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纯印老人(3)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三)亲而不亲
  “不亲”而亲
  一九四六年光复后,海龙县当时军队没有营房,分散住在老百姓家里,各家对面炕都要腾出一铺炕让给军队。老人与儿媳搬到南炕住,北炕让给大兵住,对面屋高家也住了大兵。两家住了七、八名都是负伤的八路军伤员,一条街住的全是伤号,这么多伤员就一个小卫生员跑来跑去,实在照顾不过来,况且当时药品短缺,大多数伤员因药物跟不上,伤口感染、化脓,有的病苦呻吟,有的呼叫,有的骂娘。纯印在未出嫁前多年伺候患骨漏的妹妹,加之父亲是老中医,有些治外伤的经验,她主动向卫生员要求由她负责给伤员治伤,卫生员不敢作主,次日领来一位“大官”,纯印说明原委,大官见纯印是一片善心,加之对面炕的伤员都同意让纯印给治,有的说:“好坏我们也豁出去了,总比这样硬挺强。”大官总算同意了。
  老人让长子进祥买些中草药熬水,每天为战士洗脓血的伤口、换药,有的战士伤在不便处,伤员不好意思,她说:“不怕,别害羞,你们就像我孩子一样,只要心不邪,什么都不用戒备。”在老人精心护理下,不到一周的时间,大多数人伤口全长好了。“大官”听说后亲自来看并同意让卫生员也采用纯印老人用中草药治伤的方法,这样不但减轻了伤员的痛苦,还缓解了药品短缺的矛盾。
  日久天长战士都亲切地称她为干娘。重伤员不能下地老人给接屎接尿,照顾得非常周到。她还把战士要扔的高粱米糊锅巴,炒干后冲水给战士当茶喝,说能养身补气,战士们都愿意喝,好多战士都来向老人讨糊米。
  每次给伤员换下来的脓血药布,足有小半桶,她说扔了可惜,洗净煮沸晒干备用:“晴天要为阴天打算哪。”一个多月后前方战局紧张了,药品供应不上了,老人将这些经过蒸煮消毒的纱布拿出来给战士用,果真派上了用场。
  战士们赞扬她说“咱们干娘心肠太好了!”
  日子久了,战士都愿听老人讲故事,她讲今比古的说:“人生到世上不容易呀,人的一生太苦了,谁也躲不了生老病死。就像你们打仗似的,你杀我,我杀你,无尽无休,没完没了。一个人生活在世上,一定要断暴狠心,得容人处且容人,人若是都有善心就好了。一个人只要心好,能做好事,不做坏事,到什么时候都错不了,两军对阵都不用怕,枪子儿都长眼睛。”
  有一位老兵接话说:“干娘说的真对,在战场有时候枪口一瞄,对面敌人的脑袋显得非常大,手一钩板机他就爬下了。有的敌人明明眼睛看得很清楚,可是不知为啥,准星就是瞄不上他,他的影子乱跳动。”
  “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的死活都是报应。要想得好报,必须有善心、做善事,一个人要不亏心、不亏理,险恶的事,决不会招身,善事做多了,阎王爷都能把你忘了!”逗得战士哈哈大笑。
  老人的善心善行善语,引来了许多外家住的大兵,都愿坐在她身旁,听她讲故事……
  转瞬几年过去,老人曾为其接屎接尿的伤员,退伍后特意来看望老人,跪在老人面前,非认干妈不可。老人向他讲了作人的道理,告诫他回乡要广作善事,心千万别起恶念,将来错不了……
  纯印老人心中想的无不是他人的疾苦,但对亲生的骨肉却很冷漠。
  纯印二女桂芝说:“有一年庄里闹土匪,全庄人都跑光了。妈妈领我们跑,妈抱二弟进昌,我抱五个多月的妹妹(妈的亲生女),当时我十来岁,抱不动,摔落几次,实在是抱不动,又怕被土匪追上,妈让我将小妹放下,我不忍心自己逃命。后来妈扯着我手,把小妹妹从我怀里抱过去放在地上,拽着我头也不回往前跑,她说:“小丫头死活由她去吧,只要你们能安生,我就可以向你爹交待了(我们都是前房母亲生的)。”走了几步我回头一看,妹妹正爬在地上玩呢!我的心像刀绞似的,哇一声哭着跑回去,从地上抱起妹妹。妈说:“那就死活都在一快吧!小丫头灾星还没到呢。”妈说话的意思我们当时还不懂……。
  “妹妹七岁时,得肝火病,却无钱医治,妈既不着急,又不上火,一天像没事似的,妹妹快死的时候她躲开了,是爷爷找人把妹妹扔大山里去的。妈妈回家像没事人似的,有说有笑,对妹妹的死,一字不提,一滴泪不掉。真怪极了,你说妈妈心肠不好吧,她对我们这些前房留下的孩子,看作是她的心头肉,对外人也热心的很,但对她自己的亲生儿女,心却硬得很,一点点依恋的心都没有。妹妹刚扔出去,我和爷爷根本没有心思吃饭。妈妈很快把高粱米粥煮好了,还特意下了一把红豆,乐呵呵地端上炕说:‘快吃饭吧,一切都有定数,小丫头多活了七年蛮不错了,医药治了病,治不了命。’”
  “妈妈的话正说在我和爷爷的心里了。我们爷俩总觉得,从妹妹生病到死,一分钱没花,眼睁睁地看着她死,心里实在不忍。当时爸爸在关外,两个多月没往家捎一分钱,生活全赖妈妈养五只母鸡下蛋换些米、油。家里要是有钱给妹妹治一治,这点小病怎么能死人呢?我和爷爷低着头,以泪水就饭勉强吃了小半碗粥,实在咽不下去呀!”
  “妈为了缓解沉闷的气氛开玩笑地说(她从来不说俏皮话,这是她进刘家八年第一次说玩笑话):我今天心情非常好,还多吃了一碗饭。”
  “我们知道妈的心意,是开解我和爷爷。妈,真是一个从不知愁、没有烦恼的人,难怪爸爸说她没心没肺、火上房不着急、只比死人多口气。但全庄人都夸她人长像美貌心眼好,待人和气,手散不以东西为重,不管贫富能一样看待,孝敬公婆全庄出名,心地善良、贤惠,尤其对前房四个孩子疼受之心胜过亲娘。”老人一生,从来没有一句恶言恶语,说话从不会大声喊叫,招呼孩子也不在远处喊,走到孩子身边,轻轻一拍,慢声细语地说:“别玩了,回家吃完饭再玩吧。”还关照一起玩的孩子:“你们也回家吃饭去吧,免得妈妈等着。”
  “我妈天生是个笑面,加之又白又细的皮肤,天仙似的人缘又好,全庄老少没有不喜欢她的……”
  菩萨度众生,无不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度之,此四摄法,纯印老人无不俱全,法法圆满。正如老人家引古人之语为其公公开启人生之秘云: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生如浮云,来去无踪迹。
  老人一生心中无亲疏之分,无忧喜之相,无善恶好坏是非之别,为我们表证了修行之法。修行决勿用心去刻意寻求什么,照常生活,只管穿衣、吃饭、睡觉就是了。一心无所希则为道。此即“心不住法,道即通流”之意。
  (四)心无爱憎
  以德报怨
  纯印老人在梅河口钱北街住时,邻居有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总喜欢在楼栏杆外面攀着栏杆走来走去,若稍不留神掉下去,非死即伤,她除了喊邻居将小孩抱到平台外,还告诉孩子的父母管教。小孩“记仇”,见老人在外边乘凉和邻居唠家常时,就跑到她身旁吐她、用小拳头打她。有一次她在前面走,小孩从她身后猛然一推,她脚小本来就不稳被小孩一推跌倒在地,邻居急忙将她扶起,大家都劝她今后不要搭理这个孩子,说这小子心眼太坏!可她不以为然,拍拍胸前的土,笑哈哈地对小孩说:“别看你人小,心眼儿还挺多呢,还会记仇,人若是没有恩啦、仇啦的分别心天下就太平了。”说得大伙哈哈大笑。
  下次再看见那孩子攀栏杆,她还照管不误。全楼各家的钥匙,上班时都交给她保管,称她是负责各家各户的“老义工”。
  但善心有时也招来烦恼,有一家夫妻二人虐待老人,纯印看此老人太可怜了,经常给她送些吃的、穿的,逢年过节还送鸡蛋、月饼……这家两口子不但不感谢,反认为是羞臊他们了,每见纯印老人就指桑骂槐。好心人劝老人家今后不要再管他家的事了,何必惹烦恼呢?老人却说:“年轻人不懂事,不用理也,自己慢慢寻思吧,他们也有儿女,将来上行下效,一报还一报。”她照样悄悄给那个老人送吃的。一次那家的女人在外乘凉,老人借机讲因果报应的事。这女人知道老人在说她,反驳说:“人都见活人遭罪,谁也没见过死人受苦!”“得人身不易呀,还是乘看不见时多作善事,孝养老人为好,等见着时就晚了。”
  老人的妯娌小婶多次无理辱骂纯印,但当她难产时,纯印照旧精心护理,日夜守候在她的身旁,并在她萌起一善念时,乘机开导她使其转变心性。
  佛菩萨以度人度已为大事因缘,在度生中,以佛的教法的真理来抉择自己的心理观念,对外无所求,全在自身的无量、平等地付出。因为无论大人、小孩、善心人、不善之人,俱具佛性,只要助缘适宜,都可显露本有的丰富的潜能。所以菩萨愈要在逆境中不断地发挥自我的功能,付出自我的力量,无惭、无悔、无烦广度有情而无能度、所度之心之相。
  纯印老人一生示现的无不是付出,从未想向他人求取什么,因她明白“求”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只有付出才是真正快乐之源!
  纯印老人每一件小事,无不在体现“无念”之法。心若一念不生,两边不著,就是正。心若正,必须在一念未生起前着眼。正即中,喜怒哀乐未发则中,“正”可视为:“心有所愤懑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此心若正,则烦恼障(惑)、业障(业)、报障(苦)三障皆空。众生之所以轮转六道不息,主要是心内有贪、嗔、痴,外受五欲六尘之诱惑而生妄想、分别、执著。分别则由人相、众生相而起(尘沙烦恼),执著则由我相而起(见思烦恼),妄想则由寿者相而起(无明烦恼)。
  纯印老人心无爱憎空却了我相,对人无分别、是非、邪正之想,空却了人相、众生相,行善随缘无攀缘心亦无行善之想、不留行善之念,空却了寿者相。世间人无不是心存对待之法,如邪与正相待立名。若作意存正,正意成妄,必须双遣,两俱不用,一切不留,无可记亿,一心不生,万法无咎。纯印老人能在人、事、物的一切时中,在行住坐卧的生活小事中,体证无念无相无住,令本来智慧、自性光明当体显现。
  《楞严经》云:“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消殒。”一个修行者,心若能不住六尘境,一尘不染、一念不生时,心里怎会有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呢?
  “发真归源”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即“物我两忘,主客不分,能所尽泯”的无为境界。
  心外的境缘与汝自心何干,我若心念不起,外物岂碍于我何?修行人,决不会因外境关系而得发真或迷真;不因外境关系而得归源或退转,对外境既不为留碍,亦不必抹杀。
  纯印老人,小事见精神的不凡境界,无不以善巧度众生“发真归源”。“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智慧”。老人所示无不是让我们放下,不但对身外之物要放下,更要放下我和我所、放下憎爱二心。因为放下以后,就断烦恼障和所知障。断烦恼障可以得涅槃,断所知障可以证菩提。涅槃属定,菩提属慧,基础是戒。定慧是无上佛道,无上佛道是由放下而来的。放下自然成就佛道。
  佛说放下前际,放下后际,放下中间,一切法无我。我和我所都要统统放下。我称之为人我执,我所称之为法我执。人我执构成烦恼障,法我执构成所知障。如果没有人我执、法我执,烦恼障、所知障自然就没有了。放下!放下!将放下的念头也放下!皆得大自在。老子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君问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五)以奢为耻
  以俭为荣
  纯印老人一生以奢为耻以俭为荣,勤俭持家从不扔掉一粒粮米。日常用水也非常节俭从不浪费。早在五十年代,当时小城市没有自来水,全饮河水、井水,人们尚无节水的知识,她见家里人、邻居洗衣洗菜用水过多,总告诫说:“浪费水有罪呀,这么浪费水,将来总有一天把水用光了,人要渴死、庄稼要旱死的。”说得人们哈哈大笑,在人们的思想里认为水是无限的,井水愈打愈有怎么会没有水呢?她日常洗脸喜欢用别人使过的剩水,自已用水洗脸时不超四两,洗脸、洗毛巾、洗袜子,最后水成了泥浆,再用此水和煤。她总是将每个人用过的洗脸水倒在一处用来为孩子大人洗衣服。夏天饭菜馊了,从不倒掉,给邻居送去喂鸡鸭。每顿饭洗碗后总是用笊篱将米粒捞起吃掉。儿孙看到制止,说太脏了,容易生病。老人反驳说:“病由心生,心不净才生病。我天天吃残菜、残饭,我有病吗?你们这不卫生,那没营养,结果养了一身病,人的身体娇惯不得。”
  她说的话,一般人听不懂,也悟不明白,但有一点确实无可非议,老人一生是胎里素,年轻时过的是苦日子、穷日子,吃上顿没下顿,一年里看见油星都很少,坐三个月子(曾生一女二子,女儿七岁夭亡)没吃过一个鸡蛋,没喝过一碗小米粥,最好的月子饭是将高梁米碾碎熬粥(为省粮),但老人一生无病,百多岁的老人看上去犹如六七十岁的样子,黑发多,白发极少,脑后抓髻馒头大小。她一生喜吃白菜、生菜、菠菜、萝卜等,尤其受吃蘸酱菜。按理说应缺乏营养,但老人非常健康,皮肤白净细腻,有光泽。百岁的老人,又是缠足,从不柱拐杖。老人说病由心生、是营养养出来的,不无道理。
  纯印老人生活非常节俭,但布施却非常大方。她告诉儿女不要小瞧讨饭的,“有多多给,有少少给,不给不对。”有人见老人经常向外施舍,便劝阻她,她笑笑说:“抽穷(吸鸦片)、喝穷(饮酒)、赌穷、嫖穷、奢穷,从来没有舍穷的,人生在世就得互相照应嘛?房顶上开门的人富不了。”“人,千万狂不得,食能果腹衣能蔽寒就行了,还有什么可求的?圣人知道苦我最先、甘我最后,是大聪明人。事事不吃亏占便宜生活讲吃穿、讲享受整天花天酒地那才是傻人呢!享受过了头就短命,折损福报,有福用三分,留下七分给别人,这是聪明人。”
  纯印老人在世度人,无不从生活小事启发你的自性。她珍惜一粒米,可舍万贯财,节俭非吝啬,奢侈失性德,贫可安于命,富有亦不侈——这即是老人家的德性。她一言一行无不是道。可见,道是不用修证的,只要你心不染污“六尘”即是道。什么是染污呢?凡是有乐生惧死、好逸恶劳、喜富厌贫等的分别心,故意不自然地违背因果律的妄心求取都是染污。如果你想直接领悟道,像纯印老人那样,在生活上回到平常的心态中就可以了。何谓平常心?不刻意地去做什么,心里没有是与非、我与人、取与舍,没有隔断,也没有永恒;没有凡俗,也没有超越凡俗。只要止息个体思想所制造出的种种差别,回到清净的平常心,道便在其中了。道,乃不生不灭、不染不净的本来真性。只要善恶都不思量,屏息诸缘,勿生一念,诸相皆舍而无“舍相”,心如虚空而不著“空”,即为正行之道。
  道心:无“一切心”即为道心。学佛理应看破、放下,须知心无所住乃真正修行;心无所住即是心心在道,心心在道则如纯印老人事事无不是道。学佛人通病:心住于法,心为法缚,眼为经遮,死于经教,盲修瞎练。“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可见修道人,若著“人”、“法”二我的四相之执,永无见道之日。“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心空识无境,眼障耳不闻。
  真心涵宇宙,意净天无云。
  第六章
  心不随境转 即得大自在
  纯印老人常说:“世间人,都是无事找事,心从来不让他闲着,总是胡思乱想。累时想休息、宁静一点儿,又耐不了安静,向往热闹,心从来无安宁的时候,费心劳神,怪谁呢?还不是自己刻薄自己。古人说的好,‘人言世事何时了,我是人间了事人’。”
  一个人在生活中正如老人讲的,心总围绕世事而转,若无放下之心,从无了时。“心若了时,事即了”,关键在心能否了。可见一个人心忙意乱很容易,心闲自在、从容随缘很不容易,若闲着无所事事,必觉烦闷、无聊,又有几人像纯印老人那样,不分亲疏一切随缘,对人对事做而无做、无做而做,事理圆融无碍。老人以身传法告诫修行人,切勿执理废事。倘若一执,则事理两丧。如人均知六根中意根为主导最为殊胜,但若废弃眼、耳、鼻、舌、身五根,意根则失去用武之地,无地可立。纯印所为即事以明理,由理以融事,理由事显,事得理彰。此即从性显相,相相皆性。
  有几人如纯印老人明了一切人、事、物、无常之理了不可得。生而何欢,死而何怖,只要心合于道,行顺其自然,不与因果抗衡,一切有为心放下,时时品味自己,关照万物,小善为之,小恶绝之,则可达体静心闲,内无我相,外无人相,此时便是回到了融天地万物的天人合的一的境界。老人示现的就是戒、定、慧。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罢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一)无心即法
  一天纯印老人的小孙女刘妍乐颠颠地从幼儿园跑回家,其母发现女儿将书包忘在幼儿园了,斥责说:“你贪玩贪得心都丢了!什么都忘,怎这么没记性呢?”老人拉着孙女的小手,爱抚地说:“众人都被心累住了,若能将心丢了可就好喽!”说得家里人莫明其妙。
  老人所讲的乃大乘的心地法门,怎奈世人不解。修行念佛法门(宗门教下任何法门)以无念、不滞心为真修,心若滞住念佛相,则被法缠缚,此为名相修,非真修行。一心无所希则为道,“心不住法,道即通流”。老人所说的丢心,即告诫世人,随顺生活,不必刻意去寻求、追寻一种境界,“息妄即真见”。每天乐陶陶,无恼害,只管穿衣、吃饭、睡觉就是了……但此平凡的小事,若能达无心,非一般凡夫所能做到。人生如梦,无心即法,“法味餐又舍,即得大自在”。
  丢心即无心,无心必无念,所谓无念,即在一切外境上心能不被其所染着,不在境上生心动念。但决非对人、事、物断思断行,落入断的边见。无念是不执著着有,又不落空,即见相离相,心始终清净无为,心如如,觉性化六尘。此境唯有悟得,非言语说得,更求不得、攀不得、念不得。
  丢心就是心无住,在一切法上、念念之中,不追思前境、后境、现在,三心不可得,念念无所住,心才能不被法缚。
  丢心就是空寂,即无相,外离一切法相。纯印其妯娌在窗外大声吼气骂她时,能心安理得,在屋内隔窗绣花,儿女问她时,她说没听见小婶在窗外骂人。可见一个修行人,若能离相,心不随境转,空寂的自性就自然因清净而显露了。
  丢心则无念,无念之无系指无差别相无诸多尘劳的心;念系念真如自性。真如是念的体,念是真如自性的用,只有真如自性能起念而非念。无念则无相、无住,若做到,妄念不生般若生,不蔽真如自性显。一切顺自然,切勿追境,否则必生尘劳,误已误人。“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见闻觉知,即是尘劳邪见”。自性不会染着外境,其恒常不变,犹如虚空、明镜,本体无染,此即真如的妙用。欲达此境——丢心。
  (二)心大法大
  自性本空
  纯印老人一生为我们学佛人做了应如何发心立愿的示范,如老人三轮体空的无相布施告之行者,应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
  此无相布施之一念心,无法不在其中,当下空无自性,自性本无实在自体可得。而这空无自性的一念心,亦无一法可形容它的无量无际。若发心立愿的人,如果执著自己所行的布施,那将成为有限量的布施,正因三轮体空,其布施愿方于等虚空之广大。
  发心立愿是如此,修行亦然。《金刚经》云:“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不但布施如此,所修一切善法,都应如此。
  学佛、修行之人,最终都以证得最高无上菩提果而得成佛为目的,但应明了这所证的无上菩提之佛果,也是空无自性的,本无它的实在自体。“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所证的菩提果,亦如虚空了无可得。虽然证无所证,但仍要求证无上菩提,犹如电、磁性相似,虽无实体,事相乃存。若因其空无所得而不求证,将大错特错。
  纯印老人讲“看不见的心”,此即“心大法大,心小法小,心大则犹如虚空”之义。唯有菩萨的心方可与虚空相比拟,如广大心、广大愿、广大行,证广大果。
  如前所说,一切无不是空无自性的,行愿果无不是空。这样讲有人会生疑问,“无自性的空性、诸法的真实性总不能说是无的吧?若实相之心是空无的,那又何必求证空性呢?”殊不知实性、妙明真心、佛性同样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若以为有个实有的虚空相可得,那又落入执著的偏见之中了。所以不但行愿果证是空,空亦复空,空相亦是不可得的,谁人能取空相予人观看呢?金刚经先说我空,次说法空,最后说空空。可见所修自性法,法亦空;无我相,我身非我,我空;本体空寂的妙明心,心空、空空。所以学佛人、修行者若执著有实相的空性,同样是错的。必须明了,纯即心,心空;印即法,法空。老人示现在世间一切,空空不可得也,可见心、愿、行、果空无自性,通过“纯印”二字,进一步可通达自性空亦空,从而不有所取着,若明此理,方是真正悟证诸法空性,明“纯印”之法也!
  老人常说的“心即佛,佛即心,人人都有心,人人都是佛”。此语告知学佛人,应明白:众生是自己心中的众生——因众生即佛,有此发心,见众生之痛苦如自己痛苦,因众生与自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发菩提心,就要无分别地广度众生,“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众生数量之多,不可言说,在根性方面又千差万别。淳良的众生固然易度化,但多数是顽劣而刚愎的——他们不但不接受教化,甚至出言侮辱、拳足相加。如纯印度其妯娌、度顽劣小孩……遇到这类众生,发心行菩萨道的人,要经起考验,决不能因此而生厌倦之心,反之更应生怜悯心,我不度还有谁人去度呢?若因众生难化,而生厌倦、怕惹是非之心,甚至从此不再度众生,那非发菩提心者的本愿,那将对发心者是异常可惜的!
  真正行菩萨道者,不但不应舍弃顽劣做恶的众生,而应优先度之,免他们无知造恶,受更大的痛苦——此即修行人心之大者也。
  大心即菩提心,不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两大任务。上求佛道,古德说:“学佛如初,成佛有余。”发心学佛者,苟能由始至终,如初发心时的努力、精进,时刻不离正念、不离佛号,那就成佛有余了。学佛人的通病是始勤而终怠。贪嗔等烦恼不断,学佛未改心,走世俗之路,致使所修的一些善法,为诸烦恼及诸罪业所染污,成为有漏而不是无漏的清净,难得解脱。“菩提心,自性生,依外法,不得成”。老人一生的作为,无不表心法,心大行小善,小善成大善,心小行大善,大善则成有漏法。老人住世,生活起居与凡夫无异,但心却非凡夫所能比拟,此即老人讲的看不见的心!
  (三)世事无常
  假勿当真
  一九九一年邻居开一个小卖店,生活富了,每餐大鱼大肉不断,左邻右舍都很羡慕,说这一家子算没白活,过得多么幸福、快乐。老人听后不以为然地说:“这世上,穷也苦、富也苦,人生在世上就是苦。你们光看人家钱多、吃得好,怎么不见钱来的有多累。吃的好坏算不了享福,香能存留多久?嗓子眼以下都一样。人,不了解真相,只看看得见的香道,却不知看不见的臭道。香道太短,臭道太长、太长啊!”逗得大伙哈哈笑,可谁理解老人话中之意呢?香道喻三善道,臭道喻三恶道,正如佛说,得人身犹如掌上土,失人身犹如大地土。五浊恶世的众生,又有几人真的醒悟呢?
  老人又说:“福满祸生,世事无常,有钱无人花,要钱有啥用?”老人一番话,没有一个人明白。直到半年后,该家的五十多岁老太太,突然患痴呆症走失了,虽然派了许多人找,死活仍无音讯,小卖店因无人照看而关闭,大人小孩愁苦不堪,家境从此衰落,往日红红火火幸福欢乐的家园,再也看不见了。此时大家方回味老人的一番话实有所指。邻居一位老爹,向纯印老人询间半年前所说之话为什么会应验?纯印老人说:“我是根据古人讲的乐极生悲、物极必反的道理说的,当时他们家太过火了,顿顿大鱼大肉,弄个电匣子扰得四邻不安,还不是显阔气吗?老辈人说过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财外露还不招祸吗?”这是定理。
  她还讲过作人的一些道理:满招损,谦受益;心愈下,道愈高,道愈高,心愈下;谦谦君子,傲慢小人;有德性的人不居人前,不显才华,总是谦恭和蔼,不显山不露水,永远甘做默默无闻的人。
  八十年代有电视的人家还很少,纯印三儿媳佟秀琴怕老人寂寞,借款为老人买了一台十二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不知为什么老人喜清净,从来不看电视、不听乐曲,当电视里演皮影戏时,她看了一会儿说:“人的一生就像皮影戏一样,来去匆匆,一会儿一个角色,换来换去,总也摆脱不了操纵你的那个不露面的人。有谁能透过影窗,看到后面的‘真人’呢?唉,世间人迷呀!今日倒头睡,明日不知谁呀!”满屋看电视的大人小孩呆呆望着老人不解其义,但蒙胧中又分明有着什么说不清的感觉……大孙女发问:“奶奶你胡说啥?人怎么能与皮影人相比呢?”“人和皮影人没啥两样,都是假身,每个人在世上也都是充当不同角色在演戏,戏演的愈逼真愈好,但终归都是假的,转来转去也转不过影棚,走不出戏台。人就像走马灯似的,愈转愈迷,愈迷愈转……”
  老人一本正经的话,引得满屋人哄堂大笑,从未听说过人血肉之躯的身体是假的,此老人太会说笑话了!很长时间人们一提此话尚笑个不止。
  老人的家距铁路医院、中医院较近,人们一提身体有病她总好说:“身病是表,心病是理,身病从心医,打针吃药犹如救火,火熄灭了,还会复燃,根治的方法是心不邪,别贪财,遇事不发怒,少吃荤腥多吃素,饭后走百步……”
  老人的话是提醒我们了知病源:病由心邪,贪欲业生,业由烦恼生,烦恼由不明事理、愚昧的无明所生,无明萌发时,心病即成身病。
  但根本治,非医药能治,如老人常说的:“大夫治病,治不了命。”一个人的业力,除自己改变心性、自己消自己业力外,佛亦消不了。此即佛法大,大不过业力;业力大,大不过愿力。这就是老人讲的病由心生,还应由心治。如何对治呢?用佛讲的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心若有所愤懑、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皆是烦恼,烦恼皆非正。心不正,必随境妄动,起惑造业,内有(贪嗔痴)三毒,外有恶业之缘,身病则成果报。心若净,一心念佛、拜佛,不染外缘,则心安体泰,此即心净体亦净之理。
  心体本来空寂灵明,动即成碍,有知有见、有想有念皆是违净心本源,均为病因,所以念佛之念理应不生,奈众生障深慧浅,自力难成,方以一念伏万念,无奈成为无法之法了。修此法者则为修善之法。一切善法,即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他人得离若,无我利他才有功德,有功德才为正、为净,此即中道也。只要发心真实,慢慢日久天长,必然业消身健,切忌有求之心!纯印老人视众生无始劫的心病难医难治,以大慈悲心来世间弘扬心地法门,以普治众生之心病,此纯印本怀也。
  自身有病由心医,身病必以心药治。
  心若净时体亦净,体净即是念佛时。
  (四)打破烦恼
  云散月明
  纯印老人日常闲谈,从不议论别人是非,在梅河口铁北街住时,邻居婆媳不和,吃饭时,儿媳给公婆盛饭盛菜,一声不语,碗底总是有意撞击桌面,面现厌恶之情。当公婆在老人面前讲儿媳种种不孝的事情时,老人总是沉默不语、不评论其是非,反而相劝说:“往后你们不要自找烦恼,总留心这些小事儿还有个头吗?今后不要留意这些小事,当没看见不就不惹气了?”婆婆说:“大嫂,你说得倒轻快,每顿饭她都摔摔搭搭,就在眼底下,让人怎么忍受得了?又怎么能看不见呢?”老人笑笑说:“正因为你注意,才发现她摔打你,如果在你的心里,将儿子媳妇换一下,当她是你儿子给你们盛饭不就啥事都没有了。今后我们也得开明些,时代不一样了,别老用我们那时候对公婆的礼数,要求现代的年轻人。”说着她伸出双腿指着小脚说:“这就是我们那一代的规矩,好好的脚,都得折断,不折断找不着婆家!”又指着邻居婆婆的脚说:“这是你们这一代的规矩,多自由自在呀,跑、跳随便!要用我们这一代的观念看你们,女人都该没有汉子才是……”说得婆婆哈哈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
  有时邻居家儿媳妇向老人诉冤,说公婆总好挑饭挑菜:“不是说饭硬,就说菜咸,一咳嗽就怨菜做咸了,没有见过这样的老人,太难伺候了……”老人则对她说:“你婆婆公公在我面前,总夸你贤惠,从来没说过一个不字。老人的嘴就是好说,说过就拉倒了,老小孩儿小小孩儿嘛,他们的心还是惦念你们哪,那么大岁数了攒钱干啥,还不是为你们。”还讲今比古说出许多孝顺老人感动天地的故事,由于这样两面劝解,不到一年多婆媳终于和好了。
  刘家一亲属的姐姐是搞医的,洁净成癖,看不上老公公嫌弃他痰多埋汰,经常借故谩骂,公公无奈常躲在姑娘家。姑娘没说的姑爷却有想法,为此小俩口常口角、生闷气。老人听说后就让其三子将其亲属姐姐接来住些日子,老人有意向儿子、孙女、孙子讲因果循环的报应让她听见:“有一家老少三辈,老老太太受儿媳气,大家吃剩的饭菜给她吃,还专门预备了一个破碗给老老太太用。孙媳是个信佛的人,对婆婆虐待奶婆心生不忍,但又因左右不了婆婆而急得不行。一天盛饭时,饭碗不慎从婆婆手中滑落,孙媳急忙拾起说:‘这是咱家的传家宝,千万不能让它坏了!’婆婆不解地问:‘一个破碗有啥稀罕的?’‘将来婆婆老的时候,我好用这个碗给您盛剩饭哪!’一句话使婆婆大吃一惊,从此她孝敬奶婆了,孙媳则对自己的婆婆也更加孝顺。离地三尺有神灵,种什么种子结什么果。从古至今,善心、恶心,报应不差一分。人都有老的时候,心可不能偏哪。”老人还讲自己所闻的许多因果报应的实例。她的话对这位亲属的姐姐震动极大,回家后让丈夫将公公接回家,当面向公公赔礼认错……
  常言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老人为各家解开烦恼的事迹却很多很多:有的是夫妻不和,有的是婆媳不知,有的是公公与儿媳不和还有母女不和的……只要与老人有缘,她都想办法让遮蔽其心灵之云尽皆散去。老人用善巧方便度人,又从不参与议论别人的是非,她心中无是无非,始终是清净的。世间人都好随帮唱影评是非,岂不知论过处便是起心分别,我相未忘,细想他人过非,与我何涉?一个人若起心分别,必生嗔恚,烦恼的种子渗入八识田中,即转成自非,不可不知。一个真的修行人,在是非面前,要学纯印老人,即不离事相(不取于相),心又如如不动。这是修行人的真功夫。
  佛光普照十法界,法雨滋润五性根。
  意净不随流水转,心闲笑看白云飞。
  第七章
  调心消业障 果报不虚传
  纯印老人讲:“好人有福报,恶人有祸殃。人,生下来两肩各站一童子。童子虽无影却通灵遍知,心中生一善念,右肩童子记下,生一恶念左肩童子记下,善恶的帐漏不掉,差不了……”
  无始劫的恶因,如断其成熟的缘(次因、条件、手段),则恶的果报不会自生。所以去恶为善是消除业障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果关系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信与不信始然。世人往往因看不到摸不着,而胡作非为,不为重视,果报现前方恐惧不安。老人曾讲史书一故事:“元朝皇帝忽必烈杀业过重,有一次患心病,寸关尺脉全无,奄奄一息,他身旁有一位宰相耶律楚材,是位有修有证的得道高人,他劝忽必烈大赦天下无辜,广开善门……忽必烈点头应允,第二天病势明显转轻,数日即愈。”
  老人经常讲“破财免灾”。世人若能舍财物救济人、救灾济贫、解人之危、急人之急、帮人所需是绝对有好报的。“文钱不落虚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人每当放生、济贫哪怕做一点点善事,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感,反之恶行后,心中的恐怖久久不息。所以人在情绪冲动时,或在过喜或过惊或过忧的时候均可诱发心脏停止跳动而突然死亡。如果人长期处在一种不健康的情绪之中,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患上顽疾或慢性疾病。所以调身先须调心,端正心态稳定情绪是治病的首要条件、是主因。而服药、增加营养只是次因、是助缘。老人讲“凡事不走心”,就是看得开放得下。不执著利与害、荣与辱、得与失、生与死,不执著两边就是“中道”。只有平衡了矛盾对立的关系,万事万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会统一和谐。以生死为例,一个人要能正视生死看淡生死,无选择的生,有选择的死,心里不但不惧怕死反以有价值的死为荣,为最高的享受。古代大英雄、现代视死如归的先烈、英模及那些不知名的平凡辈而有不平凡作为的人,他们心中想的是百姓、是战友、是国家人民生命财产、是亿万人的命运。佛门常讲为众生,为佛法,无我相。
  生与死是相对的,亦是相同的,是一体两面,同属自然。生随缘而来,死是自然回归,即不是开始,亦不是终结,乃是无休止的生生死死的循环。正如老人说的换衣服罢了。一个人只有明白生与死的本质,才能淡泊利与害、得与失,不为世间浮名浮利所左右,不贪不嗔不痴,保持平常心。“心净体亦净”,这是治病的主因。有此祥和的心情,不仅无生病的因缘,还能转化气质、升华道德、改变命运。这才是人生在世做人处事最为重要的。可叹世人明此理者甚少、甚少。
  但切切注意:业障病须念佛消业,净心调理身心,随缘作善,千万不要被大神、大仙、算命、看相的以还阴债、许大愿、求冥界、作“法会”等封建迷信的外法外道所利用。业是自己造的,还须自己消。佛亦无能力消众生之业。只有老实念佛,心不思恶,行不为恶,业障自然渐渐而消。当今魔众无不变化手法,借佛之名,投合人的心理而行骗术,稍一不慎则入魔境,必上当受骗助纣为虐,反以为是功德。末法魔子魔孙多在佛门四众之中,尤以出家二众为甚,慎之、慎之。
  学佛人一定要谨记“依法不依人,依意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最稳安的方法即持名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出声、默念均可。只要佛号相继不断,便可止住妄想杂念。即净心、修心养性了,又“暗合道妙,”久而久之“巧入无生”!这是未法修行最殊胜、最恰贴的法门。
  看破世间皆空相,首障道心是钱财。
  生命就在呼吸间,何必尘缘总挂碍。
  净口持斋诵弥陀,当生成就亦消灾。
  梵音唤回他方客,不退菩萨可再来。
  (一)财来不贪
  心清如水
  伪满时,一次抚宁县闹土匪,纯印与公爹领着孩子们随着全庄人都到山里去了。十几天土匪走后,她回家收拾东西时发现一小匣,里面装有房照、地契,是距本庄八里路的高家岭高林家的。邻居听说都来观看,认为“刘老好”(纯印公爹的绰号)这回可发大财了、真是天降的一笔万贯家财呀!又有房子又有地,一夜就成大户。纯印的公公大名叫刘凤仙,很少有人知道,但提“刘老好”远近皆晓。
  纯印与公爹商量,决定给高家送去,她说:“外财不富人,心若偏一点,必惹祸殃……”次日一早,“刘老好”借了一头毛驴,将房照地契送还高家。一跨进高家门,只听屋内大人孩子嚎啕大哭,如哭丧一般。院内院外,还有许多乡亲摇头叹气,一问才知道因丢了房地契,眼看着连个栖身之地都没有了,所以全家人抱头痛哭,如丧考妣。
  刘老好向高家主人说明来意,全家人非常感动,高家欲将房地产分一半给他,被刘老好谢绝。老主人被刘老好的高风亮节所感动(其孙犟牛居士亦具此德性,为修古寺院蒙受不白之冤,无怨无悔,不退道心),提出与刘老好叩头,结拜把兄弟,无以为报,商议决定将刘老好三孙女刘桂珍娶来高家,与独生子高林为妻。一贫一富、门不当户不对的刘高两家因此结成了亲家。刘老好与儿媳史纯印不贪外财,主动上门送还地契房照的义举,传遍了乡里,乡亲们无不竖起拇指赞扬刘家的德性。但也有的乡亲叹惜不解,送上门来的大笔财产又不是偷抢的,为啥还要还给人家呢?纯印解释说:“靠外财不发家,亏心亏理早晚是病,心好、心坏总有报。”她对公爹说:“爹,您老人家做对了!救了高家一家的性命,这桩善事可大呀,将来您肯定错不了。”
  一九三四年春的一天早晨,刘老好拾粪回来,吃了孙媳潘庆芬专为他包的素馅饺子,坐在炕上数着从不离手的念珠(除儿媳纯印外,谁也不知晓他是念佛),快到中午时,他要了一盆热水洗头、擦身、洗脚,自己在外屋地搭好木床,将房照及二亩薄田的地契交给孙媳,交待了对谁家尚有短欠等事宜……告知家人他要去个好地方了,中午就走。孙媳潘庆芬及三孙女刘桂珍(是时纯印已去关外)一听爷爷要死,拽着老人的手大声哭叫,哭声惊动了邻里,人们一听刘老好一点病没有就要死,而且是自已知道死,无不感到新鲜,都过来探望,见刘老好坐在炕沿上,有说有笑地,看不出一丝有病的样子,还以为老人心情有啥不痛快说说就拉倒了。中午人们都回家吃晌饭去了,他上了早已在外屋地铺好的床,说:“我走后你们打电报给你妈吧(指纯印),她知道我的事儿!”然后头往枕上一躺笑了笑就咽气了……
  庄里庄外谁也没听说过这样的死法,都好奇地来吊唁。外庄人也闻讯来看热闹,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刘老好风风光光地安了葬。只是乡亲谁也不知他数念珠是念佛。真是佛法难闻、难遇呀!
  世人难明真与伪,不知究竟我是谁。
  岁月更替身亦变,谁见皮囊总相随!
  (二)善恶之报
  不差分毫
  一九四七年土改时,正赶上北风呼啸,滴水成冰。民愤大的地主、恶霸有的被翻身队活活打死,有的被区政府开群众大会斗争后拉出枪毙。当时海龙县有一被称为王三爷的大地主。他们老哥仨,都非常富有,老大、老二欺霸乡里民愤极大,唯有老三,为人善良,家中供奉观音菩萨,长年素斋。他穿的衣服补钉摞补钉与农民没啥两样,吃的也是粗淡茶饭。他上街从不骑马,也不坐车,二、三十里地一天走个来回,一丝没有地主富人的派头。他心地宽厚喜欢布施,佃户没米给米,没柴给柴,秋天凭佃户心愿给租粮,从不计较。若遇到谁家死人了,买不起棺木,他出钱买棺葬殓。有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出资助其婚嫁,给他家扛活的青年娶媳妇他供给居室及生活所需……方圆十里八村的人无不称赞三东家人好、心好,都恭称他“王三爷”。
  土改时王三爷这个绰号,险些要了他的命,区政府就因为群众称他“王三爷”而误认他是个恶霸地主,抓来绑在区政府院内一棵大榆树上,准备次日和其他四名大地主一块儿枪毙。这个消息被曾借过王三爷钱做生意的纯印长子刘进祥听到,回家哭丧着脸向母亲诉说。纯印笑笑说:“你别耽心,王三爷死不了,他善事做的多,心好不会遭横祸的没事儿。”进祥很不信服地说:“还没事!明天中午就要枪毙了!”“吉人自有天佑,王三爷不会死的……”
  第二天一早,有三四百农民到区政府请愿,说明真相,许多农民痛哭流涕跪在区政府院内、有的农民用全家性命担保……
  中午,牛车拉着即将被处决的大地主直奔九龙口刑场而去,人们看见车上竟还是有王三爷在内。
  纯印老人长子闻讯埋怨说:“妈,你说好人有好报,恶人逃不掉,王三爷这么好的人,怎么还被冤枉处死呢?”纯印笑呵呵地说:“你听信儿吧,王三爷是陪绑,死不了,他若死了,老天爷就不长眼了。”她还顺口说一首谚语:“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阎王必有私。”果不出她听料,当场处决了四名大地主(王老大、王老二在内),王三爷系陪绑被当场释放。农民用大车拉着被冻吓昏厥的王三爷路经纯印家门口时,她正在炕上打坐,此时出定招呼躺在炕头生闷气的儿子:“进祥,快出去看看吧,王三爷回来了!”
  王三爷享年八十九岁,无疾而终,参加送葬的数百人,无不泪流满面。
  孔子解易,在文中说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吉人自有天佑,善恶的报应通三世,有的现世获报,有的来世获报,有的子孙获报,虽有迟速不同,但报应丝毫不爽,这是毫无疑问的。
  昙花初放艳浓妆,转瞬凋零落魄乡。
  若将昙花比人生,花与人生同一样。
  (三)悟者舍珠宝
  贪心招祸殃
  纯印与振先结婚时,其父考虑她为了替父母分担忧愁,伺候久病在床的妹妹耽误了成家的机缘,心中不安。无以报答女儿的孝心,决定在嫁妆中将史家传家宝物“翡翠珍珠花”陪送给她,以作刘家传家之用。此物有鸡蛋大小,用金丝将豆粒大的珍珠编成花朵、绿色的翡翠为叶,作工极精细,玲珑剔透,稍一晃动玲玲盈耳,夜里无灯也透出珠光宝气,实为罕见的宝物。
  振先的大女刘桂仙,婚前多次向继母纯印借此珠花,扬言婚后立即送还。纯印考虑丈夫在关外无法商量,但若将此宝丢失,责任非小,可又奈不住大女的纠缠,便答应喜日戴一天,三天回门时送还。
  万没想到此女心变,婚后第三天理应回门探望亲人,却以身体有病搪托,为此珠花再未归家。
  第三年振先回家探亲,其二女、三女向父亲饶舌,将大姐如何骗取珠花、三年未归的事儿,原原本本告知其父。
  振先听后大发雷霆,痛骂大女桂仙心黑、恶毒……纯印从旁劝说:“眼前的财物,全是身外之物,传家宝应该是仁义,不是珠宝,珠宝、财物是惹祸的根苗。千万不要张扬出去,免桂仙女儿遭祸殃……”
  “这样的黑心粒,你还袒护她!你纯粹是个没心没肝的窝囊废,人家划个圈儿,你就往里钻,你的心哪去啦?!让狗吃了?”纯印一声不吭。两个女儿见父亲眼睛都气红了,吓得躲到妈妈身后……
  振先怒气不息,在邻居家借一头牲口,到十五里地外的冯家索要珠花去了。
  可是冯家和桂仙女都一口咬定珠花丢失了,振先指着女儿的鼻子,大骂冯家昧良心、贪珠宝……邻居都来劝解。振先饿着肚子垂头丧气地返回家,一头扎在炕上病倒了。纯印悄声细语劝说:“既然三年没往来了,你本不该去找烦恼,你这样在人家里一吵一闹,一名二声地传出去,冯家将来若有个好歹,你心不亏吗?”振先躺在炕上面色腊黄,咬牙切齿地说“这家人,个个都没有人心,遭雷击才好呢!”
  “话可不能这么讲,一个人宁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报怨人家心不好,自己的心就好吗?你要是看开点儿,不去索要,不就没这场病了。”
  “你给我滚开!没心的婆娘!要不是你哪有这事儿……”
  振先回到关外,余怒末消,一两个月就往冯家捎一封信,痛骂、痛责其忘恩负义……不到一年,一个月黑风紧的夜里,冯家突然闯进三个蒙面大汉,将全家老小捆绑上,指名让他们交出翡翠珠花。并翻箱倒拒搜查,最后将桂仙的老公公打得半死,逼其说出珠花的藏处,三人方扬长而去。
  桂仙的公公没几天就死了,桂仙受了惊吓,断了月经,得了干血痨症,没有几年也夭亡了,冯家为此而破产……
  纯印闻讯叹惜说:“钱财珠宝没有一样是好东西,它是惹祸的根苗,世间人有多少在钱财上吃亏上当、引来杀身之祸的,至死又有几个人能看明白呢?”
  寡欲知足常安乐,看淡钱财得清闲。
  奉劝诸君及早悟,莫待无常到床前。
  (四)为善无分别
  小善有大利
  纯印老人逢年过节儿孙满堂时,总是谆谆开导儿孙:“善不择大小凡善即为,区区小过,也要及早发现,及早改过。时时能警醒自己毛病的人,才是最受人尊敬的人。”
  老人的教诲即古人倡导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今世人常常以自己的意思各行其事,从不考虑后果我行我素。在他们的心里满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信条。若使他们为社会公益事业、为疾苦的众生舍出一点点爱心,难之又难。所谓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他们不懂心可造善恶业的道理,不懂利人是利已、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损人不利已。古人云:“积善降之百祥,积不善必有余殃。”纯印老人讲的“善不论大小,凡善即为”。告知世人善而日积,必有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福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作善作恶,果报不遗。明有因果,幽有鬼神,存不得一丝侥幸心理。因果决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佛门讲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同于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此乃作人的基本法则。人人若能遵守,社会心然安宁。圣者的化世言教,决不会因时代的变迁和生活规律的差异而失去意义。圣人者即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儒释道构成世界独一无二的炎黄子孙为之骄傲、西方学者为之嫉妒的中华灿烂文化。世人若能以圣言量而行之,二十一世纪,我中华民族必更加为世界所瞩目。
  道德无亏,是一个人起码的准则,是修行人的根本。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呢?严以律已谓之道,厚以待人谓之德。佛门讲自利谓之道,利人谓之德。此处讲的自利利他,非世间人称谓的好处、利益,自己不造十恶业不受恶报为自利,劝一切众生不造十恶业为利他,再将心扩之:自成佛为自利,助他人成佛为利他。佛门所称的利益,是现前得利益,后世也得利益,方称利益,永久得利益,为真利益。
  进一步讲,上求佛道谓之道,下化众生谓之德。此即菩萨行,没有道德不能成就菩萨行。道以心之大恒古今、照日月,德则随缘化众、普度十方。纯印老人讲:“一个人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严于律已为道,宽以待人为德。人们所尊重、所崇尚的非权利、非财富、非“智慧”,乃道德!有道德者必心地宽厚,善行圆满,远离名利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有善行而无善名,“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此为聪明人的信条,亦是菩萨的精神,我之所行,能令他人得解脱,能续佛法之慧命,能解除他人的疾苦,自己的名利、荣辱、成败、苦乐又算得了什么呢?
  弃舍名利非易,看开我法甚难。
  如无解脱大智,怎能入圣超凡。
  行者欲觅波罗蜜,善解纯印真实义。
  体示口传出世法,诸事随缘不过心。
  事来则应事过净,无妒无忧无妄心。
  慈心布施平等智,小善积聚成佛因。
  (五)钱财本是身外物
  你争我夺总是空
  伪满海龙县城有一大买卖“天增当”,东家姓沈。在同一条街上,有一徐姓的布匹行。一天夜里北风呼啸,天增当不知何故着起大火,引烧了半条街,徐家布匹行在火海中也未能幸免。恰巧此时徐家从关内寄来的大批绸缎邮单已到货尚未到,徐家以此要挟沈家(火头)赔偿,两家官司打了三个多月,最后徐家打赢了。沈家赔偿徐家一切损失。两三个月后绸缎货到,徐家因此占了大便宜发了大财。老人的长子进祥回家向母亲学说徐家发财之事,有些眼红地说:“咱家就没这个命!真是没有外财不发家呀,我开这个小杂货铺子干一辈子,也没有人家外财多。”
  老人开导他说:“做人还是本份点好,赚多吃干的,赚少喝稀粥,心安理得。那些为钱财,六亲不认(徐沈有亲属关系),你争我夺,都想得。又有几个人知道,谁得了?空争一场。”
  进祥不服气地说:“妈,你老尽说糊涂话,徐老三官司打赢了,人家这回家业也大了,街里买卖干大了,还在农村量了地,家业多红火呀!”
  老人漫不经心地说:“家业家业,有业无家,你们就知道家,看不见家后边跟的业……”
  “怎么看不见业,徐家房子地都有了,产业也大了怎不见业呢?”
  老人笑一笑不再言语了。土改时徐老三为此财产险些没叫翻身的农民活活打死,有好几年讨饭为生。相反沈家一把火烧穷了,开一个不起眼儿的杂货铺维持生活,一家人都很平安。真是因祸得福。古人云:“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老人常说:“三穷三富活到老,穷时志不移,富时不奢侈,这才见一个人的德性啊。又有谁能明白,身心万物都是空,谁能得着什么呢?”
  世人都看钱财好,怎知钱财惹烦恼。
  好友为它变仇敌,夫妻为它伤和好。
  家贫安稳和睦处,有财父子断绝交。
  无常来临财何用?业报随身枉空劳。
  (有财修福慧,何患不得安)
  (六)自业自消
  外因徒劳
  家中每逢煮饺子、煮汤圆、煮面条,日常从来不喝水的纯印老人,总是一定要来半碗汤,边喝边说:“这叫原汤化原食,人若明白这个理,就没病。病必须自己医治,大夫治不了,自己的刀才能削自己的把,吃药是助力,借助力化主因。”
  老人此理显然是从理体上讲的。因果由自心作,心净体亦净,自己造业,自己受报。老人说的病系业障病,此病任何人替代不了、化解不了,“解玲还须系铃人”。许多人不明此理,不知断恶修善。在生活中自私自利、损人利已、“我行我素”,当果报现前时,又不知所以,到寺庙作法会、还阴债、求神问卜等等,想依外力消自己造作的恶业,结果被“法师”的舌头所迷惑。此种人即佛说的“可怜悯者”。虽然诸佛菩萨有愿力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但若众生执迷不悟,佛菩萨亦奈何不得。纯印老人讲的“原汤化原食”、“自己刀削自己把”就是此理。老人要有缘者,从因上、从心上改变命运。任何人不能抹煞业报、取消业报,欲转业报必须转自己的心性,消除三大障碍: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系由贪嗔痴等心理引发烦恼产生障碍;业障系由身(行为)、口(言谈)、意(思想)造成的不利于信行佛法的思想与行为;报障系由前二障造作后得的果报(地狱、饿鬼、畜生)。
  纯印老人在世间一百多年,以身、口、意三业为有缘众演示了“中庸”的大乘佛法,其正确的幸福观表露无遗。当今人们为忙于捞钱虽无暇顾及此问题,但也自觉不自觉地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可以用二字概之“实惠”。即金钱是一切,实惠比什么都重要,此外全是虚的。这是以物质利益的满足作为人生幸福的唯一标志。诚然,金钱是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人生基本需要的,但若仅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唯一幸福去追求,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人生有价值者绝非此,从纯印老人的身上就可以看到,有一种心灵的闪光体在闪耀、在律动。再说物欲若横流,便无止境,物质的富有远远不能填补心灵上的空虚。假如一个人只是把物质财富的占有和享受作为追求的目标,那他与畜生的本能需要有何不同?他必将被物欲所驱使、羁绊,永远感受不到真实的自我。财富越多烦恼越盛,利益愈丰包袱愈重,心里欲望也愈膨胀,必然感到活得不自在。这决非幸福。纯印老人以“原汤化原食”之喻,让我们寻找自己的本原,只有真的体验到自身生命的存在、达物我两忘的境界,才是最美满的幸福。人,不明此理,找不到“原汤”的我,单纯追求身外之物,岂不是自己把自己推向深渊。此即“自己刀削自己把”之理,非此,人生本无常回首已百年,岂不是莫大之悲哀。
  纯印老人内心没有各种杂念,不受外境干扰,此为真正的清净,是所有的修行人梦寐以求的。老人家的境界,完全听任生命的自然运动,打破了物我的分别、主客的隔限,化解了烦恼云,真实的自我则呈现。这是一种无所求亦无所得的崇高境界。一个人若达此境界时,必然超脱一切事物的羁绊与束缚,恢复到本真的自我。
  在当今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时代,纯印老人让我们“原汤化原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拯救陷溺的心灵和病态的社会的一剂良药。纯印老人一生为我们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和示范。
  (七)信佛信心
  不信神仙
  纯印老人一家由河北抚宁搬到吉林海龙没有二年,丈夫振先因酒精中毒,眼睛瞎了。纯印劝他念佛,说他性格急躁,脾气不好,眼睛又看不见更烦恼了,念佛可以化性,心能清净。在她的督促下,振先去海龙念佛堂住了半年多,学会了念佛、念经,也学会了敲打法器,回家时带回木鱼、小磬等,每天早晚他一边念佛、诵经一边敲法器,声音非常高扰得四邻不安。纯印老人规劝他要摄心念佛,心想口念耳听,不要大吵大嚷的,念佛是自己念自己听,不是给别人听的,你整天又喊又叫的哪里是念佛?与修心养性一点关系都沾不上,你是摆样子给别人看的,口上念佛,心中无佛……
  振先一听就大发雷霆:“你懂什么?让念佛也是你,不让念还是你!我学了半年多,还不如你?你就会坐着死觉!”
  每次振先发脾气,纯印都一笑了之从不还口,对了错了从来没争论过,振先若骂起来没完没了,她不是领着孩子到邻居家唠家常,就是两眼一闭打坐,毫无烦恼之意。难怪振先称她是白肠、白肚、没有心肝的“大耳婆娘”。
  后来振先听别人说供眼光娘娘,可保佑眼睛好,就让大儿子进祥给请眼光娘娘供上。纯印不同意,她说:“你心不净,供啥也没用!一张纸像若是灵验,人就不用修行了,都仰天等着天上掉馅饼就行啦!”振先又发了脾气,将她臭骂一顿……
  眼光娘娘请来了,每天早晚要上香,振先看不见,但他很虔诚,早晚他都想着上香的事并让纯印代他上。纯印把三只香往米袋里或往窗台、墙缝里一插说:“给你上香了。”老两口的恶作剧逗得家里人捂着嘴偷偷笑,任谁也不敢笑出声,怕振先打人、骂人。
  振先死的时候也没遭罪(可能与念佛有关)。振先刚一咽气,纯印老人一把就将眼光娘娘撕下来,揉成团塞到灶坑烧了。她说:“自己不修心靠一张纸顶啥用?心正魔难扰,一个人若能一生行善,不用求神仙保佑也错不了。作恶的人,佛也保佑不了!真佛是心,真心是佛,世人不明白这理呀。”
  丈夫之死,好似与她无关,她说丈夫换衣服去了。一滴眼泪没有,外人还以为振先平日太霸道了,老两口没有感情呢?
  长子进祥想找“道士”、“大神儿”作“禳解”法会,求鬼神给父亲消除灾殃,被纯印拒绝了。她说:“鬼神若有灵验,就不会当鬼神了,求他消灾不如求自己,多作善事,比啥都强。人活着不善,死了还要得好,世上哪有这样的便宜事儿……”
  心就是佛,佛就是心。
  离心无佛,离佛无心。
  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佛本自心作,法本自身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