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试释“七因明”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宏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因明是在论辩中产生的。论辩有着时间、地点、辩论之事、参加人员等等条件的限制,即所谓“七因明”:
  一、论体性:辩论之性质,有其六种。(1)言论,即世间的语言。(2)尚论,即世间崇尚、高尚、景服之论议,是人们乐闻信从,没有过失,与理相应之言论。(3)诤论,立敌对事实之了解,互为对抗,两宗乖反,由此而产生之诤论。它的起因,有其三种:①依诸欲所起;②依恶行所起;③依诸见所起。(4)毁谤论,论者以染污心破口相斥,发粗恶言,生不逊语,乃至以绮言为诸有情宣说恶法,都是毁谤论。(5)顺正论,于善说法律之中,为诸有情宣说正法。研究决择,教授教诫,断除有情所有疑惑,令得清净知见,随顺正行与解脱,是为顺正论。(6)教导论,教导有情修行及得真实智慧,于增上心学及增上慧学分别论说,令其觉悟乃至解脱,是为教导论。
  二、论处所:辩论之场所。有六:(1)国王之前;(2)执理者之前;(3)大众之中;(4)贤哲之前;(5)善解法义之沙门、婆罗门前;(6)乐法义者之前。
  三、论所依:立论之依据,辩论之材料。有所成立之义及能成立之法之别,略称所立、能立。前者有二(此为古因明一家之说,于今不足为取):(1)自性(具体之事物),(2)差别(事物之性质)。后者有八:(1)立宗(命题)即立主张;(2)辩因(理由)即讲道理;(3)引喻(例证)即摆事实;(4)同类(从正面举例);(5)异类(从反面举例);(6)现量(直接知识,感觉知识);(7)比量(间接知识,推理知识);(8)正教量(亦名圣教量,是一切智者所说的言教,或是从他听受,或是随从他所说的法,弟子都可以是师承这种说法,来做辩论的根据)。
  四、论庄严:辩论之人所应具备的条件(包括言词之修饰及辩论之态度)。(1)善自他宗,论者应当娴习彼此言论所根据之经典及其中之文义,对于自宗的经典自当纯熟明了,对于他宗的经典虽不爱不乐,也应闻思纯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言音圆满,论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必须用简明的、现行的、众人共通的言词进行辩论,不应当用地方土语及他国语言等言词来与对方辩论。依正理而辩论,声音巧妙雄壮,前后言词所摄法义相符不散,无有颠倒(此即“五明”中之声明也)。(3)无畏,论者于一切处所,在多众(大施会众)、执众(执理众或断事众)、谛众(诸实语众)、善众(诸沙门或乐法义者)等中,心里没有下劣恐惧,身上没有战汗,面上没有怖色;声音不謇吃,语言不怯弱。所发言词,坦然而无畏。(4)敦肃,立敌对争,宾主双方皆应有充分发言之机会,令其理由徐明,言语究竟,此固一般辩难规则与礼貌。不可言未尽意,不待申说中路截断,除表示卒暴失态外,尚且危害正理宣畅;未明对方真义之所在骤行破斥,多有失当,故所切忌。(5)应供,论辩非为摧伏他人,压倒他人,欺凌他人,实为悲悯他人;目的在使他人抛弃邪见信归正理。有如此慈悲者,始堪应供。论者演说之时,言词柔软,如对善友;随顺他心,而起言说;善为引导,使其获得义利。若能依此五论庄严兴言论者,当获二十七种称赞功德:(1)众所敬重;(2)言必信受;(3)处大众中,都无所畏;(4)于他宗旨,深知过隙;(5)于自宗旨,知殊胜德;(6)无有偏执——于所受论,情无偏党;(7)于自正法及毗奈耶,无能引夺;(8)于他所说,速能了悟;(9)于他所说,速能领受;(10)于他所说,速能酬对;(11)具语言德,令众爱乐,(12)悦可信解因明论者;(13)能善宣释义句文字;(14)令身无倦;(15)令心无倦;(16)言不謇涩;(17)辩才无尽,(18)身不顿悴;(19)念无忘失;(20)心无损恼;(21)咽喉无损;(22)凡所宣吐,分明易了;(23)善护自心,令无忿怒;(24)善顺他心,令无愤恚,(25)令对论者,心生净信;(26)凡有所行,不招怨对;(27)广大名称,声流十方。
  五、论堕负:辩论败北之原因——论式的残缺、实质的过失、自陷或自弃,皆生堕负。略而言之,有其三种:一者舍言——舍一己之言论。谓自发言:称己论失,称他论德。二者言屈——屈伏于他论。三者言过一言论讹误或义理欠通。(一)如果论者始初主张一说,后来又反驳了自己的主张;不知立场,不维护自立;尚未为他方所破,自先投降;自甘屈伏,即是舍盲(放弃反驳,否定自己,撤销以前的主张,皆为舍言)。立论者如对敌论者说了下列十三种言词中之一者,便为舍言堕负。十三种者:(1)我论不善;(2)汝论为善;(3)我不善观;(4)汝为善观;(5)我论无理;(6)汝论有理;(7)我论无能;(8)汝论有能;(9)我论屈伏;(10)汝论成立;(11)我之暗才唯极于此;(12)过此以上,更善思量,当为汝说;(13)且置是事,我不复言。以如是等十三种词,谢对论者——舍所言论。舍所论故,当知被破,为他所胜;堕在他后,屈伏于彼,是故舍言名堕负处。(二)言屈是立论者对于敌论者的屈伏。这也有十三种:(1)假托余事,方便而退(谓舍前所立,更成余宗);(2)引外言(立论者舍弃所论之要点,论说饮食、王臣、盗贼等事);(3)现愤发(用粗犷不逊的语言摈斥对论者);(4)现瞋恚(用怨怒言词责难对论者);(5)现骄慢(用卑贱种族等言词诋毁对论者);(6)现所覆(告发对论者所覆藏之恶行,藉以中伤对论者);(7)现恼害(以愤恼怨言谩骂对论者);(8)现不忍(用凶狠怒言威吓对论者);(9)现不信(用毁坏行言诽谤对论者);(10)默然(立论者语业顿尽);(11)忧戚(立论者意业焦恼);(12)竦肩伏面(立论者身业威严顿然萎悴);(13)沉思词穷(慧思辩才,两者俱竭)。如上等十三种事,是为言屈。总而言之,言屈是立论者在立破对诤时,无清明之思考、冷静之修养,所表现不当、不正常的一种态度,因此堕在负处。(三)言过之相,有其九种:(1)杂乱:立论者舍弃所论之事由,杂说其他语言;(2)粗矿:以暴躁、愤怒之情绪,形成粗犷无理之态度。凡不以理智、理由、证据而支持主张,横以情绪凌人者,皆属此类。(3)不辩了:立者所宗,实为无意义语,而以含糊不清之言词,故示高深神秘,为众人及对论者所不领悟。(4)无限量:立论者所说义理,时有重复,时有减省;(5)非义相应:立者所说无有义理,违反正理等;(6)不以时:论者言词前后颠倒,没有伦次;(7)不决定:立已复毁,毁已复立,速疾转换,难可了知。(8)不显了:言词暖昧,隐晦,不甚明了。(9)不相续:立论者于辩说中间言词断绝。凡所言论,犯了上述九种之一,都名言过,堕在负处。
  六、论出离:立者论题的提出,当用一番考察工夫,以期超出诸过,远离诸过,立于不败之地。(1)观察得失:立论者提出议论之前,先考察预估,提出立论后果如何?立论不能损害自己与他人,以及犯罪。由立论而引起斗骂诤讼,实非所宜。若对他人失去悲悯同情,而无利益,亦不该兴论。若自他由立论而得安乐义利,当勉励为之。(2)观察时众:兴论前,须善于观察了解对方及与会大众;明了是否冷静,是否具有相当水准,性向如何,是否具有开阔心胸、认错勇气,以次决定兴论与否。(3)观察善巧与否:于兴论先,应予考量自他双方实力,检查自己论体、论处、论依、论严、论负、论出离等各方面之条件,是否优于他方。若处处居于劣势,则不兴论;若论体完善、论处适宜、论依充分、论严圆具、论负远离,则可兴论。总之,论出离是立论者预备与人辩论前的反省。
  七、论多所作法:是对参加论辩人员的资格限制。辩论者必须做到:(1)善自他宗,了知自己与他人的经典及论点;故于一切法,能起谈论。(2)勇猛无畏,在一切会众前心不悸怯,能够畅论。(3)辩才无竭,随所问难,皆善酬答。
  凡有欲于善辩者,当学因明。
  编者按 什么是佛法?佛教的本质是什么?佛法、佛教、佛学有何不同?佛教与宗教、佛教与哲学、佛教与科学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无论对于学佛者还是研究佛教的学者,都具有基本的重要性。近期我们将围绕这一主题,选辑海内外各种观点,不拘一格,共同探讨。
  文摘专栏以“开拓佛教视野、端正佛法知见”为宗旨,纳百家言,开无遮会,以法为师,不囿定见,将有“佛教现代化”、“佛教与社会关怀”、“佛陀的形象”、“佛教与科学”、“现代人如何修行”、“净修探讨”、“修密问题”、“现代禅语”等各种主题的文摘系列与读者见面,热诚欢迎读者参与,推荐佳文或值得探讨的观点,共同办好这一栏目。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