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修真习净十五年,四会六祖成佛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6日
来源:不详   作者:程昌良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修真习净十五年,四会六祖成佛地
  程昌良
  (广东四会市文化局)
  当年,在湖北黄梅东禅寺,五祖弘忍为验门下禅观,令众作偈,以传衣钵。上座神秀率先呈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认为未能表达本意,便改作一偈,请江州别驾张日用写于墙上,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了暗喜,于次日三更,召惠能考证禅学造诣,并为他讲解《金刚经》,惠能言下大悟。然后,弘忍赠予衣钵,并于当晚亲自送他到九江渡口,吩咐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从速南去。惠能师兄惠明神秀不服,纠集了一千门徒,穷追不舍,欲夺回衣钵。
  为避神秀的追杀,惠能匆匆南遁至怀集冷坑上爱岭龟咀岩止步,·暂作躲避,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六祖法宝坛经》)
  这十五年间,惠能藏居于四会葫芦山脚一个叫龙头铺的小山村。那里山高林密,地势偏僻,民风纯朴。村民以耕种、狩猎为生。他利用猎人以杀生为业,又多在山林中出没,是避开神秀一千人追杀的最好处所。于是,在一叶姓猎户人家中住了下来。当年惠能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又蓄着长发,且自小练得一身力气,肯吃苦耐劳。固此和当地村民、猎户很合得来。其间,不少村民向惠能提亲,但都被他一一谢绝……。
  自唐龙朔元年(661年)六祖进入四会这十五年来,惠能在葫芦山下龙头铺村民猎人中同食、同住、同耕作、同狩猎。韬光隐晦隐匿行迹潜修默炼。在葫芦山上、在村头地塘榕荫下,给村民传经讲法;闲时,则潜心修真习净。
  惠能经常向农夫、樵夫、猎人宣讲一些“一切众生平等”、“自性自度自成佛道”、“心中有佛”等佛法道理,他们之间和谐融洽、相安无事。
  上山狩猎时,猎人叫他守网,他就偷偷地把猎物放走;与猎人同吃一锅饭菜,他只吃锅边的蔬菜。
  据《六祖法宝坛经》行由品记:“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于黄梅东山禅寺五祖弘忍大师处得法并受衣钵后,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古《四会县志》称:“惠能遁吾邑之扶卢修真习净一十五年,得大解脱……”这开悟后的漫长十五年,是惠能大师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整个禅宗的弘法体系的完善和福德智慧的圆满阶段。也就是说,四会是六祖成正果的地方,顿悟成佛的灵地。顿悟通过修行成佛,顿悟是智慧花开,成佛是智慧结果。六祖大师在四会期间修真习净、潜修默炼,创立了佛性论、认识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佛学思想体系,他高唱顿悟成佛之说,使中国佛学思想面貌焕然一新。
  一次,六祖大师在龙头铺扶卢山区见山民抓老鹰的方法就深受启迪。山民挖一条又窄又深的小沟,比老鹰的身子还窄,沟里放几只刚出壳不久的小鸡。毛茸茸的鸡雏在沟里唧唧叫,老鹰眼尖,在天空盘旋后,即猛冲下来就抓,但沟很窄,身子不能进去,被卡在沟里,爪子碰不到地,虽然翅膀在“啪啪”掮动,就是飞不起来。正所谓“大鹏金翅鸟,一飞千万里,全靠脚下一点劲”,鹰的脚不着地,所以飞不起来。惠能大师见此情景,就想起师父弘忍禅师的开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佛法是围绕着我们每个人的“迷”与“悟”这两种心态来展开教化的,如果我们不知道用不生不灭的真心如来藏性去修,而是用生灭的妄心意识去修,处于心迷状态,也会被卡在六度里飞不起来。
  六祖惠能由此悟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以六祖鼓励我们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就是六祖“自性是佛”的佛性本论。
  《六祖坛经》称,“惠能乃于四会避难于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纲(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一日,六祖又见动物为诱饵所惑,被夹住了,祖师心生悲悯,将动物放走后,不禁想起五祖开示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小镇周围都是森林,森林里有很多猴子,小镇上的人以捕捉猴子卖给马戏团为生。他们在林中猴子必经的路上放了一个木箱子,木箱周围都封闭,唯有上面开一个小洞,刚够猴子的前爪伸人,箱中放人猴子喜欢吃的花生、坚果。猴子蹦蹦跳跳来了,走近木箱好奇地去看,发现有食物就伸出前爪去拿,但是拿了食物后,前爪拔不出来了。人走过去,猴子也不肯放下到手的食物去逃跑,就被人捉住了。六祖悟到:“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因而六祖提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是六祖的认识论,也是六祖禅法的核心。
  “无念为宗”,就是心不染境,就是心不执着任何一处。
  “无相为体”就是我们在修行当中,遇善恶境界,心中要无着,好事坏事都是缘,缘聚则有,缘散则无,缘生缘灭,不必烦恼。
  “无住为本”就是用智慧觉照一切境界,都是我们本性的体现,于一切境界不执着,不分别,以不生不灭的真心,一念回光返照就是圆成佛道。
  在葫芦山上打猎时,惠能经常在一石池旁休憩、饮水、打坐、静思,后来,村民便把葫芦山改称为“扶卢山”,把石池称为“六祖池”。据清康熙年间《四会县志》记载,“扶卢山在上林、清塘、陶塘、龙头铺界,高千二丈(实测为海拔720多米),山上有石池,池沿石以踵(脚跟)击之,其声如鼓。池水四时清澈,池上花木繁茂,又有左坛方丈,每至甲戌日有管弦之音。”又称“昔六祖尝避难于此,故以扶卢山名山,石池为六祖池也。山下建有六祖庵,土人称六祖寺,祷之辄应。”现在扶卢山上的“六祖池”尚在,池稍露地面,约3米多宽,形似一只大碗,里面有水,村民称之为“麻篮水碗”。池旁的“石坛”,距地面高70公分,宽80公分,长8米余,表面平滑,可供人坐卧,又称“石床”、“石凳”。山间有“佛堂顶”、“仙人路”、“烂布衣”等与六祖当年行迹有关的幻石传世。
  据传,在四会一直流传着六祖惠能点化阮公圣佛阮子郁,阮子郁又点化梁公圣佛梁慈能,相继成佛的故事,并载人县志。现在,四会还有宋朝所建的祭祀阮公圣佛和梁公圣佛的宝林古寺和宝胜古寺。
  阮公圣佛名子郁,陶塘铺周村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正月初九降生。幼年时,好沉默,不妄语,但听闻梵音则心悦而能解之。其父母早亡,有姐姐嫁柑榄铺,阮随姐姐生活。在姐家牧牛时,早出晚归常喜自寻清幽地终日默坐。传祟宁元年(1102)一日阮公梦幻六祖惠能与其说法,阮立地应声云:“平生修得成明镜,不受人间半点尘”。六祖知其悟性不凡,遂点一凤凰地叫他修行。同年八月十四日夜,阮向姐要了一盆水沐浴,洗浴后便往凤凰地,隔日不见返回。其姐即与村民人山寻找,忽有一头白牛奔出,众人随之追逐,竟目睹一群牛环跪于荔枝树下,再仰望之,只见阮已坐化于树顶,时年24岁。当时,众人纷说阮公举止与众不同,定是已修炼成佛,,于是将其遗体裹漆防腐,装饰佛相,放置于该铺众缘寺(后改称宝林寺)中让人供奉。后来阮公原籍陶塘铺也建莲花寺,隔岁轮流迎佛归寺供奉。送往皆以十二月初一为期。从此,四乡村民供奉阮公佛虔诚备至,香灯不绝。
  梁公圣佛名慈能,马山都梁村(今属大沙镇)人,北宋开符元年(1098)五月十六日生。自幼聪颖异常,酷爱清静。因家贫不能养而随姐到莫巷村生活。梁慈能长至少年,听闻阮公修道成佛,非常羡慕,并前往参谒阮公佛。一夜,慈能梦见阮公佛与之说偈语,授以六祖佛法。不久,梁便剃发为僧,坚持修道,终日不语。梁公常随师外出化缘,每得布施食物都分给贫者、老者、残者一份。政和六年(1116)九月初三日梁身穿黄袍,手持素珠,往高平山坐化,时年19岁。众人商议,梁公与阮公同受六祖佛法感化成佛,应受祭祀,,遂效仿装饰其遗体让人供奉。在莫巷村建化师台奉祀,在梁村则迎佛奉于永安寺,寺之体皆具,建楼阁以奉施,且置六祖所留锡杖于其上。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里人将化师台移建于宝胜寺内。此后,梁村、莫巷轮流供奉梁公佛,香灯不绝。
  学识渊博、被称为中国佛教界年青一代的高僧、四会六祖寺复建后首位方丈释大愿大师说:四会是块让禅家六祖化险为夷的人间净土、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大师顿悟成佛之宝地,是禅宗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发祥地之一。继六祖之后,四会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古邑,曾拥现不少脍炙人口的仙佛圣迹和与仙佛文化有关的三台(钓鱼台、白雾台、石潭台)、四塔(对岗塔、下茆塔、塌岗塔、荷赖塔)、两佛(阮公佛、梁公佛)、三仙(文氏贞仙、郑大仙、大王公)等。据古县志载,唐宋时期四会佛教兴盛,全县先后建有大小寺庙235间(所)且香火极盛。
  四会修真习净和六祖出山弘法
  一日,惠能在扶卢山上采药,躺在石床上小憩,他掐指一算,九江驿站辞别师父五祖弘忍至今,整整过了十六年,昔日东土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从南天竺航海至广州,又往北魏,住嵩山少林寺,面壁打坐九年,后遇惠可,授以《楞伽经》四卷,惠可受了他的心传,禅宗才得流传下来。惠能左想右想,想起16年前,五祖三更授法,便传顿教及衣钵,授我为第六代祖师,并教导“广度有情,流布将来”,任重而道远呀!惠能决定离开四会丛林深谷,出山弘法。于是乘搭山民的竹木筏,由绥江、浈江出西江,顺流而下,前往南海郡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
  唐高宗李治上元三年正月初八,惠能到达广州法性寺,恰遇印宗法师在讲授《涅椠经》。当时有僧侣关于风吹拂幡是风动还是幡动之争,惠能以仁者心动一说,语惊四座,令印宗十分佩服。询知来者正是六祖,于是为其剃发,并受具足戒。两月后,惠能为大众开示禅门,说般若波罗蜜法。
  惠能在法性寺住了不久,即归曹溪宝林寺,,印宗与道俗千余人相送。此后,惠能在此说法37年,门人法海编录其法语,集成现在尽人皆知的《法宝坛经》,其倡导的禅宗顿悟法门,更促使佛教得以在中国生根发展。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七月初八,六祖从曹溪回到新州国恩寺,八月初三在寺内圆寂。弟子将其真身迎归曹溪。大师遗体不腐,弟子方辨裹纻涂漆于其上,法相一直保存至今。
  现在,有人提到,《六祖坛经》、《四会县志》、《重修六祖寺记》等典籍都有六祖惠能南遁藏居四会十五年的记载,但为什么有关六祖惠能在四会的活动情况描述得不多?窃以为,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为避神秀一千人的追杀,“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是处于“地下”活动,怕暴露身份,不能张扬,一切活动都是尽可能隐蔽;二是六祖惠能在四会这十五年,主要是“韬光隐晦,隐匿行迹”,是“潜心修真习净”,偶尔在村民猎人中传经讲法。生活相对平静无奇;三是按唐代户口制度,为保证当地户口的充实,保证赋税的征收,民户不得随意迁徙。唐律《捕亡律》共18条,其中就包括对“丁夫杂匠亡”的追捕。当年惠能进入黄梅出家,并未获官家批准,而他的年龄已超过丁年,作为逃丁,也是官府搜检的对象。其身份是属于流亡的丁民,他是以非法的身份匿藏于较为偏僻的四会有户籍的民户中,显然是为了逃避捕亡。因此,他在四会藏居十五年的活动情况记述自然少了。但他在四会这十五年,是惠能禅学思想的孕育、升华,是至关重要的时期,是惠能大师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整个禅宗的弘法体系的完善和福德智慧的圆满阶段。
  为纪念一代名僧,唐初四会信众曾在惠能大师藏身十五年之地扶卢山建有六祖庵,后因日久风雨侵蚀而毁。清嘉庆十四年(1809)重修时,移址至营脚,易名“六祖寺”。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灰沙舂墙,杉木桁角瓦顶结构,整体为中轴线平面布局,设有大门、门殿、后殿、左右厢房、廓庑及小巷,浑然一体,古朴典雅。寺庙四面环山,山势峻峭。寺前小山和龙头铺小村也因此而得名为寺前山和寺前村,一直沿袭至今。
  清代重修六祖寺记中记述:“在龙头铺扶卢山下,六祖惠能尝隐于此,后人建庵纪之。庵唐建,久废,国朝仁宗嘉庆十四年己巳重修,仍作六祖庵,土人称六祖寺”。又称:“惠能遁吾邑之扶卢修真习净一十五年,得大解脱,飞锡而去,后人思慕不置,因六祖卢氏,故以扶卢名山,而结庵以祀其下焉。由是观之,六祖为岭南佛法之始,法性、宝林诸寺所过皆成佛境,而吾邑之扶卢山又为六祖成佛之所矣。”
  由于历史的原因,六祖寺曾先后被用作粮仓、小学校舍,并因年久失修,乏人管理,除前后殿结构尚较完整外,其余均已颓垣断壁。近年,乡间民众主动集资准备在原址重修六祖寺,寺名拟为“六祖古寺”,与贞山“六祖寺”名称有别。
  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不少海内外善信纷纷要求政府重修六祖寺,以传承和弘扬六祖禅宗文化。1995年底,四会市人民政府在报经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后,决定重修六祖寺。此举得到海内外社会贤达、八方善信和佛教人士的鼎力支持,出谋献策,乐施善款,尤其是旅港同胞、佛门弟子苏东霖、何铁文先生等更是积极投入,率先垂范,笃诚捐资。同时,承蒙海内外乡亲、僧尼、信众多方筹款,使六祖寺的重修得以顺利进行,善举得以早成。
  鉴于原六祖寺的重修和发展,均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特别是征询了内地和港澳佛教界知名人士、专家的意见,如香港林国雄玄学大师等,曾多次实地测勘,确定了集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将六祖寺移地重修至六祖当年曾面壁处贞山大坑百步梯前的风水宝地六祖寺新址。
  寺院占地十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进山牌坊、广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六祖殿、藏经阁、观音殿、罗汉殿、地藏殿、钟鼓楼、方丈楼、首座室、斋堂、客堂楼、弥陀安养村、僧寮房、都监院、朝山会馆、讲法堂、禅堂、念佛堂。在左侧龙山和右侧象山建有颂经亭和文殊塔。佛学院的建设正在抓紧进行中。
  各殿堂供奉诸佛菩萨金身。六祖金身塑像慈祥可亲,端坐殿内,庇佑人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寿年丰。
  六祖寺全部建筑采用白墙绿瓦红柱传统古典寺院设计,蔚为壮观。据说,这是各地众多六祖寺院中,规模最大、功能最齐、最为堂皇壮丽肃穆、唯一被命名为“六祖寺”的古刹寺院群体,成为岭南重要宗教活动场所之一。
  如今,六祖禅寺既是禅宗祖庭,又是世界佛教各宗各派修行、讲学弘法和安养殊胜道场。远望宝刹,银带环腰、依山傍水,殿廓林立,白墙绿瓦,在蓝天白云和青松桑田的环拥之中,犹如一片璀灿的翡翠。如虚云和尚舒怀:“尘外不相关,几阅桑田几沧海,胸中无所得,半是青松半白云”。
  目前,六祖寺驻有德高望重的方丈释大愿大和尚和僧众数十人。每天烛灯长明,香火鼎盛,瑞气蒸腾,禅乐贯耳。海内外慕名前来参拜者络绎不绝。
  盛世倡教。从华夏五千年历史上看,盛唐时期是经济、文化、疆域等各方面都十分强盛的时期,所以宗教也发展很快。当今,承党的开放改革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大地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国各行各业兴旺发达,给宗教事业带来了春风春雨,生机勃勃。四会是惠能禅学思想孕育、升华地,我们要乘此东风,传承和弘扬六祖禅文化,为创建和谐幸福社会贡献我们的绵力。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修学方法
下一篇:灵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