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僧侣诗研究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2001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2年
【文章标题】六朝僧侣诗研究
【文章作者】罗文玲
【指导教师】李立信先生|蔡荣婷先生
【文章页数】420 页
--------------------------------------------------------------------------------
【中文关键词】六朝|僧侣诗|佛教文学|六朝文学|佛教诗歌
【中文摘要】
本论文题目为“六朝僧侣诗研究”,一共分为八章来讨论,笔者试着从中国与印度文化交流史的层面,以及就中国传统诗歌发展的过程来观察僧侣诗的特色;再者就东晋以后出现僧侣诗这种现象,从僧侣诗本身的结构与语言特色,并结合文化与艺术层面的探讨,藉以忠实的呈现佛教僧侣诗的原始风貌。
第一章绪论主要在介绍写作缘起,以及写作的方法,还有题目的厘清。说明题目中“六朝”的范围及意旨,以及何谓“僧侣诗”?僧诗的定义为何以及它的界定等,都是在序论中会讨论到的问题。
第二章 六朝的社会与佛教的弘传这一章是从六朝的政治与社会背景的层面,从“历史学”的方式来纵观在六朝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动荡不安的时局与佛教的传播其关系如何?在此章中也要探讨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之后,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之中,弘传的情况如何?笔者试图从几个方面来讨论,一是从动荡不安的社会,二者由佛教与玄学交融的层面;三是由般若思想的流行以及格义佛教的运用。从上述三个方面来明确掌握六朝时代佛教弘传的情况。
第三章 六朝僧侣与诗歌的结缘自两晋以后一直到南北朝时期,是佛教流传中国且逐渐中国化的时期,此时在文坛上,佛教的教义与信仰渐渐被文士所接受,文人与僧侣往来的情况非常普遍。此章所讨论的是六朝僧侣与文士往来的情况,以及僧侣作诗的情况,第三节谈到六朝僧侣作家的情形,笔者分成四个断代-东晋、南朝、北朝以及隋代,以表格方式将各断代的诗僧及其作品作呈现出来,藉以勾勒出僧诗的全貌。
第四章 六朝主要诗僧之创作活动此章是以“主题研究”的方式,对于六朝第四章主要是针对支遁、慧远、傅大士、宝志以及达摩祖师的作品,做深入的解析,因为这些诗人对于六朝佛教的弘传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他们的作品数量多,体裁亦特殊,作深入的解析,可以帮助我们勾勒出六朝僧侣诗歌的风貌,对于六朝僧侣诗的内容与语汇的认识亦有帮助。
第五章“六朝僧侣诗的类别分析”六朝僧侣的诗作,所包含的类别相当丰富,包括玄言诗、山水咏怀诗、佛理诗、宫体诗以及谶诗等类。在此章试着厘清各类题材的定义,并举出诗作来讨论,藉以呈现出僧侣诗丰富多样化的内容。此章分别探讨几个主题─
1、玄言诗与微言尽意玄言诗是魏晋诗歌中的重要流派,它的特点是以诗歌的形式来谈玄,最初是以老庄玄学为主要的内容,到东晋时期则加入佛理在其中,我们称之为“佛教玄言诗”。在此章要探讨的是佛理玄言诗的特点为何?以及这类的诗作产生的背景如何?在文学史上有何特殊意义?这都是此节中所要分析的主题。
2、静观万物皆自得─论六朝僧侣与山水诗玄言诗兴盛百年之后,在南朝刘宋时山水诗代之而起,刘勰曾云:“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其意为以老庄思想为表现内容的“玄言诗”告退,而山水诗在其内容和风格上嬗变。此章中讨论的是僧侣创作山水诗的因缘为何?以及僧侣的咏山水的作品有何特色?笔者就僧侣的诗作来作实际的分析,如支遁《咏怀诗》、慧远的《五言游庐山》《奉和刘隐士遗民》、《奉和王临贺乔之》《奉和张常侍野》等作品,诗人常常运用自然的景色来反映人的心理,诗人笔下的山光水色都蕴含特殊的意义在其中。另外是关于佛教与谢灵运的山水诗也必须一并讨论,因为谢灵运与佛教有着深厚的因缘,而且他也是山水诗的集大成者,所以对于谢氏的山水诗亦须探讨之。
3、僧侣与宫体艳诗的创作 南朝齐与梁时,文坛上兴起一类专门吟咏艳情为主的诗风,此类作品文学史上称之为“宫体诗” 。锺嵘在《诗品》的下品有针对齐惠休、道猷以及释宝月三位僧侣的诗作加以批评,这三位的作品可说是六朝僧侣艳情诗的代表。他们的艳情诗作的主要特色是“淫靡”、“绮艳”。 以僧侣出家人的身份来从事艳情诗的创作,而且作品的表现手法直接且大胆。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应该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且与佛经本身的传译也有关,这都是此节中必须厘清的问题。
4、吟咏佛理的诗作 在六朝僧侣诗作中,有一类是以阐述佛教的义理为主的作品。有纯粹阐述佛理的作品,也有赞扬佛德之作,还有借着咏物来抒情达理的。这类作品称之为“佛理诗”,其特点是以说理为主要的目的,所以在诗句中常常见到援引佛教名相的情况。此节将佛理诗分为──纯粹阐述佛理、藉咏物以抒情达理两类的作品。对于佛理诗何以会在六朝时代兴起,亦在此节中作讨论。
第六章 僧侣诗歌的意象及其思想表现
此章是以意象的理论作诗歌的分析。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来表现美感经验的艺术。对诗歌来说,塑造意象的语言是诗歌语言的主体。此章中所要讨论的问题,分别是“玄”字释义以及以玄字为首的词汇,及其在整首诗中有何作用及其象征意义;另外在第二节是对于僧诗中自然界意象语汇所隐含的意义为何?作一番论述。再者是关于佛教语汇的运用,当这些词汇用在诗歌中是否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些都是研究僧诗的所要呈现的意境与风格,必须考虑的。
第七章 六朝僧侣诗的价值与影响
此章是从文学史以及文化交流史的角度,来看两种异质的文化交流的情况与结果。佛教源自印度,东汉时期自西域传入中国,随着外来的僧侣将佛经传译的过程,对中国的传统思想以及文学造成很大的影响。就六朝僧诗而言,其作品中有几点影响─
1 、外来译语运用
2、诗歌形式上的创新
3、诗歌内容的拓展
4、修辞技巧及表现手法上的创新
这些特色与过去传统诗歌迥然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佛典传译的影响,当然也和六朝时期佛教的弘传很普遍有关。
第八章 结论
此章是就前面七章所讨论的问题,作一综合论述,并且对六朝僧侣诗在文学史上略过的部份,给予适当的定位。
--------------------------------------------------------------------------------
【论文目次】
目 录
第一章-绪论-001
第一节 写作动机-001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对象-008
第三节 本论文主要参考数据-014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目的-022
第二章 六朝社会与佛教的弘传026
第一节 时乱世微的社会-028
一、三国的哀歌028
二、两晋的板荡029
三、南朝的动乱032
第二节 佛教与玄学的融合- -034
一、玄风的畅行035
二、佛玄思想的交流037
第三节 般若思想的流行与格义佛教- -040
一、般若思想的流行040
1.般若经典的译出
2.两晋时《般若经》的翻译
二、格义佛教的发展042
第三章 六朝僧侣与诗歌的结缘-046
第一节 僧诗创作的滥觞- -046
一、僧侣作诗现象的开端047
二、僧侣诗作的原始风貌051
第二节 佛教与诗歌的会通-055
第三节 六朝的僧侣作家- 060
一、东晋的僧侣作家062
二、南朝的僧侣作家065
三、北朝的僧侣作家069
四、隋代的僧侣作家071
第四章 六朝主要诗僧之创作活动-074
第一节 六朝僧侣与文士的往来-076
一、名士与高僧交往的契机077
二、支遁的风采080
三、慧远大师的懿行083
第二节 傅大士的传奇色彩及其诗歌086
一、傅大士的生平086
二、傅大士诗歌分析091
第三节 菩提达摩及其诗歌114
一、达摩的生平
二、达摩作品分析
第四节 宝志的生平与诗作-122
一、宝志的生平122
二、宝志诗作122
第五章 六朝僧侣诗的类别分析-131
第一节 玄言诗与“微言尽意”-132
一、玄言诗内容的界定133
二、内容分析136
1.赠答诗 -136
2.阐述佛理并夹杂玄言- 139
第二节 静观万物皆自得─论六朝僧侣与山水诗-148
一、僧侣与山水诗的创作148
二、佛教与谢灵运的山水诗156
第三节 僧侣与宫体诗创作-161
一、僧侣的艳情诗作164
二、艳情诗创作与佛教传入的关系169
1.佛经中的艳情描写169
2.《维摩诘经》中亦僧亦俗的表现 171
3.六朝时重视威仪容貌的社会风气 174
第四节 吟咏佛理的诗作178
一、佛理诗兴起的背景-178
二、佛理诗的类别181
1.纯粹阐述佛理181
2.赞扬佛德之作189
3.藉咏物以抒情通理191
第六章 六朝僧诗的意象与思想表现192
第一节 僧侣诗中与佛教有关的意象 194
一、佛教的人物意象195
二、与佛教的建筑或地方有关的意象200
三、与佛教的教理有关的意象203
第二节 六朝僧诗中与自然有关的意象-209
一、“浮沤”的意象209
二、以“尘”为首的意象212
三、与“莲”有关的佛教意象214
四、僧诗中其它与佛教有关的语汇214
第三节 六朝僧诗中的其它意象-216
第四节 六朝僧诗的思想表现-226
一、苦谛思想的呈现226
二、慈悲的人世关怀230
三、空与诸行无常思想- 232
四、因果思想234
五、宗教体验与实践
第七章 六朝僧侣诗的价值与影响-238
第一节 六朝僧诗的语言特色-239
第二节 六朝僧诗与中国诗歌形式的会通-250
一、汉译佛典中的偈颂251
二、偈颂的特殊形式及其与诗歌的关系- 254
第三节 佛典的修辞技巧与表现手法-258
一、譬喻259
二、夸饰的运用269
三、高度的想象271
第八章 结论- 273
附论一 佛教与谢灵运的山水诗
附表一 《世说新语》中关于僧侣的记载- -282
附表二 六朝僧诗一览表292
附表三 六朝僧侣诗的体裁353
附表四 《高僧传》中所见僧侣的外学修养364
参考数据
--------------------------------------------------------------------------------
【参考文献】
参 考 书 目
壹、专书
一、以下所引佛典皆以(日)高楠顺次郎等编撰《大正新修大藏经》,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 1965 年再刊版,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为主。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长阿含经》,大正藏第1卷,No 1。
西晋.白法祖译:《佛般泥洹经》,《大正藏》,第1卷,No5。
东晋.法显译:《大般涅盘经》,《大正藏》,第1卷,No7。
西晋.支法度译:《佛说善生子经》,《大正藏》,第1卷,No 17。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大正藏》,第1卷,No26。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尊上经》,《大正藏》,第1卷,No 77。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蚂鸽经》,大正藏第1卷,No 79。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卷,No。
后汉.安世高译:《五阴譬喻经》,《大正藏》,第2卷,No105。
东晋.竺昙无兰译:《佛说水沫所漂经》,《大正藏》,第2卷,No106。
东晋.竺昙无兰译:《佛说戒德香经》,《大正藏》,第2卷,No116。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鸯掘摩经》,《大正藏》,第2卷,No 118。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央掘魔罗经》,《大正藏》,第2卷,No 120。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放牛经》,《大正藏》,第2卷,No123。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大正藏》,第2卷,No125。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大正藏》,第2卷,No 127。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力士移山经》,《大正藏》,第2卷,No 135。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大正藏》,第3卷,No 152。
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大正藏》,第3卷,No 153。
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大正藏》,第3卷,No 157。
东魏,瞿昙般若流支译:《金色王经》,《大正藏》,第3卷,No 162。
吴.支谦译:《佛说月明菩萨经》,《大正藏》,第3卷,No 169。
元魏.佛陀扇多译:《银色女经》,《大正藏》,第3卷,No 179。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鹿母经》,《大正藏》,第3卷,No 182。
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大正藏》,第3卷,No 184。
吴.支谦译:《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大正藏》,第3卷,No 185。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普曜经》,《大正藏》,第3卷,No 186。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大正藏》,第3卷,No 189。
北凉.昙无谶译:《佛所行赞》,《大正藏》,第4卷,No 192。
刘宋.释宝云译:《佛本行经》,《大正藏》,第4卷,No 193。
西晋.竺法护译:《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大正藏》,第4卷,No 199。
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大正藏》,第4卷,No 200。
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大正藏》,第4卷,No201。
元魏.慧觉等译:《贤愚经》,《大正藏》,第4卷,No 202。
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大正藏》,第4卷,No 203。
后汉,支娄迦谶译:《杂譬喻经》,《大正藏》,第4卷,No204。
吴.康僧会译:《旧杂譬喻经》,《大正藏》,第4卷,No 206。
南齐.求那毘地译:《百喻经》,《大正藏》,第4卷,No 209。
吴.维祇难等人译:《法句经》,《大正藏》,第4卷,No 210。
西晋.法立共法炬译:《法句譬喻经》,《大正藏》,第4卷,No 211。
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大正藏》,第4卷,No 212。
陈.月婆首那译:《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卷,No 231。
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卷,No235。
姚秦.鸠摩罗什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卷,No246。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9卷,No262。
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大正藏》,第9卷,No 263。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法鼓经》,《大正藏》,第9卷,No 270。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大正藏》,第9卷,No 271。
南齐,昙摩伽陀耶舍译:《无量义经》,《大正藏》,第9卷,No 276。
刘宋.昙无蜜多译:《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藏》,第9卷,No 277。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第9卷,No278。
吴.支谦译:《佛说菩萨本业经》,《大正藏》,第10卷,No 281。
梁、僧伽婆罗译:《佛说大乘十法经》,《大正藏》,第II卷,No 314。
北凉.昙无谶译:《大方广三戒经》,《大正藏》,第II卷,No 311。
曹魏.白延译:《佛说须赖经》,《大正藏》,第12卷,No 328。
前凉.支施仑译:《佛说须赖经》,《大正藏》,第12卷,No329。
西晋.白法祖译:《佛说菩萨修行经》,《大正藏》,第12册,No 330。
北魏.毘目智仙共般若流支译:《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大正藏》,第12卷,No 341。
西晋.竺法护译:《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大正藏》,第12卷,No 349。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藏》,第12卷,No 353。
北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昆耶娑问经》,《大正藏》,第12卷,No 354。
北魏.昙摩流支译:《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大正藏》,第12卷,No 357。
梁.僧伽婆罗等人译:《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大正藏》第12卷,No 358。
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卷,No 360。
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大正藏》,第12卷,No 361。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大正藏》,第12卷,No 374。
东晋.法显译:《佛说大般泥洹经》,《大正藏》,第12卷No376。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大正藏》,第12卷,No 378。
北齐.那连提耶舍译:《大悲经》,《大正藏》,第12卷,No 380。
姚秦.竺佛念译:《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大正藏》,第12卷,No 384。
姚秦.竺佛念译:《中阴经》,《大正藏》,第12卷,No 385。
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无想经》,《大正藏》,第12卷,No 387。
东晋.竺昙无兰译:《迦叶赴佛般涅盘经》,《大正藏》,第12卷,No393。
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大正藏》,第13卷,No 397。
刘宋.智严共宝云译:《无尽意菩萨经》,《大正藏》,第13卷,No 397-12。
北齐.那连提耶舍译:《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大正藏》,第13卷,No 397-15。
北齐.那连提耶舍译:《大方等大集经须弥藏经》《大正藏》,第13卷,No 397-16。
西晋.竺法护译:《大哀经》,《大正藏》,第13卷,No 398。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无言童子经》,《大正藏》,第13卷,No 401。
姚秦,佛陀耶舍译:《虚空藏菩萨经》,《大正藏》,第13卷,No 405。
刘宋.昙摩蜜多译:《虚空藏菩萨神咒经》,《大正藏》,第13卷,No 407。
刘宋.功德直译:《菩萨念佛三昧经》,《大正藏》,第13卷414号。
后汉,支娄迦谶译:《般舟三昧经》,《大正藏》,第13卷,No 418。
西晋.竺法护译:《贤劫经》,《大正藏》,第14卷,No 425。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千佛因缘经》,《大正藏》,第14卷,No426。
梁.僧伽婆罗译:《八吉祥经》,《大正藏》,第14卷,No 430。
北魏.吉迦夜译:《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大正藏》,第14卷,No 434。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大正藏》,第14卷No 453。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大正藏》,第14卷,No 461。
梁.僧伽婆罗译:《文殊师利问经》,《大正藏》,第14卷,No 468。
北魏.菩提流支译:《佛说文殊师利巡行经》,《大正藏》,第14卷,No 470。
吴.支谦译:《佛说维摩诘经》,《大正藏》,第14卷,No 474。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大正藏》,第14卷,No475。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大方等顶王经》,《大正藏》,第14卷,No 477。
梁.月婆首那译:《大乘顶王经》,《大正藏》,第14卷,No 478。
西晋.竺法护译:《持人菩萨经》,《大正藏》,第14卷,No 481。
姚秦.鸠摩罗什译:《持世经》,《大正藏》,第14卷,No 482。
姚秦.鸠摩罗什译:《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大正藏》,第14卷,No 484。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大正藏》,第14卷,No 497。
刘宋.沮渠京声译:《佛说净饭王般涅盘经》,《大正藏》,第14卷No 512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琉璃王经》,《大正藏》,第14卷,No 513。
西晋.支法度译:《佛说逝童子经》,《大正藏》,第14卷,No 527。
北魏.法场译:《辩意长者子经》,《大正藏》,第14卷,No 544。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大正藏》,第14卷No 558。
刘宋.昙摩蜜多译:《佛说转女身经》,《大正藏》,第14卷564号。
姚秦.昙摩耶舍译:《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大正藏》,第14卷,No 566。
北魏.菩提流支译:《差摩婆帝授记经》,《大正藏》,第14卷,No 573。
北魏.菩提流支译:《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大正藏》,第14卷,No 575。
北魏.佛陀扇多译:《佛说转有经》,《大正藏》,第14卷,No 576。
北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无垢优婆夷问经》,《大正藏》,第14卷,No 578。
姚秦.鸠摩罗什译:《思益梵天所问经》,《大正藏》,第15卷,No 586。
北魏.菩提流支译:《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大正藏》,第15卷,No 587。
西晋.竺法护译:《修行地道经》,《大正藏》,第15卷,No 606。
姚秦.鸠摩罗什译:《禅秘要法经》,《大正藏》,第15卷,No 613。
姚秦.鸠摩罗什译:《坐禅三昧经》,《大正藏》,第15卷,No 614。
姚秦.鸠摩罗什译:《禅法要解》,《大正藏》,第15卷,No 616。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达摩多罗禅经》,《大正藏》,第15卷,No 618。
刘宋.沮渠京声译:《治禅病秘要法》,《大正藏》,第15卷,No 620。
后汉.安世高译:《佛说自誓三昧经》,《大正藏》,第15卷,No622。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大正藏》,第15卷,No 623。
西晋.竺法护译:《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大正藏》,第15卷,No 627。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大正藏》,第15卷,No 635。
东晋.祇多蜜译:《佛说宝如来三昧经》,《大正藏》,第15卷,No637。
北齐.那连提耶舍译:《月灯三昧经》,《大正藏》,第15卷,No 639。
姚秦.鸠摩罗什译:《诸法无行经》,《大正藏》第15卷,No 650。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藏经》,《大正藏》,第15卷,No 653。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华手经》,《大正藏》,第16卷,No 657。
梁.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大乘宝云经》,《大正藏》,第16卷,No 659。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正藏》,第16卷,No666。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正藏》,第16卷,No 670。
北魏.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大正藏》,第16卷,No 671。
北周.阇那耶舍译:《大乘同性经》,《大正藏》,第16卷,No 673。
北魏.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大正藏》,第16卷,No 675。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大正藏》,第16卷,No 678。
北齐.那连提耶舍译:《佛说施灯功德经》,《大正藏》,第16卷,No 702。
姚秦.鸠摩罗什译:《灯指因缘经》,《大正藏》,第16卷,No 703。
北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大正藏》,第17卷,No 721。
刘宋.僧伽跋摩译:《分别业报略经》,《大正藏》,第17卷,No 723。
后汉.安世高译:《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大正藏》,第17卷,No729。
东晋.竺昙无兰译:《五苦章句经》,《大正藏》,第17卷,No741。
东晋.竺昙无兰译:《佛说自爱经》,《大正藏》,第17卷,No742。
西秦.圣坚译:《佛说除恐灾患经》,《大正藏》,第17卷,No 744。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说罪福报应经》,《大正藏》,第17卷,No 747。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大正藏》,第17卷,No 747。
南齐.昙景译:《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大正藏》,第17卷,No 754。
北魏.菩提流支译:《法集经》,《大正藏》,第17卷,No 761。
刘宋.慧简译:《贫穷老公经》,《大正藏》,第17卷,No 797。
刘宋.慧简译:《贫穷老公经》别本,《大正藏》,第17卷,No 797。
刘宋.沮渠京声译:《进学经》,《大正藏》,第17卷798号。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乳光佛经》,《大正藏》,第17卷,No 809。
西晋.竺法护译:《诸佛要集经》,《大正藏》,第17卷,No 810。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决定总持经》,《大正藏》,第17卷,No 811。
西晋.竺法护译:《佛升切利天为母说法经》,《大正藏》,第17卷,No 815。
西晋.安法钦译:《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大正藏》。第17卷,No816。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大净法门经》,《大正藏》,第17卷,No 817。
西秦.圣坚译:《佛说演道俗业经》,《大正藏》,第17卷,No 820。
刘宋.昙摩蜜多译:《佛说诸法勇王经》,《大正藏》,第17卷,No 822。
北魏.瞿昙般若流支译:《佛说一切法高王经》,《大正藏》,第17卷,No 823。
北魏.菩提流支译:《谤佛经》,《大正藏》,第17卷,No 831。
北魏.瞿昙般若流支译:《第一义法胜经》,《大正藏》,第17卷,No 833。
北魏.佛陀扇多译:《如来师子吼经》,《大正藏》,第17卷,No 835。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大正藏》,第19卷,No1012。
刘宋.功德直共玄畅译:《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大正藏》,第19卷,No 1014。
梁.僧伽婆罗译:《舍利弗陀罗尼经》,《大正藏》,第19卷,No 1016。
刘宋.姜良耶舍译:《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大正藏》,第20卷,No 1161。
吴.竺律炎、支谦共译:《摩登伽经》,《大正藏》,第21卷,No 1300。
北魏.昙曜译:《大吉义神咒经》,《大正藏》,第21卷,No 1335。
北凉.法众译:《大方等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1卷,No 1339。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卷,No 1509。
唐.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大正藏》,第27卷,No 1545。
唐.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大正藏》,第29卷,No 1562。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卷,No 1579。
唐.玄奘译:《显扬圣教论》,《大正藏》,第31卷,No 1602。
姚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大正藏》,第32卷,No 1646。
唐.良贯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33卷,No 1709。
隋.智顗说:《妙华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33卷,No 1716。
隋.吉藏撰:《法华义疏》,《大正藏》,第34卷,No 1721。
唐.窥基撰:《妙法莲华经玄赞》,《大正藏》,第34卷,No 1723。
唐,澄观述:《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大正藏》,第36卷,No 1738。
隋.吉藏撰:《百论疏》,《大正藏》,第42卷,No 1827。
隋.慧远撰:《大乘义章》,《大正藏》,第44卷,No 1851。
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纪》,《大正藏》,第49卷,No 2034。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卷,No 2060。
唐.玄奘译:《大唐西域记》,《大正藏》第51卷,No 2087
唐.道宣撰:《广弘明集》,《大正藏》第52卷,No 2103。
唐.道宣撰:《大唐内典录》,《大正藏》第55卷,No 2149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No 2154
二、清代以前之著作,依作者朝代先后顺序排列
(梁)慧咬:《高僧传》,台北市:中华书局,1992。
(梁)僧佑:《弘明集》,台北市:新文丰,1986。
(梁)锺嵘着,徐达译:《诗品》,台北市:地球,1994。
(北魏)杨衒之撰,张元济校:《洛阳伽蓝记校汪》,台北市:明文,1980。
(唐)道宣编:《广弘明集》,台北:中华,1970。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台北市:台湾中华,1992。
(宋)赞宁,范祥雍注:《宋高僧传》,台北市:中华书局,1987。
(宋)普润大师编:《翻译名义集》,台北:新文丰,1979。
(宋)胡仔:《莒溪渔隐丛话》,台北市:木铎,1982。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台北市:新文丰,1990。
(宋)普济:《五灯会元》,台北市:文津,1991。
(明)徐师曾:《诗体明辨序说》,台北市:大安,1998。
(明)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台北市:世界,1988。
(清)孙德谦:《六朝丽指》,台北市:新兴,1963。
(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台北市:世界,1982。
(清)郭庆藩集释:《庄子集释》,台北市:华正,1982。
(清)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台北县:汉京文化,1985。
(清)吴兆宜,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台北市:明文1988。
(清)沈德潜着,王纯父笺注:《古诗源》,台北市:华正,1992。
三、近代人著作依作者姓氏笔划多寡排序
丁敏等着:《佛学与文学-佛教文学与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学部份)》,台北市:法鼓文化,1998。
丁成泉:《中国山水诗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5。
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上海:知识,1980-89。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主编:《文学与佛学关系》,台北市:台湾学生,1994。
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上海:东方,1996。
中国历代僧诗全集编委会:《中国历代僧诗全集》(上、中、下),北京:当代中国,1997。
方东美:《中国大乘佛学》,台北市:黎明,1991。
王文颜:《佛典汉译之研究》,台北市:天华,1984。
王梦鸥:《古典文学论探索》,台北市:正中,1987。
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上海古籍,1989。
王洪、方广锠主编:《中国禅诗鉴赏辞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
王雷泉主编:《中国大陆宗教文章索引》台北市:东初出版社,1995年10月。
王运熙、杨明合着:《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一魏晋南北朝卷》,上海:古籍,1996。
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台北市:联经,1996。
王葆玹:《玄学通论》,台北市:五南,1996。
王玫:《中国山水诗史》,天津:天津人民,1996。
王力坚:《由山水到宫体》,台北市:台湾商务,1997。
王克非编着:《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有,1997。
王镇远:《两晋南北朝诗选》,香港:中华书局,1998。
北大中文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数据》,台北市:里仁书局,1992。
田军、马奕、绿冰主编:《中国古代田园山水边塞诗赏析集成》,北京:光明日报,1991。
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台北市:台湾学生,1985。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北市:台湾学生,1989。
朱义云:《魏晋风气与六朝文学》,台北市:文史哲,1980。
朱光潜:《诗论》,台北市:德华,1981。
朱谦之、任继愈:《老子释译》,台北市:里仁,1985。
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8。
吕征:《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市:天华,1982。
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北京大学,1997。
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四卷《中印文化交流史》,江西:江西教育,1996
季羡林主编:《印度文学研究集刊》第三辑,上海:上海译文,1997。
李振兴等注译:《新译颜氏家训》,台北市:三民,1993。
李泽厚:《美的历程》,台北县:谷风,1987。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台北:三民,1996。
何启民等着:《嵇康、王弼、葛洪、郭象、道安、慧远、竺道生、寇谦之》(《中国历代思想家》(六)),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
林文月:《山水与古典》,台北市:三民,1996。
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台北:里仁书局,1984。
周建江:《北朝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7。
周庆华:《佛教与文学的系谱》,台北市:里仁书局,1999。
吴汝均编:《佛教思想大辞典》,台北市:商务,1991。
吴小如、章培恒、曹道衡等撰:《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年9月。
吴战垒:《中国诗学》,台北市:五南图书,1993。
吴先宁:《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北京:东方,1997。
祁志祥:《佛教美学》,上海:上海人民,1997。
胡适:《白话文学史》,台北市:远流,1986。
胡遂:《中国佛学与文学》,湖南:岳麓,1998。
洪顺隆:《六朝诗论》,台北市:文津,1985。
洪顺隆主编:《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台北市:汉学研究中心,1992。
洪丕谟:《禅诗百说》,北京:中国友谊,1993。
洪修平、吴永和着:《禅学与玄学》,台北市:扬智文化,1994。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台北市:文津,1998。
南京大学中语系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1997。
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四川:巴蜀书社,1993。
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台北县:谷风,1987。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台湾:东华,1989。
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孙昌武:《禅思与诗情》,北京:中华,1997年。
孙述圻:《六朝思想史》,江苏:南京,1992。
徐震愕:《世说新语校笺》,台北市:文史哲,1989。
马大品等编:《中国佛道诗歌总汇》,河北:中国书局,1993。
唐翼明:《魏晋清谈》,台北市:东大出版,1992。
许抗生:《魏晋思想史》,台北市:桂冠,1992。
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1996。
章太炎:《太炎文录》,台北市:文津,1956。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台北市:中华,1972''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台湾:中华书局,1985。
陈新会:《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台北市:三人行,1974。
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中国社会科学,1992。
景蜀慧:《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1993。
曹仕邦:《中国沙门外学研究-汉代至五代》,台北:东初,1994。
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集》,台北市:红叶,1996。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江苏古籍,1999。
陆侃如、冯沅君合着:《中国诗史》,北京:山东大学,1996。
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台北市:里仁,1997。
陈允吉校点:《杜牧全集》,上海:古籍,1997。
陈沛然:《佛家哲理通析》,台北市:东大出版,1999。
张曼涛主编:《佛教与中国文化》,台北市:大乘,1978。
张曼涛主编:《中国佛教史学史论集》,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初版。
张曼涛主编:《佛教与中国文化》,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初版。
张曼涛主编:《佛教人物史话》,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初版。
张仁青:《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台北市:文史哲,1978。
张仁青:《六朝唯美文学》,台北市:文史哲,1980。
张锡坤等着:《禅与中国文学》,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张松如主编,赵敏俐着:《汉代诗歌史论》,吉林教育,1995。
张伯伟:《禅与诗学》,台北:扬智,1995。
张勇:《傅大士研究》,台北:法鼓文化,1999。
张弘生:《中国佛教百科全书─诗偈卷》,台北县:佛光,1999。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台北市:木铎,1983。
彭楚衍编着:《历代高僧故事》,台北市:圆明出版,1991。
黄庆萱:《修辞学》,台北市:三民书局,1992。
黄锦鋐注释:《新译庄子译本》,台北市:三民,1994。
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北京:商务,1998。
程业林:《诗与禅》,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吉林:吉林教育,1995。
汤用形:《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1997。
叶庆炳:《中国文学史》,台北市:台湾学生,1990。
叶潮:《文化视野中的诗歌》,成都:巴蜀,1997。
叶太平:《中国文学之美学精神》,台北市:水牛,1998。
杨家骆主编:《新校本三国志附索引》,台北市:鼎文,1990。
杨家骆主编:《新校本宋书附索引》,台北市:鼎文,1990。
杨家骆主编:《新校本南史附索引》,台北市:鼎文,1990。
杨家骆主编:《新校本南齐书附索引》,台北市:鼎文,1990。
杨家骆主编:《新校本后汉书并附编十三种》,台北市:鼎文,1990。
杨家骆主编:《新校本晋书并附编六种》,台北市:鼎文,1990。
杨家骆主编:《新校本梁书附索引》,台北市:鼎文,1990。
杨家骆主编:《新校本陈书附索引》,台北市:鼎文,1990。
杨耀坤:《中国魏晋南北朝宗教史》,北京:人民,1993。
杨惠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市:东大图书,1997。
杨曾文、方广锠编:《佛教与历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2001。
管雄:《魏晋南北朝史论》,南京:南京大学,1998。
慈怡法师主编:《佛教史年表》,高雄县大树乡:佛光,1987。
圣严法师着:《中国佛教史概说》,台北市:法鼓文化,1999。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台北市:东华书局,1989。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境界--中国思想史 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1999。
董群着:《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人物卷》,台北县:佛光,1999。
廖蔚卿:《六朝文论》,台北市:联经,1985。
刘师培:《中古文学史》,台北市:世界,1962。
刘熙载:《艺概.赋概》,台北市:金枫,1986。
刘贵杰:《竺道生思想之研究》,台北市:台湾商务,1990。
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上海古籍,1988。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台北:华正,1991。
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
刘贵杰:《庐山慧远大师思想析论:初期中国佛教思想之转折》,台北县:圆明出版社,1996。
郑毓瑜:《六朝情境美学综论》,台北市;台湾学生,1996。
阎采平:《齐梁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蒋维乔:《佛学纲要》,台北市:天华,1990。
蒋述卓:《山水美与宗教》,台北县:稻乡,1992。
赖永海:《佛道诗禅》,台北市:佛光,1992。
赖永海:《佛学与儒学》,台北市:扬智文化,1995。
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北京:中国青年,1999。
钱志熙着:《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1993。
龙晦:《灵尘化境--佛教文学》,四川:四川人民,1995。
潘桂明等着:《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台北县:佛光,1999。
霍韬晦:《绝对与圆融》,台北:东大,1994。
魏承恩:《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颜昆阳:《六朝文学观念丛论》,台北市:正中,1993。
颜尚文:《梁武帝》,台北市:东大,1999。
谢重光:《汉唐佛教社会史论》,台北:国际文化,1990。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台北市:长安,1981。
萧涤非:《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辞典》,山西:人民,1989。
简修炜等着:《六朝史稿》,上海:华东师大,1994。
蓝吉富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北市: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
蓝吉富:《佛教史料学》,台北市:东大,1997。
罗根泽:《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史》,台北市:台湾商务,1996。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
苏渊雷等着:《佛学十讲》,香港:中华书局,1998。
释永祥:《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高雄县:佛光,1990。
释东初:《中印佛教交通史》,柬初出版社,1991。
饶宗颐等:《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台北市:文史哲,1994。
龚本栋释义:《广弘明集》,台北市:佛光,1998。
(日)小野玄妙:《佛教文学概论》,甲子社书房,大正十四年九月。
(日)冢本善隆:《支那佛教史研究.北魏篇》,清水弘文堂,1969。
(日)小野玄妙:《佛教经典总论》,台北市:新文丰,1983
(日)中村元:《中国佛教发展史》,台北市:天华,1984。
(日)镰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高雄县:佛光,1985。
(日)冈崎敬等着:《丝路与佛教文化》,台北市:业强,1987。
(日)加地哲定着,刘卫星译:《中国佛教文学》,高雄县:佛光,1993。
(日)野上俊静等人所著:《中国佛教史概说》,台北市:台湾商务,1995。
(日)中村元着,释见愍、陈信宪译:《原始佛教--其思想与生活》,嘉义,香光书乡,1995。
(日)水野弘元:《佛典成立史》,台北市:东大,1996
(日)木村泰贤着,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台北:商务,1999。
(荷)许里和,李四龙等译:《佛教征服中国》,江苏:江苏人民,1998。
贰、学位论文(依作者姓氏笔划多寡排序)
丁敏:《佛教譬喻文学研究》,政治大学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90。
李鲜熙:《寒山其人及其诗研究》,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91。
蔡荣婷:《唐代诗人与佛教关系之研究》,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92。
张森富:《六朝文学与思想心灵境界之研究》,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
彭雅玲:《唐代诗僧创作论研究》,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99年。
林显庭:《魏晋清谈及其玄理研究》,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74。
黄盛璟:《从《弘明集》看魏晋南北朝儒释道三家的警应》,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84。
邱敏捷:《袁宏道的佛教思想》,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
李皇谊:《维摩诘经的文学特质与中国文学》,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
杨俊诚:《两晋佛学之流传与传统文化之交流》,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
罗文玲:《南朝诗歌与佛教关系之研究》,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黄伟伦:《六朝玄言诗研究》,华梵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
王晴慧:《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与诗歌之研究》,静宜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
参、期刊论文(依者姓氏笔划多寡排序)
丁敏《当代中国佛教文学研究初步评介以台湾地区为主》,《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二期,233─280页。
方立天 《南北朝禅学》,《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2期。
王力坚 《从觉醒到迷误-六朝文人生命意识对唯美诗歌创作的影响》,《广东社会科学》,1994,第五期。
王力坚 《从六朝诗看中国古典诗歌结构的演进》,《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4。
王力坚《山水以形媚道-论东晋诗中的山水描写》,《学术交流》,1996,第三期。
王力坚 《性灵、佛教、山水-南朝文学的新考察》,《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第一期。
王越群 《佛教初传中国成功原因探析》,《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第四期。
文智《达摩祖师之研究》,《佛教人物史话》,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49册。
孔毅、李民 《魏晋玄学的衰弱及其与佛教的合流》,《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第二期。
王晴慧《试析六朝诗歌所蕴含之佛教文学特色》,《修平人文社会学报》,2001年3月。
田哲益<佛教对中国文学及艺术的贡献>,《中国语文》六十五卷三期,总号387,1989.9。
田哲益<魏晋玄学与魏晋文学思潮的互动>,《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十二期,1990
田博元《庐山慧远学风之研究》,《佛教人物史话》,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49册。
孔繁《魏晋玄学、佛学和诗》,《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3月。
李立信<七言诗起源考>,清华大学主办《国科会人文计划成果发表会论文集》,1996。
林文月<宫体诗人之写实精神>,见《中外文学》三卷三期,1974.8。
周健、张嘉军《东晋南北朝时期南北之间的佛教》,《许昌师专学报》,1999,第四期。
周伯戡 《庐山慧远》,《历史月刊》第九期。
洪修平 《论汉地佛教的方术神灵化、儒学化与老庄玄学化─
从思想理论的层面看佛教中国化》,《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二期,1999年。
洪修平《从宝志、傅大士看中土禅风之初成》,《中国文化月刊》,1994年2月。
孙昌武 《佛教的中国化与东晋名士名僧》,《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4期。
孙昌武 《支遁─袈裟下的文人》,《中国文化》第十二期,。
孙昌武 《慧远与莲社传说》,《五台山研究》,2000年第3期。
马现诚《佛教境界理论与古代文论意境说的形成》,《学术论坛》,2000,第四期。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陈道贵《东晋玄言诗与佛教关系略说》,《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9月。
汤用形<谢灵运事迹年表>,见《国学季刊》第三卷第一号,1932。
黄永武<魏晋玄学对诗的影响>,见《幼狮月刊》四十八卷第三期,1978。
黄新亮《汉唐僧诗发展述略》,《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张碧波、吕世璋着<中国古代文学家近佛原因初探>,见《东北师大学报》,第三期,1988。
张子开 《傅大士《法身颂》考》,《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4期。
张子开 《《浮沤歌》考》,《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3期
张伯伟 《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普慧 《齐梁崇佛文人游写佛寺之诗歌》,《人文杂志》2000年第5期。
叶日光 <宫体诗形成之社会背景>,见《中华学苑》第十期,1972.9。
贾占新 《论支遁》,《河北大学学报》第24卷第3期,1999年9月。
杨宝玉 《《百喻经》述要》,《五台山研究》,2000年第2期。
蒲慕州<神仙与高僧魏晋南北朝宗教心态试探>,《汉学研究》八卷二期,总号16,1990.12。
刘贵杰 <玄学思想与般若思想之交融>,《国立编译馆馆刊》第一期,1980。
仪平策《中国诗僧现象的文化解读》,《山东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二期。
蔡惠明 <佛经对汉语的影响>,《香港佛教》,三八五期,1992.6。
蒋述卓 《论宗教艺术的世俗化倾向及其审美创造》,《暨南学报》16卷第4期,1994年10月。
卢明瑜 <六朝玄言诗小探>,《中国文学研究》第三辑,1989。
蔡日新 《从宝志与善会看中国禅宗思想的源起》,《内明》,1997年1月。
刘果宗 《支道林在玄学盛兴时代的地位》,《佛教人物史话》,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49册。
蓝日昌 《傅翕宗教形像的丽史变迁》,《弘光学报》33期,1999年4月。
苏渊雷《论佛教在中国的演变及其对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深刻影响》(上、中、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4、5、6期。
(日)牧田谛亮 《宝志和尚传考》,《中国佛教史学史论文集》,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50册。
(日)镰田茂雄着 黄玉雄译《南朝四百八十寺》,《五台山研究》,2000年第3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