沙门二千馀人,更出斯经,与众详究。什自手执胡经口译秦语,曲从方言,而趣不乖本”[19],这个《法华经》新译本名为《妙法莲华经》。于是,《普门品》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译本,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于时听受领悟之僧八百馀人,皆是诸方英秀,一时之杰也”[20]。这么多全国一流大师听受该经,远远超过了西晋竺法护传译此经时的声势,于是,该经迅速传向全国,其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立即从《法华经》中单出,独立流通,名为《观世音经》[21]。罗什的译本比法护译本更加圆满,除了救难的名目和应化身相的数目略有不同或增加外,整个经文更加明了流畅。如关于除“三毒”、得儿得女这种赐福的内容,虽然法护译本也有,但不如罗什译的清晰准确:“若有众生多于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殖德本,众人爱敬。”[22]罗什译本很快获得人们的认同,并取代法护译本,从此“光世音”的译名被“观世音”所取代,而罗什的《普门品》也以《观世音经》的独立形式成为整个中国历史上最流行的几种佛经之一。
东晋南北朝时期,除了罗什译的《观世音经》弘扬观音救难信仰外,还有其他一些辅助传递观音救难信仰的经典也相继传入中国。虽然这些经典弘扬的佛教思想主题并不是观音,但其中的某些章节、某些段落涉及观音的救难信仰,所以这些经典也成为中国观音救难信仰的经典来源。
元魏勒那摩提共僧朗译的古代印度世亲的著作《妙法连华经优婆提舍》就对《普门品》中的观音信仰多有阐发。它把《法华经》划分为五种力,其中有一力就是观音救护众生诸难之力:“修行力者五门示现:一者说力;二者行苦行力;三者护众生诸难力;四者功德胜力;五者护法力。说力者有三种法门,《神力品》中示现……;行苦行力者,《药王菩萨品》示现教化众生,行苦行者《妙音菩萨品》示现教化众生;护众生难,《观世音品》、《陀罗尼品》示现;功德胜力者,《妙庄严王品》示现。依过去功德,彼童子有如是力故;护法力者《普贤品》及《后品》中示现。”[23] 接着,还对受持观音名号的功德做了阐释:“又说言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及受持六十二恒河沙诸佛名,彼福德平等者,有二种义:一者信力故;二者毕竟知故。信力者有二种:一者求我身如观世音毕竟信故;二者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毕竟得故。毕竟知者,决定知法界故。法界者名法性。彼法性入初地菩萨,能证入一切诸佛菩萨平等身故。平等身者,谓真如法。是故受持六十二恒河沙佛名,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功德无差别。”[24]这些在《普门品》中都是没有作任何解释的。
罗什译译的《思益天王所问经》中,通过观音当着释迦牟尼佛的面对等行菩萨所问的什么是菩萨的回答,来说明观音菩萨的品格,即只要有人能见其相,就可转向无上菩提;只要有人称其名号,即可免除众苦。经文说:“坚意菩萨言,若菩萨成就深固慈心,是名菩萨;度众生菩萨言,譬如桥船渡人不倦,无有分别,若心如是,是名菩萨;断恶道菩萨言,若菩萨于诸佛国投足之处,即时一切恶道皆灭,是名菩萨;观世音菩萨言,若菩萨众生见者,即时毕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称其名者,得免众苦,是名菩萨。”[25] 正如鸠摩罗什在解释观世音名称时所说:“世有危难,称名自归,菩萨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也。”所以,罗什认为,观世音还可以称作“观世念”、“观自在”[26]
观音救难信仰的基础是相信观音大慈大悲。观音的慈悲成为观世音菩萨法门中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全部观音信仰的核心。在元魏菩提流支译的《佛说法集经》中有段经文,是讲述各位菩萨如何护持佛之妙法,诸位菩萨均依照各自的所长讲解护持佛法的方法,如一个名叫“见者爱乐”的菩萨就是通过“不起嗔心”使“见者无厌”的方法来护持佛法;弥勒菩萨姓慈,号称“慈氏菩萨”,他的方法便是“以慈心流通此法门”。“弥勒菩萨言:‘世尊,若人有大慈心,是人能摄受妙法。何以故?若人多嗔恚,是人不能摄受妙法,是故我依慈心流通此法门。’”“见者爱乐菩萨言:‘世尊,若菩萨众生见者无厌,是人则能护持妙法。世尊,是故我于一切众生不起嗔心,护持此法门。”各位菩萨的方法都代表了各位菩萨的主要品格。观音的方法则突显了观音的大悲特征。如经文中说:“观世音菩萨言:‘世尊,若人不断大悲,是人则能护持妙法,是故我今依大悲心,护持此法门。’”[27]该经通过观音之口,主张以大悲法来统摄一切佛法。其云:“尔时,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不须修学多法。世尊,菩萨若受持一法,善知一法,余一切诸佛法自然如在掌中。世尊,何者是一法?所谓大悲。菩萨若行大悲,一切诸佛法如在掌中。世尊,譬如转轮王所乘轮宝,随往何处,一切四兵随顺而去。世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乘大悲心,随至何处,彼诸佛法随顺大悲自然而去。世尊,譬如日出,朗照万品,一切众生作业无难。世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随于何处,大慈悲日,照于世间,彼处众生,于一切菩提分法,修行则易。世尊,譬如诸根以意为本,悉能随意取于境界。世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依于大悲,住持一切菩提分法,随诸分中,随可作事中,自然修行。世尊,譬如依彼命根,有余诸根。世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依于大悲,有馀一切菩提分法。世尊,是名胜妙法集。”[28] 这里段经文是在传递观音的大悲法门及其重要地位。我们知道,观音是诸大菩萨中主悲的菩萨,是佛教中慈悲的化身,这里通过观音来传递关于慈悲的信念,特别是以慈悲法统摄一切佛教修持法门的思想,为中国佛教中的观音信仰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依据。
--------------------------------------------------------------------------------
[1]“《无量寿经》一卷(或云《阿弥陀经》)……天竺沙门鸠摩罗什以伪秦姚兴弘始三年至长安,于大寺及逍遥园译出。”《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藏》第55册,第11页上。又见《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藏》第55册,第14页上。
[2]“《无量寿经》 (鸠摩罗什、求那跋陀),右一经,二人异出。”(《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藏》第55册,第15页上。)又,隋法经《众经目录》记载:“《无量寿佛经》一卷(一名《阿弥陀经》)(后秦弘始年罗什译) ;《无量寿经》一卷(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罗译)。右二经同本异译。”([隋]法经:《众经目录》卷一,《大正藏》第55册,第117页下。)
[3]“新《无量寿经》二卷,(永初二年于道场出)……晋安帝时。天竺禅师 佛驮跋陀。至江东及宋。初于庐山及京都译出。”《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藏》第55册,第11页下。
[4]《众经目录》卷一,《大正藏》第55册,第117页下。
[5] 关于这两种译本是否为支娄迦谶和康僧铠所译,本章第一节曾作过论述,可参考。
[6]《佛说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第12册,第273页中。
[7]《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大正藏》第12册,第353页上。
[8]《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下,《大正藏》第12册,第336页上。
[9]《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下,《大正藏》第12册,第336页中。
[10] 本经之梵本现已不存,西藏本亦无,而汉译本亦仅存僵良耶舍译本。然在新疆曾发现维吾尔文译本之残卷。日本学者高楠顺次郎应英国牛津大学马克士·穆勒之请,据现行本译成英文,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同收在《东方圣书》第四十九册。
[11]《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2页下。
[12]《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4页下。
[1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3页下。
[14]《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4页上。
[15]《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3页下—344页上。
[16]《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4页上。
[17]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4页下—346页上。
[18] 《佛说佛名经》卷九,《大正藏》第14册,第163页上。
[19] [后秦]慧观:《法华经要序》,《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第55册,第57页中。
[20] [后秦]僧睿:《法华经后序》,《出三藏记集》卷八,《大正藏》第55册,第57页下。
[21]“《观世音经》一卷,出《新法华》。”见[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四,《大正藏》第55册,第22页中;“《提婆达多品经》一卷、《观世音经》一卷,右二经出《妙法莲花经》。”见[隋]法经:《众经目录》卷二,《大正藏》第55册,第124页上。
[22]《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大正藏》第9册,第57页上。
[23] [印度]世亲著、[魏]勒那摩提、僧朗译:《妙法连华经优婆提舍》,《大正藏》第26册,第19页中—下。
[24] [印度]世亲著、[魏]勒那摩提、僧朗译:《妙法连华经优婆提舍》,《大正藏》第26册,第19页下。
[25]《思益天王所问经》卷三,《大正藏》第15册,第48页中-下。
[26] [后秦]僧肇集:《注维摩诘经》卷一,《大正藏》第38册, 第331页上。
[27]《佛说法集经》卷六,《大正藏》第17册,第650页上。
[28]《佛说法集经》卷六,《大正藏》第17册,第643页下-644页上。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