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学冠中西第一人
不久前,接待了外地的一位大学教授,他说瞻仰玄奘的遗迹是他多年的心愿,“现在大家都在‘追星’,而玄奘是中国最大的明星,是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相比的大明星、大学者。”我以为,这话一点儿也不过分。
去印度之前,玄奘己遍访国内高僧,读遍了佛教主要经典,成为人人称赞的“佛门千里之驹”,但当他发现国内佛学体系紊乱,佛经的译作晦涩难懂且有失原意时,他婉言谢绝了僧人们梦寐以求的庄严寺“长安十大德”之一的荣誉地位,立志“誓游西方,以问所惑。”
公元627年,玄奘离开长安踏上取经之路,之后的整整15年,玄奘遍访了印度的各大名寺,虚心请教了各学派的高僧大师,熟读了不计其数的经典、藏书。公元642年12月,在当时印度国力最强盛的羯若鞠阁国召开的印度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佛学经典教义辩论会上,玄奘,这位求经者,不仅被国王戒日王请去作大会主讲人,而且他讲的大乘有宗学说,让到会的数千名博通经义的印度僧侣,包括高僧大德深为叹服,大会连开18天,竟没有一人提出异议。以求经者的身份称雄外国的本土文化,这在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人。
玄奘的博学大名从一件小事中也得到了印证。1993年,铜川编写了《玉华宫》一书,并且专门派人去北京请国学大师季羡林作序。治学严谨的季老因感对玉华宫了解不多,“踟蹰不敢应命”。后来,季老阅读了相关资料,弄清了玉华宫与他“素所景仰”的玄奘高僧有着密切关系。于是,季老欣然令笔作序,近1500字的序文有多一半文字是在推崇和宣扬玄奘!因为季老“最重要的写作动力来自高僧玄奘。”
尤其让人赞叹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玄奘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舍生忘死的执著精神和不惧险恶、不为诱惑所动的坚贞品格。
贞观元年秦陇一带遭受霜雹灾害,玄奘是混在逃荒要饭的灾民队伍里偷偷溜出长安的。朝廷得知后,敕令沿途官府严加把关,张榜悬赏、追捕捉拿。面对种种险情,玄奘不为所惧,巧与周旋、昼息夜行;在长达800余里荒凉浩渺的莫贺延碛,玄奘一连走了四夜五日,因滴水未进,人马一起倒在沙漠上;在翻越凌山、兴都库什大雪山时,因山路崎岖、饥寒交迫,随行的几十人马只剩下几个僧徒了,玄奘依然继续西行……取经途中,高昌国(今吐鲁番地区)国王麴文泰厚礼相待,要把他当活佛供养一世,玄奘不为所动,绝食三日,以表取经求法志向;取经回国后,唐太宗看重他的才华见识,多次劝他还俗辅政,“翊赞功业”,玄奘多次婉言推谢。
玄奘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钟爱的佛教事业,根据西行取经所著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南亚、中亚等地域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并被译成英、法、日、德等多种文字,流行世界五大洲;而他精心翻译的75部1350卷计1300多万字的佛经,更是佛学界空前绝后的巨著,直至今天,仍没有第二人可与之比肩!玄奘也因此成为中国、世界佛学史上学冠中西的第一人。
仔细观瞻玄奘遗迹之后,外地教授不无感慨地说:“你们陕西人真幸运,能与这样博学有名的伟人同处一省!”可我们自己呢?是仅仅停留在小说戏曲、电影电视上那个被艺术化了的唐僧,还是读懂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并在这个世界级的精神伟人成就和精神的感召下,有所作为呢?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