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汉传因明弘传史略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解志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因明是在印度婆罗门教正理派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佛教逻辑体系。随着佛教传达室入中国汉地,被佛教列为“五明”之一的因明也一起传入了汉地。汉传因明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南产朝时期的初传、唐初的鼎盛、清末民国时期的复兴和建国以来五十年的发展等阶段。
  一、南北朝时期的初传
  南北朝时期,因明首次传入汉地。早在北凉昙无所译的〈大般涅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因明的用例,而涉及古因明的三部论著也都在这一时期先后译出,分别是无魏吉迦夜与昙曜于延兴二年(472)译出的〈方便心论〉二卷、元魏昆目智仙于兴和三年(541)译出的龙树菩萨的〈回净论〉一卷,梁真谛太清四年(550)译出的〈如实论〉二卷。尤其是真谛三藏虽然在译籍中没有明确使用“因明”这一概念,但据经录所载,他还译出〈反质论〉、〈负堕论〉、〈正说道理论〉等有关因明的论著,可见他还是比较注重因明的介绍和运用的,这一时期由于并无专门的因明相关论疏的出现,所以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二、唐初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是因明第二次传入我国汉地。唐初玄奘法师游学印度十数年,回国时带回了大批佛教典籍,其中因明论著就有36部之多。在归国后的译经过程中,玄奘法师仅翻译了两部因明论著,一为陈那所造〈因明正门论〉,一为陈那弟子商羯罗主所造〈因明入正理论〉。而正是这两部论书,为汉传因明奠定了基础。
  玄奘法师本身并没有留下专门的因明著述,但他在翻译〈因明正理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的过程中,将在印度所学的因明知识传授给了门下弟子,所以其门下弟子奉为秘宝,竞作注疏,大庄严寺文轨和慈恩寺窥基所作〈疏〉最为流行。尤其是窥基所作〈因明入正理论疏〉内容丰富,综合了此前各家疏抄的观点,几乎涉及了因明全部的问题,并在玄奘所授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因此,此《疏》一出,备受推崇,被尊为《大疏》,成为汉传因明的权威著述。
  由于玄奘及其门下弟子讲授、著作大量因明著作,使得唐初的汉传达室因明呈现出鼎盛的局面,日本学僧道昭等,新罗学僧圆测、玄范、义寂等也都曾投在玄奘门下学习因明,并将因明传入日本、新罗。
  三、清末民国时期的复兴
  因明学在经历了唐初的鼎盛时期后,随着法相宗的衰落而衰弱,在此后的千余年间,由于典籍的散佚,因明之学乏人问津,几成绝学。直到清末,石埭场杨文会(仁山)居士创办金陵刻经处,大量刻印从日本请回的唐人注疏,其中包括因明论著在内的中国久已失传的要籍。这些典籍的刻印和流通,为学人提供了研学的资料,便得法相唯识学在千年之后又一次复兴,因明学也随之得到重视和广泛的研究。
  杨文会的继承者欧阳渐(竟无)居士进一步推动金陵刻经处的发展。欧阳竟无重在法相唯识学的弘传达室,他在金陵刻经处的基础上更筹设了支那内学院,以法相唯识学为重点,一边讲学培养人材,一边组织校堪刻印大量的唐人法相唯识要籍,并刻印了校勘精良的〈藏要〉。〈藏要〉收入了玄奘所译的汉传达室因明最重要的两部论典,即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和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欧阳竟无亲自撰写了〈因明正理门论叙〉。
  清末民国时期,尤其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的因著作得到翻译和出版。1、〈因明正理门论〉的注疏有:吕和释印沧合作校勘的〈因明正门论本证文〉、〈丘檗著有〈因明正理门论正注疏〉。2、〈因明入正理论〉的注疏有:悲华居士的〈因明入正理论约旨〉、悲圆居士的《因明入正理论讲义》、周叔迦的《因明入正理论释》、王季同的《因明入正理论摸象》和《入论十四因过解》、梅光羲的《因明入正理论节录集注》、熊十力的《因明大疏注》、陈大齐的《因明大疏蠡测》、密林(释持松)的〈因明入正理易解〉3、通性著作有:谢无量的〈佛教论理学〉、太虚的〈因明概论〉、吕的〈因明纲要〉、虞愚的〈因明学〉、陈望道的〈因明学〉、周叔迦的〈因明新例〉、许地山的〈陈那以前中观派与瑜伽派之因明〉等,此外,吕还需以藏文译出了陈那的〈因轮抉择论〉和〈集量论释略抄〉,商务印书馆也影印了唐人注疏慧沼的大疏〈义篡要〉、〈义断〉,智周的大疏〈前记〉、〈后记〉等以及日僧风潭的〈因明论疏瑞源记〉。
  这一时期,教内外学者还在各院校讲授因明,佛教院校方面有:吕在支那内学院、史一如在武昌佛学院、王森在中国佛学院、王季同在苏州党社、韩清净在北平三时学会。除佛教院校外,社会上的高等学府也普遍开设因明课程,太虚大师在武昌中华大学、周叔迦在民国大学、熊十力在北京大学、王森在清华大学和私立中国大学、陈望道在复旦大学。
  四、建国后五十年间的发展
  建国初期即五、六十年年代,相对于二、三十年代的繁荣来说,因明学呈现低迷状态,除了北京中国佛学院开设过因明课程、吕在南京教过一个佛学进修班以外,只有吕、虞愚、石村等少数人在北京的〈现代佛学〉等刊物上发表过极少数的因明论文,其中重要的是吕的介绍法称因明学说的〈佛家逻辑〉,刊登在北京〈现代佛学〉1954年第2-4期上。
  文革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借着改革开放之东风,因明学又重现生机,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石村的〈因明述要〉作为建国以来第一本介绍因明的专著于1981年出版。1982年,中国佛教协会出版了法尊法师从藏文本译出的〈释量论〉;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因明论文集〉,该文集汇集了建国以后的因明论文二十余篇。1983年,在甘肃郭煌召开了首届因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因明新探〉于1989年出版。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吕先生在1961年为研究生讲授的〈因明入正理论讲解〉。198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沈剑英先生的〈因明学研究〉,该书是先生多年的研究心得,以陈那的〈正理门论〉和商羯罗主的〈入正理论〉为主,征引唐人注疏,以勇士俗易懂的语言对宗、因、喻等因明体例、推理格式和立言过失等作了条理分明的诠释,并与西方传统逻辑作了比较分析研究。本书还对因明的历史作了简要的论述,书末还附有从日译转译的印度逻辑史上最早的经典〈正理论〉。无论对于因明初学者还是研究者,本书都不失为一部很好的教科书和重要的参考资料。1989年中华书局还重印了三十年代出版的虞愚先生的〈因明学〉。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北京开明出版社1992年出版了沈剑英先生的〈佛家逻辑〉,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佛家逻辑论,收录了先生及其弟子姚南强、徐东来的几篇论文;下卷为〈因明正理门论〉译解,分今译与详解两部分,对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作了通篇的白话翻译和详细的讲解。此外,通过各高等院校的努力,八十年代培养的一批因明学者开始成为我国因明学领域的中坚力量,如郑伟宏、姚南强等常有因明论文发表。复旦大学曾于1996年出版了郑伟宏的〈佛家逻辑通论〉。巫寿康撰于1987年的博士论文〈因明正理门论研究〉也由北京三联书店收于〈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一辑中于1994年出版。
  五十年来,港台地区的学术界和出版界也很重视因明学的研究和出版。1970年台湾中华书局出版了陈大齐的〈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1978年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了由张曼涛教授主编的多达一百册的〈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其中有关因明的有两册,分别为第二十一册〈佛教逻辑与辩证法〉(佛教逻辑专集之一)、第四十二册〈佛教逻辑之发展〉(佛教逻辑专集之二)。这两本文集汇集了七十年代以前重要的因明论文28篇、附录4篇。1985年香港佛教法住学会出版了霍韬晦教授的〈佛家逻辑研究〉。
  港台地区佛教界弘扬因明最不遗余力的要数台南湛然寺住持水月长者(圣禾法师),1977年他在台南创办了〈因明杂志〉,坚持了8年之久,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份专门性的因明学杂志。他还出版了〈因明文集〉、〈古因明要解〉等著作,并编辑印行〈因明论藏〉丛书(台湾智者出版社印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